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四川文藝  作者:曾國藩  頁數(shù):197  
Tag標簽:無  

前言

  曾國藩,湖南長沙湘鄉(xiāng)白楊坪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被視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亦頗有爭議的人物?! ≡鴩杂茁敾?,機敏過人。他五歲啟蒙,六歲即入家塾讀書,八歲就能誦讀八股文和“五經(jīng)”,十四歲便可通讀《周禮》《史記》。道光六年(1826),年僅十六歲的曾國藩應(yīng)長沙府試,名列第七。二十歲時就讀于衡陽唐氏宗祠,師從汪覺庵。二十三歲考取秀才,次年又中舉人。他勤奮好學,孜孜不倦,于二十八歲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從此開始了他漫長的仕宦生涯。1847年,三十六歲的曾國藩超擢為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1849年又升為禮部右侍郎。在此后的九年中,他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軍政大權(quán),十年七遷,連升十級,直至入閣拜相,官至二品大員,為清王朝的統(tǒng)治立下過汗馬功勞?! ∠特S二年(1852),曾國藩因母喪返鄉(xiāng),恰逢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興兵于兩湖,經(jīng)郭嵩燾力邀出山,并于次年赴長沙就任,與湖南巡撫商議操辦民兵團練,旋擴編為“湘軍”,圍剿太平軍。曾國藩自詡一生最大的“功業(yè)”,即是親率湘軍,替大清王朝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被朝廷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身份而封武侯的第一人。這以后,曾國藩還先后做過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直到1872年病逝于南京,活了六十一歲。死后贈太傅,謚文正公?! ≡鴩侵袊飞系囊晃粋髌嫒宋?,其歷史功過至今難有一個結(jié)論。但從“杰出人物”的角度來審視,曾國藩具有的操守、修養(yǎng)、文才武略,以及他一生志向高遠,自拔于流俗,“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恒,帥之以誠”,確實是“一難得之奇才”!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做人的不同境界”。而曾國藩秉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克己修身,嚴訓(xùn)子弟,不居功自傲,不恃強凌弱,不授人以柄,守中慎獨,防患于未然;他既篤信宋明理學,卻又勇于接受近代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倡導(dǎo)洋務(wù)運動——這一切都交織在曾國藩起伏跌宕、曲折艱辛的人生中?! ”緯噙x、收錄了曾氏125篇有代表性的家書,全書按書信的時序編排。內(nèi)容有修身、治學、理財、齊家、交友、為政諸方面。由于是家書,宦海沉浮中的曾氏對親人眷屬敞開心扉,或言人生感悟,或抒心事衷曲,或宏論軍政國是,或闡述倫理綱常;言之鑿鑿,情之綿綿,實為后人吟誦捧讀之佳作!  曾國藩家書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人和他紛繁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這些侃侃而談的前人故事,更是歷史的風云際會、社會的滄桑巨變;還是鍛造一個民族的精神與操守的響器!

內(nèi)容概要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本書收入曾國藩家書126封,都是他在為官從政、操持防務(wù),或奔走于驛道水路上的親筆所書。既闡述倫理綱常,又慨嘆人生艱辛,還勸勉后人精進,表達心事衷曲,言之鑿鑿,情意綿綿,實為后輩修身育人、捧讀不倦之佳作。  本書遴選、收錄了曾氏125篇有代表性的家書,全書按書信的時序編排。內(nèi)容有修身、治身、理財、齊家、交友、為政諸方面。由于是家書,宦海沉浮中的曾氏對親人眷屬敞開心扉,或言人生感悟,或抒心事衷曲,或宏論軍政國是,或闡述倫理綱常;言之鑿鑿,情之綿綿,實為后人吟育捧讀之佳作!

書籍目錄

稟父母·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稟祖父·如能救焚拯溺,何難噓枯回生[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致諸弟·為學譬如熬肉,先猛火煮,后慢火溫[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諸弟·勉勵君子應(yīng)早立志[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諸弟·讀書宜立志有恒[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致諸弟·士人讀書之“三要”[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諸弟·談?wù)撟x史之道[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稟父母·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致六弟·讀書宜專,習字須有恒[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致諸弟·述孝悌之道[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致諸弟·凡事皆宜專一[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稟父母·優(yōu)待倉實為有因[道光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致諸弟·學問之道“有恒”二字[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致諸弟·事事應(yīng)勤思善問[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稟父母·命四弟專程送誥[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十五日]致諸弟·祖母葬事謹遵天理[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稟祖父·蒙皇上破格天恩從四品驟升二品[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致諸弟·蒙皇恩得派武會試正總裁[道光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稟父母·近得次孫郭雨三欲妻之以女[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致諸弟·家中改屋便利為要[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致諸弟·不靠做官發(fā)財以遺后人[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致諸弟·論官宦之家、商賈之家、耕讀之家、孝友之家[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致諸弟·望查失信[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初一]致諸弟·在京祭祖父[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三]致諸弟·余欲推社倉之法以惠地方[咸豐元年四月初三]致諸弟·皇恩浩大益當盡忠報國[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致諸弟·余兼署刑部右侍郎[成豐元年六月初一]字諭紀澤兒·出殯之事一切皆從儉約[成豐二年九月十八日]稟父親·軍中要務(wù)[咸豐四年三月:十五日]致諸弟·勤則百弊皆除[咸豐五年六月十六日]稟父親·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財[咸豐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早]致諸弟·勤儉忠厚,以承先而啟后[咸豐五年九月三十日]致諸弟·婦職之要與婦道之要[咸豐六年二月初八]致四弟·宦途險惡常思退居[咸豐六年九月初十]致九弟·料理戎事足增長識力[咸豐六年九月十七日]字諭紀鴻兒·不可貪愛奢華[咸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夜]字諭紀澤兒·不可浪擲光陰[威豐六年十月初二]致九弟·才根于器,良為知言[咸豐七年十月初四]致九弟·將才四大端[咸豐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夜]致九弟·帶勇之法首推體察人才[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夜]致九弟·帶兵應(yīng)有強毅之氣[咸豐八年正月初四夜]致九弟·治軍總須腳踏實地[咸豐八年正月十四日]致九弟·濟人需濟急[成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致九弟·應(yīng)交甘苦患難之人[咸豐八年二月十七日]致九弟·“傲”之一字,百無一成[咸豐八年三月初六]致九弟·圣門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咸豐八年五月十六日]致九弟·腳踏實地,求精不求闊[咸豐八年六月初四]字諭紀澤兒·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咸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字諭紀澤兒·余平生有“三恥”[咸豐八年八月二十日]字諭紀澤兒·君子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咸豐^年十月二十五日]致諸弟·和氣致祥,乖氣致戾,果有明證[咸豐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致諸弟·宜和睦盡孝道[咸豐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致諸弟·亂世居華屋廣廈,尤非所宜[咸豐九年元旦]致諸弟·折奏溫弟殉節(jié)事[咸豐九年正月十三日]致諸弟·心緒郁郁,望敘手足之情[咸豐九年正月二十三日]致諸弟·沅弟之字不可拋荒[咸豐九年二月初三]字諭紀澤兒·寫字作文用筆之法[成豐九年三月初三清明]字諭紀澤兒·看書應(yīng)有所擇有所得[咸豐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字諭紀澤兒·欲成就須從“有恒”下手[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致諸弟·悼叔父[咸豐十年二月初八]字諭紀澤兒·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咸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致諸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咸豐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致澄弟·以八字訣為治家之道[咸豐十年閏三月二十九日]致沅弟·寸心總不敢忘“愛民”兩字[咸豐十年四月二十二日]致澄弟·情意宜厚,用度宜儉[咸豐十年五月十四日]致季弟·人之所助者信也[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致諸弟·以習勞苦為辦事之本[咸豐十年七月初八]致諸弟·以勤與愛民回報君親[咸豐十年七月十二日]致諸弟·昔年失之高亢,近日稍就平實[咸豐十年八月十二日]致沅弟·古今庸才皆以惰字致敗 古今才人鐾皆以傲字致敗[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三日]致諸弟·時以子侄輩驕傲為慮[咸豐十年十月初四夜]致四弟·不信地仙[咸豐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致四弟·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成豐十一年正月初四]字諭紀澤兒·寫字宜常摹柳帖[成豐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字諭紀澤兒·內(nèi)傳為本義,外傳為余義[咸豐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致四弟·家中子侄當謹守家訓(xùn)[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字諭紀澤、紀鴻兒·兒不可從軍亦不必做官[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致諸弟·讀弟信,不動心者必不友[咸豐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致沅弟·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咸豐十一年四月初三]字諭紀澤兒·看讀寫作逐日無間[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字諭紀澤兒·論目錄分類之法[咸豐十一年九月初四]致澄弟·浙事危險屢求救援[咸豐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字諭紀澤兒·兒之才思宜古雅[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字諭紀澤兒·函慰兒為家?,嵤轮畡赱同治元年三月十四日]字諭紀澤兒·事無分難易,行之有恒[同治元年四月初四]致沅弟·對悍將宜寬嚴并濟[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字諭紀澤、紀鴻兒·惟讀書可變化氣質(zhì)[同治元年四月:十四日]致諸弟·愿以“勞謙廉”三字自惕[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字諭紀鴻兒·戒勿沾富貴氣習[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致諸弟·有才無德者稍遠其人[同治元年六月初十]致沅弟·有德者自修而謗亦日熄[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字諭紀澤兒·吟詩作字法[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致沅弟·存倔犟以勵志[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字諭紀澤兒·讀書居官,世守禮義[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字諭紀澤兒·讀書須作札記[同治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字諭紀澤兒·以精確訓(xùn)詁作古茂文章[同治二年三月初四]致沅弟·先有豁達光明之識 后有恬淡沖融之趣[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致沅弟·吾輩所最宜畏懼敬慎者[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致沅弟·修身養(yǎng)家需以明強為本[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致沅弟·以居上位而不驕為極難[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澄弟·凡事皆當謹慎儉樸[同治二年十月十四日]致澄弟·望于儉字加一番工夫[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字寄紀瑞侄·處最順之境需立定志向[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弟·胸次浩大乃是真正受用[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致澄弟·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同治三年六月初四]字諭紀鴻兒·力去傲惰二弊[同治三年七月初九]致澄弟·人人需以勤儉自勉[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致諸弟·宦海真可畏耳[同治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字諭紀澤、紀鴻兒·古來文人貴在氣勢[同治四年七月初三]字諭紀澤兒·養(yǎng)生之道盡在我矣[同治四年九月初一]字諭紀澤、紀鴻兒·懲忿窒欲為養(yǎng)生要訣[同治四年九月晦日]字諭紀鴻兒·再進再困,再熬再奮[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字諭紀澤、紀鴻兒·養(yǎng)生之道,順其自然[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致諸弟·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滿[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字諭紀澤、紀鴻兒·貴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同治五年九月初九]致沅弟·勝人處不可求強,自修處可求強[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致沅弟·身為高官宜穩(wěn)妥處世[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致澄弟·富貴常蹈危機[同治六年二月初五]致沅弟·艱危之際論字[同治六年三月初二]字諭紀澤兒·變?nèi)釣閯?,化刻為厚[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字諭紀澤兒·中國自強之本[同治七年十二月初三]字諭紀澤兒·最忌以勢利相接[同治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夜]赴津查毆斃洋人案兼附遺囑[同治九年六月初四]致諸弟·兼顧養(yǎng)生與力學[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

章節(jié)摘錄

  致諸弟·為學譬如熬肉,先猛火煮,后慢火溫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計此時可以到家。自任丘發(fā)信之后,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勝懸懸,不知道上有甚艱險否?四弟、六弟院試,計此時應(yīng)有信,而折差久不見來,實深懸望。  予身體較九弟在京時一樣,總以耳鳴為苦。問之吳竹如,云只有靜養(yǎng)一法,非藥物所能為力。而應(yīng)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著實養(yǎng)靜?擬搬進內(nèi)城住,可省一半無謂之往還,現(xiàn)在尚未找得。予時時自悔,終未能洗滌自新。  九弟歸去之后,予定剛?cè)兆x經(jīng),柔日讀史之法。讀經(jīng)常懶散不沉著。讀《后漢書》,現(xiàn)已丹筆點過八本,雖全不記憶,而較之去年讀《前漢書》,領(lǐng)會較深。九月十一日起同課人議每課一文一詩,即于本日申刻用白折寫。予文、詩極為同課人所贊賞。然予于八股絕無實學,雖感諸君獎許之殷,實則自愧愈深也。待下次折差來,可付課文數(shù)篇回家。予居家懶做考差工夫,即借此課以磨礪考具,或亦不至臨場窘迫耳?! 侵袢缃胀鶃順O密,來則作競?cè)罩?,所言皆身心國家大道理。渠言有竇蘭泉者(云南人),見道極精當平實。竇亦深知予者,彼此現(xiàn)尚未拜往。竹如必要予搬進城住,蓋城內(nèi)鏡海先生可以師事,倭艮峰先生、竇蘭泉可以友事。師友夾持,雖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溫。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過,雖略有見識,乃是從悟境得來。偶用功,亦不過優(yōu)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湯,遽用慢火溫之,將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進城內(nèi),摒除一切,從事于克己之學。鏡海、艮峰兩先生亦勸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見者數(shù)人,如邵蕙西、吳子序、何子貞、陳岱云是也?! ∞ノ鲊L言:“‘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我兩人頗有此風味?!惫拭恳娸m長談不舍。子序之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識見最大且精;嘗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shù)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語正與予病相合。蓋予所謂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 『巫迂懪c予講字極相合,謂我“真知大源,斷不可暴棄”。予嘗謂天下萬事萬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鼓蕩,脈絡(luò)周通,潛心內(nèi)轉(zhuǎn),此乾道也;結(jié)構(gòu)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氣言,凡坤以形質(zhì)言。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即此道也。樂本于乾,禮本于坤。作字而優(yōu)游自得真力彌漫者,即樂之意也;絲絲入扣轉(zhuǎn)折合法,即禮之意也。偶與子貞言及此,子貞深以為然,謂渠生平得力,盡于此矣。陳岱云與吾處處痛癢相關(guān),此九弟所知者也?! 懼链耍拥眉視?。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學,悵悵。然科名有無遲早,總由前定,絲毫不能勉強。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請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yè)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shù),以圖自衛(wèi)其身。進德之事難以盡言,至于修業(yè)以衛(wèi)身,吾請言之:  衛(wèi)身莫大于謀食。農(nóng)工商勞力以求食者也,士勞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祿于朝,教授于鄉(xiāng),或為傳食之客,或為人幕之賓,皆須計其所業(yè),足以得食而無愧??泼?,食祿之階也,亦須計吾所業(yè),將來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無愧。食之得不得,窮通由天作主,予奪由人作主;業(yè)之精不精,則由我作主。然吾未見業(yè)果精,而終不得食者也。農(nóng)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壅滯必有通時;士果能精其業(yè),安見其終不得科名哉?即終不得科名,又豈無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則特患業(yè)之不精耳?! ∏髽I(yè)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諺曰:“藝多不養(yǎng)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諸弟總須力圖專業(yè)。如九弟志在習字,亦不必盡廢他業(yè)。但每日習字工夫,斷不可不提起精神,隨時隨事,皆可觸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專嗜否?若志在窮經(jīng),則須專守一經(jīng);志在作制義,則須??匆患椅母澹恢驹谧鞴盼?,則須??匆患椅募?。作各體詩亦然,作試帖亦然,萬不可以兼營并騖,兼營則必一無所能矣。切囑切囑,千萬千萬。此后寫信來,諸弟各有專守之業(yè),務(wù)須寫明。且須詳問極言,長篇累牘。使我讀其手書,即可知其志向識見。凡專一業(yè)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義。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賞之;有疑義,可以問我共析之。且書信既詳,則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樂何如乎?  予生平于倫常中,惟兄弟一倫抱愧尤深。蓋父親以其所知者盡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盡教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進益無多,每一念及,無地自容。嗣后我寫諸弟信,總用此格紙,弟宜存留,每年裝訂成冊,其中好處,萬不可忽略看過。諸弟寫信寄我,亦須用一色格紙,以便裝訂?! ≈x果堂先生出京后,來信并詩二首。先生年已六十余,名望甚重,與予見面,輒彼此傾心,別后又拳拳不忘,想見老輩愛才之篤。茲將詩并予送詩附閱,傳播里中,使共知此老為大君子也?! ∮栌写筱~尺一方,屢尋不得,九弟已帶歸否?頻年寄黃英(芽)白菜籽,家中種之好否?在省時已買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來并祈詳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曾國藩家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好復(fù)雜的書
  •   評價很高的書
  •   書的裝幀很干凈
  •   單純的曾國藩家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