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 作者:譚學純 頁數(shù):331
前言
30年前,中國高考制度恢復,對經歷了高考長期停牌的一代人來說,相當于人類學家所說的“過關儀式”。11年積壓的人才資源,懷著激情、懷著期待,從知識饑渴中走向命運的拐點。從這一天起,知識的尊嚴重新受到尊重。它所解放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尊重知識背后的價值信條,尊重教育公平的自然權力。 作為1977年高考兵團570萬群體中的一員,我以六八屆初中畢業(yè)生的暗淡身份,從一家日雜小店走進久違了的考試秩序。我不曾想到,那場考試是告別、也是開始。此后的學術浸染和學術漂流,孕蓄了一串屬于我的文字,連同眼前這本小書?! 兴嫴煌瑫r期發(fā)表的學術文本,有早期的稚拙文字,也有比較晚近的閱讀偶記。主體內容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原載《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下篇為原載《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教學與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它們從文學和語言的不同維度聚焦廣義修辭學視野。文章刊發(fā)時,有的有刪節(jié),結集出版時恢復原貌??紤]本書體例的相對統(tǒng)一,編排方面做了一些技術處理?! ?0年代中后期刊于《文藝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的兩篇文章:《語言情緒.小說藝術世界的一個層面》、《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拓展》,是和我早期的學術搭檔唐躍先生合寫的。收入本書,包含著一種紀念和自我審視意向,也包含著我對中國學術體制的思考。
內容概要
《文學和語言:廣義修辭學的學術空間》中所輯不同時期發(fā)表的學術文本,有早期的稚拙文字,也有比較晚近的閱讀偶記。主體內容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原載《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下篇為原載《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教學與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它們從文學和語言的不同維度聚焦廣義修辭學視野。文章刊發(fā)時,有的有刪節(jié),結集出版時恢復原貌。
作者簡介
譚學純,1953年生。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副院長。先后分管教學、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個人研究方向:文學語言、修辭學、文藝美學等。獨著、合著的著作有《人與人的對話》、《修辭:審美與文化》、《接受修辭學》、《廣義修辭學》、《修辭研究:走出技巧論》、《修辭認知和語用環(huán)境》、《小說語言美學》等,發(fā)表論文160多篇。曾獲首屆“安徽文學獎”理論獎、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福建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福建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書籍目錄
自序上篇 文學語言、文學現(xiàn)象、文學史的廣文修辭學闡釋再思考:語言轉向背景下的中國文學語言研究語言情緒:小說藝術世界的一個層面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拓展回眸歷史風景:文革文學話語論公開的合唱和地下的變奏:再論文革文學話語一個同源假說及其驗證百年回首:一個詩學口號的修辭學批評下篇 語言教育、語言生活、語言運用的廣文修辭學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語言教育對策和話語權語言教育:概念認知和修辭認知人是語言的動物,更是修辭的動物修辭話語建構雙重運作:陌生化和熟知化修辭話語建構:自覺和不自覺語用環(huán)境:語義變異和認知主體的信息處理模式仿擬和戲擬:形式、意義、認知數(shù)字“三”/“五”崇拜的發(fā)生、演進及相關闡釋左、右/東、西:尊卑意識及其文化蘊含[附錄1] 廣義修辭學:序與自序《小說辭章學》序《理論修辭學》序《空靈敘事:汪曾祺創(chuàng)作論》序《中國修辭學研究轉型論綱》序《人與人的對話》前言《廣義修辭學》自序《修辭:審美與文化》自序《修辭研究:走出技巧論》自序《修辭認知和語用環(huán)境》自序《修辭學大視野》序[附錄2] 《光明日報》所刊一組閱讀札記坐——在場姿態(tài)和生存寓言把握欲望的臨界民以食為天人不能證明自己中國學術研究:呼喚學派意識學術期刊:學術話語的集散地漢字規(guī)范和文化阻力“棄子逐臣”:一個結構性隱喻歷史與修辭相遇學術傳播和話語權[附錄3] 作者部分學術著作和系列論文目錄
章節(jié)摘錄
再思考:語言轉向背景下的中國文學語言研究 哲學進入“分析時代”,意味著一個新的學術話語場的建構;從“認識如何可能”轉向“語言表達如何可能”。這一轉向過程,伴隨著語言工具性向本體性的提升。表述這一學術事件的關鍵詞“l(fā)inguistic turn”,以“語言轉向”、“語言學轉向”、“語言論轉向”、“語言性轉向”等不同譯法,見于各類學術文本。從語義說,“語言性轉向”的譯法更確切;從語用頻率說,“語言轉向”使用更廣泛。本文在術語的使用上從眾?! ?9世紀末-20世紀初發(fā)生的語言轉向,影響所至,廣泛涉及哲學、邏輯學、語用學、歷史學和文學,80年代中后期對中國文學從理論到創(chuàng)作產生了一股不小的沖擊波。作為對20世紀中國文學狀態(tài)的一種調整,語言轉向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學語言研究格局。它在中國文化語境中有些晚到的“語言熱”中啟動,后續(xù)的研究勢頭時強時弱,但一直沒有止息。經過20年的理論沉淀和實踐操作,重返當年的學術背景,對語言轉向拉動的文學語言研究進行再思考,既有利于清醒地審視過去,也利于在再出發(fā)的進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一、語言轉向給文學語言研究帶來了什么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總結語言轉向對近20年文學語言研究、進而對整個中國文學研究產生的影響?! ?.標題話語變換:文學語言研究學術走向的調整 考察文學語言研究在某種理論轉向時期的變化,標題話語是一個獨特的觀察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