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金亭,方俊 主編 頁數(shù):248
前言
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應用化學,以及農、林、醫(yī)等專業(yè)的基礎學科。生物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化學實驗的技術和方法直接推動了生物化學科學的發(fā)展。相對于理論教學,生物化學實驗的教學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宗旨是讓學生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實驗方法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嚴謹、務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作風,為日后從事相關工作和研究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成就,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是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獨立學院“教學應用型”的定位,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組織相關院校一線教師,結合多年的實驗教學經驗,圍繞“寬口徑、應用型、高素質”的目標,突出實用、適用、夠用和創(chuàng)新的“三用一新”特點,共同編寫了這本生物化學實驗教程。本教材共分兩篇10章。第一篇是生物化學實驗基礎,主要是規(guī)范學生實驗行為,介紹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第二篇是生物化學實驗,根據(jù)參編院校實驗目錄和部分文獻,選編了62個實驗,包括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選編這些實驗,一是為了充分將生物化學技術應用于實驗教學,二是為了配合本系列統(tǒng)編教材《生物化學》的編排體系,三是為了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特點、適應各地獨立學院發(fā)展的不均衡性,方便各校有選擇性地開展實驗教學。設計性實驗均為編者在科研或指導學生課題研究中據(jù)實設計的,旨在培養(yǎng)部分學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是附錄,附以生物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數(shù)據(jù)。本書可作為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各類理工科專業(yè)生物化學實驗教材或參考書。參加本書編寫的單位有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文理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浙江農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沈陽農業(yè)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和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王金亭編寫第1、2章,方俊、周曉明、胡超編寫第3章第4、5節(jié)和實驗4、11、16、17、18、22、25、36、50、53、59,李峰編寫第3章第1、2節(jié)和實驗10、20、58,張小菊編寫第3章第3、6節(jié)和實驗24、51、52、54、60,夏婷編寫實驗3、19、28、41、55、56,周存山編寫實驗37、38、39、40、48、49、62,吳廣慶編寫實驗1、2、6、7、8、15、21、29、30、35、57,李雪雁編寫實驗5、9、12、14、26,杜希華編寫實驗27、42、43、6l,林佳編寫實驗23、44、45、46、47,劉鵬舉編寫實驗13、31、32、33、34。附錄部分由王金亭、杜希華和方俊提供。最后由王金亭負責全書的統(tǒng)稿,王金亭和方俊共同定稿,吳廣慶也參與了部分校正工作。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對本教材的編寫給予了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表示感謝。同時對選用的參考文獻及有關材料的作者也表示衷心的感謝。
內容概要
全書包括兩篇共10章。第一篇是生物化學實驗基礎,主要是規(guī)范學生實驗行為,介紹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第二篇是生物化學實驗,按照配套教材《生物化學》的知識體系,根據(jù)參編院校實驗目錄和部分文獻,選編了62個實驗,包括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最后是附錄,選擇了常用的實驗數(shù)據(jù)共26個表格供參考。本書可作為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各類理工科專業(yè)生物化學實驗教材或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一篇 生物化學實驗基礎 第1章 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 1.1 實驗室規(guī)范 1.2 玻璃儀器 1.3 生物化學實驗常用儀器 第2章 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 2.1 實驗樣品的制備 2.2 實驗的準確性與誤差 2.3 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 第3章 生物化學基本實驗技術 3.1 層析技術 3.2 電泳技術 3.3 離心技術 3.4 膜分離技術 3.5 光譜學技術 3.6 其他生化實驗技術第二篇 生物化學實驗 第4章 蛋白質 實驗1 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呈色反應 實驗2 蛋白質等電點的測定和沉淀反應 實驗3 血清蛋白鹽析及分子篩層析脫鹽 實驗4 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Ⅰ 雙縮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Ⅱ 考馬斯亮藍結合法測定蛋白質含量(Bradford法) Ⅲ 紫外光吸收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Ⅳ 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總蛋白含量 實驗5 氨基酸的分離鑒定 Ⅰ 紙層析分離鑒定氨基酸 Ⅱ 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混合氨基酸 實驗6 血清蛋白的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 實驗7 DNS-氨基酸的制備和鑒定 實驗8 DNP-氨基酸的制備和鑒定 實驗9 用DNS法鑒定蛋白質或多肽的N-端氨基酸 實驗10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盤狀電泳分離細菌總蛋白質 實驗11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測定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實驗12 牛乳中蛋白質的提取與鑒定 實驗13 大豆蛋白的提取與含量測定 第5章 核酸 實驗14 核酸含量的測定 Ⅰ 定磷法定量測定核酸 Ⅱ 地衣酚法定量測定RNA Ⅲ 二苯胺法測定DNA含量 實驗15 過碘酸氧化法定量測定核苷酸 實驗16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離及組分鑒定 實驗17 菜花(花椰菜)中核酸的分離和鑒定 實驗18 動物肝臟中DNA的提取 實驗19 堿裂解法小量提取質粒DNA 實驗20 DNA瓊脂糖凝膠電泳 實驗21 AMP、ADP和ATP的分離 Ⅰ 薄層層析分離AMP、ADF和ATP Ⅱ 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鑒定AMP、ADP、ATP 第6章 酶學 實驗22 酶的特性實驗 實驗23 米氏常數(shù)測定 Ⅰ 脲酶米氏常數(shù)的簡易測定 Ⅱ 過氧化氫酶米氏常數(shù)的測定 Ⅲ 胰蛋白酶米氏常數(shù)的測定 實驗24 酶活力的測定 Ⅰ 液化型淀粉酶活力的測定 Ⅱ 薄層層析法鑒定轉氨酶活性 Ⅲ 分光光度法測定血液中轉氨酶的活力 實驗25 酶的制備 Ⅰ 乳酸脫氫酶粗提液的制備及活力測定 Ⅱ 枯草桿菌堿性磷酸酶的制備及酶活力的測定 Ⅲ 馬鈴薯多酚氧化酶的制備及性質實驗 實驗26 酶的固定化及對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27 琥珀酸脫氫酶競爭性抑制 實驗28 蔗糖酶純度和相對分子質量測定(SDS-PAGE電泳法) 第7章 維生素和輔酶 實驗29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魚肝油中維生素A的含量 實驗30 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含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譜) 實驗31 維生素B1的定性測定 實驗32 維生素B1的含量測定 實驗33 熒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B2的含量 實驗34 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Ⅰ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Ⅱ 銅離子氧化法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Ⅲ 磷鉬酸法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實驗35 輔酶Q10的制備和檢測 實驗36 分離層析儀分離核黃素和血紅蛋白 第8章 生物能學和物質代謝 實驗37 丙酮酸含量的測定(分光光度法) 實驗38 發(fā)酵過程中無機磷的利用 實驗39 肌糖原酵解作用 實驗40 糖酵解中間產物的鑒定 實驗41 脂肪酸的β-氧化 實驗42 2,6-二氯酚靛酚顯色反應測定電子傳遞 實驗43 乳酸脫氫酶的遞氫作用 第9章 綜合性實驗 實驗44 糖的顏色反應 Ⅰ Moliseh反應鑒定醛糖 Ⅱ Seliwanoff反應鑒定酮糖 Ⅲ Tollen反應鑒定戊糖 實驗45 血糖含量的測定 Ⅰ Folin-Wu法測定血糖含量 Ⅱ Folin-Malmors法測定血糖含量 Ⅲ 鄰甲苯胺法測定血糖含量 Ⅳ GOD-PAP法測定血糖含量 實驗46 總糖和還原糖含量的測定 Ⅰ 蒽酮比色法測定糖的含量 Ⅱ 斐林試劑比色法測定糖的含量 實驗47 脂類的測定 Ⅰ 索氏抽提法測定粗脂肪含量 Ⅱ 脂肪酸的測定 Ⅲ 血清甘油三酯簡易測定法 Ⅳ 醋酸酐法測定血清中膽固醇含量 實驗48 天然產物中多糖的分離、純化與鑒定 Ⅰ 多糖的提取、純化 Ⅱ 多糖的鑒定 實驗49 血清蛋白的分離、純化與鑒定 實驗50 凝膠層析法分離純化脲酶 實驗51 小麥萌發(fā)前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較 實驗52 質粒DNA的分離、純化及鑒定 實驗53 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片段 實驗54 重組質粒DNA的轉化 實驗55 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及轉化 實驗56 DNA的酶切分析 實驗57 植物總黃酮的提取與測定 第10章 設計性實驗 實驗58 半定量RT-PCR檢測基因的表達差異 實驗59 卵磷脂的提取和鑒定 實驗60 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實驗61 轉基因植物的PCR鑒定 實驗62 三聚氰胺含量的測定 附錄 附錄A 緩沖液的配制 附錄B 常用實驗數(shù)據(jù)表 附錄C 硫酸銨飽和度常用表 附錄D 層析技術實驗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 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1.1實驗室規(guī)范1.1.1實驗室規(guī)則1.實驗室守則(1)實驗室是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要求布局科學合理,設施設備完好,電路、水路、氣路規(guī)范,通風、照明符合要求,環(huán)境整潔、優(yōu)美、安全。(2)進入實驗室學習、工作的學生、教師,必須遵守實驗室各項規(guī)章制度。(3)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明確實驗室工作流程。經常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安裝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制訂應急預案,保持安全通道暢通。(4)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由專人管理維護,保證設備的完好率;使用儀器設備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違者管理人員有責任停止其使用。(5)儀器設備損壞、丟失以及實驗耗材的正常耗損,要及時上報,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6)實驗室的物資,應妥善保存、管理,特別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和貴重金屬等,要求專人嚴格管理,專門存放,嚴格領用,嚴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7)實驗進行中,實驗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確需離開時,應交代其他同志照管并講明注意事項。(8)實驗室內保持安靜、整潔、衛(wèi)生,嚴禁喧嘩,不得吸煙、飲食。(9)保護實驗室環(huán)境,妥善處理實驗室“三廢”。(10)實驗結束后,關閉水、電、氣閥門,切斷水源、電源、氣源。2.指導教師守則(1)實驗指導教師是指承擔實驗課教學的教師,由課程組負責安排。(2)實驗指導教師進入實驗室,必須遵守實驗室管理制度,穿戴統(tǒng)一的實驗服裝,按照實驗室工作流程開展實驗教學。(3)實驗指導教師必須在開學初、實驗前主動與實驗室管理人員聯(lián)系,提交實驗計劃備案,以便實驗室人員做好儀器、藥品的調配并協(xié)助工作。(4)實驗指導教師必須在正式實驗前做完預備實驗,并留存記錄。(5)實驗指導教師負責實驗計劃、實驗報告、實驗考核和實驗運行記錄等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指導教師必須現(xiàn)場指導學生開展實驗,對學生實驗期間的安全負責。3.學生實驗守則(1)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學習,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各項規(guī)章制度,穿戴學校統(tǒng)一的實驗服裝,服從教師指導和管理,注意安全。(2)保持實驗室整潔、安靜,嚴禁喧嘩、打鬧,不得吸煙、飲食、隨地吐痰、亂扔紙屑和其他雜物。
編輯推薦
《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學課程統(tǒng)編教材?生物化學實驗教程》可作為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各類理工科專業(yè)生物化學實驗教材或參考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