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作者:周曉楓 頁數:225
Tag標簽:無
前言
有一天我夢見月亮,壓在地平線上不遠的高度:沉實,圓潤,斑影神秘。我好像有什么東西要擺放,于是對朋友說:“最好要月亮那么大的一張桌子?!蔽覀兡醯赝瑫r伸出手,就把月亮從天際搬到手里……我感覺到它微妙的重量。 我發(fā)現(xiàn),平放的月亮就是一張刷了黃油漆的金屬桌子,只不過,有些部分漆皮斑駁甚至剝落下來,形成陰影。朋友神情失望,遺憾地看著我,于是我安慰他:“沒關系,我們在掉漆皮的地方撒些金光閃閃的糖塊兒就行啦?!薄 ∵@個具有童話感的短暫夢境,隱喻了我與寫作的關系?! ≡铝涟銘腋舻拿?,在黑暗中照耀著我,也吸引著我竊賊般的占有欲。它不僅令我仰望和迷醉,我還貪婪地想把它融入日常生活。我始終相信,美之所以成為最被向往的事物,是因為它的高貴中還包含著令人感動的樸素成分。我通過寫作,表達對美的敬意、感恩和永無止境的渴望。語言的水中月,在我手指的觸探下,變幻易碎,又魔法般彌合……難以捕捉,但這并不妨礙我感知它的清涼?! o可否認,按近美的過程有時會產生摧毀。一旦近切,煙灰色的月影原來并非優(yōu)雅,不過殘損而已。這種略帶惡意的諷刺,無論是在我觀察世界還是在我動手描摹它的時候都會發(fā)生??磥?,無論上帝驕傲的偉力還是我薄弱的能量,都難以使美安然地貫徹到終點……漆皮剝落的月亮桌子,我該把它放在哪兒才不尷尬?在這張舊桌子上,月色如雪,我能否從容宴飲我的歲月? 也許,我應該把剝落的漆皮當作美的另外形式,既然沒有什么比它更能證明月亮古老的力量。自然之美,本身就包含必要的破損……如同寒冷,如同凋謝,如同廢墟比新建筑更讓令人震撼,因為它具有后者尚還缺乏的東西:時間的參與感。 面對自然之美,寫作者習慣用人工標準去審視和裁切,那么多的污點和漏洞!連瑕疵都都令人難以容忍,他們要的是完美無缺,哪怕這種完美無缺是多么明顯地失真。但是,美,如果僅僅體現(xiàn)為華麗的形容詞屬性,也意味著一種道德判斷上的限制和脆弱。當醞釀著不馴服于人間倫理的力量與智慧,美往往沖突于我們繼承下來的既定知識,變得不那么美,甚至看起來像是美的敵人。我想,最重要的是真相,只有在真相的基礎上,美才能存活;即使它的觀念和樣貌受到威脅,我們依然能夠重建關于美的信心。真相再殘酷,也不會徹底悖離對美的養(yǎng)護……哪怕它所實施的,是火之于草原那種嚴厲意義的養(yǎng)護。成熟的寫作者需要經過歷練,哪怕是被驅使著,也要走出對美的浪漫化狹窄理解。融合了“真”的金屬成分,美,不僅限飾品,也包括武器?! ≌嫔泼?,寫作上三位一體的神——我曾經接受傳統(tǒng)教育,把它們的屬性不言自明地劃歸為形容詞;今天我認為,把它們還原為初始狀態(tài)的名詞,還原為相對的零度立場,祛除褒義和榮譽里潛在的智力污染和法力限制,其實是在更大意義上對真善美和寫作者自身的清潔與尊重。從形容詞到名詞的轉化過程,有助于作家從附庸者破繭為品格獨立者;真善美的概念并不因此遭到顛覆,而是更為寬廣。盡管我濃重的閱讀偏好一喜歡劇毒字詞和邊緣性真理,迷戀烈性卻不失優(yōu)雅的破壞方式等等,受到過某些質疑,但我堅信自己從未背叛過對美的信仰。我只是覺得,正是陰影,使月亮的美傳神生動?! ‘斎粚懽髡邅碚f,現(xiàn)實,再豐盛的現(xiàn)實也是半成品。他必須創(chuàng)造自己的地理與歷史,他必須發(fā)明自己的家族和故鄉(xiāng),他必須在寫實意義的真相上加諸心理意義的真相。無論手法上寫實或寫意,作家都無法避開對現(xiàn)實的修補。有人采用在桌子上補漆,整舊如新雖無破綻,但我懷疑,這其實是在拒絕現(xiàn)實,因所謂的唯美理念而排斥帶有困境的現(xiàn)實。我敏感于那種人工操作下的化學味兒。在接受破損的前提下,我任性地想用糖去努力彌補,希望自然之美與人工之美能夠疊加?! √羌埖慕鹕c綴在月亮的澄黃之中,既融為一體,又無法覆蓋。我知道,這樣的解決是孩子氣的,不過現(xiàn)實加想象創(chuàng)造出的童話未來而已。它更美,更無效;更純真,也更辛酸。殘漆并不因糖塊而消失蹤跡,金光閃閃的刻意掩飾甚至是對受損面積的效果強調……但兩者的對抗與融合,散發(fā)出唯有彼此傷害中所能煥發(fā)的美,以及,唯有彼此的美里所能映襯出的傷害。包裹糖紙的字詞,閃爍著或許廉價的光芒,但它們也包裹了我內心深處不肯消散的固執(zhí)的甜。這或許就是我的方式,我的紀念?! 兜窕R鞍》是一首蒙古長調。我的文風總是不急于行至目的,卻緩慢于過程中的修飾性,像雕花馬鞍并不服務于速度。而且收在這個輯子里的,都是形式感相對一致的長文,所以我挪用這四個字的美妙組合。每當看到下弦月,覺得特別像一只夜色中的雕花馬鞍一就這樣,我以命名的方式再次偷取月亮,偷取它溫和的照耀與跟隨。
內容概要
《雕花馬鞍》是一首蒙古長調。作者的文風總是不急于行至目的,卻緩慢于過程中的修飾性,像雕花馬鞍并不服務于速度。收錄在這個輯子里的作品包括《夏至》、《穿過我青春所有說謊的日子》、《聾天使》、《海平線》、《黑夜書》、《墓衣》、《鉛筆》、《夜蛾之舞》以及《琥珀》,都是形式感相對一致的長文,供讀者朋友們欣賞。
作者簡介
周曉楓,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在中國少年兒兒童出版社做過8年兒童文學編輯,2000年調人北京出版社,從事雜志編輯工作。出版過散文集《上帝的隱語》、《鳥群》、《收藏——時光的魔法書》、《斑紋——獸皮上的地圖》、《你的身體是個仙境》和筆記體小說《醉花打人愛誰誰》。曾獲馮牧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冰心文學獎、十月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獎項。
書籍目錄
夏至穿過我青春所有說謊的日子聾天使海平線黑夜書墓衣鉛筆夜蛾之舞琥珀
章節(jié)摘錄
清晨,善者 近來奇怪,很早就醒,兩個星期來時間總是固定在清晨四點五十七分,有幾次甚至準確到了秒針。睜開眼睛,就感覺清醒已久,并且心里彌散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哀痛,據說此乃憂郁癥的典型征兆——夢境的床單撤空,我瞬間跌回現(xiàn)實的馬廄,并被粗糙的草梗刺痛臉頰。把頭埋進枕席,我掙扎了一會兒,試圖擺脫壞情緒??焖氖畾q,以為自己不惑,可我還是不能很好地控制體內的化學。是啊,情緒問題往往能具體到化學配方,如同愛情也是多巴胺、加壓素和醋酸催產素交互作用的產物。 今天的傷感可以找到仿佛中的理由。看日歷,今天夏至。晝夜交替,歲月中的音樂家彈奏黑白琴鍵;現(xiàn)在節(jié)奏慢下來,他在白色的鋼琴鍵上用力敲出一個音符并等待長長的回音……這便是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最長。似乎并不重要的節(jié)氣,但它讓我想起亡友:葦岸,優(yōu)秀的散文作家,過世之前,他正在寫作《二十四節(jié)氣》。 選擇一個固定的地點觀察節(jié)氣的變化,他注意晝夜的長短、日影的高低、土壤里的水汽和莊稼長勢。開篇他這樣描寫立春:“能夠展開旗幟的風,從早晨就刮起來了。在此之前,天氣一直呈現(xiàn)著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滯、沉郁、死寂氛圍。這是一種象征:一個變動的、新生的、富于可能的季節(jié)降臨了。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陽光是銀色的,但我能夠察覺得出,光線正在隱隱向帶有溫度的谷色過渡。物體的影子清晰起來,它們投在空闊的地面上,讓我一時想到附庸或追隨者并未完全泯滅的意欲獨立心理。天空已經微微泛藍,它為將要到來的積云準備好了圓形舞臺。但曠野的色調依舊是單一的,在這里顯然你可以認定,那過早的蘊含著美好諾言的召喚,此時并未得到像回聲一樣信任的響應?!薄 〈蟮氐穆蓜尤绱思毼?,唯專注而敏感的心才能聆聽。葦岸的散文讓浮躁如我者自慚形穢。他傾注那么多的耐心和深情,緩慢醞釀文字,可惜《二十四節(jié)氣》并未完成,他寫了五個節(jié)氣,止筆于“谷雨”——因為,沒有來得及為“夏至”做好時間和素材上的準備。葦岸走的時候三十九歲,拿節(jié)氣作比,恐怕相當于人生的夏至,從春到冬、從純真到滄桑的中途,他活到最漫長的明亮白晝。正好,也是我此時的年紀?! ”戎洠夷芊窀N切地體會他當時的心境?年長十歲的兄長,我目睹他告別世界的堅強、掙扎和漸漸的無助,目睹他懷疑之后依然深懷的感恩。葦岸善良而執(zhí)拗,他有羊一樣狹長的臉和向悲劇傾斜的命運,骨灰也歸宿于青草。清貧,孤單,謹慎,勤奮,自我克制,他一生都保持著窮孩子的好品德;這個素食者、完美主義者、倡導環(huán)保與熱愛讀書的人,他還有那么多的懷戀與愿望,臨終卻是無妻無子,肝癌帶來的劇痛使他躺在床上都不能獲得任何一個角度稍感舒適的睡姿。生活,總是讓人帶著模糊的動力去愛、去憧憬、去創(chuàng)造……所謂理想,明明是和天堂簽好的合同,但又為什么,轉眼卻作為一張賣身契把人變賣到地獄? 葦岸的自律幾近苛求,他很容易自我責懲;作為素食主義者,他在道德反芻里咀嚼和消化,以使自我塑造更趨近完美。在一種紀律性的人生里,遭遇的奇跡是否非常有限,自由從而也失去所向披靡的內力?他讓自己像指南針一樣信仰堅定,也像干凈的動物標本一樣告別腥膻……品德清涼的葦岸啊,這是繁盛之夏,你卻帶來一種令我生寒的深秋預警。因為,我看到一個人如何被自己的美德所滋養(yǎng),又如何終生被自己的美德所剝削?! ∥铱傆X得,過分嚴格地區(qū)分美與丑、善與惡,易于形成審美上的局限——當然它們之問涇渭分明,混淆兩者,我們就會喪失基礎的衡量標準;但同時,兩者存在秘密的交集,對這個交集的發(fā)現(xiàn)和承認,是對世界更高的認識境界,也是我們對自己更有價值的寬容。比如愛的美好和恨的丑陋之外,我們或許可以持有更大勇氣,看到某些情境下,愛使人平庸且無助,恨卻捍衛(wèi)著必要的個性與力量。邪惡中也有智慧,只不過這是一種分外危險的能量,需要以非凡的膽識去提取。我愿意達成妥協(xié),放棄劍走偏鋒的殺傷力,去維護品德亮度與處世和諧,但這不意味著排斥所有陰影,似乎一絲一毫的灰塵都會嚴重地妨礙純潔——純潔,這個詞,暗示著容易失去質地的穩(wěn)定性。以我的個人偏見看來,葦岸的嚴格多少有些絕對化,他是自己的戒尺,帶著不容修改的刻度和準則。為了維護正向的精神價值,他透支自己身體上能夠支付的成本?! ∑鋵崳你U摕o所不在,遠比二元論復雜多變。一縷明亮的光線,既照耀我們,又映襯出周圍更為廣闊的黑暗。毒藥可能不僅僅包著糖衣而已,或許它本身就是讓人無法割舍的糖。太多東西,不能絕對依靠理念和理性,來簡潔地判斷、干凈地分割、方便地取舍。但我又深深欽佩葦岸的堅持,感動于他內在與自愿的犧牲傾向,那也是一種安靜的勇氣。是啊,那些誘惑,那些向往,那些閃耀光斑的理想,即使會變成突然的毒藥,誰又能忍住不去飲鴆止渴?即使幸福索要昂貴的代價,即使許諾有時會變成一場惡毒的玩笑,也總有什么,值得,甚至永遠值得我們悲劇性地付出代價?! 〉拇_,一些方面我與葦岸的觀念理解不同,我們曾相對認真地討論過。葦岸明朗、積極、直樸、慈悲,我和他相比,是不安分的,藏匿著更多壞的因子。惡,何用之有?在絕對要求善的上帝面前,惡,近于一種證明,證明我們能夠自我操控的一種能力上的象征。葦岸對我的價值取向質疑,并給予過委婉的批評。其實我了解自身的膽怯,了解自己如何時刻受制于來自宗教的震懾。所謂邪念,至少對我來說并非真正惡意,更像小小的挑釁,或是天性中對于即興戲劇的某種需要;并且,伴生邪念,我立即就會掠過信徒生理反應般的道德驚恐。這種潛在的驚恐,在于我不由自控地做出了條件反射式的肉體懺悔。本雅明曾說:所謂幸福,就是不受自我恐嚇而進入內心的深處——這種感觸我體會不多,或許說明,因為部分承認魔鬼的權力,包括承認魔鬼權利的合理性,我在接受不動聲色的日常陛懲罰?! ∨c葦岸的分歧起自定義上的偏差,或許也是我的問題所在。雖然認定善是人性中最值得稱頌的品質,但我也習慣于把它理解為無能為力的被動的美德善本身的自重,難免使攜帶者體質虛弱……那害羞到怯懦的柔情。葦岸看到的,是善含而不露、恥于張揚的堅韌,正是這種內蘊力,當面對黑暗,善者因無畏而不屑;在他的信念里,惡的尖銳必輸于菩的寬廣,像鐵在水的作用下生銹。也正是由于葦岸以及和他一樣的人們,固執(zhí)的堅守形成一種無形中的感召,使我反叛的離心力始終弱于吸力,不至陷于虛妄。 善者有其隱蔽的獲贈方式。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因愛意而顯得柔弱的人,的確易于受到傷害,遇挫中他也難以體會什么積累;但是當磨難結束,他突然得到的意外遺產,遠比那些處心積慮的投機者所贏得的更為豐厚。……漫游在他所適宜的天國里,青鳥就在葦岸的肩頭歌唱和睡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