復(fù)活

出版時間:2001-6  出版社:上海世紀(jì)出版集團(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頁數(shù):453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名著必讀:復(fù)活(中學(xué))》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三大主要著作之一。小說描寫貴族青年涅赫柳多夫誘奸姑媽養(yǎng)女瑪斯洛娃,致使她淪落為妓女,歷經(jīng)人間滄桑。若干年后,涅赫柳多夫充任法庭陪審員,在法庭上見到被誣為放毒犯的瑪斯洛娃。他對豰所作所為后悔莫及,決心盡力設(shè)法減輕好的罪名,甚至愿意和她結(jié)婚以贖前愆。為了解救她,他一次次上法庭,拜訪法官、將軍、宮廷侍從。在解救過程中,他親眼目睹俄國社會的種種丑惡,逐漸產(chǎn)生和增強背叛上流社會的決心。小說通過兩個主人公精神上復(fù)活的故事,深刻揭露俄國官場和法庭的腐敗,有力抨擊了沙皇專制統(tǒng)治。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jì)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最杰出的代表,被譽為19世紀(jì)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自傳三部曲》等。出生于貴族家庭,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xué)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書籍目錄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章節(jié)摘錄

  “這絕不可能,”涅赫柳多夫繼續(xù)對自己說,但與此同時,他毫無疑問地明白,這是她,就是那個養(yǎng)女兼使女的姑娘,他曾有一段時間愛上了她,真心實童地愛她,可是后來中了邪似的昏頭昏腦地誘奸了她,并將她拋棄,此后再也沒有想到她,因為這種回憶太痛苦,會清清楚楚地揭露他的真實面目,會表明他這個深為自己的正正派派而自豪的人,對待這個女人非但不正振,而且是徹頭徹尾的卑鄙下流。  的確,這是她?,F(xiàn)在他已經(jīng)看清了那個獨特的、神秘的特點,這個特點能將一張臉與別的臉區(qū)別開,使這張臉成為獨特的、唯一的、不能重復(fù)的臉。盡管這張臉蒼白得不自然,而且變得豐滿了,但是這個特點,可愛的、與眾不同的特點,仍然表現(xiàn)在這張臉上,表現(xiàn)在嘴唇上,表現(xiàn)在微微乜斜的眼睛里,尤其表現(xiàn)在天真含笑的目光中,表現(xiàn)不光在臉上,而且在全身顯露出來的順從的表情中。  “您早就該這樣說,”庭長仍然格外溫柔地說。“父稱呢?”  “我是私生女,”瑪斯洛娃回答?!  澳敲窗唇谈改母阜Q呢?”  “米哈伊洛娃?!薄  八芨蛇^什么壞事呢?”涅赫柳多夫這時繼續(xù)琢磨著,他的呼吸有些急促了?!  靶帐裁??平常別人叫您什么?”庭長繼續(xù)問?!  鞍茨赣H的姓,叫瑪斯洛娃?!薄  俺錾??”  “小市民。”  “信東正教?”  “東正教。”  “職業(yè)?什么工作?”  瑪斯洛娃默然不語?!  笆裁垂ぷ鳎俊蓖ラL重復(fù)問道?!  霸谠豪?,”她說。  “在什么院里?”戴眼睛的法官厲聲問道?!  澳约阂仓涝谑裁丛豪?,”瑪斯洛娃說著笑了,不過她驀然回顧了一下,又定定地盯著庭長。  她的臉上出現(xiàn)了一種不同尋常的表情,在她說的這句話的含意中,在她的笑容和匆匆環(huán)顧法庭的目光中,有一種既可怕又可憐的味兒,庭長不禁低下了頭,法庭上一時間鴉雀無聲。旁聽席上某人的笑聲打破了這種寂靜。有人發(fā)出了噓聲。庭長拾起頭,又繼續(xù)發(fā)問:  “以前沒有受過審判和偵訊嗎?”  “沒有,”瑪斯洛娃輕聲說,嘆了一口氣?!  捌鹪V書副本收到嗎?”  “收到了?!薄  白掳?,”庭長說?! ”桓嬗靡簧硎⒀b的婦女理理長裙后襟的動作提起身后的裙裾,坐下來,一雙不大的、白凈的手攏在長囚衣的袖子里,依舊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庭長?! ∵@以后便開始傳證人,打發(fā)走證人,確定法醫(yī),將法醫(yī)請到庭。接著,書記官站起來宣讀起訴書。他讀得又清楚又響亮,只是太快了,“JI”和“P”兩個字母都分不清,結(jié)果他的聲音混合成一片連續(xù)不斷的、催人昏睡的嗡嗡聲。法官們時而靠在椅子左邊的扶手上,時而靠在右邊的扶手上,時而趴在桌子上,時而仰靠在椅背上;一會兒閉上眼睛,一會兒睜開眼睛,互相交頭接耳。有個憲兵幾次將開始痙攣、剛要打的呵欠壓回去?! ∪齻€被告中卡爾京金的面頰上的肌肉仍在不停地顫抖。博奇科娃鎮(zhèn)定自若地坐得筆直,偶爾將手指頭伸到頭巾里搔搔頭皮。  瑪斯洛娃一會兒紋絲不動地坐著聽書記官宣讀,眼睛望著書記官,一會兒全身顫抖,滿臉通紅,仿佛想起來反駁,過后只是沉重地嘆息,改變一下兩手擱的位置,環(huán)顧一下四周,重新又盯著書記官?! ∧樟喾蜃谇芭趴窟叺诙迅咭紊希聤A鼻眼鏡,望著馬斯洛娃,心中展開了復(fù)雜而又痛苦的活動?! ∧樟喾蚺c卡秋莎之間的這種關(guān)系,在他第一次住在姑媽家的整段時間里,始終這樣保持著。兩位姑媽察覺這種關(guān)系,心中甚是害怕,甚至寫信到國外,把此事告訴葉連娜·伊萬諾夫娜公爵夫人——涅赫柳多夫的母親?,旣悑I·伊萬諾夫娜姑媽擔(dān)心德米特里與卡秋莎發(fā)生曖昧關(guān)系,但是她這是瞎操心,因為涅赫柳多夫自己還不知道愛上了卡秋莎,就像那些純潔無邪的人相愛時那樣,他的這種愛正是使他和她避免墮落的主要屏障。他不僅沒有在肉體上占有她的愿望,而且想到與她有可能產(chǎn)生那種關(guān)系,就膽戰(zhàn)心驚??珊没孟氲乃鞣茓I·伊萬諾夫娜的憂慮倒是更有充分的理由,她擔(dān)心b性格嚴(yán)整、果斷的德米特里愛上姑娘后,會不顧她的出身和地位,毫不猶豫地與她結(jié)婚?! ∪绻樟喾虍?dāng)時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對卡秋莎的愛情,特別是如果當(dāng)時有人勸說他,無論如何他不能、也不該把自己的命運與這樣的姑娘聯(lián)結(jié)在一起,那么事情完全有可能這樣:一向率直的他會認定,如果他愛她,那么不管她是什么樣的人,他都沒有任何理由不跟她結(jié)婚??墒莾蓚€姑媽并未對他明說她們的憂慮,所以他并未意識到自己愛上了姑娘,他就這樣走了?! ∧樟喾蛞簧呀?jīng)有過幾次被他稱為“清掃靈魂”的事情。有時在間隔很長一段時間后,他突然意識到內(nèi)心生活停滯,有時是停頓了,于是他著手清掃累積于內(nèi)心、造成精神生活停頓的所有垃圾,他把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稱為清掃靈魂?! ∶看卧谶@樣的覺醒之后,涅赫柳多夫總是給自己制訂出一些規(guī)則,并打算永遠遵照這些規(guī)則行事,比如記日記,開始一種他希望永不改變的新生活,如他對自己所說的,翻開新的一頁。但是,塵世的誘惑又一次次地捉住他,他不知不覺地墮落了,而且往往比原先還要深沉?! ∷@樣清掃自己、振奮自己已有若干次了。那個夏天到姑姑家度夏是第一次清掃。這是一次最生動、最熱烈的覺醒。它的效果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后來,諸如這樣的覺醒發(fā)生在他辭去文職,在戰(zhàn)時去服兵役,準(zhǔn)備獻出生命的時候??墒沁@次覺醒很快又被精神垃圾所葬送。再次覺醒是在他退役之后去國外學(xué)習(xí)繪畫的時候。  從那時候到今天,在這樣漫長的一段時間,他從未清掃過靈魂,因此,他的靈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骯臟的地步,他的良心所要求的和他所過的生活之間的分歧達到了極不協(xié)調(diào)的程度,看到如此巨大的差距,他不由得膽戰(zhàn)心驚了?!  拔乙?,我要家庭和孩子,我要過人的生活,”當(dāng)卡秋莎沒抬起眼睛,快步走進來的時候,他的腦海里憤然閃過這樣的急頭。  涅赫柳多夫站起來,朝著她走了幾步,發(fā)現(xiàn)她神情嚴(yán)肅,滿臉不高興,又像那次她責(zé)備他時那樣。她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手指痙攣地卷著衣邊,時而對他望望,時面又垂下眼睛。  “您減刑了,知道嗎?”涅赫柳多夫說?!  爸懒耍词貙ξ艺f了?!薄  爸灰囊坏?,您就可以出去,隨便您住到哪兒都可以。讓我們一起來考慮一下……”  她趕緊打斷他的話?!  拔覜]有什么要考慮的。西蒙松上哪兒,我也上哪兒?!薄 ”M管十分激動,她還是抬起眼睛看著涅赫柳多夫,把這一句話說得又快又清楚.好像早已準(zhǔn)備好要說的話?!  霸瓉硎沁@樣!”涅赫柳多夫說?!  笆堑?,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如果他要我跟他一起生活,”她驚惶地收住話頭,然后改口說,“如果他要我待在他身邊,我還有什么比這樣更好呢?我應(yīng)該認為這是一種幸福。我還能有什么選擇呢?……”  “二者必居其一:要么她真的愛上了西蒙松,根本不希望我為她作出犧牲;要么她仍然愛著我,拒絕我是為了我的幸福,不惜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命運同西蒙松連結(jié)在一起,”涅赫柳多夫想,心里不禁感到羞愧,他覺得自己的臉在發(fā)燒?!  叭绻娴膼鬯彼f?!  斑€談什么愛不愛的。我早就不去想它了。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的確跟別人不一樣?!薄  爱?dāng)然,”涅赫柳多夫說。“他是個非常不錯的人,所以我想……”  她又打斷他的話,似乎怕他說出不該說的話,或者怕自己不能把話說完。  “別再說了,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如果我做的事不合您的心愿,那就請您原諒我,”她用神秘的目光斜睨著涅赫柳多夫的眼睛?!笆堑模磥斫Y(jié)果就是這樣。您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復(fù)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每個人都會習(xí)慣于自己在某一環(huán)境、某一階層中的地位和價值觀,如果 被融入或遭遇另一環(huán)境或價值觀時便會產(chǎn)生恐懼與排斥??ㄇ锷R斯洛娃在妓院中如魚得水,在那個環(huán)境中她知道怎樣做人們會贊賞她,她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以此為豪,并不認為有什么可恥的。讓她融入上流社會的圈子那真是太 可怕了。
      人在年輕時的某一階段,總會誤把欲望當(dāng)做勇氣與能力。并且會有這樣一個趨勢,你原來認為對的,別人卻嘲笑他。你喝酒、賭博、找女人,大家稱贊你厲害。于是你就這樣一直走下去了。
  •     這本書是激烈的。老托借Nekhlyudov說出他目睹的,思考的,和問題的答案,有時候甚至不借他的口,而是直抒胸臆。不,他簡直在大聲疾呼:這世上所有的壓迫,不公,人對於同類的殘忍--人類中最有同情心的精英被關(guān)押和流放,清白無辜的人被折磨甚至死亡,行使正義的機構(gòu)變成主張罪惡的機器。。。--這一切到底從何而來,如何解決? 他說的道理並不新穎,但是很有啓發(fā)性,因為囿於平時思考的自發(fā)性和深度,很少會考慮到這類問題。即使有怪現(xiàn)象的存在,也容易當(dāng)作理所當(dāng)然。
      
      他在寫某些人的時候,不帶憐憫,有時似乎失去了冷靜。那些麻木不自知地行著罪惡的貴族,政府官員。他似乎在吶喊:你們怎麼會這樣不自知地行著罪惡,對人類的痛苦熟視無睹?但是他把他們看作本質(zhì)上和其他所有人類無二。
      
      有的人物比如Marya比較高大全,甚至主人公也有點高大全。我相信老托不撒謊,前者是老托在現(xiàn)實中遇到過的人,後者就是老托本人。他寫了革命黨人這個群體,但是形象毫不單一,猶如一幅工筆的群像。他寫在這個群體裡,有道德的人遠遠比社會平均水平更有道德,但是反之亦然。有的人(Novodvorov)身為教育良好的有能力的革命黨領(lǐng)袖,但是所作所為完全由自己的情緒和權(quán)利欲所支配(老托稱之為Feminine人格,毫不客氣)--沙皇倒了之後,他們將變成新的沙皇。Nekhlyudov對其如惡惡臭。有的人來自農(nóng)民階層,勤勞樂觀,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原則行事(稱之為Masculine人格)。這種人是Salt of the earth--老托顯然是喜歡農(nóng)民的,說到土地,耕作便興味盎然;甚至要把自己作為他們的一員。
      
      小說的最後,Nekh讀福音,找到了答案。這一切--人對人以正義的名義而行的殘忍,是因為人在有罪的情況下試圖懲罰別人的罪。解決方式是,聽耶穌的話,遵守他的五個Commandment,出自所謂的登山寶訓(xùn):寬恕別人,不姦淫,不發(fā)誓,以德報怨(右臉),愛敵人。但這是天真的答案。像耶穌一樣天真。
      
      Maslova復(fù)活了,藉由Nekh做的一切。Nekh復(fù)活了,藉由耶穌的話語。
      
      
  •     高植(1911~1960),巢湖市柘皋鎮(zhèn)人,著名作家、翻譯家。他自幼勤奮學(xué)習(xí),追求新知。13 歲時,就讀于蕪湖萃文中學(xué),后又轉(zhuǎn)入南京金陵大學(xué)附中讀完高中。民國21 年(1932 年)畢業(yè)于中央大學(xué)社會系。曾在鳳陽中學(xué)任教,后來擔(dān)任中山文化館編譯。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在重慶中央政治學(xué)校任教。高植通曉英、日、俄文,尤致力于俄羅斯文學(xué)的研究。他在青年時期就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18 歲即在《申報自由談》上發(fā)表雜文,嗣后,他的作品常在報刊雜志上刊登。民國25 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發(fā)行了他的小說集《樹下集》和中篇小說《黃金時代》??谷諔?zhàn)爭時期,他埋頭研究翻譯列夫·托爾斯泰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戰(zhàn)爭與和平》,他的譯稿得到郭沫若的賞識,并為之作序。1952 年以高地為筆名與郭沫若合譯《戰(zhàn)爭與和平》,由50年代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當(dāng)時,他是將俄文原著直譯為中文的第一人。這本譯著問世之后,得到讀者的普遍贊譽,高植從此成為一個有名的翻譯家。以后他進一步研究托爾斯泰作品,譯出《幼年·少年·青年》、《復(fù)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和不少中、短篇小說。
      
  •      如果你是卡秋莎,你會原諒聶赫留朵夫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托翁筆下的卡秋莎選擇的不僅是原諒,而且是再次愛上。我挺佩服卡秋莎的,因為如果是我,我可能也會原諒他,但絕不會再次愛上。在我看來,有些傷害是永遠的,就像身上的傷疤一樣,或許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之后已然不再疼痛,但疤痕永遠都不會消失。所以,就算原諒也不代表傷害就不在了,不代表可以重新來過。因此,奉勸諸君無論何時都不要傷害你愛的人。
       卡秋莎原諒聶赫留朵夫,是因為她善良的天性使然,上面已經(jīng)說過換成是我只是有可能會原諒他,但更大的可能應(yīng)該是絕對不原諒。不原諒不單單是因為他毀了“我”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因為,自始至終他的贖罪都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他那渴望被救贖的靈魂。換句話說,他所謂的贖罪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靈魂高尚、不同流合污的貴族。
       千萬不要因為我這樣說就認定他是一個混蛋,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雖然他的贖罪并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高大,但他確實是在認認真真贖罪,這樣的人,依然比多數(shù)權(quán)貴階級好太多了。無可否認,他年輕時犯過錯,而且他的贖罪也沒有那么高尚,但正如托翁在書中所說:“我們可以說有些人善良的時候多于兇惡的時候,聰明的時候多于愚笨的時候,熱情的時候多于冷漠的時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們說一個人善良或者聰明,說另一個人兇惡或者愚笨,那就不對了?!?br />    沒有永遠的好人,也沒有永遠的壞人;沒有永遠的善良,也沒有永遠的罪惡。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存在一成不變的事情。聶赫留朵夫以救贖自己為目的的贖罪,其出發(fā)點或許有問題,但他為了達到目的所做的事情絕對值得稱道,絕對是君子行為。
       我總在說聶赫留朵夫的出發(fā)點有問題,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是無稽之談,他們所看到的是聶赫留朵夫為了贖罪而做的一切努力,甚至放棄了舒服的貴族生活、離開了原有的圈子。這些我都承認,而且我也承認他的靈魂是在“復(fù)活”的,但無論他怎么努力,無論他做了多少好事,他的出發(fā)點都是不變的——拯救自己的靈魂。只要看清了這一點,你就會在佩服他的同時決定不原諒他。你問我憑什么這么說?好吧,讓我們看看托翁是怎么看待他的吧:“不論瑪絲洛娃的行為怎樣,他對她的愛都不會改變。這種思想使他高興,使他的精神升華到空前的高度。讓她去同醫(yī)士調(diào)情吧,那是她的事。他聶赫留朵夫愛她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她,為了上帝。”我想,這已足以說明托翁的態(tài)度了吧?再者,托翁之所以將書名定為《復(fù)活》,也足以說明他是認同聶赫留朵夫靈活的復(fù)活的,但是,認可他的靈魂在復(fù)活和認可所所作所為的動機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聶赫留朵夫年輕時真愛過卡秋莎,這無可厚非??墒?,時光流逝,命運改變,原本清純可愛的卡秋莎淪為人盡可夫的妓女后,再次遇見她的聶赫留朵夫?qū)λ母星?,除了愧疚、良心難安之外再無其他。如果單從愛情的角度來說,聶赫留朵夫是殘酷的,他年輕時傷害了卡秋莎,成年后為了讓自己心靈好過一些而假借愛之名要娶卡秋莎,如果卡秋莎真跟他結(jié)了婚,她會幸福嗎?你覺得一樁單方面深愛著的婚姻會幸福嗎?反正我覺得肯定幸福不了。所幸,善良的卡秋莎為了不再拖累他而選擇了跟別人結(jié)婚,這才沒有再次掉進他編織的美麗謊言。
       那么,卡秋莎呢,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我看來,妓女卡秋莎才是真正純潔、無私、高尚的那個人。她的妓女身份絲毫無損于她的品質(zhì),而且我們也能看到,使她一步步跌入深淵的,正是所謂的貴族,所謂的正人君子,所謂的上層社會。她的墮落是她自己控制不了的,當(dāng)大的社會環(huán)境骯臟不堪,而自身又因為漂亮而遇到各種傷害時,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該如何生活?去偷去搶,去坑去蒙,去拐去騙嗎?這些或許都是出路,但卡秋莎選擇了做妓女,因為妓女雖然骯臟,但畢竟是靠自己的勞動生存,而沒有昧著良心去做對不起社會和人民的事。在這里,我不想論述卡秋莎所處的那個社會有多骯臟,因為認真看過書的人必然深有體會,我怕說著說著就罵起了天朝。
       卡秋莎最后選擇了西蒙松,不是因為她不愛聶赫留朵夫,恰恰是因為她發(fā)現(xiàn)自己再次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所以才選擇離開他,擺脫他,解放他。她知道,如果自己嫁給聶赫留朵夫,他的上層生活就徹底被毀掉了,他以后只能成為上流社會的笑話,成為上流人士眼中的浪蕩子,他所擁有的優(yōu)渥生活也將一去不返。她不忍心看到他為自己做出這么大的犧牲,雖然他幾乎毀了自己的一生,但善良的天性注定了她要為他考慮,要為他的未來考慮。所以,她最終的選擇并不是因為不愛,而恰恰是因為深愛。聶赫留朵夫也知道這一點,只不過他在知道后長舒了一口氣。
       換個角度來說,卡秋莎對聶赫留朵夫的愛,以及她為了“拯救”愛人而嫁給西蒙松,又是對西蒙松的傷害。她讓西蒙松成為了她的愛情的犧牲品,她用他來換取愛人的貴族生活。這個世界啊,傷害總是無處不在,尤其是處在愛情中的男女更容易受傷。
       如果你是卡秋莎,你會像她一樣對自己的愛人放手,而嫁給西蒙松嗎?
       我想了很久都沒有做出選擇。如果你已選擇,那不妨說給我聽聽。
  •     法庭往往是和平時期展示最激烈沖突的舞臺,是人與人之間無數(shù)小規(guī)模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槍炮轟鳴,有死有傷??纯蛡兺鶡嶂杂诳催@種自己不用付出代價的舞臺戰(zhàn)爭片,以滿足自己獸性的欲望。聶赫留朵夫便是眾看客之一。然而當(dāng)他驚覺自己也是這場戰(zhàn)爭的要角時,一切都變了。
      
      沉睡在泥灘里的聶赫留朵夫醒了,他要站起來,要走出泥潭。他投出一塊殘忍的石頭,把仍在泥潭中沉睡的瑪絲洛娃震醒了?!澳阍趬m世的生活里拿我取樂還不算,你還打算在死后的世界里用我來拯救你自己?!爆斀z洛娃一語中的。但說死后的世界是不對的,聶赫留朵夫想的是在此世拯救自己,用拯救瑪絲洛娃來拯救此世的自己。
      
      聶赫留朵夫失敗了?,斀z洛娃只是被他驚醒了,卻并沒有接受他的拯救。聶赫留朵夫沒能拯救瑪絲洛娃,也沒能由此而拯救自己。瑪絲洛娃最終找到了一些原本就在泥潭外默默行走的人們,隨他們遠去了。聶赫留朵夫想通過拯救瑪絲洛娃、通過拯救農(nóng)民來拯救自己,然而都沒能成功,他一遍又一遍在心中呼喊,不斷經(jīng)歷“復(fù)活”路上的挫折。他是一個在追求善的路上不斷奔走的人,他不斷追問自己、逼迫自己,時時刻刻都在內(nèi)心交戰(zhàn)。
      
      人活在泥潭里是罪過嗎?人的本性究竟是怎樣的?人可以在湛藍的天空中翱翔,可以在漫漫大地上奔跑,可以在江海中嬉游,可以在泥潭中快活地翻滾,也可以像蛆蟲一樣貪婪吞吃惡臭的腐肉。人集世間全部生物于一身,它們都是人,世間存在便都是人。人可以彼此厭棄,孤芳自賞,然而卻要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無法擺脫,無法逃避。
      
      聶赫留朵夫想離開泥潭,但很彷徨。離開和回到泥潭的愿望都是那樣強烈,但終究離開的意念占了上風(fēng)。當(dāng)一個人躺在泥潭里時,讓他最舒服的便是一直躺在那里,正如一個人習(xí)慣了飛翔,便舒心于不停飛翔一樣。讓豬飛起來,和讓鴿子躺在爛泥里睡覺,都不啻是種抽筋撕肉般的脫胎換骨,幾乎沒什么人愿意做,更少人能夠做到。這種艱難的追求,只能是個人的自我追求、自由選擇,而不應(yīng)當(dāng)也不可能是全體的追求。當(dāng)人性本就包含著一切存在的時候,集體滅絕某些種類的存在,比如滅絕泥潭里的豬,都是在消滅人性的一部分,而這是永不可能實現(xiàn)的幻想。想通過所有人都“復(fù)活”達到整個社會的自新,這本身就提供著通過某種暴力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biāo)的借口,而暴力又恰恰是托爾斯泰所反對的。不挨打,豬怎么能飛上天?可即便挨了打,豬就能飛上天嗎?有必要和可能消滅豬嗎?消滅飛不起來的豬本身不就是屠殺嗎?
      
      一只豬愿意飛就讓它飛吧,但別想唱著贊歌讓所有豬都飛到天上去。
  •     不敢說別的,畢竟人托老占領(lǐng)了“寬恕”、“善”這些道德制高點。總之我的感想是: ①邏輯不能一蹴而就,托老對人性的解析不夠深刻,整部下來都以各式人物生平與以主人公思想活動為載體的說教為發(fā)展線索,以文學(xué)來說這是一部好的作品(特別是敘事時的人物心理和環(huán)境描寫堪稱一絕),就其思想性來說,不如托老其他著作;②法律遠沒有那么不堪,或許是時代原因及個人的苦大仇深吧,但對于自己不了解的東西還是不要妄加批判。③太理想化……前人盡言不復(fù)贅述
      另外說一句,我覺得涅赫柳朵夫壓根就沒復(fù)活…(參閱最后幾頁)可能是托老表達人性根植之深改變之難?還是從一開始就被當(dāng)做伏筆來娛樂大眾了。
      又另,看完一本書發(fā)現(xiàn)是在宣傳福音,我的心中滿是被蒙騙的傷悲。
      再另,再次碰到神級眾多俄國人名(放過卡拉馬佐夫和帕斯捷爾納克吧),祝我考試記得起來阿門。
      另另:我覺得近末尾的他們談革命的任務(wù)那段對很多(自謂)社會主義者(的人)都會很有啟發(fā)啊,完美契合了霍弗的論述(也說明了社內(nèi)啥主義有多么的不靠譜哇托老在上上個世紀(jì)就發(fā)現(xiàn)了)
  •     (首先我不能以很專業(yè)的角度的去評價一本偉大的名著,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是基本原因,其次看的只是英文簡略版的,最后只是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來閱讀,但是還是想淺薄的談一下自己感性的認識,僅此而已)
      既然書名是復(fù)活,就必然先以死亡為前提,而書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在經(jīng)歷過不同的傷害之后,失去自己的靈魂中最本真的部分,我覺得卡秋莎受到的傷害被大部人二同情,因為聶赫留朵夫?qū)λ膫κ敲黠@的或者是傳統(tǒng)的,是不具有時代特色,或者說是自古以來在女人身上都可能會出現(xiàn)的,但是即便是如此每次當(dāng)我們看到天使一樣的單純女子被傷害時還是會泛起同情心,所以大家便會感嘆一句紅顏多薄命,從人的最內(nèi)心,最隱晦的心里去想,其實看到美麗的事物,一種方面,我們會去嫉妒,怨恨上帝的不公平,而作者往往也總是讓其遭受與眾不同的傷害,去彌補大眾心理的不平衡。讓我們偉大的同情心理大過于對其的妒忌之情?;蛘呤峭耆珱]有一絲一毫的嫉恨,或許也是因為面對太美好的事物,我們已經(jīng)忘記自己存在,而只是越發(fā)覺得自己的渺小,就像《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對愛斯梅拉達的情感一樣,但是這樣的美女總是不食人間煙火,是一種死氣沉沉的美,而大多數(shù)的美女總會有一點瑕疵的,讓我忽然想起,金庸筆下的小龍女,即使如此的人間仙子,也不免會讓其沾染上一些人間的污濁,兒時每每看到此處,總是怨恨作者的狠心,是如何舍得讓如此冰清玉潔的小龍女受此侮辱。而這樣總結(jié)性的來看那些世間美麗純潔的女子時,總會有一些人間的世俗會改變她們的習(xí)性,而反而激起她們的內(nèi)心人的本質(zhì),浴火重生吧。呵呵,好像有點跑題了,說完女主角,來看一下男主角 吧。其實我覺得在這里面男主角受到的傷害才是最致命的,或許大多數(shù)的我們都覺得他是個十惡不赦的花花公子而之后終于覺醒,在整個作品中聶赫留朵夫的心情是最復(fù)雜的。其實我覺得聶赫留朵夫就好像是我們每個人一樣,不同的是作者用藝術(shù)的手法,把他的而惡行擴大了。當(dāng)我們在小學(xué),初中,高中,甚至大學(xué)我們像他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渴望與愛,我們堅信正直,我們厭惡那些金錢至上的人。可是我們周圍的聲音太吵雜了,當(dāng)聶赫留朵夫把錢捐給窮人的時候,他周圍的人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他,在這個世界上,他是多么的與眾不同啊,人們鄙視,奚落他。漸漸的他開始懷疑,懷疑這個世界,懷疑自己,當(dāng)他找不到一個自己這樣繼續(xù)下去的精神支柱的時候,他越發(fā)的獨孤,孤單,選擇與眾同行。而幾年后他再次看到卡秋莎時,他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再次出現(xiàn)了,就像是兩個人在打架一樣,他極度的矛盾與痛苦,這恰恰也是他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真正的人體現(xiàn)。然而內(nèi)心的聲音太小了。在他決定拯救卡秋莎的時候,與其說是拯救她,不如說他是在拯救他自己,那種沉浸在無限膨脹的欲望中的生活,讓他覺得惡心,隨著年紀(jì)的成熟,他的三觀也逐漸的成熟,或者是獨立下來,體現(xiàn)在他面對懷疑自己的行為是,堅定的想法。就如同佛家總是說,善惡往往在乎一念之間。而殊不知在這一念之間往往也看出一個人的價值觀的重要性。作者還是抱著美好的心態(tài)來看世界的,他希望我們可以凈化自己的靈魂,特別是那個年代,而且他也告訴我們,淳樸的幸福是最簡單的,如同卡秋莎與西蒙的愛情,而通過救贖,無論當(dāng)初怎樣靈魂都會真正的復(fù)活的。
      我覺得對得就該堅持下去,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這是聶赫留朵夫
      在他大半生的經(jīng)歷,年少的無盡虛度荒淫后,再度找到最本初的自己。
      大智如愚,往往人們苦苦追尋的答案,總是最簡單的,只是當(dāng)初我們不愿意相信,或者因為身邊的人不愿意相信,結(jié)果非得到最后血淋漓時才會得道,呵呵,不過可能這才是生活歷練吧。
  •     我翻完最后一頁已經(jīng)凌晨四點,帶著讀完一本好書后長長的精神高潮余韻,我滿足的鉆進了被窩,睡前用受姬讀了讀此書的評論
      
      然后我就睡不著了
      
      好像很多人認為這本托爾斯泰最后的著作是他思想的集大成,也把他宗教救贖的觀點發(fā)揮到了極致
      
      人云亦云的蠢材
      
      復(fù)活這本書當(dāng)真?zhèn)ゴ?在讀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我非常的不爽,聶赫留朵夫思想幼稚而感性,純粹依靠沖動行事,思維千瘡百孔不值一駁,我當(dāng)真詫異了一段時間,托翁最后一作就是這樣的?而我讀過一半時,如夢方醒,幾欲拍案叫絕
      
      全書中托翁費盡心思的塑造聶赫留朵夫的心理,他始終幼稚而感性,他的思想始終脆弱易受影響,他的立場動搖而又不可靠,但是每次都比上一次長進一點,當(dāng)然最后還是不可靠的,法庭上見瑪斯洛娃后天良不泯有贖罪念頭此為一轉(zhuǎn),開始厭惡社交生活與同階級人群是為二轉(zhuǎn),分土地給農(nóng)民精神獲得快樂是為三轉(zhuǎn),回頭在無休止的拯救囚犯和經(jīng)濟受損的危機感中有后悔的感覺是為四轉(zhuǎn),隨瑪斯洛娃下西伯利亞是為五轉(zhuǎn),瑪斯洛娃與西蒙科訂婚后感覺解脫,在與同階級人聚會中有回到安寧舒適生活中成家的強烈沖動是為六轉(zhuǎn),也是最精彩的一轉(zhuǎn),最后在宗教中獲得救贖是為七轉(zhuǎn)
      
      托翁要塑造的,就是這樣一個不成熟不可靠易于搖擺的家伙,因為,托翁要證明他不可靠,他所代表的人群不可靠!
      
      這本書,與其說是在寫怎樣才能讓一個人得到救贖,讓一個社會得到拯救,不如說,是在寫托翁描繪的這個從根上爛透,千瘡百孔窮極盡相的社會走哪些道路完全沒有指望!
      
      全書集中筆墨描寫的聶赫留朵夫肯定不行,他幼稚感性而搖擺,這點讀過此書的人都可隨意舉出大把例子
      
      托翁曾經(jīng)相信的[永恒的宗教真理]更是不行,托翁曾經(jīng)篤信,只是因為他看到了這個社會無數(shù)的不公和弱點,卻想不到任何方法,只能將希望寄托給萬能而未知的上帝,臨死之前他早不相信這些了,莫非你們認為在尾聲是才出現(xiàn)的自稱不相信上帝,只相信自己靈魂的高傲老者,那個毫無疑問的正面形象,是托翁隨意無心的一筆嗎?最有諷刺效果的是,在這老者出現(xiàn),給聶赫留朵夫留下深刻印象之后,立刻聶赫留朵夫就投身于宗教之中得到[救贖]了
      
      其他評論中有一點我很認可,就是聶赫留朵夫性格中有托翁自己的影子,從搖擺到轉(zhuǎn)向宗教求救,聶赫留朵夫選擇這樣的結(jié)局是因為在他的位置上他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他找不到解決的途徑,但是他希望心安需要救贖,所以,他投向了上帝的懷抱
      
      這是宗教存在最本源的意義,給無望者以希望,他投向上帝只是因為在大環(huán)境下東正教大行其道,他如果生活在伊斯蘭那么安拉和穆罕默德將成為他頌揚的主
      
      所以聶赫留朵夫不行,一兩人的天良不泯只能救幾個人,想救夕陽下海灘上所有小魚的孩子最終的結(jié)局不是放棄就是脫力而死,宗教也不行
      
      當(dāng)然什么也不做更是不行,聶赫留朵夫好心的姐夫,和最初為瑪斯洛娃辯護的律師身上那種既來之則安之安享現(xiàn)狀的特點只能讓他們成為個循規(guī)蹈矩的既得利益者,最終和這腐爛的社會一同腐爛
      
      那么什么才行呢?
      
      托翁一直正面描述,不吝筆墨的在每次出場都予以贊美的一個人物是---瑪麗亞 巴甫洛夫娜
      
      瑪麗亞是革命者,是從既得利益者中站出來,為受剝削受壓迫者呼吁的最純粹的革命者,她入獄的原因是在集會時被警察包圍,黑暗中一個革命者開槍擊傷警察,無從查證兇手,她挺身而出代為頂罪
      
      在她身上,有著革命者的所有優(yōu)點,無私,勇敢,冷靜,智慧,尤其是在托翁親手否定了無數(shù)選擇后,對她的贊美更說明了托翁自己的選擇,在臨終前,托翁也放棄了改良,更為認可革命才是改變這世界的途徑
      
      而最為美妙的是,瑪麗亞身上也有托翁單純的非暴力抗?fàn)幍奶攸c,她沒有傷害過誰,也不打算傷害,革命者和非暴力,在她身上完美的結(jié)合,可以說她是革命與托翁思想的調(diào)和品,也可以說托翁心目中理想的革命類似圣雄甘地的思路
      
      而在不多的篇幅里,托翁還寫出了革命者的分歧,言有盡而意無窮
      
      有人說此書對無產(chǎn)階級的描述是典型的報喜不報憂,只寫了無產(chǎn)階級勞動者的勤勞樸實,沒有寫窮山惡水刁民潑婦,其實,瑪斯洛娃的兩個姑媽,開始時的聶絲洛娃,聶赫留朵夫分土地時遇到的目光狡黠的老婦都是典型的刁民,只是正為自己的精神境界而感動而陶醉的聶赫留朵夫選擇性的處理了事件而已,是聶赫留朵夫的視角造成這樣的結(jié)果,而非托翁,這樣的寫法,更寫出托翁研究人心之透徹
      
      所以我不容許復(fù)活這樣一本結(jié)構(gòu)寫法內(nèi)涵都無比杰出的小說,被人視作托翁宗教思想惑亂自己大腦的產(chǎn)物,它,比很多人想象的還要好
      
      
      
  •   讀此書不可不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
  •   從書的結(jié)尾可以看出托爾斯泰還不是真正明白基督教的教義,他應(yīng)該還是很信仰自己的一個人,即使他引用了圣經(jīng)原文,他沒有明白什么是讓耶穌基督成為自己的主這個信仰過程。愿你也能找到你的真理。
  •   覺得《復(fù)活》是一部沒有完結(jié)的作品,這樣的結(jié)尾感覺很突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