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不工作

出版時間:2004-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厄尼?J?澤林斯基  頁數(shù):224  字數(shù):164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事實上,快樂休閑的要素?zé)o非“就是一種心境:要快樂就要投入,就是‘一頭栽進任何事情’”。換句話說,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充分享受這件事的價值。在工作場合是如此,在工作之外也是如此。
  這本書可能會從此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與觀點。厄尼·J·澤林斯基,曾經(jīng)“創(chuàng)造性地失業(yè)”長達14年,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開掘了“不工作的生活方式”。他認為我們工作過于努力,而且對工作估計過高,已經(jīng)忘記了如何更好地生活,我們工作的目的被繁重的工作消耗掉了,這既損害了工作,也損害了我們自己生活的終極目標——一個快樂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我們至少可以從這本書中領(lǐng)悟——
◆發(fā)現(xiàn)和追求你對生活的熱情;
◆在經(jīng)濟上不再受缺錢的約束;
◆克服生活中的厭倦心理;
◆不再害怕失去工作;
◆從你所做的任何事情中得到更多的歡樂與滿足。

作者簡介

厄尼·J·澤林斯基,專業(yè)顧問和演講人。他一生致力于在商業(yè)和休閑領(lǐng)域推廣創(chuàng)造性。他最著名的一本書是《你能不能不工作》,暢銷全球,被譯成14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他的其他作品還包括:《懶人非常成功》、《別著急,開心點》、《樂陶陶  不結(jié)婚》、《樂陶陶 做大夢》、《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你也能過賴利的生活 享受悠閑生活的偉大早刻 休閑:與工作相對,但并不完全相對 休閑、退休和中大將所帶來的錯覺 放松自己的兩個方面 休閑生活或許是難以琢磨的 被解雇的股票經(jīng)紀人如何享受悠閑的生活 休閑生活的秘密第二章 所見即所得 換位思考 老了也能學(xué)新決竅 在瞎子的國度里,獨眼龍是國王 你留意生活了嗎 觀察就是一切 只有傻瓜和死人才不懂得變化 重新挖掘你的創(chuàng)造力 17條創(chuàng)造性原則 在球狀星體上也有地球扁平論者第三章 工作的道德就是奴隸的道德 關(guān)于工作的思考 新教工作倫理毀了一樁好事 以道德的名義,放下工作 有害的回報 工作道德能讓這個社會發(fā)狂 過度工作是殺手 巴特·辛普森的哲學(xué)帶來了希望 懶散地工作是為了更高的成就 為什么乞丐對社會有貢獻 雅皮士:成功的失敗者 你的生活就是追求財物嗎? GNP(國民生產(chǎn)總值)中的“G” 國家成功的正確度量標準 輕松應(yīng)對環(huán)境 減輕工作,更好地生活 生活的真正財富第四章 為健康著想  少做點工作 沒有奶酪的陷阱 你知道自己是誰嗎 今天的企業(yè)界流行無知 長壽秘訣:進監(jiān)獄 瘋狂喬治不瘋狂 休閑是時髦的 瘋狂工作是過時的 休閑愛好者能降低失業(yè)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你能不能不工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作者以新穎的視覺切入,描述了很多人平時感覺到了,而又沒有予以重視,未得到答案的不良感受.作者以淺顯的筆觸表達了如何自我減壓,欣賞和享受當前的生活,放慢生活節(jié)奏,用心體會當前生活細微中的美妙.適合給生活中有種種工作困擾的讀者閱讀.
  •   這是為你灌頂?shù)孽?,是你歇腳的陰涼。聽卻我們像機器一樣的生活,仔細想想、看看、再想想。原來生活可以更加美好的:)
  •   研究旅游的人,這本書啟示性很大。透切地理解游客出游的心態(tài),這本書說的很透。值得。
  •     這本書書名譯的有些誤導(dǎo),全書其實談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和休閑時光,很多見解非常精彩。作者提倡的原則無疑是積極的,也與簡單生活理念相契合,在高度商業(yè)化的時代價值凸現(xiàn)。但是把他奉為精神導(dǎo)師,卻有點過了,我們需要更多高級的雞湯嗎?我覺得,作者應(yīng)該被看作一個傳道者,他撒播智慧和樂觀的種子,使之在更多的人心里生根發(fā)芽。
      
      隨著閱歷的增長,我也逐漸明白:真正了解世界并把握好人生,其實是十分不容易的。生活逼迫人,也終究教育人。改變從自己開始,當然值得嘗試,而且行動地越早越好,正如作者在書的最后說的:結(jié)束僅僅意味著開始。
  •     這本書其實是教我們怎么休閑的。作者有一個忠告對我觸動最大,即在安排自己休閑活動的時候不能失去主動性。你的快樂只能由你自己來創(chuàng)造,別人是給不了的。被動地接受,希望別人帶給你快樂最后只會收獲失望,更要命的是你反而可能沉湎其中,總期待會有新的刺激出現(xiàn)來消除你的失望,但結(jié)果是一連串的失望。所以作者說如果一個人一天看足球比賽超過3小時其實可以宣布他已經(jīng)死亡了。生活中應(yīng)該更多地去踢球而不是去看球。。。
  •     我竟然是買了這本書滴。。。
      非常有違自己的承諾。。。
      起因是在書店隨手一翻。。。
      翻到書里講
      休閑時可以干什么
      覺得羅列的恰到好處
      雖然很多事情
      在天朝暫時是沒希望做啦
      
      突然想到曾經(jīng)美國來的同事
      講
      他們家后面有一條河
      于是
      節(jié)假日就搬出自己家的皮劃艇
      順流而下
      
      聽著真是童話故事一般
      
      言歸正傳
      我常犯的錯誤
      或者也不能說錯誤
      就是因為書中吸引我的一點
      一點
      包括一句話
      一個章節(jié)
      或者也許只是幾個字
      而買下這本書
      
      此書正是如此
      翻完后發(fā)現(xiàn)
      果然
      只有這當初吸引我的地方
      對我來說
      是有價值的。。。。
      
      作者可能太資本主義了
      不知道我們水生火熱的狀況
      通篇告訴我們
      可以不工作
      可以休閑過一生
      可是
      沒有告訴我們
      如何生存
      
      總而言之
      就是不practical
      至少中國人搞不定。。。
      
      哎。。。
      改天轉(zhuǎn)手送人
  •     最近剛剛結(jié)束一段工作,現(xiàn)在正在家中休息,休息了差不多半個月,內(nèi)心就開始蠢蠢欲動,不上班就會覺得自己像一個廢人。
      但是,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完全就是為我們這種人寫的一樣,其實在家休閑的時候,也是一門學(xué)問。在家休閑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有很多人面對休閑的時光,不知道該怎么去安排,但是本書旨在告訴你在不工作的時候,也是可以過的非常放松以及充實的。
      其實生活在現(xiàn)代的人們,都被一種工作倫理道德所束縛,覺得不上班就是自己沒用,上班就是自己身份等等一系列的象征,其實不然,在家休閑的時候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干些什么,就好像退休了很長時間的老人都很希望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一樣,那是因為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閑時間。
      所以趁我在好好休息的同時,應(yīng)該多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這樣面對突如其來的休閑時光的時候,我也不用擔(dān)心或者害怕。沒有了工作,我照樣可以活的很瀟灑。
      畢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     這本書,我是在從落馬洲到紅磡的列車上看完了,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吧。
      
      書名很誘人,因為“不工作”是很多人的夢想,我能夠理解,一份不喜歡、僅為謀生、每天需要忍受的工作,有多大的殺傷力,而且,我們身邊充滿了這樣的人群,如果不小心,也許我也會落入同樣的命運,不過,我還是覺得,本書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工作狂,到不工作。
      
      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符合大部分人夢想和現(xiàn)實雙重要求的,應(yīng)該是:盡量尋找喜歡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和生活平衡。而且,工作的概念,其實已經(jīng)在悄悄變化,很多人是一份正職,數(shù)份兼職,不能說兼職不是工作。書中所列出的不少作者認為的休閑,其實是學(xué)習(xí),而學(xué)習(xí),能不能歸納進休閑的分類?我覺得這個不好說。我以前也認為學(xué)習(xí)是休閑,后來有位朋友對我說,學(xué)習(xí)需要動腦,在學(xué)習(xí)的時候,大腦仍得不到放松,并不能說是休閑,我覺得也有道理。不過學(xué)習(xí)是好玩的事,學(xué)習(xí)起來興高采烈,那又似乎算得上一種休閑的方式。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提供一種思維角度:難道你就不能不工作?難道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你會不會休閑?(當你退休后,有大把時間休閑了你能不能從中得到快樂?)
      
      反過來同樣成立:難道你就一輩子休閑(作者的休閑定義)?難道休閑就是生活的全部?
      
      如前所述,我認為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是生活、學(xué)習(xí)、工作兼顧,生活包括了處理日常瑣事等生活必須,也包括休閑,而休閑的方式是需要學(xué)習(xí)和培養(yǎng)的,休閑也是藝術(shù)。
      
      另外,休閑這事,不是非得湊足了整時間才能夠進行,目前正是國慶長假,很多人外出,奔波在路上,忍受擁擠的人群、堵塞的交通、因人多而質(zhì)量下降的住宿、旅游環(huán)境等各項,還美其名曰是度假。如果真是享受,這也無可厚非,不過看到很多人抱怨,看來也許不算快樂。
      
      我不是工作狂,也不是休閑狂,我是力求在二者中間做到平衡,所以我的逍遙游博客的定位是:致力于研究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事實上也是我選擇本書的原因之一:你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但是前提是保持上進,保持生活質(zhì)量。這本書予我的啟發(fā),除了思維角度之外,還有一個生活樹的概念,我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其實也類似于愿望樹、休閑清單、43things這些,列出想做的事情,分類,然后爭取去完成,休閑是人人向往的事,但很多人不會休閑,而且要么主動要么被動地沉迷于工作,如果有一棵生活樹放在那里,也是一個提醒。
      
      之所以我把標題定為“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也是一個提醒。作者,當然有其過人之處,比如《你能不能不工作》這本書的銷量就超過20萬,光版稅收入應(yīng)該就可以支撐他的生活,何況還有他的《休閑主義系列》。雖然,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不想工作的人可以考慮寫作,但是身為一個多年的寫手而且也出過兩本書,我坦率地認為,靠寫書來保障自己的生活,那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條件,比如題材(不要指望經(jīng)濟類管理類書藉多么暢銷),比如作者自身的品牌(不是人人都是吳曉波和宋鴻兵),比如寫書的速度(很多作者每天都有驚人的寫作量,事實上可能是廢寢忘食的結(jié)果,一天不更新,讀者就有可能拋棄你)等等,總之,這個事情不是非常靠譜。
      
      在書中也有不少的案例,說明人們放棄工作以后,怎么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方式,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工作是不是洪水猛獸這個另算,那些案例中有些透露出主人公有藝術(shù)才能,可以靠畫畫賣畫等為生,有些壓根兒就沒有透露,有些是干脆地表明了有錢也不快樂,發(fā)現(xiàn)還是沒錢快樂(有錢和沒錢,這個是相對論,但我認為,就算沒錢,也得有一個底限,比如說起碼要付得起衣食住行的各項花費),至于有些人窮得只剩下錢了,然后悲呼說人生需要有更高的追求,這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廣大人民群眾最好不要當真,更不須引申進自己的生活:“看,人家都說錢不好,所以干嘛玩命賺錢呢?”玩命賺錢是不對,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如果連養(yǎng)活自己都做不到,還要靠啃老才能生存,那么閣下也不對。
      
      一本讓人熱血沸騰的書,最好多剖析一下,同時要和實際相結(jié)合:國際形勢、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國內(nèi)環(huán)境、本城趨勢(比如說你住在宜黃或者上饒,考慮角度和其他地方可能會略有不同)、個人性格興趣特長、現(xiàn)有工作的利與弊、人生規(guī)劃、價值觀、家人的感受……等等,成功也許可以復(fù)制,別人的人生可以借鑒,但最好不要全盤復(fù)制,尤其在還盲目的情況下。
      
      是謂忠告。
  •     從新浪讀書獲贈的一本很有趣的書,題材算是勵志吧。
      為了增加讀者興趣,作者在書中增加了大量手繪圖畫和圖表,總體感覺還是有一定的可讀性。
      不過,作為一名中國某企業(yè)的員工,當我看到作者沒有經(jīng)過上司批準就修了10個星期假期,以及“每年只有10萬美元的底薪工作”后,我只能感嘆此書不太適合中國國情。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學(xué)到作者的樂觀態(tài)度,讓我們盡力在工作之余給自己找一些樂趣吧,心態(tài)最重要!
  •     http://book.sina.com.cn/nzt/1077012239_notworking/
      里面還有測試題:《調(diào)查:你的工作生活平衡嗎?》
  •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夢想才是。
  •   可以看出你是一位經(jīng)歷豐富的人,謝謝你的一些忠告。
  •   通過對您網(wǎng)站、微波的關(guān)注,感覺現(xiàn)實中的您已經(jīng)在踐行書中的生活。
  •   同感,我買書的初衷是想如何提高效率,減少工作量,盡量少工作。結(jié)果,作者是告訴你在有錢的情況下,如何安排生活。我覺得他的受眾是工作狂,而不我們這種已經(jīng)知道要休閑的人。他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法,如何能閑下來。在中國,溫飽要解決,基本的生活保障要解決,不工作是不行的。至少,作者沒有給出答案
  •   中國沒有美國的保障體系所以可以說在前提上這本書就不太適合中國人,但本書很多地方能給人啟發(fā),比如積極休閑的方式,內(nèi)心的安全感和快樂的獲得,對金錢的看法等。但我真的看了這本書也沒法得到一個為期一年的假期,為期三個星期的也沒辦法有。但是我平時的休閑時光該怎么做,我確實受到了啟發(fā):我要離開電腦,每天運動一小時,開始做我一直想做的事--學(xué)畫畫,學(xué)攝影,和寫自己喜歡的東西。
  •   不同意。這本書并不是要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如果希望看了這本書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那你就要失望了。對你來說,這并不是一本“有用的”書!
  •   對! 貌似好多外國書籍都系咁,不一定適合我們。 不過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