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作者:[意大利] 華特·里索 頁數(shù):146 字數(shù):70000 譯者:張婕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成千上萬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困在戀愛關(guān)系中了。我們是遭受了很多愛,但同時愛延伸至不恰當?shù)姆秶?,令人惴惴不安;被遺棄的恐懼時刻籠罩在愛人的心上。愛的感覺越來越有壓迫性,愛造成物質(zhì)濫用,甚至變得危險或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愛有時就像化學品,總有一些是有毒的,令人上癮。認識到愛與依賴之間的界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本全球銷量近200萬冊的書中,心理學家華特·里索用簡單、明確而直接的科學語言,介紹了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愛與過度依戀的關(guān)系問題,并教給我們愈合的能力。
基于對情感患者的案例研究以及二十多年的專業(yè)實踐經(jīng)驗,作者首先提出了愛的自尊概念。愛的自尊使人擺脫心理束縛,保持獨立性,但仍然去熱愛。這位認知治療專家還提供了邁向健康愛情生活的步驟指導(dǎo)。書的最后,作者給這些步驟來了一次實際演習,教導(dǎo)人們從戰(zhàn)略上結(jié)束感情的依賴,一勞永逸地斬斷不健康的關(guān)系,開始新的生活。所有相信這種可能性的人們,便可以去愛而不犧牲他們的自尊,使愛的體驗充滿激情、富有成果、無比快樂。
作者簡介
作者:(意大利)華特·里索(Walter Riso) 譯者:張婕華特·里索(Walter Riso),心理學家,1951年生于意大利,曾居阿根廷,后定居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學和圣布埃納文圖拉大學獲得生物倫理學碩士學位。擔任臨床心理專家25年,專門研究認知療法,目前是哥倫比亞天主教大學等多所大學的認知療法教授,哥倫比亞認知療法協(xié)會名譽會長。他的心理自助系列書籍,專為普通讀者而寫。憑借多年的專業(yè)訓練和敏銳的職業(yè)嗅覺,察覺到生命難題的本質(zhì)和有效解決的方式,以輕松自然的筆觸加以直面解析,并提供有用的建議,幫助讀者改變生活,提高自己。因其實用性強而受到讀者的喜愛,累計銷量達1700萬冊。他用西班牙語寫作,作品同時被譯成英語、德語、荷蘭語、意大利語、希臘語、葡萄牙語和漢語。作品有:《痛苦,是因為我們誤解了愛情》,《那是依賴,不是愛》,《自信訓練》,《抑郁癥》,《學會愛自己》,《尊嚴的問題》《玩火》,《智者之路》,《別讓你的愛情陷入高危地帶》,《愛是一種神圣的瘋狂》,《愛的極限》等。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了解情感依賴
情感依賴引起的麻煩:誤解與澄清
依賴是一種癮
渴望不是依賴
獨立不是冷漠
依賴使你疲憊,使你心力交瘁
情感未熟:產(chǎn)生依賴的關(guān)鍵癥結(jié)
低下的痛苦忍耐力與最小努力法則
低下的挫折忍耐力與圍繞我旋轉(zhuǎn)的世界
愛情延續(xù)的錯覺與自此直到時間盡頭
我們在情感關(guān)系中堅守什么?
情感關(guān)系的個性化菜單
1.容易受傷,依賴別人的保護
2.害怕被拋棄,依賴穩(wěn)定和可靠的感覺
3.自尊心低下,依賴愛的展示
4.自我印象問題,依賴贊賞
5.良好關(guān)系中存在的對幸?與歡愉的“正?!币蕾?br /> 第二部分
避免情感依賴
如何強化情感獨立且保持繼續(xù)相愛
探索與責任風險
這個概念為什么會導(dǎo)致對情感依賴的免疫?
一些實用的建議
自主或照顧自己
保護自己的空間與情感主權(quán)
對待孤獨
滋養(yǎng)自己,提高自己
自主的概念為什么會導(dǎo)致對情感依賴的免疫?
一些實用的建議
生活的意義
自我實現(xiàn)
超越
生活的意義這個概念為什么會導(dǎo)致對情感依賴的免疫 ?
一些實用的建議
第三部分
如何脫離不健康的關(guān)系,不再舊態(tài)復(fù)萌——
情感現(xiàn)實主義
為愛的收獲不足或沒有愛的收獲而找借口或辯護
自尊與個人的尊嚴
一貫的自控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沒有她,我的生命毫無意義”,“我活著是因為他,是為了他”,“她是我的一切”,“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我不知道沒有她我會怎樣”,“如果他辜負我,我會自殺的”,“我崇拜你”,“我需要你”。這一系列的表達與所謂“愛的宣言”一樣無窮無盡,廣為人知。我們不止一次地引用這些話,在窗下吟唱這些話,寫下這些話,或在內(nèi)心深有感觸的時刻,將它們脫口而出。我們相信這些話是愛的證明,是對最純潔、最絕對的人類情感真實而可靠的表達。傳統(tǒng)試圖以一種矛盾的方式逐步灌輸扭曲而悲觀的模式,即真愛必然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依賴和迷戀。這純屬無稽之談。當然,無論怎么去認識和應(yīng)對,依賴個體所產(chǎn)生的服從、遵從與順從等情感態(tài)度都是不明智的。獨立不是冷漠我們把獨立錯誤地理解為冷漠、麻木或無情,但事實并非如此。獨立不代表愛的缺乏,而是與他人交往的一種健康的方式。獨立的基本原則是:自主、不占有、不上癮。不依賴的人(自由人)能夠控制自身對拋棄的恐懼,他們不相信自己必須以愛的名義泯滅自身的個性,但也不提倡自我主義與欺瞞。獨立并不是說要出去尋找情感替補,也不是說要變得不道德或提倡放蕩。自由這個詞令我們害怕,因此我們才會譴責它。宣稱自己情感自由,是在提倡沒有壓抑的愛、遠離有害的愛,是通過柔情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決定戒除對伴侶成癮的一方明白,心理上的獨立并不是要提倡情感冷漠,因為是人際關(guān)系使我們成為了人,一味提倡超脫的人并不自由,反而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癥。如果沒有愛,我們無法生存,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反過來我們卻可以讓自己無拘無束地愛。捍衛(wèi)那約束我們的情感關(guān)系是一回事,沉溺其中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獨立超脫只不過是一種選擇,因為它太需要大聲疾呼:愛即是消滅恐懼。傷害你的他沒資格擁有你值得是指“有價值的”。有些表述,如:“我理解你”,“我接受”,“我喜歡”,“我為你高興”或“你的愛是種恩賜”,這些都是接受與積極認可的表示。如果人們不重視我為他們付出了什么,不能理解它,或不能詮釋它,那么愛情會因為沒有命中靶心而凋謝并消失。永遠不會到來的愛情是在耗費大量的精力。我們可以用以下方式來詮釋它:“我不能愛一個不愛我的人。沒有道理要把我自己獻身給一個不想跟我在一起的人。如果他們把我看做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他們不愛我或不尊重我,那么他們不配擁有我?!庇幸粋€童話故事講的是一位美麗的公主正在尋找一位配得上她的男人。貴族與富人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向她獻上了凡的禮物。為了征服這位尤物的芳心,他們獻上了珠寶、土地、軍隊與王位。在這些追求者當中,有一位平民,他沒有什么財富可以獻給她,他只有他的愛與堅持。當輪到他講話時,他說:“公主,我一直愛著你。因為我是個窮人,沒有什么珍寶可以獻給你,我愿意犧牲生命來證明我的愛……我將會在你的窗下度過100天,沒有食物,只有雨水,沒有衣物,只有我身上穿著的這身……這就是我的嫁妝……”公主被這份愛的姿態(tài)感動了,她決定接受:“你將得到你的機會,如果你能通過這個考驗,我會嫁給你。”就這樣,日子一天天一刻刻地過去了。
編輯推薦
《那是依賴,不是愛》:你對他/她上癮了?18種依賴癥個性倫分析,區(qū)分正常依賴與依賴成癮。培養(yǎng)依賴免疫,走出情感締結(jié)作品跨8種語言、全球累計銷量1700萬冊、特續(xù)熱銷20年意大利最愛尊重、最權(quán)威心理學家/認知療法教授華特·里索數(shù)次再版經(jīng)典作品引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