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shí)間:2009-11 出版社:古吳軒 作者:古吳軒出版社 編 頁數(shù):37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嶧山刻石》,亦稱《嶧山石刻》 《嶧山碑》《嶧山銘》,古嶧山也作繹山、東山,故也有文獻(xiàn)稱為《繹山刻石》 《繹山石刻》 《繹山碑》 《繹山銘》者。原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傳為秦相李斯所書。 嶧山,位于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與泰山南北對峙,被譽(yù)為“岱南奇觀”、“鄒魯秀靈”,為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孟子》“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東山”即指此山。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載“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遂有此碑。 原秦嶧山篆碑,正面、左側(cè)面鐫刻頌揚(yáng)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立于嶧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云:此碑后被曹操登嶧山時(shí)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dá)官顯貴仍絡(luò)繹不絕。當(dāng)?shù)毓倜褚虺FS谒屯瓉?,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殘損不堪,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嘆惜秦碑被毀,又將流傳于世的拓片摹刻于棗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中國經(jīng)典碑帖釋文本:嶧山刻石》是由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