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風一樣

出版時間:2004-12  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劉兵  頁數(shù):315  字數(shù):29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由清華大學學者劉兵教授將其近幾年發(fā)表于各種書籍、報紙、刊物的文章匯編而成。全書既包括學術論文,也有短文隨筆,還包含了一些談話,其內(nèi)容涉及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全書對學術界、文化界以及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指出了做學問和從事文化傳播的人應追求的意境和努力的目標,使人們在閱讀本書的同時,也可以體驗到那種像風一樣的感覺。

作者簡介

劉兵,1958年生于北京,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物理第,1985年畢業(y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現(xiàn)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兼職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文化與科學傳播。出版專著4種,譯著7種,發(fā)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其他文章300余篇,主編有多種科學文化類叢書。

書籍目錄

插圖目錄序言第一篇  科學史  賞析普朗克  從低溫研究歷史看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若干西文學者關于李約瑟工作的評述——兼論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編史學問題  獻身科學史的一生——科恩的生平及著述  科學史:在學術與普及之間——讀《世界史上的科學技術》的幾點隨想  科學史:綜合的可能與虛幻——讀《科學史的向度》有感  劍橋的一角,名人的歸宿  《天學真原》新版序第二篇  科學文化  科學與藝術  民主義科學觀——兼與蔡仲先生商榷  也談后殖“科學大戰(zhàn)”是一場什么樣的“戰(zhàn)爭”?  不要隨意將“反科學”陳營擴大化——與肖顯靜先生商榷  信息技術為中國帶來什么?  科學家怎么就反對“科學研究”——從《沙灘上的房子》說起  人類學對技術的研究與技術概念的拓展  科普經(jīng)典,名作名譯  《劍橋流水》臺灣未來書城版自序  測不準的人生—— 讀《海森伯傳》   信封里的愛因斯坦  時尚包裝下的古老歷史  姜太公或科學家  動手之樂:難得的生活奢侈  牛皮紙里的關鍵  “人人應知的技術”   圓里圓外看世界  在中國“聽”劍橋的講座————評《美國國家技術教育標準》    偶然是偶然的嗎?  哪怕霍金不想讓你讀   科學社會學的理想類型  “有限世界”:奇遇還是災難?  在“紙上昆蟲博物館”解說詞背后第三篇  科學文化傳播      公眾理解科學的理論研究:約翰杜蘭 特的“缺失模型”    國內(nèi)科學傳播研究:理論與問題  點評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2000年碩士研究生復試試題  探索科學探索者  傳統(tǒng)科普書的萎縮與科學文化書的興起  《多媒體時代的粉筆末》序  《認識科學:科學文化讀本》序第四篇  科學與性別  女性主義與科學  她們有什么問題?   性感的作者性感的書  ……    第五篇  學術與文化雜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像風一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想對科學有一些人文了解,所以買了這本書。讀來的確受益匪淺,科學和文化本是一體,正如書名一樣,我們應該像風一樣自由流暢地穿行于二者之間。
  •   數(shù)的內(nèi)容沒看,但是數(shù)的質(zhì)量讓人感覺不好,當當竟然送來一本臟兮兮的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