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 作者:解建軍,周莉,馬廣貞 編 頁數:203
前言
小針頭細針針吸細胞病理學是癌癥早期檢驗診斷的一項新技術。我院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展這項檢查技術,歷經20多年,起初從手術切除后的新鮮標本中刮取細胞進行抹片,積累經驗,后逐漸發(fā)展到體表穿刺細胞學檢查技術在我院的推廣應用,現已成為臨床常規(guī)檢查方法。總結近20年的細胞學資料,早期以淋巴結、乳腺等為主,近年來逐漸發(fā)展了在X線、8超及CT引導下的深部內臟細針穿刺,如肝臟、腎臟、前列腺、縱隔、肺臟等部位,遍布全身各組織器官,累積達到近7萬例,穿刺成功率近94%,準確率高達91%。早期穿刺技術以徒手無負壓多點穿刺為主,近年來改用一次性塑料小針頭注射器,取得了創(chuàng)傷性小、定位準確、安全可靠、簡單快速、穿刺組織量高的效果。同時開展了穿刺微粒細胞塊技術及細胞免疫化學技術。發(fā)表論文20多篇,獲4項科研成果,使細胞病理學的診斷提高到嶄新階段,為腫瘤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手段?! ≡趪H上,乳腺細胞學診斷和針吸活檢已經是術前檢查的常規(guī)手段,只在診斷困難時才作術中冷凍切片檢查,但是在國內大多數的醫(yī)療單位還是以術中冷凍切片檢查診斷為主,國內專門介紹乳腺細胞病理學的書籍很少。本書參考了國內外近幾年有關小針頭細針吸取細胞病理學檢驗診斷的眾多文獻和資料,并結合近幾十年來我院的實際工作經驗,編寫了《實用乳腺細胞病理學》一書。全書詳細介紹了細胞病理學檢驗診斷基礎理論,并重點介紹了常見乳腺疾病的細胞學診斷特點?! ”緯鴥韧庥嘘P乳腺細胞病理學雜志精華,匯集了各位作者親臨一線收集整理的大量細胞病理學圖片?! ”緯m用于從事臨床細胞病理學、病理組織學的臨床醫(yī)生及檢驗工作者參考,亦可供醫(yī)學院校學生、研究生以及科教人員使用。
內容概要
小針頭細針針吸細胞病理學是癌癥早期檢驗診斷的一項新技術。我院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展這項檢查技術,歷經20多年,起初從手術切除后的新鮮標本中刮取細胞進行抹片,積累經驗,后逐漸發(fā)展到體表穿刺細胞學檢查技術在我院的推廣應用,現已成為臨床常規(guī)檢查方法。總結近20年的細胞學資料,早期以淋巴結、乳腺等為主,近年來逐漸發(fā)展了在X線、8超及CT引導下的深部內臟細針穿刺,如肝臟、腎臟、前列腺、縱隔、肺臟等部位,遍布全身各組織器官,累積達到近7萬例,穿刺成功率近94%,準確率高達91%。早期穿刺技術以徒手無負壓多點穿刺為主,近年來改用一次性塑料小針頭注射器,取得了創(chuàng)傷性小、定位準確、安全可靠、簡單快速、穿刺組織量高的效果。同時開展了穿刺微粒細胞塊技術及細胞免疫化學技術。發(fā)表論文20多篇,獲4項科研成果,使細胞病理學的診斷提高到嶄新階段,為腫瘤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手段?! ≡趪H上,乳腺細胞學診斷和針吸活檢已經是術前檢查的常規(guī)手段,只在診斷困難時才作術中冷凍切片檢查,但是在國內大多數的醫(yī)療單位還是以術中冷凍切片檢查診斷為主,國內專門介紹乳腺細胞病理學的書籍很少?!秾嵱萌橄偌毎±韺W》參考了國內外近幾年有關小針頭細針吸取細胞病理學檢驗診斷的眾多文獻和資料,并結合近幾十年來我院的實際工作經驗,編寫了《實用乳腺細胞病理學》一書。全書詳細介紹了細胞病理學檢驗診斷基礎理論,并重點介紹了常見乳腺疾病的細胞學診斷特點?! 秾嵱萌橄偌毎±韺W》吸取國內外有關乳腺細胞病理學雜志精華,匯集了各位作者親臨一線收集整理的大量細胞病理學圖片?! 秾嵱萌橄偌毎±韺W》適用于從事臨床細胞病理學、病理組織學的臨床醫(yī)生及檢驗工作者參考,亦可供醫(yī)學院校學生、研究生以及科教人員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概論一、細胞病理學發(fā)展史二、臨床應用的意義三、穿刺檢查的評價四、應用前景五、轉移和擴散問題六、診斷準確性第二章 針吸細胞學診斷的基本模式及質量控制一、針吸細胞學診斷的基本要求二、針吸細胞學診斷的基本模式三、針吸細胞學診斷的疾病分類學原則四、腫瘤的針吸細胞分級五、針吸細胞學檢查的質量控制及基本要求第三章 細胞學標本的采集及制片一、標本采集二、涂片制作方法三、涂片的固定四、涂片的染色五、免疫細胞化學染色六、幾種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方法的比較第四章 乳腺解剖學與組織學及針吸細胞學概論一、乳腺解剖學二、乳腺組織學三、乳腺細胞病理學的診斷思路第五章 乳腺瘤樣病變及炎性病變一、乳腺導管擴張癥二、乳腺囊腫三、乳腺纖維性病四、乳腺錯構瘤五、肉芽腫性乳腺炎六、脂肪壞死七、異物肉芽腫八、乳腺結核九、乳腺非特異性慢性炎癥和乳腺膿腫十、男性乳腺發(fā)育十一、乳腺良性上皮增生性病變第六章 乳腺良性上皮性腫瘤及肌上皮腫瘤一、導管內乳頭狀瘤二、乳頭管腺瘤三、乳頭腺瘤四、腺瘤五、多形性腺瘤六、腺肌上皮瘤七、大汗腺腺瘤第七章 乳腺纖維上皮性腫瘤和間葉腫瘤一、良性纖維上皮性腫瘤二、乳腺葉狀腫瘤三、乳腺顆粒細胞瘤四、乳腺脂肪瘤及其他少見的間葉性腫瘤第八章 乳腺癌前病變一、概述二、癌前病變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三、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四、乳腺不典型性導管內乳頭狀瘤五、乳腺小葉內瘤第九章 乳腺非浸潤性癌一、乳腺導管原位癌二、乳腺小葉原位癌三、乳頭Paget病第十章 乳腺浸潤性非特殊類型癌一、浸潤性導管癌二、乳腺浸潤性小葉癌第十一章 乳腺浸潤性特殊型癌一、乳腺小管癌二、大汗腺癌三、髓樣癌四、黏液腺癌五、浸潤性微乳頭狀癌六、乳腺印戒細胞癌七、乳腺神經內分泌癌八、乳腺化生性癌九、腺樣囊性癌十、黏液表皮樣癌十一、分泌型癌十二、乳腺富于脂質癌十三、妊娠期乳腺癌第十二章 男性乳腺癌一、發(fā)病情況二、發(fā)病因素三、分子生物學進展四、臨床特點五、輔助檢查六、病理類型及特征七、鑒別診斷八、細胞學診斷第十三章 淋巴造血組織惡性腫瘤一、乳腺惡性淋巴瘤二、乳腺白血病浸潤三、髓外漿細胞瘤第十四章 乳腺轉移性腫瘤一、概述二、臨床特點三、病理學及穿刺細胞學特點四、鑒別診斷第十五章 免疫細胞化學染色與細胞塊免疫組織化學一、免疫細胞化學染色二、細胞塊免疫組織化學第十六章 乳頭溢液脫落細胞病理學一、乳頭溢液細胞學檢查注意事項二、乳頭溢液的輔助檢查三、乳頭溢液的病理性改變四、乳頭溢液采集方法五、乳頭溢液涂片細胞學形態(tài)六、乳頭溢液細胞學診斷第十七章 乳腺術中細胞病理學一、概述二、術中快速細胞學的制片方法三、術中細胞學染色方法四、術中細胞學檢查的優(yōu)、缺點五、幾種易誤診的乳腺病變刮片細胞學診斷
章節(jié)摘錄
(二)禁忌證 一般而言,細針穿刺細胞學的禁忌證極少,特別是體表病變的細針穿刺活檢基本上無禁忌證。但如果行粗針穿刺或深部病變的穿刺,仍需慎重選擇適應證?! ?.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在穿刺前應做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測定及血小板計數檢查。對長期應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禁忌做穿刺活檢。 2.對可疑血管病變,如動靜脈畸形、血管肉瘤等患者,不應行穿刺活檢,因為不但可引起嚴重出血,而且往往不能獲得足夠的標本。有報道對頸動脈體瘤的患者行針吸活檢后.因頸動脈栓塞而死亡?! ?.嚴重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如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性心臟病、嚴重低氧血癥以及咳嗽難以控制的,禁忌做胸腔穿刺,以免引起并發(fā)癥加劇肺功能不全的癥狀?! ?.對不能配合、顧慮深重的患者盡量避免做針吸細胞學檢查?! 。ㄈ┎l(fā)癥 1.對于表淺腫物并發(fā)癥極少,可有輕度出血,表現為拔針后穿刺針眼滲血,少數可有血腫形成,一般僅需棉簽或棉球局部加壓即可防止。甲狀腺穿刺偶可導致喉返神經損傷,鎖骨上區(qū)或腋部病變穿刺后偶可出現氣胸。 2.深部器官的并發(fā)癥較多且較嚴重,但罕有危及生命者。大量文獻報道,最常見的深部器官穿刺活檢的并發(fā)癥是胸腔臟器在影像引導下經皮針吸引起程度不等的氣胸.其發(fā)生率約為20%一30%。通常幾天內可以吸收,恢復正常呼吸,不需進行處理。大約l%~3%的氣胸需采取治療措施。 3.虛脫或暈厥:有些患者穿刺后因身體虛弱、精神緊張或疼痛劇烈,表現為頭昏、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及暫時性血壓下降,偶有一過性意識障礙,一般使患者仰臥頭低位休息片刻可使癥狀緩解。癥狀較重者可給予50%葡萄糖液40~60ml靜脈注射?! ?.內出血:胸腔、腹腔及盆腔內臟器官穿刺后可出現相應部位的出血,如咯血、血尿、消化道及陰道出血等,一般出血量少者可自行停止,偶可出現深部血腫,如合并內出血時。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必要時進行輸血或送外科處理。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