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永祿 頁數:340 字數:257000
內容概要
類型學是人文學科的顯學和新的研究范式,但小說類型學才剛剛起步?!额愋蛯W視野下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研究》由張永祿著,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的類型理論批評史,重點考察了魯迅、嚴家炎、楊義、陳平原和許子東等理論家的小說類型研究的思路,既勾勒了中國小說在“類型”維度上的存在方式和樣態(tài),又提煉了現(xiàn)代小說類型的“中國經驗”?!额愋蛯W視野下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研究》為建構小說類型學提供了歷史參照的同時,還提供了具有啟發(fā)意義的理論思考。
作者簡介
張永祿,男,1975年7月出生于湖北荊州,畢業(yè)于上海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上海政法學院文學院副教授。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類型學視野下的中國古典小說研究
第一節(jié) “原始”和“選文”:古代小說類型實踐
第二節(jié) 古人小說理論探討中的類型思想
第三節(jié) 類型描述:小說史敘寫的本體之相
第二章 晚清新小說類型引進與現(xiàn)代小說的興起
第一節(jié) 新類型引進:政治小說、科學小說、偵探小說
第二節(jié) 小說類型命題熱潮透視
第三節(jié) 小說類型理論的現(xiàn)代闡釋
第三章 中國小說史寫作的魯迅范式
第一節(jié) 鹽谷溫對魯迅小說史寫作的影響
第二節(jié) 魯迅小說史研究的類型視閾
第三節(jié) 范式效應與走出“魯迅時代”的焦慮
第四章 現(xiàn)代小說類型研究的當代中國經驗
第一節(jié) 嚴家炎、楊義的流派類型構想
第二節(jié) 鄭家建和施戰(zhàn)軍的傳統(tǒng)審美類型想象
第三節(jié) 范伯群、湯哲聲的通俗小說形態(tài)—類型檢視
第四節(jié) 陳平原和許子東的結構類型嘗試
第五章 現(xiàn)代小說類型學研究方法論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小說分類的方法和實踐
第二節(jié) 小說類型的形式化:”敘事語法”探尋
第三節(jié) 類型小說的文化學闡釋
第六章 新世紀小說的類型趨勢與類型學研究及展望
第一節(jié) 小說類型化:新世紀文學重要變局
第二節(jié) 批評家態(tài)度:成也市場,敗也市場
第三節(jié) 建構小說類型學
結語類型與價值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80后”成長小說:消費主義時代“小皇帝”們的青春期在無限延長。作為中國前所未有的獨生一代,又生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建立的語境之中,他們既不可能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被引導成長(像十七年小說中找到精神父親),又不能獲得足夠的力量自我引導(像新生代們從西方的現(xiàn)代物質和思想獲得力量自我引導)。外在引導和內在引導的雙重缺失,導致了“80后”一代暫時還不能長大成人,只能是“半成人”。所謂“半成人”,是既區(qū)別于兒童,又區(qū)別于成人而言的,它處于二者的中間狀態(tài)。作為這種過渡性的人格狀態(tài)是模糊的、不確定和難以名狀的。這種過渡性是具有粘連性的,即它一頭連著人的兒童性:天真、軟弱和依賴性;另一頭通往了人的成人性:堅強和獨立。這樣粘連狀態(tài)就勢必使得人格具有某種分裂性的特征。這種分裂性至少有如下三種表現(xiàn):獨立/依賴;堅強/脆弱;狂歡/孤僻。從故事藝術上來講,“長大成人”是成長小說應有的大團圓結局,否則故事就沒有結束,小說就沒有寫完。但是,對于個人生命史而言,這種必然階段有其合理性,幾乎沒有誰能從兒童一夜之間變成大人。換言之,沒有“半成人”,何來成人?這就是這一類小說作為成長類型的合理性所在,以上兩類小說沒右詳細展示這一因素。從事理邏輯上講,我們可以說“80后”成長小說是“未完成”式的成長路上小說,是不同于以上兩種形態(tài)的成長敘事的另一種變體模式。自然,按照嚴格的敘事模式和基本語法來套,其殘缺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該殘缺性包含的豐富的歷史語義發(fā)人深?。盒』实蹅兩L在物質豐腴的環(huán)境下,沒有人引導他們成長,只有和自己的同伴們在情感上相互取暖,彷徨在成人世界的大門外,青春期被無限拉長。年輕主人公行為的物質消費性暗示了消費主義時代背景,郭敬明們宣稱金錢是他的情人,張悅然們毫不掩飾自己對物質的狂熱,“我終于知道物質可以讓我真正高貴,滿身都長出觸角想要觸摸昂貴的物質”。小說充滿都市物質主義的視覺描寫,播撒著德波眼中的景觀符號,不時提醒讀者這是一個物質盛宴的時代,小小主人公則是這些符號的追逐者、占有者和揮霍著。富裕的符號是父輩提供給他們的,習慣享受的他們不可能冒著失去物質享受而叛逆上一輩,他們的思想是物質化的流行文化孵化出來的,生活理想被流行文化侵蝕而空心化,生活方式被時尚均質化,他們寧愿永遠躺在大人筑起來的物質里自我腐爛,也不愿意獨自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天空。遇到困難,他們無力獨自面對,無一例外的處決方式是逃避或出走,出走——歸來成了基本的情節(jié)。他們一任青春在依賴和逃避中拼命拉長,讓“長大成人”成了童話想象。這樣,相應的藝術結構斷裂也在情理之中?!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