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居延漢簡

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胡之 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胡之  頁數(shù):3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漢字產生和演變的歷史,最早可上溯至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飾紋和刻書符號。然從嚴格意義上說,中國文字的定型當在上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此前應屬草創(chuàng)階段。周繼殷而王天下,此后八百余年,漢字歷經了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鐘鼎文、石鼓文及不同諸侯國流行的〔一字數(shù)形,隨意增省〕的形形色色的籀文,至秦始皇統(tǒng)一為小篆。全國始有了統(tǒng)一的文字。漢興后的四百余年間,漢字又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隸變〕。這是一個由篆書逐漸演進為隸收的過程,是中國文字和書法史上最具創(chuàng)時代意義的變革。其特征為〔簡省筆劃,劃圓為方,劃轉為折〕。這一變革,突破了漢字象形、指事、會意等的造字準則。如此,隸書較之以前的各種書體便更加符號化,定型化,成為了一種結構規(guī)整而風格莊重的書體,盛行于兩漢、魏晉?!搽`變〕的創(chuàng)時代變革,不僅成就了隸書的輝煌,草書、行書、楷書亦應運而生。  魏晉二百年間,草、行、真這三種 重要的書體完成了初步定型。此后,漢字便是確立了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真書這五種基本書體?! √埔越?,中國文字結構開態(tài)式無變化,中國書法也進入了一個爭奇門艷,繁榮發(fā)展的階段。其間自然經歷了數(shù)個高峰和低谷,以波浪式的方式演進,直至現(xiàn)當代。  作為書寫載體的簡讀的使用,恰存在于先秦至魏晉這一歷史階段。我們編輯出版這一套《中國簡讀書法系列》叢書,恰是反映了中國中國書法在秦至兩漢魏晉 這個大變革時期的生支面貌,讀者不難從中發(fā)現(xiàn)中國文字線索。隨著資料收集而的擴展和深入,我們將陸續(xù)出版其它各地出土簡讀的分冊,以期最終完成一部能夠全面反映整個中國簡讀書法面貌的〔全集〕。

書籍目錄

中國簡讀書法系列第一批書目甘肅天水秦簡甘肅敦煌漢簡(一)甘肅敦煌漢簡(二)甘肅敦煌漢簡(三)甘肅敦煌漢簡(四)甘肅金塔漢簡甘肅武威漢簡內蒙古居延漢簡(一)內蒙古居延漢簡(二)內蒙古居延漢簡(三)內蒙古居延漢簡(四)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內蒙古居延漢簡3》是《中國簡讀書法系列》叢書之一,作為書寫載體的簡讀的使用,恰存在于先秦至魏晉這一歷史階段。我們編輯出版這一套《中國簡讀書法系列》叢書,恰是反映了中國中國書法在秦至兩漢魏晉 這個大變革時期的生支面貌,讀者不難從中發(fā)現(xiàn)中國文字線索。隨著資料收集而的擴展和深入,我們將陸續(xù)出版其它各地出土簡讀的分冊,以期最終完成一部能夠全面反映整個中國簡讀書法面貌的全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內蒙古居延漢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印刷精致清晰值得收藏。
  •   不錯,練習用很不錯,是本很有用的字帖
  •   這是我非常好喜愛的資料。 多年來我一直臨習漢隸,學習漢簡可以進一步了解隸書的發(fā)展?,F(xiàn)在幾乎我每天都在臨摹。
  •   更喜歡武威漢簡的風格
  •   內蒙古居延漢簡3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