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中的伊人

出版時間:2005年5月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作者:戴望舒  頁數(shù):152  字?jǐn)?shù):110000  譯者:戴望舒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詩歌發(fā)表后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詩人也因此被人稱為“雨巷詩人”。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借此構(gòu)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dāng)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xiàn)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jī)和活氣。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dú)的ㄔ亍著的彷徨者?!拔摇痹诠录胖腥詰阎鴮γ篮美硐牒拖M你裤脚c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xiàn)的。這種心態(tài),正是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在藝術(shù)上,本詩也鮮明地體現(xiàn)了戴望舒早期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對于音樂美的追求。詩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對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詩還回蕩著一種流暢的節(jié)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來自詩韻,除每節(jié)大體在第3、6行押韻外,每節(jié)的詩行中選用了許多與韻腳呼應(yīng)的音組。詩中重疊反復(fù)手法的運(yùn)用也強(qiáng)化了音樂效果。正如葉圣陶所說,《雨巷》是“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jì)元”。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xué)學(xué)習(xí)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tuán)。1928年后成為水沫社和其后的《現(xiàn)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詩歌。1932年后留學(xué)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次年春被營救出獄??箲?zhàn)勝利后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qū)。1950年因病逝世。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zāi)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qiáng)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fēng)顯的明朗、沉摯。

書籍目錄

雨巷中的伊人雨巷我的戀人到我這里來山行款步(一)款步(二)路上的小語煩憂不要這樣盈盈地相看林下的小語見毋忘我花殘花的淚靜夜斷章十四行三頂禮有贈眼回了心兒吧生涯對于天的懷鄉(xiāng)病旅思凝淚出門曼陀鈴古意答客問自家傷感憂郁小病不寐寂寞偶成秋天秋天的夢秋夜思秋蠅殘葉之歌霜花寒風(fēng)中聞雀聲我的記憶我的素描我思想單戀者可知老之將至少年行……

編輯推薦

  詩人在《雨巷》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雖然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fā)。用丁香結(jié),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結(jié)和雨中愁悵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fēng)里落在誰是主?思悠悠閑!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 ∵@首詩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結(jié)做為人們愁心象征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居“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現(xiàn)代白話版的擴(kuò)充和稀釋呢?我認(rèn)為不能這樣看。在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第一,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jié)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diào)子的作品迥異,表現(xiàn)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岸∠憧战Y(jié)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xiàn)時代憂愁的領(lǐng)域里,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chuàng)造。第二,在古代詩詞里,雨中丁香結(jié)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托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chuàng)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shù)想象的產(chǎn)物。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雨巷中的伊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3條)

 
 

  •   物美價廉,裝幀設(shè)計都一流,紙張也很好,是時下流行的輕紙。而且價格相當(dāng)便宜,內(nèi)容囊括了戴望舒所有詩作,值得收藏。
  •   很久不讀詩歌了,詩歌還是很好的怡情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   里面全是很經(jīng)典的詩歌我都沒有細(xì)細(xì)品味
  •   小小的冊子,拿在手中,在早晨熹微的陽光中慢慢品讀,感覺真的好極了。文字很美,不是浮躁的現(xiàn)代人所能寫出的東西。
  •   淡淡的情懷。
  •   非常喜歡!大學(xué)時候就有的書,被別人瞇了,一直耿耿于懷,今天終于再買到,很高興!
  •   喜歡這本書,是因為《雨巷》這首詩。我喜歡這首詩的意境,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diào)?!队晗铩愤\(yùn)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dú)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   覺得戴望舒的詩好美哦!要慢慢品嘗。
  •   封面很有氣氛和寸巷有共鳴的地方也顯得比較干凈利落
  •   書收到了,紙張和包裝都非常不錯
  •   說實話,對古詩詞,我個人還能看出點感覺,但對現(xiàn)代詩,則敬謝不敏了,戴先生的雨巷好在哪里,我竟是看不出來,汗。
  •   這本詩集,總的來說還可以,質(zhì)量很好.內(nèi)容也很好收集了作者的很多詩歌,其中有些本人也很喜歡.
  •     一、先說錯別字的問題吧:
      1.P12《林下的小語》倒數(shù)第三行:“什么是我們的好想光紀(jì)念嗎?” ……這還是人話么這?
      2.P13《見毋忘我花》最后一行似乎應(yīng)為:“掛慮我們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3.P19《三頂禮》第六行似應(yīng)為“佻達(dá)”
      4.P75《尋夢者》倒數(shù)第四行應(yīng)為“于是一個夢靜靜地升上來了”
      5.P127 《霧》“西茉納”打成了“西萊納”也就罷了,注釋居然加在正文中間真是太離奇了
      6.P130《死葉》倒數(shù)第五行經(jīng)查詢網(wǎng)上多個版本寫的是“它們做出振翼聲和婦人衣裳的綷穄聲”
      7.P142《天要下雪了》第三行應(yīng)為“假如有人問我”
      
      二、這么多晦澀的,有些甚至很難查到(或者根本就查不到)的詞就不知道給個注釋么?讀詩的時候碰到這種情況最破壞情緒了
      
      彳?。╬2《雨巷》;p6《山行》)
      薤露(p15《殘花的淚》;p46《寒風(fēng)中聞雀聲》)
      佻達(dá)(p19《三頂禮》)
      晞曝(p21《眼》)
      屏營(p26《生涯》)
      敝舄(p27《對于天的懷鄉(xiāng)病》)
      征泥(p28 《旅思》)
      侵閾(p31《古意答客問》 )
      萊菔(p34《小病》)
      翎翮(p42《秋蠅》)
      行蹊(p55 《少年行》)
      挹淚 (p56 《過舊居初稿》)
      跣足、干芻 (p93《村姑》)
      大氅(p127《霧》)
      綷穄 (p130《死葉》)……這倆字我至今都不知道該怎么念
      
      三、紙用得差也就罷了,這么多俗爛的圖片穿插在文字里未免太煞風(fēng)景了。人家戴望舒好歹也算個名家,這書的裝幀設(shè)計整得跟地攤兒上十塊錢三本的九十后青春文學(xué)一個味兒也太出格了吧!
  •      雨巷?課本劇設(shè)定
       背景:暮春細(xì)雨如織,在灰暗的長巷中緩緩暈開,夾雜其中的是一種毫無生機(jī)的空洞和死寂。仿佛你一旦踏入了雨巷,呼吸也成為禁咒。一并緘默無言的,還有兩旁滄桑的高墻——原始的黃土堆積著層層疊疊無人知曉的厚重歷史,渾濁的雨水侵蝕了它們的棱角,使得路人也報以哀怨的目光。淫雨將一切洗刷殆盡,以至于那些繾綣在悲傷中冗雜的思緒也幻化成彷徨?!拔也恢雷约簳鲆娬l……”、“我不知道……”
       流年如醉。
       點綴著她栗色長發(fā)的是閃耀的紅寶石和由晶瑩翡翠串成的發(fā)髻,但真正肆意嬉笑的則是與此格格不入的淡紫色花朵,素雅而凄婉——她仍把丁香花戴在那個地方,仿佛只為了銘記什么。猩紅的旗袍包裹著木已成舟的身軀,血一般的顏色燒灼著她的思緒。她撐著油紙傘,傘柄上的暗紅色指甲同樣攝人心魂。
      一身略顯殘舊的黑西裝,整潔但難掩滄桑的面容,同樣撐著油紙傘 ——他。
      
       配樂:
       Allt vare hljüt--Olafur Arndalds
       痛徹骨髓的悲傷。
       冰冷。
       死寂。
       無可挽回。
      
       正文:
       他佇立在雨巷中,只為了等待而等待。
       連綿不斷的雨滴被傘沿割裂,繼而在地面上旋出一個轉(zhuǎn)瞬即逝的圓。他眼神麻木地看著它們消失,緘默無語。西裝的雙肩已被濡濕,一朵朵墨色的花在他肩上綻開。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他默默地想。
      
       他知道那是他每日必經(jīng)的小巷。
      
       “他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br />   
       許久,在凄清孤獨(dú)的雨巷,一襲紅衣若隱若現(xiàn),由遠(yuǎn)及近,既熟悉又陌生。烈焰紅唇、猩紅旗袍、暗紅指甲卻頭戴丁香花的她,在他面前顯得怪誕又可憐。
       他苦苦等待的,還是那個她么?
       是那個無論何時都能綻放堇花般笑容的女孩嗎?
       是那個清純?nèi)缍∠愕呐幔?br />    是那個曾與自己訂下海誓山盟的千金嗎?
      
       他不知道。
       因為眼前的她除了結(jié)有丁香般的憂愁,其他皆不復(fù)存在。
      
       她也對上他迷茫的眼神。
       他發(fā)現(xiàn)了她雙眼里被禁錮的回憶。
       ……
       她在年少的時候愛上了他,一個窮人。
       他和她來到樹林中,午后陽光如萬千水鉆悄無聲息的透過枝丫的縫隙,灑下一地金黃。他摘一朵芬芳的丁香,小心翼翼的把它戴在女孩的秀發(fā)上。
       “請永遠(yuǎn)做我的丁香姑娘。”
       他喃喃著。
       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和那個年代其他家庭無異,女孩被迫和一個紈绔子弟結(jié)婚,男孩也不得不成家立業(yè)。
       ……
       只是后來男孩發(fā)奮學(xué)習(xí)出了國,失去了她的訊息。
      
       “你、你怎么這么……”五年之后的第一次相遇,她竟然如此落魄!巨大的失落感使他欲言又止,只有緊握傘柄好讓自己得到喘息。
      細(xì)雨仍倔強(qiáng)地下著。
       “是客人要求的……”丁香般幽怨的眼神,以及輕如游絲的聲音。當(dāng)年的女孩,已經(jīng)失去了丁香的芬芳,卻如同死人一般,找不到一絲生氣。仿佛只要風(fēng)一吹,她就消散無蹤。
       “客人?”他不解。
       路人看見他和她交談,都開始竊竊私語,連浸淫其中狠毒的語句都清晰地涌入了耳廓:
       “那個婊子,又開始當(dāng)眾攬客了……”
       “不要臉……”
       “她竟然還住在那里……”
       無力感蔓延至神經(jīng)末梢,一陣暈眩與刺痛襲來。
       ……
       她又如往常,默默低頭,恍若自己根本沒資格觀看世間萬物。沒有多 說一句話,她拋棄了他渴望的目光,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br />    她終究是離開了他,以一種叫人唏噓的方式。
      
       后來他又無意間聽到了關(guān)于她的絮語:家道中落,丈夫把他踢出了門,無依無靠的她只好靠賣身度日,終年頭戴小朵丁香花而在花街柳巷美稱為“丁香夫人”。沒人知曉,這一切僅僅是為了讓自己不忘掉他。
       為了他……
       而永遠(yuǎn)做著丁香姑娘……
      
       他不禁潸然淚下。
       ……
       又一年的雨天——
       “撐著油紙傘,獨(dú)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br />    - 完-
      
  •     
      高中時很討厭現(xiàn)代詩、朦朧詩,可見到這首雨巷,我不再這樣了。戴望舒
      成了我最愛的詩人之一。
        
        那首雨巷,我把它抄在自己讀書筆記里。每個語文早自習(xí),都把它在心里默默讀好幾遍,細(xì)細(xì)品味,我讀出的全是憂傷,也許跟自己性格中憂郁的 成分契合吧。有次老師搞讀書交流,我把這首詩背了一遍,背的時候我就 后悔了,這首詩不適合讀出聲來,讀出來是一種褻瀆,只能放在心里默念體味。
        
        那個小巷一直在心里,揮之不去,灰暗的墻壁,被風(fēng)扯斜的雨絲,伊人舉 傘,一片朦朧,一片憂傷。。。。。。
      
      
  •     戴望舒的那首《雨巷》,早已成為經(jīng)典,那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的姑娘,是多少男子心中的夢……    而那首《偶成》中“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yuǎn)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jié),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币沧屓擞∠笊羁獭   ∫粋€用詩歌表達(dá)心聲的男子,含蓄而犀利……    這典型的東方男子……
  •     雨是詩在她的絲絲晶銀中,
      雨是歌在她的縈繞蒙罩里。
      雨有著心靈述說的印照,
      雨有著洗傷滌創(chuàng)的感動。
      雨有著綿綿的柔情,
      雨有著狂燥的格性。
      雨巷中的伊人,
      象詩中的畫卷。
      象畫卷中的詩。
  •     撐著油紙傘,獨(dú)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戴望舒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對政治和愛情作理想主義的苦苦追求,但其結(jié)果,卻是雙重的失望。
  •     直到最后你也無法忘記施絳平,盡管她是那樣的傷害你,人們都說那雨巷中丁香一般的姑娘是施絳平,但我知道,那是你一生永遠(yuǎn)追求的那份愛!我真的想發(fā)問,為什么偉大的詩人都要經(jīng)歷這么痛苦的情感上的悲哀!!!!
  •     《雨巷》一詩的音樂感很強(qiáng),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yōu)美的旋律和節(jié)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fā)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悵。詩一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jié)江南小巷的圖景:白墻黑瓦的建筑物之間,小巷曲折而悠長;正是梅雨季節(jié),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小巷里空蕩蕩的,只有詩人          撐著油紙傘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詩人一人在雨巷中獨(dú)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態(tài)則分明透露著他內(nèi)心的孤寂和苦悶之情。小巷、細(xì)雨、撐著油紙傘的孤獨(dú)詩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態(tài)──這就是這首詩的開頭幾句所展示給我們的鏡頭。在上述鏡頭過后,詩中出現(xiàn)了一段詩人的內(nèi)心獨(dú)白: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并非現(xiàn)實世界中的真實人物,而是詩人幻想出來的(他希望碰上的)一個虛擬人物。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姑娘呢?詩中接著寫道: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丁香花開在仲春時節(jié),花色或白或紫,給人柔弱、嬌美而又純潔、莊重的感覺。丁香花嬌美卻易凋謝,中國古代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引愁之物。中國古代的詩歌中有不少吟詠丁香的名句,如:“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紗》詞);“丁香體柔弱,亂結(jié)枝猶墜”;“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等等。由于中國古代詩人們的反復(fù)吟詠和廣泛傳唱,在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漸成為美麗、高潔、柔弱、愁怨之類性質(zhì)或具有這類性質(zhì)的事物的象征。《雨巷》中出現(xiàn)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國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上述性質(zhì)的一個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姿態(tài)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      這樣一個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經(jīng)詩人的想象而創(chuàng)造出來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詩中,她也象一個現(xiàn)實人物一樣活動起來: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裎乙粯拥亍         ∧茇≈?,          冷漠,凄清,又惆悵?!       ≡娭兴鶎懙挠晗锢铮緛碇挥性娙艘粋€人獨(dú)行;自“丁香姑娘”出現(xiàn)后,就有兩個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個姑娘的步態(tài)、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紙傘都與詩人一樣。這樣一個人的出現(xiàn),顯然使詩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希望。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現(xiàn)在有兩個各自孤獨(dú)的青年男女在活動了,那么,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這是我們想知道的,(我們可以推想,這)也正是詩人當(dāng)時所想知道的。詩中接著寫道: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h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K于向詩人走近了,(我們可以想見詩人這時的心跳),可是,她卻沒有向詩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詩人投出了一道嘆息的目光,然后,像夢一般輕盈而不著痕跡地飄過去了!(我們在心底里叫:為什么只是這樣???)當(dāng)她從詩人身邊飄過去的時候,詩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臉的凄婉迷茫。這表情分明透露著:她心里實際上是不愿意與詩人分離的。但因為某些(說不清楚的)原因,她卻不得不與詩人失之交臂!俗話說得好:人生難得一知己!這兩位心靈相通(甚至連表情和步態(tài)都那么一致)的青年男女在雨巷中不期而遇后,竟然又失之交臂,這是多么令人遺憾的事??!眼睜睜地看著一段可能的美好姻緣就這樣失之交臂,(我們可以想見,)詩人是何等的痛心!在戀戀不舍而又深感無奈的情緒狀態(tài)中,詩人目送著“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漸行漸遠(yuǎn):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yuǎn)了,遠(yuǎn)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弑M這雨巷?!       〉鹊阶哌^一道“頹圮的籬墻”──這“頹圮的籬墻”正是詩人想與“丁香姑娘”相聚相守這一較為具體的希望破滅的象征──,“丁香姑娘”終于消失在雨巷的盡頭。但這時的詩人還是處在魂不守舍的狀態(tài)中,即使不能再看到“丁香姑娘”,他還是在感受著“丁香姑娘”遺留在雨巷的黯淡光線和清冷空氣中的顏色和芳香,并為這種顏色和芳香的不斷消散而傷感不已:          在雨的哀曲里?!         ∠怂念伾         ∩⒘怂姆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ㄎ覀兛梢韵胍姡海┰娙艘粋€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著剛才與“丁香姑娘”相逢時所感受到的她的色彩、芬芳,甚至她的滿含嘆息和惆悵的目光。但殘酷的現(xiàn)實卻容不得美好的愛情或理想。在詩的最后,我們看到: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詩人在獨(dú)自彷徨:          撐著油紙傘,獨(dú)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在詩的末尾,詩人似乎又將詩的開頭所出現(xiàn)的那個鏡頭又重放了一遍。首尾兩節(jié)的詞句幾乎全部相同,只是將其中的“(我希望)逢著”改成了“(我希望)飄過”。這一改,一方面表明詩人并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另一方面卻讓人感到詩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因而,讀到詩的最后一節(jié),我們不禁感到:詩中所渲染的那種理想破滅而又無法挽回的苦悶、哀怨而又無奈、惆悵的情感又加深了一層?!   ?  ”?!     ≡娙嗽凇队晗铩分袆?chuàng)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雖然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fā)。用丁香結(jié),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結(jié)和雨中愁悵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fēng)里落在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       ∵@首詩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結(jié)做為人們愁心象征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居“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現(xiàn)代白話版的擴(kuò)充和稀釋呢?我認(rèn)為不能這樣看。在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第一,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jié)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diào)子的作品迥異,表現(xiàn)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岸∠憧战Y(jié)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xiàn)時代憂愁的領(lǐng)域里,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chuàng)造。第二,在古代詩詞里,雨中丁香結(jié)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托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chuàng)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shù)想象的產(chǎn)物。
  •     再看戴望舒的詩作時,感覺首先是自己是污穢了,這大概要緣起于我在腦子里打結(jié)追問為什么要脫俗的那一刻。你脫俗了就是脫節(jié)了,火車一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海子,戈麥,顧城都是夠脫俗的了。這看似簡單的道理我卻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才弄明白,自己不是那種不食煙火的主,雖后知后覺,但總算沒有越梳理越糾結(jié)。
      
      如果不是因為曾經(jīng)切身實踐我不敢如此斷言,你要么和俗套交朋友,這樣它也會跟你交好,你把它當(dāng)敵人,它不會心甘情愿地伸出左臉,對你客氣。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和諧共處自然最好,但常常是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你脫俗了,沒脫俗的就是要拉你還俗,人人都不能免俗時又像人人光著身子,穿著衣服的人才是被指指點點當(dāng)成不知羞恥。戴先生能在文明開化(還是文明風(fēng)化了)的當(dāng)日一如既往地穿著一席清爽的長袍,不管怎么說都是一種難能可貴。
      
      你說誰一輩子沒那么清純,潔凈,不食人間煙火兩把?難得的是你自始至終一以貫之。這一點戴先生就做到了。
      
      一個執(zhí)著的人一定有其可愛處,雖然有時候不免可愛得中性傻乎乎。這一點戴先生也做到了。
      
      戴先生愛情詩不少,看到諸如《我的記憶》《斷指》等主題截然的詩作時,不亞于驚喜。愛情詩本身當(dāng)然無可厚非,很多人都寫過,我也胡謅過一些,大概是我已經(jīng)過了愛情的年齡,看愛情詩多少有老生常談出不了多少新意的感覺,這其間不免偏見。加上望舒先生時代新詩興起沒多久,愛情白話詩寫的火熱直白的又很少,不像看黃書或者自白詩那樣過癮,多是花前月下,愛而不得的滿腹“愁腸”,所以讓我這個老朽不懂浪漫之人更覺心有寂寂。
      
      再縱觀他的詩歌,里面頻繁出現(xiàn)的詞匯,諸如,郁郁,憂郁,抑郁,悒郁,寂寞,孤寂,寂寂,惆悵,愁腸,徘徊,涕泣,嗚咽,哽咽,等等一系列“感時花濺淚”的詞匯,這些可以隨手拈來,看慣這些詞我懷疑自己不郁悶都難,除非你定力特高,不受外界影響,我承認(rèn)我沒那能耐。加上詩歌本身就容易讓人郁郁,讓人寂寞,即使少了這些表意性很強(qiáng)的詞匯,用其他意向一樣能讓你郁悶,這很正常,在我看來詩歌就是一門使人抑郁的藝術(shù),因為它繞開一切虛偽,直擊核心,而一切與核心有關(guān)的藝術(shù)都是攝人心魂的。
      
      我甚至想象不出,看詩如果不在夜闌人靜而是坐在嘈雜的菜市場卻讀得津津有味是何等情景,其實又是偏見。
      
      還有,讀時總莫名感覺他有些詩不是以男性視角寫的,這大概一來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有關(guān),老杜,小李,東坡,一大串人全寫過閨怨詩,文人借閨中少婦抒發(fā)一己情思著實很多,二來還是因為他的詩風(fēng)單純。例子比較多,不一一列舉,有些窈窕感性得淑女也難比,就像我第一次看罷何其芳那首著名的《預(yù)言》,我對喜歡的人說,我覺得何其芳是女人,因為男人能寫出如此細(xì)膩的詩歌者難得,很有如入莊周夢蝶的幻境了?,F(xiàn)在看來我當(dāng)時簡直偏頗,更不亞于無知,男人寫女性題材,女人大膽直白,或者男人以女性身份寫作的老了多了,而且不乏卓爾不群的作品。
      
      援引朱光潛老先生評望舒詩的話,我覺得特別中肯,喜歡他的人會越加覺得他文字清新,對他不感冒的人就會越加覺得他在傷春悲秋,或者無病呻吟,但不管怎么說,“戴望舒先生所以超過一般是人的,我想第一就是他的缺陷——他的單純,其次就是他文字的優(yōu)美”。
  •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說是遼遠(yuǎn)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yuǎn)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戴望舒《煩憂》
      
      
      
      舊中國,一個悶騷文藝青年的標(biāo)準(zhǔn)裝備——一襲長袍,一副眼鏡,一柄油紙傘??偸轻葆逶谟崎L又寂寥的雨巷,希望碰到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上述經(jīng)典場景來自戴望舒的經(jīng)典詩作《雨巷》。不過,只是讀過《雨巷》,還算不得一個文藝青年,知道并且喜歡這首《煩憂》,差不多就夠格了。你差不多可以嗅到他的身上靜靜地散發(fā)著悶騷的氣息。
      
      當(dāng)我還是一個新中國悶騷文藝青年時,無法拷貝那套長袍裝扮,但也模仿戴望舒、徐志摩的調(diào)調(diào)兒——后者更接近于明騷——為了某個女孩子寫過不少詩。梁實秋說: 大概每個人都曾經(jīng)有過做詩人的一段經(jīng)驗。在“怨黃鶯兒作對,怪粉蝶兒成雙”的時節(jié),看花謝也心驚,聽貓叫也難過,詩就會來了,如枝頭舒葉那么自然。但是入世稍深,漸漸煎熬成為一顆“煮硬了的蛋”。
      
      當(dāng)然,那些寫給女孩的求愛詩和寫給父母的討錢信一樣,算不得什么雅事,得歸到應(yīng)用文的范疇。它們都有明確的目的,達(dá)不到目的,就是失敗的,無論本身多么富有藝術(shù)性。我的詩可算得成功的典范。它像坦克、輕騎兵、核子彈,助我攻城拔寨,摧毀伊人心防,可謂勢如破竹。談上了戀愛之后,在我這里,情詩的歷史使命已經(jīng)完結(jié)?!暗稑屓霂欤R放南山”。我就停下了寫詩。那些詩稿流散到我的朋友手里,被他們占據(jù)在自己名下,去進(jìn)攻女孩。在這個冰冷的世界上,那些詩能夠捏合三兩件韻事,成就四五段佳話,我的一番苦心也算不枉。當(dāng)然,制造的倘若是幾樁孽緣,那也罪不在我。
      
      如今寫詩這一套把戲有點玩不轉(zhuǎn)了。走進(jìn)新時代后,進(jìn)攻姑娘的必殺技,是祭出海子的那首名作:“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崩镱^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經(jīng)濟(jì)實力:有土地,有馬場,能隨時周游世界,還有海邊的別墅,享有完全產(chǎn)權(quán)。
      
      至于憂愁,已經(jīng)是一種過時的情感,或者說,它變得相當(dāng)奢侈,常人消費(fèi)不起——哪有許多時間用來憂愁,我們要么狂喜,要么悲傷,要么自閉,要么放浪。寂寞的秋,引女人們想起裘皮大衣,遼遠(yuǎn)的海,令男人神往豪華游艇。至于你的名字,曾經(jīng)是我的圖騰。我在天空寫下你的名字,被風(fēng)帶走了;我在沙灘寫下你的名字,卻被浪花帶走了;于是,我在大街的每個角落寫下你的名字,靠!我被警察帶走了……那一絲很悶騷的憂愁,就這么無可挽回地斷送了,在風(fēng)中如無根的飛絮,它只屬于那個告別的年代。
      
      后來,初戀結(jié)束了,我也漸漸煎熬成為一顆“煮硬了的蛋”,此后的那些戀情無法再度令我的心靈柔軟。我不再是靜靜地散發(fā)著悶騷的氣息,而是熱衷撰寫一些玩世不恭的惡搞文字了。譬如,我寫過一篇《悲哀的同音詞》:
      
      愛最低程度會變成“哀”,最高程度會變成“癌”,無藥可治。
      理想的實現(xiàn)總是很遙遠(yuǎn),不可“立享”。
      貞操總因“真操”而喪失,“昏因”會導(dǎo)致婚姻。
      舒服慣了,就會成為“束縛”。
      所謂“專一”,是在未曾“轉(zhuǎn)移”之前,短暫存在。
      “堅定”經(jīng)不起“鑒定”。
      不要像我一樣追尋真實,最后,你難免踩到“真屎”……
      
      我認(rèn)為,有這種清醒的頭腦,才算成熟睿智的男人,從前寫的那些詩,都是些讓人臉紅的傻話。親愛的,我是變得聰明了,再也不容易受傷害了,而是能輕易傷害別人了??墒?,為什么我一點也沒有感到更加快樂呢?看來,悶騷亦屬歲月一種珍貴的饋贈,待到時辰抵達(dá),心境轉(zhuǎn)換,容顏衰老,就會把它無情地褫奪,就如同秋風(fēng)吹去了花朵的艷色,也吹去了它的香氣。
      
      
      
  •     多少人的惆悵情緒可以寄托在這詩上. 含蕾不吐的丁香, 眉目中含著淡淡憂傷的姑娘, 靜寂的小巷, 羞赧的少年......正是這驚鴻一瞥, 短短的的相逢, 留下長久的傳世的美, 因為記憶中的一切, 都會無比的完美.
      
      也很喜歡戴望舒的譯作, 那真的是再創(chuàng)作啊
  •     聽……,這聲音!
      
      不是閑致的吉他,不是矜貴的鋼琴,不是古典的小提琴;亦不是鏗鏘的古箏,不是哀怨的二胡,不是低吟的簫;是笛聲!這笛音并不高亢,而是圓潤、醇厚、悠長,節(jié)奏徐緩,頓挫抑揚(yáng)。伴著笛聲,一位女郎走過小巷。
      
      她穿著旗袍,是柔滑的絲綢,點綴著淡雅的丁香,凸顯她身段的修長;耳垂鑲著玉墜,淡綠的,不時搖擺;臉上施著淡妝,又將長發(fā)盤成髻,插上銀色的發(fā)簪;額前的一綹青絲散落在眉間,映襯著她的明眸。不知想起什么事情,她情不自禁笑起來,一抿嘴,露出深嵌在臉龐的酒窩。
      
      在這江南的小鎮(zhèn),下起了小雨,泛起的煙霧罩籠著穿過小巷的女郎。女郎并沒有加快腳步躲避細(xì)雨,原來她是在雨中悠閑的散著步。她撐上一把油紙傘穿過寂寞的小巷。街上的青石板形狀各異,卻錯落有致,幾經(jīng)歲月的打磨,表面已變得光滑。此刻它們都被小雨打濕,卻一點也不抱怨,只是在默默的溫柔地聽著小雨的傾訴。女郎伸出手來觸摸著亦被小雨打濕的墻上青磚。她并沒有在意自己的動作,可墻上的青磚卻感覺到了來自她指尖的溫柔,還有她丁香一樣的芬芳。
      
      女郎緩緩穿過寂靜的小巷。她忽然露出了笑容,轉(zhuǎn)而又眉間緊蹙。是念起了她的情郎?可是她為什么有著丁香一樣的憂愁?或許只有細(xì)雨才能開解她心情的凄涼。
      
      這雨中的江南小鎮(zhèn),清靜、和煦而寂寞、惆悵。
      
      
  •     我希望
      
      我希望
      逢著一個姑娘
      像冷清秋一樣
      手里拈著丁香
      走在路上靜想
      漫天飄下楓葉
      只有兩片腳印響
      
      我希望
      逢著一個姑娘
      像小憐一樣
      輕盈的小燕子
      飛來飛去繞青梁
      散著田野帶來的暗香
      楚楚可人 欲訴衷腸
      
      我希望
      逢著一個姑娘
      像林徽音一樣
      清秀的辮子拂著衣裳
      走在深街小巷
      坐看滿院的春光
      一手拿著書
      兩指撫著琴
      撥弄起傾城的書香
      
      我希望
      逢著一個欣似的姑娘
      靦腆一笑
      微微回眸
      緋紅臉龐
      腦海中回蕩
      如何讓她再回到故鄉(xiāng)
      再讓我逢在身旁
      
      我希望...
      其實我已逢著一個姑娘
      如斯清香
      如斯心傷
      如卿恬靜
      如卿斷腸
      
  •     寒來暑往,春暖花開,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中丁香花開的時節(jié)了。
      
      丁香花依舊還清新,那紫色的小花,一簇簇一朵朵,在墻角默默地幽幽地綻放,寧靜而內(nèi)斂,純潔卻略帶一抹憂傷。隱藏在枝繁葉茂下,那么地不引人注目,卻又暗香襲人。匆匆的腳步,雖然會忽略樸素的花朵,但是總會因為浮動的暗香而停在花前,嗅著那一絲絲的撲鼻,舒暢得讓我們內(nèi)心深處自然而然地歸于平靜,那種感覺會讓人在一瞬間覺得言語的多余和無力,只是駐足靜靜地看著看著……
      
      北方的春天總是伴著捉摸不定的降溫和大風(fēng),走過丁香,看著柔弱嬌嫩的花朵,我總是擔(dān)心,你早開的憂傷,會不會被初春的寒冷冰封,你無盡的惆悵,會不會被深夜雨打風(fēng)吹去。
      
      丁香,對于我們,似乎總能勾起傷感。因為丁香花開的季節(jié),也是即將畢業(yè)的時候,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滿天的星斗下,丁香花旁,總有畢業(yè)生圍坐一團(tuán),點點燭光中,徐徐南來風(fēng),送來淡淡的香氣,如有若無,若即若離,和著一絲說不出的哀愁和離索,把我們重重包裹,因而更顯惆悵。聊著聊著,這時候不知道誰發(fā)出第一聲重重的太息,然后是死一樣的沉默,最后,沉默被無聲的抽泣打破,割傷了黑夜。只有燭光閃閃,替人垂淚到天明。美麗的丁香啊,你淡淡的暗香之中為什么透著濃濃的憂郁?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間,丁香花謝,一朵一朵飄落枝頭?;ㄗ燥h零,到底是因為大地的呼喚還是枝葉的不挽留?但愿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丁香花開花謝陪我們度過在學(xué)校的最后時光。此時一群群朋友黯然離校,走向天南地北。離別總是匆匆,或許真的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yīng)免別離愁?
      
      丁香結(jié),一直以來就是傳統(tǒng)的愁怨的意象。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的詩句,而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結(jié)和雨中惆悵連在一起了:“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fēng)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厥拙G波三峽暮,接天流。” 花期短暫的丁香,悄悄綻放在春光無限好的三月,卻偏逢陰雨綿綿,曾經(jīng)殷勤的青鳥,卻也難托錦書,只留下丁香在冷雨中恁的愁!一曲《浣溪沙》,道不盡,多少愁,或許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丁香和冷雨,更是成為一幅經(jīng)典的哀愁的畫面,絲絲冷雨織成的水幕中,丁香盛開,雨打風(fēng)吹,鉛華洗盡,但憂傷和憂郁,哀傷和惆悵,卻因為冷冷的雨水而更顯濃重。冷雨、氤氳和花香,最終定格成為永久的記憶。
      
      說到丁香和冷雨,就不得不提起戴望舒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dú)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yuǎn)了,遠(yuǎn)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dú)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初識《雨巷》,是高中的語文課,一位年輕的老師,滿懷憂傷地為我們朗誦了這首詩歌。很清楚地記得,朗誦結(jié)束的時候,教室里面是久久的平靜,我更是深深陷入意境中而不能自拔。仿佛我已經(jīng)進(jìn)入了詩中,站在頹圮的籬墻和寂寥凄清的雨巷,冷冷的春雨打在油紙傘上的聲音讓雨巷顯得更加寂寥而悠長,淡淡的憂傷縈繞心頭因冷雨而更顯凄涼。而這位美麗的姑娘,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她惆悵、嫵媚、高潔、孤傲。她默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而又終于從身邊飄然而過,為什么她的目光如此哀怨?她是否看到了我?是否感覺到了我的哀怨?我是否是在夢里?她是真的存在還是我的幻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近在咫尺卻如同遠(yuǎn)在天涯。就在飄過的一瞬間,想伸手去挽留,卻害怕手會穿過她虛幻的身體,而拉住的只是冷冷的春雨,更留下濃濃的哀愁,揮之不去。而最終,她卻還是像云一樣地飄過,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仿徨的求索,就是為了尋找這位心中完美的姑娘,而當(dāng)這個丁香般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終于出現(xiàn)在陰暗而冰冷的蒙蒙細(xì)雨中的時候,她的步履,她的顏色,連同她的太息與惆悵,卻無不可望而不可及。美麗出現(xiàn)以前的哀怨和彷徨卻因為美麗出現(xiàn)以后變得更加哀怨和彷徨,而我只能在彷徨中繼續(xù)追求著,追求著那高潔、美麗和惆悵……或許我是在夢里,那就讓我在夢的輕波里依洄,讓她的溫存成為我的迷醉,讓甜美而不是黯淡成為我夢里的光輝。
      
      而幾年前唐磊的一首《丁香花》傳遍大江南北,雖然寥寥的只言片語卻講述了一個唯美浪漫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丁香花美但是卻容易凋謝,自古紅顏多薄命,憂郁的丁香花和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的死放在了一起。在文學(xué)中,死亡是永恒的美,世界最令人憂懷感傷的莫過與死亡,而一個美麗女子的死毫無疑問是世上最富有詩意的主題。而一位痛惜愛人辭世的男子的真情流露,無疑是表達(dá)這一主題的最貼切方式。那憂傷的吉他,哀傷的旋律,簡單卻意味深長的歌詞,如泣如訴的低吟,憂郁而凄婉的意境,今天聽來,猶感人至深,讓人唏噓感嘆而久久難以釋懷?;蛟S是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兩小無猜,或許是山無棱天地和乃敢與君絕的山盟海誓,而如今只剩下滿山丁香,在風(fēng)中搖曳,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千言萬語,更道與何人說?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人非草木,情何以堪?
      
      又是暗香襲人時……
      
      
      附記:
      
      滄海難為水已盡,巫山除卻云漸銷。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曉鏡卻驚朱顏老。
      
  •   少年時,我說 理想就是你想 呢 hand~
    anyway,頭腦不曾老去
  •   “愛最低程度會變成“哀”,最高程度會變成“癌”,無藥可治?!?br /> 呵呵,我覺得是:
    愛到最后就變成“唉” 一聲輕嘆
    愛呀愛呀也變成了“哎呀哎呀” 是忙不迭柴米油鹽時的叫苦連天
  •   里頭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經(jīng)濟(jì)實力:有土地,有馬場,能隨時周游世界,還有海邊的別墅,享有完全產(chǎn)權(quán)。
    ==
    喜歡題目
  •   喜歡末尾一段。
  •   男孩變成了“煮硬了的蛋”,女孩的心凝成了琥珀。
    ______________
    hoho
    this is a girl's words
  •   是丫
    我也是悶騷
  •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崩镱^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經(jīng)濟(jì)實力:有土地,有馬場,能隨時周游世界,還有海邊的別墅,享有完全產(chǎn)權(quán)。
  •   靠,一股文青的騷刺鼻而來哈。。。
  •   這個悶騷不純真
  •   但很真誠。也有一絲無奈的傷感。
  •   愛最低程度會變成“哀”,最高程度會變成“癌”,無藥可治。
      理想的實現(xiàn)總是很遙遠(yuǎn),不可“立享”。
      貞操總因“真操”而喪失,“昏因”會導(dǎo)致婚姻。
      舒服慣了,就會成為“束縛”。
      所謂“專一”,是在未曾“轉(zhuǎn)移”之前,短暫存在。
      “堅定”經(jīng)不起“鑒定”。
      不要像我一樣追尋真實,最后,你難免踩到“真屎”……
    經(jīng)典?。。?!
  •   寫的不錯,我是年少青澀,年長悶騷。。。。。。
  •   "那一絲很悶騷的憂愁,就這么無可挽回地斷送了,在風(fēng)中如無根的飛絮,它只屬于那個告別的年代。 "
    hehe ....
  •   悶騷是當(dāng)今時尚,但卻是麻木人群眼里的一種奢侈,更是一種追求。
  •   不喜歡一個大齡男青年還這么故作玩世不恭態(tài)。幼稚。
  •   細(xì)膩的心思,細(xì)膩的文字
    一杯香茶慢慢品。。
  •   這首詩我好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