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傳媒研究(第十一輯)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南方日報  作者: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新聞研究所  頁數(shù):229  字數(shù):20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熟悉的面孔會突然顯得陌生,不信找個身邊熟悉的人,直直看著他的臉,會不會有許多特征從來沒留意?剛剛還在熱烈地聊天,一轉身能講得出他的發(fā)型衣著嗎?也許這個人并不像想的那么熟悉,經(jīng)常碰到卻不是真的了解。當然,這并不影響下一次你大老遠就認出他,準確地喊出他的名字。報社里都是碼字的高手,那么還可以做個試驗,死死盯著報紙上的標題大字,只要時間足夠長,這個字會變得莫名其妙。就像我們用電腦寫東西久了,很多字見了認識,在電腦上也敲得出來,偏偏就是寫不出來。這是模糊思維在起作用,它可以讓我們快速分辨判斷一些東西,而不需要了解對象的全部信息,它可以讓我們簡潔地直奔主題,而不需要重復那些繁雜無味的過程,它可以讓我們把有限的智力和精力放在喜歡的事物上,而不需要活得那么累。因此,我們可以享受駕駛的樂趣而不必知道發(fā)動機是怎么工作的,可以享受即時移動通訊而不必知道數(shù)據(jù)是如何發(fā)送傳輸?shù)?,可以享受網(wǎng)絡的服務而不必知道軟件是如何設計的。因此,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吃一份炒雞蛋而不必知道老母雞是如何下蛋的,也不必認識餐館的那個炒蛋師傅,我們可以心安理得地看一份報紙而不必知道它是如何采編制作的,也不必認識報社的那些碼字工人。生活原本就是這樣簡單,但有一個前提,前面講的那些前提都是存在的。比如你呼吸正常而空氣不正常,你的車行駛正常而旁邊的車不正常,你視力正常而面前的事情不正常,問題就變得復雜了。再比如,你以為是熟人對方卻不認得你,你以為點的是炒雞蛋端上來的卻是“紙餡包子”,你以為在讀一條新聞卻被流言虛驚一場,問題就復雜得超出了常規(guī)思維和個人掌控。寫稿編稿要是純粹的技術活,反而簡單多了,可惜不是。報紙改版要是就改改版式版面,反而簡單多了,可惜不是。要是買個現(xiàn)成的軟件,報紙就變成數(shù)字報,反而簡單多了,可惜不是。

書籍目錄

卷首 曹軻 解放思想的新聞亂碼特稿 楊興鋒 數(shù)字化時代南方報業(yè)取合戰(zhàn)略構想專稿 支庭榮 浮世傳媒春猶卷——捕捉奔向奧運中國年的12個瞬間 李紅平 從“監(jiān)督者”,到“報道者”——南方周末在2007年的一些嘗試專題研計 少年殺母事件 蔣志高 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林珊珊 我讓一個人重溫了一遍悲劇  宋志標 這是誰的“少年殺母事件”? 李海鵬 有弱點,更有燦爛光彩 李梁 大膽創(chuàng)新 小心嘗試——《少年殺母事件》報道文本評析 南都學度 對《少年殺母事件》的計論 《少年殺母事件》網(wǎng)友意見PK專欄推介 南都網(wǎng)眼 五星 給網(wǎng)絡提出的問號劃上句號——南都《網(wǎng)眼》編輯自述 譚人瑋 尋找網(wǎng)絡時代傳統(tǒng)媒體的價值 滕明 另眼看“網(wǎng)眼”——互動的角色傳媒人物 長平 我的怯懦和無能 劉天昭 悲觀的長平主編談理念 陳朝華 娛樂精神與專業(yè)態(tài)度記者講述 曹筠武 《系統(tǒng)》采訪幕后  《系統(tǒng)》其實是網(wǎng)絡版的《1984》——網(wǎng)民看《系統(tǒng)》 盧斌 采訪水危機:開采真相的富礦 喻塵 他們的身影沒有遠去 傅劍鋒 我如何“偵破”《神雕之死》 張蜀梅 我的艾滋媽媽朋友采寫編博士傳媒眼媒介融合傳媒經(jīng)營傳媒觀察記者博客傳媒密碼傳媒資訊 

編輯推薦

  《南方傳媒研究(第1輯):新聞亂碼》為南方傳媒研究系列叢書的第11輯,聚焦“新聞亂碼”這一主題內(nèi)容,從而為從業(yè)人員、學界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南方傳媒研究(第十一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值得好好讀一讀,每一本《南方傳媒研究》都是不錯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