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道書考論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麗英  頁數:271  
Tag標簽:無  

前言

  廣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珠江水系東、西、北三江交匯處,內可與長江和黃河流域等中國腹地連為一體,外可經南海達東、西兩洋,通往世界。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使廣州自古至今,不僅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大港,且為嶺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秦漢時期,廣州(史稱番禺)已是著名的商業(yè)城市,《史記·貨殖列傳》載:“番禺,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奔爸了逄疲瑥V州已經發(fā)展成為世界性的貿易大港。港內舟楫交擊,百舸爭流,蔚為大觀,不僅世界各國商賈云集于此,而且各地宗教亦在此傳播。在明清之季長達四五百年時間里,封建統治者對海外貿易采取“時開時禁,以禁為主”的政策,而廣州不僅仍然是中國最大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對外開放口岸,而且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它不斷吸納和消化各種異質文化,使之在這塊土地上兼容、共生與發(fā)展;同時又不斷地將西方文化傳遞到中國內地,使其逐漸融匯于中華文化之中。至19世紀中葉,廣州這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又在中國近代政治舞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㈤T銷煙、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國運動、黃花崗起義、國民革命、廣州起義……中國近現代幾乎每一段歷史都深深地烙上了廣州的印記;林則徐、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魯迅等許多革命先驅和文化名人都在廣州留下了他們活動的蹤跡。當改革開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涌起時,廣州又以其特殊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兼容并蓄的人文環(huán)境,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創(chuàng)造了世界為之驚嘆的經濟奇跡,也創(chuàng)造了富有新時代特色的廣州城市文化。  在漫長的歲月積淀與歷史傳承中,廣州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風格鮮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遺跡和歷史景觀,也留下了許多意蘊深長、可歌可泣的民間故事與英雄史詩,而且還形成了一種多元、兼容、開放、務實并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探討廣州歷史淵源,追憶廣州前塵往事,發(fā)掘廣州文化內涵,從而緬懷前人、激勵來者,無疑成為廣州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有鑒于此,廣州市委宣傳部從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按照優(yōu)化結構、合理布局、重點突出的要求,于2006年初批準成立了廣州市人文歷史重點研究基地,以期通過基地建設,“扶持有廣州地方特色的研究,推出有廣州特色的研究成果”。

內容概要

  在漫長的歲月積淀與歷史傳承中,廣州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風格鮮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遺跡和歷史景觀,也留下了許多意蘊深長、可歌可泣的民間故事與英雄史詩,而且還形成了一種多元、兼容、開放、務實并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探討廣州歷史淵源,追憶廣州前塵往事,發(fā)掘廣州文化內涵,從而緬懷前人、激勵來者,無疑成為廣州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作者簡介

  王麗英,1963年10月出生,廣東廣州人,博士研究生畢業(yè)?,F任廣州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羅浮山文化研究會顧問,中國秦漢史研究會、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廣東歷史學會、廣州歷史學會會員,獲廣州大學人文學院首屆十佳教師、廣州大學優(yōu)秀教師、廣州市優(yōu)秀教師等稱號?! ∽髡唛L期從事高校歷史學專業(yè)中國古代史、文化資源開發(fā)與管理、嶺南文化與道教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已出版學術專著1部(獨著)、編著4部(獨編、參編),在《中國宗教》、《宗教學研究》、《史學月刊》、《中國道教》、《歷史文獻研究》、《歷史教學》(高教版)等重要刊物上公開發(fā)表專業(yè)學術論文40多篇,其中有的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有的被全國高等院校文科學報轉摘。已獨立完成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項、廣州市人文歷史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項、廣州大學科研項目1項、廣州大學教育教學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項目1項。2006年被全國哲學社會規(guī)劃辦公室聘請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通訊鑒定專家;2008年受廣州市政協特邀作為專家代表參加專題調研。目前承擔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俗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項目1項、廣州市重點研究基地十三行研究中心項目1項。

書籍目錄

序前言上篇 廣州人(含寓居)道書一、三國兩晉(一)鮑靚《晉鮑靚施用法》一卷(三)嵇含《南方草木狀》三卷(三)葛洪1.《太上感應篇注解》2.《太上感應篇圖說》八卷,卷首一卷3.《太上感應篇集注》4.《抱樸子內外篇》5.《葛仙翁肘后備急方》6.《肘后備急方》7.《元始上真眾仙記》一卷8.《枕中書》不分卷9.《枕中書》一卷10.《神仙傳》十卷11.《夢林玄解》12.《太清金液神丹經》13.《登涉符錄》一卷14.《抱樸子佚文》15.《抱樸子駢言》一卷16.《麻姑傳》一卷17.《抱樸子別旨》一卷18.《大丹問答》一卷19.《抱樸子養(yǎng)生論》一卷20.《神仙金溝經》三卷21.《金木萬靈論》一卷22.《太清玉碑子》一卷23.《還丹肘后訣》三卷24.《稚川真人校證術》25.《漢武帝內傳》26.《葛氏喪服變除》一卷二、隋唐五代(一)蘇元朗《太清石壁記》三卷(二)鐘允章《云華御室記》三、宋元(一)張勵《宋張勵五仙觀記》(二)陳楠《翠虛篇》(三)白玉蟾1.《海瓊玉蟾先生文集》2.《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續(xù)集二卷3.《玉蟾先生詩余》一卷,續(xù)一卷4.《道德寶章注》5.《指玄篇注》6.《玉隆集》7.《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8.《海瓊問道集》9.《海瓊白真人語錄》四卷10.《海瓊白真君語錄》11.《上清集》12.《武夷集》13.《玉蟾先生詩余》14.《木郎祈雨咒》15.《白先生金丹火候圖》16.《快活歌》二首17.《謝張紫陽真人書》一卷18.《大道歌》19.《紫清指玄集》20.《金華沖碧丹經秘旨》二卷21.《海瓊傳道集》(四)鄒師正《羅浮指掌圖記》四、明代(一)鄧羽《觀物吟》(二)孫黃《五仙觀記》(三)李秩《堪輿秘訣》不分卷(四)龐尚鵬《二氏測》(五)德清1.《老子道德經解》二卷2.《老子道德經解》二卷,首一卷《觀老莊影響論》3.《莊子內篇注》四卷(六)楊起元1.《諸經品節(jié)》二十卷2.《胎息經》一卷(七)袁了塵《了塵公集》(八)黃相《攝生要義》一卷(九)光鷲《道德真經序》……下篇 廣州版道書

章節(jié)摘錄

  戴鶴齡序:《莊子辯正》一書,乃吾邑金竹先生所手著也。然則曷不名箋解而名辯正?日:辯之使一歸于正也?!肚f子》窮高深幽窗之思,為離奇變幻之文。故其所言,時有合于正者,亦多有戾于正者,令人?;筱卸豢山?。先生為之訓釋,悉奉堯舜周孔之理,為指歸于其言之。合于正者,詳細辯析;戾于正者,指摘辯駁。使《莊子》之醇疵俱見,讀《莊子》者,亦得因以取其醇,而去其疵焉。蓋自有先生之辯正,是書猶然?!肚f子》之書,其理非復《莊子》之理矣,則謂先生有功于《莊子》也,即謂先生不獨有功于《莊子》也可。嘉慶甲戌歲秋七月既望同里后學戴鶴齡松澗氏題于古岡未雨草堂?! ∈菚鴥热荩菏诪榇鼹Q齡序,全書分六卷,卷之一內篇: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共27頁);卷之二內篇,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共44頁);卷之三外篇,駢拇、馬蹄、腦篋、在宥、天地、天道、天運(共61頁);卷之四外篇,刻意、繕性、秋水、至樂、達生、山水、田子方、知北游(共66頁);卷之五雜篇,庚桑楚、徐無鬼、則陽、外物(共57頁);卷之六雜篇,寓言、讓王、盜跖、說劍、漁父、列御寇、天下(共54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廣州道書考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