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劉昕杰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1-07出版) 作者:劉昕杰 編 頁數(shù):173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部主要出自于四川大學法學院教師之手的高等學校法學教學叢書。四川大學法學院始創(chuàng)于1905年,其法學教育曾經(jīng)輝煌過。刑法學的謝盛堂、趙念非、伍柳村教授,民商法學的裘千昌、朱昌禎、胡長清教授,憲法學的胡恭先教授,國際法學的劉斯傳教授,訴訟法學的龍守榮教授,法院組織法的楊蘭蓀教授等,在法學界極負盛名。四川大學法學院培養(yǎng)的學生如王懷安(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胡績偉(曾任人民日報社總編)、孫孝實(曾任西南政法學院教務長)、王叔文(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劉清波(曾任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主任)等,均在我國法學教育研究和法制建設中做出了突出成就。后來,法學教育因種種原因中斷多年。1984年,四川大學重招法學本科生,再招刑法學碩士研究生(1985年)、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1996年)、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1998年)、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2000年)、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2001年),至此,法學教育層次結(jié)構(gòu)基本形成并在繼續(xù)發(fā)展。其間,法學院的教師們精韌不怠、默默耕耘、求實創(chuàng)新、日積月累,有了自己的教學心得和體會?,F(xiàn)在通過書籍的方式,將其再現(xiàn)。如果此種方式能夠在中國走向法治社會的過程中為法學教育事業(yè)奉獻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努力,甚幸。這套高等學校法學教學叢書,以教材為主、教學參考資料為輔。就教材而言,我們力求在反映法學教育基本教學內(nèi)容和規(guī)格的基礎上,充分反映法學發(fā)展的新信息和成果,以體系合理、概念準確、內(nèi)容精練、資料新穎、務實創(chuàng)新為努力方向;就教學參考資料來說,我們力求給學生提供典型和具有探究價值的事例或案例,嚴謹精彩的判詞和法律文書,觀點新穎并有指導意義的論文和專著。
書籍目錄
第一編 背景 第一章 法學源流 第一節(jié) 西方法學的演進 第二節(jié) 中國法學的歷史 第二章 法律職業(yè) 第一節(jié) 法律職業(yè)概述 第二節(jié) 法律職業(yè)素養(yǎng) 第三節(jié) 法律職業(yè)倫理 第四節(jié) 法律職業(yè)制度第二編 概念 第三章 法與法律 第一節(jié) 法的含義 第二節(jié) 法的分類 第四章 法的要素 第一節(jié) 法律概念 第二節(jié) 法律規(guī)則 第三節(jié) 法律原則 第五章 法律淵源 第一節(jié) 法律淵源的概念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的正式法律淵源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的非正式法律淵源 第六章 法律體系 第一節(jié) 法律體系釋義 第二節(jié) 法律部門及其劃分標準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 第七章 法律關系 第一節(jié) 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種類 第二節(jié) 法律關系主體 第三節(jié) 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 第四節(jié) 法律關系客體 第五節(jié) 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與消滅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一節(jié) 法律責任的概念 第二節(jié) 法律責任的構(gòu)成 第三節(jié) 法律責任的歸責、免除與競合第三編 原理 第九章 法的作用 第一節(jié) 法的作用釋義 第二節(jié) 法的規(guī)范作用 第三節(jié) 法的社會作用 第四節(jié) 正確認識法的作用 第十章 法的創(chuàng)制 第一節(jié) 立法概念 第二節(jié) 立法體制與立法原則 第三節(jié) 立法程序與立法技術(shù) 第四節(jié) 法的效力 第十一章 法的實施 第一節(jié) 執(zhí)法 第二節(jié) 司法 第三節(jié) 守法 第四節(jié) 法律監(jiān)督 第十二章 法的價值 第一節(jié) 法的價值概述 第二節(jié) 法的主要價值 第三節(jié) 法的價值沖突 第十三章 法治國家 第一節(jié) 法治的含義 第二節(jié) 法治國家理論 第三節(jié) 中國的法治建設第四編 技能 第十四章 文獻檢索 第一節(jié) 文獻檢索概述 第二節(jié) 紙質(zhì)法學文獻 第三節(jié) 網(wǎng)絡法學文獻 第十五章 學術(shù)規(guī)范 第一節(jié) 引用與注釋 第二節(jié) 學術(shù)不端附一:四川大學法學教育史略附二:法學本科推薦閱讀書目后記
編輯推薦
這本劉昕杰主編的《法理學導論》所包含的內(nèi)容分為四個部分:背景、概念、原理和技能。背景部分是對法學源流和法律職業(yè)的簡單介紹;概念和原理部分主要涉及法的本體論和運行論等最基本的法理學知識,有關法的價值理論、法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法與社會的關系、法律解釋與法律推理等內(nèi)容,或已留待高年級研習,或與其他專業(yè)課程有所重疊,故未納入本書范圍;技能部分不應視作法理學知識,但文獻檢索和學術(shù)規(guī)范對大學生十分實用,故專列介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