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爾敏 頁數:27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十九世紀西潮東漸之際,兩個世界、兩種文明發(fā)生激烈撞擊,受到西潮影響的開明士大夫中逐漸孕育出的與傳統思想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新思想觀念,若中西調和思想、托古改制論、中體西用論、外交思想、民主政治觀念等。本書以大量的社會歷史資料與思想史材料,回復到當時語境,檢析思潮的相互激蕩與社會文化觀念的變遷,為晚清思想界繪一真實而深遠的圖景,同時包蘊著作者對中華傳統與現代思潮的比較性省察,予人以豐富的啟迪。該書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經典之作,深受海內外學界的高度重視。
作者簡介
王爾敏,著名史學家。一九二七年生,河南淮陽人,臺灣師范大學史地系畢業(yè)。歷任臺灣師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校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清季兵工業(yè)的興起》、《淮軍志》、《上海格致書院志略》、《解醒集》。另編纂史料十二種,史學論文七十余篇。
書籍目錄
一、晚清政治思想及其演化的原質 (一)認識西方事物的態(tài)度與方法 (二)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概念 (三)人物地位與思想成分 (四)結論二、清季維新人物的托古改制論 (一)屬于觀念的托古議論 (二)屬于庶政的托古議論 (三)屬于制度的托古議論 (四)結論三、清季知識分子的中體西用論四、張之洞與晚清中西調和之思想 (一)清季學人的中西調和理論 (二)張之洞的固本之論 (三)張之洞的開通之論 (四)結論五、南學會 (一)南學會的組織與活動 (二)南學會的擴大 (三)南學會的新觀念與新風氣 (四)南學會所遭遇的反對 (五)結論六、清季學會匯表七、道咸兩朝中國朝野之外交知識 (一)一般對外的錯誤觀點 (二)通達事理者的對外態(tài)度 (三)當時人士的外交智術 (四)結論八、晚清外交思想的形成 (一)傳統的外交智術 (二)世界眼光與主權觀念 (三)外交政策的認識與討論 (四)結論九、晚清士大夫對于近代民主政治的認識 (一)學理的探討 (二)制度的籌議 (三)反民主論說 (四)結論附錄:“現代化”的時代意義及其精神基礎敘錄征引書目本書作者所著其他有關思想史論文目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