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作者:錢君匋 頁數(shù):193
Tag標簽:無
前言
申江分袂柳芽新,惆悵方知淚眼親; 莫道人琴均寂寂,夢中時聽奏刀聲?! 【齽剔o世整整十年了,時而見之夢寐,談笑歡暢,無異生前。今晨將曙醒來,殘月微白,風定云散,路燈尚明,生死阻隔,憶起若干往事,感慨良多?! ∈陙韴罂霞o念先生文章甚少,知情老友如章克標、王西彥諸老均歸道山。中年弟子忙著創(chuàng)作展覽,成名者不待師長提攜,已具影響;未成名而不乏自知者沉潛藝術(shù),苦耕補課且不暇,第一手材料有限,為了慎重,比較沉默;個別不盡自知者,覺先生晚年只抓傳藝,對他們地位處境改善考慮不周,(先生也確有欠缺處,又怕受人譏諷。)追思者寥寥,不盡如人意。加上有酬批評流行,不切實際好話往往過頭,遠離學術(shù),隔棉被搔癢,讀者不愛關(guān)注,可以理解?! ∠壬鼓簬啄?,急于購買文物,捐贈故鄉(xiāng)。夏日五時,冬天七點便起,勤于書畫,數(shù)量猛增,有些不甚耐讀,價格與其名聲地位年齡頗有懸殊,無人炒作,某種冷場,符合自然規(guī)律。我也曾勸阻他養(yǎng)生為主,從《西青雜記》等書抄得錦言幾十條寄他。他雖知有理,索取作品者過多,箭在弦上,不盡由他。我只能惋惜。晚上八點后,他臥床吸取氧氣,亦不能減少困乏。老人怕寂寞,想攝取青春氣息,有時用熱鬧場面逃避老境相迫,事后晦恨,愈陷愈深,甚至成癮。
內(nèi)容概要
《豫堂手稿》由君匋藝術(shù)院編,記錄錢君匋先生逝世十周年。錢君匋先生從藝70年,先后設(shè)計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書籍裝幀和書畫篆刻作品?!对ヌ檬指濉肥占怂c趙之謙、吳昌碩、郁達夫和沙孟海交往的點點滴滴,真實反映錢君匋對友人的真摯感情?!堵哉撢w之謙》和《趙之謙刻印辨?zhèn)巍?,從多角度多方位論述趙之謙的坎坷人生和藝術(shù)成就,并對趙之謙印文和邊款辨?zhèn)蔚莫毺匮芯糠椒ㄗ髁烁叨荣澷p。《略論吳昌碩》從吳昌碩的篆刻、繪畫、書法和詩詞四個方面步步深入,用事實吟詠吳昌碩的人生和藝德,全面評價吳昌碩先生的成就和對世人的影響。
作者簡介
錢君匋,(1907——1998),浙江桐鄉(xiāng)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及上海分會常務(wù)理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及上海分會名譽理事,上海市政協(xié)第三、四、五、六屆委員,君甸藝術(shù)院院長。錢君匋的繪畫,筆墨簡潔,蒼勁老辣,意境高古,無時下習;書法篆隸草正四體皆工,尤以漢簡人隸,稚拙可愛,堪稱獨步;篆刻追蹤秦漢,逸趣橫生,在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后另辟新路。所作有筆有墨,兼擅工放,邊款長跋,亦為前人所不及。錢君匐書畫篆刻,均能發(fā)揮個性,自創(chuàng)新境,為世人所重。
書籍目錄
序略論趙之謙趙之謙刻印辨?zhèn)温哉搮遣T回憶郁達夫淚向杭州灑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略論趙之謙 一、我國藝術(shù)發(fā)展概況 我國的繪畫、書法和篆刻,都有悠久而光輝的歷史。這三者隨著時代而發(fā)展,在我國藝術(shù)史上連續(xù)不斷地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偉大的畫家、書家、篆刻家,發(fā)出了萬丈光芒,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在繪畫方面,從二千五百年前后戰(zhàn)國楚墓出土的無名氏帛畫《美女圖》起,乃至后來陸續(xù)出現(xiàn)的有名的畫家像東晉的顧愷之,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閻立本、李思訓、吳道子、王維、荊浩,五代的關(guān)同、徐熙、董源、黃筌,兩宋的巨然、李成、范寬、李公麟、趙佶、李唐、馬遠、夏璉,元代的趙孟頻、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王冕,明代的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董其昌、陳道復(fù)、徐渭、陳洪綬,清代的四畫僧,四王吳惲、揚州八怪,往后還有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以及不久逝世的齊白石、黃賓虹等等,已經(jīng)是數(shù)不清,說不盡的了。他們在我國的藝術(shù)史上都有所貢獻。他們的姓名,將永遠為人民所景仰,他們的作品,將永遠為人民所珍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