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雙桅船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山西出版?zhèn)髅郊瘓F,北岳文藝出版社  作者:侯文宜  頁數(shù):284  

內容概要

  《山西文學批評書系·文學雙桅船:理論與批評》主要內容包括:文壇流變史評、近30年中國文學思潮的一種觀照、歷史轉折與文學復興——論新時期山西文學的發(fā)展走向、從文化心理看80年代的“晉軍”崛起及文學特色、20世紀晉域小說發(fā)展的兩個高峰——“山藥蛋派”與“晉軍”社會文化成因比較、又一道新的文學風景——1990年代山西青年作家群的崛起與創(chuàng)作、現(xiàn)實主義:不同背景下的審美創(chuàng)造——當下山西鄉(xiāng)村小說與趙樹理創(chuàng)作的比較、拘實性思維對第四代本土作家的負影響、歌謠文理與世推移——活躍于新世紀的“70后、80后”新銳作家群、“后趙樹理寫作”的存在與可能、潛滋暗長中的秀色——“晉軍”女作家群小說創(chuàng)作一瞥、作家作品講解等。

作者簡介

  侯文宜,生于1960年,山西寧武人。先后畢業(yè)于山西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博士?,F(xiàn)為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學科帶頭人,藝術理論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美學、文藝理論研究和文學批評。已出版?zhèn)€人專著《當代文學觀念與批評論》、《中國文氣論批評美學》、《傅山評傳》,與人合著有《二十世紀山西文學史》、《山西文學大系·現(xiàn)代卷》、《血的奠基》等。另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文藝報》、《現(xiàn)代傳播》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和文藝評論數(shù)十萬字。曾獲山西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及山西省文藝評論二等獎等獎項。

書籍目錄

文壇流變史評近30年中國文學思潮的一種觀照歷史轉折與文學復興——論新時期山西文學的發(fā)展走向從文化心理看80年代的“晉軍”崛起及文學特色20世紀晉域小說發(fā)展的兩個高峰——“山藥蛋派”與“晉軍”社會文化成因比較又一道新的文學風景——1990年代山西青年作家群的崛起與創(chuàng)作現(xiàn)實主義:不同背景下的審美創(chuàng)造——當下山西鄉(xiāng)村小說與趙樹理創(chuàng)作的比較拘實性思維對第四代本土作家的負影響歌謠文理與世推移——活躍于新世紀的“70后、80后”新銳作家群“后趙樹理寫作”的存在與可能潛滋暗長中的秀色——“晉軍”女作家群小說創(chuàng)作一瞥作家作品講解奇崛大氣與樸野靈動之美——葛水平小說創(chuàng)作的獨特性女性婚戀小說的新開掘——張雅茜《此生只為你》的復調敘事和心靈史以生命的激情寫照現(xiàn)實——評譚文峰的小說創(chuàng)作鄉(xiāng)村題材的執(zhí)著耕耘與出新——評王保忠、楊遙等人的小說從精神流浪到夢里夢外——李來兵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種解讀花和水的意象隱喻——小岸女性敘事的形構內核及小說藝術《浮塵女子》:悲情敘事的張力與魅力個我敘事與宗祖一故鄉(xiāng)情結——陳克海小說印象于平淡中見意味——李國濤散文創(chuàng)作論存在與超越:一種精神極地的靈魂舞蹈——盧麗琳詩歌散文評說文學理論研究“內在”超越:藝術創(chuàng)造的一個原動力文學活動價值取向規(guī)律的探討思·言·詩——論人的審美生存及文學詩語……書評序跋之筆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近30年中國文學思潮的一種觀照  任何人類活動總是歷史地、階段性地演進的,因而人們也每每階段性地對歷史進行著反觀與研究。對于20世紀70年代末伊始的新時期中國文學,其實在其十年、二十年時都曾形成研究熱,但“三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卻是一個歷史長段的界標與表征,它更具有沉淀性,也更可能使人們在一個相對澄靜的心態(tài)下來思考判斷。而問題是,怎么來考量和判斷呢?筆者注意到,在近來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中包括之前的一些研究,由于對“文學思潮”這一概念缺乏學理上清晰的把握,不同的學者所指、所談及其判斷、認識多有歧義,這里想首先稍加辨析,再來對近30年文學思潮提出自己的觀照與判斷?! ∥膶W思潮似乎是一個很清楚、大家用起來很方便的概念,但實際上卻是很復雜、用得混亂的一個概念。譬如對新時期三十年的文學思潮,就存在各種各樣不同的命名和說法,有的把整個新時期文學稱作現(xiàn)實主義主潮,有的則整個稱作啟蒙主義主潮,有的又把20世紀80年代文學看做人性化思潮、把90年代文學看做世俗化思潮,還有的干脆把新時期凡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學現(xiàn)象——譬如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xiàn)的“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改革文學”、“花環(huán)文學“、“大墻文學”、“朦朧詩”、“先鋒派”、“新寫實”、“新都市”、“新狀態(tài)”、“美女寫作”、“80后青春寫作”等等都稱之為“文學思潮”。那么,上述判斷是否都準確、都成立,差異之下又當以何者為上呢?我以為,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注意文學思潮與文學思想、創(chuàng)作方法、文學流派、文學運動的區(qū)別,明了“文學思潮”特殊的本質規(guī)定性。就像英國19世紀著名科學家赫胥黎與著名文學家阿諾德的一場辯論,赫胥黎認為阿諾德所說的“文化”實際上就是文學,阿諾德則強調自己所說的“文化”是涵蓋了自然科學的,所以阿氏最后在《批評隨筆》中感慨地說:“這足以說明想要共同討論問題的人們多么需要對于他們所使用的術語的含義有一個一致的理解……”在文學思潮的問題上顯然也首先需要明確術語特殊的內涵所指。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學雙桅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