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自在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岳麓書社  作者:星云大師  頁數(shù):148  

前言

我從童年開始,就喜歡寫日記,但因那時生活艱苦,紙筆不周,只有將一些人事、新知、雜感、生活等記于腦海中。    一九四九年我初來臺灣,最初幾年曾寫了二十多本約兩百多萬字的日記。后來自己翻閱時,發(fā)覺日記中盡是寫些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寫到自己也是一副憤世嫉俗的丑陋面目。因此,在一九五二年的元旦,我重新在一本日記簿上寫道:“我,是自私的;我,是丑陋的;自贊毀他,妄自議論,實在是人類的劣根性?!睂懲辏揖蛯⒍啾救沼浉吨痪媪?。    現(xiàn)在回想起來,不禁感到有點可惜,因為日記是一個人生活的痕跡,是一個人成長的寫照。是一個人經驗的記載,更是一個人生命的歷史。假如那些日記至今還保存著,或者從那時起我一直將日記寫到今天,相信一定會有許許多多有關人事、生活、知識方面的往事可以追憶,不管好與不好,我相信一定可作為做人處事的龜鑒。    一九六三年,我參加“中國佛教會”訪問團到亞洲國家進行友好訪問,由于行程緊湊,我就在飛機、火車、渡輪上,甚至有時沒有桌子,如在印度天氣太熱,還趴伏在地面上,寫了八十天的日記,每天寫好后,要趕在《覺世》旬刊上發(fā)表,后來并將之定名“海天游蹤”,交由佛教文化服務處出版,想不到卻因為內容涉及一些對佛教人士的看法,因而引起不少風波。之后,我又至印度朝圣多次,對于佛國當初值得記述的事跡,并沒有留下雪泥鴻爪而深感可惜。    一九六七年,我開始創(chuàng)建佛光山,最初在《覺世》旬刊上發(fā)表每天大事記,約數(shù)年之久,后因鳳山張致良居士認為太過把人事公開報導,故而反對刊出,從此,我對開山時的心情經過未能留下絲毫痕跡,至今回憶,也覺得不無遺憾。    直至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組織了“國際佛教促進會大陸弘法團”到大陸探親弘法,當時臺灣各大日報紛紛邀我寫訪問日記,可能是因為事情太過繁忙,加上許多敏感問題,實在不易著筆,只有一一婉謝。雖然沒有將日記在報紙上發(fā)表.但是我仍然寫了三十天的日記,后因飛機輸送行李時的失誤,在大陸所買的書籍和那些珍貴的紀念品,甚至日記統(tǒng)統(tǒng)都遺失了,至今還不曉得流落何方,也許數(shù)百年后有人發(fā)現(xiàn)到的時候.說不定是一樁歷史公案哩!    是一九八九年的七月吧,我為了顧念《普門》雜志的發(fā)行量,對其聊盡一點心意,便自告奮勇地向主其事的依空、永蕓提供日記給他們發(fā)表.從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迄今四年,未曾間斷。這些日子,我將自己個人的生活、工作、弘法度眾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一切皆公諸于讀者之前。只是我的日記掛一漏萬,沒有真正顧及到生活方面.像有很多書信、談話、友誼、計劃,并沒有記錄下來,工作、演講等內容,也由于篇幅的局限。沒有完整地詳錄。尤其是對事情的看法、內心的感受.自覺表達得很不完全。    其實,這不是沒有原因的。負責筆錄日記的永莊,四年來他最辛苦,尤其因為他沒有跟我講話的習慣,也沒有問過我日記要怎樣寫,或許由于他不講話的緣故,我也沒有特意告訴他我的一些看法。所以,他無法確實地了解我心中的體會,唯有待日記寫好后,我在字里行間補上幾句就草率地完成。    這本日記除了永莊之外,曾經為我代筆過的有慈惠、慈容、依空、慧軍、永妙、滿果、依日、依筏、依門、依宏、依晟、永賢、永均、永蕓、慧傳、滿義、永海、滿和、永有、依益、覺幻和李仁玉等人.他們有的為我寫過一月半月,也有的只寫了一天兩天,無論記錄的多與寡,我仍然要向這些徒眾表示感謝,因為有他們,才沒有讓我的日記在四年里中斷過。    有人說。在我的日記中并沒有常??匆娢易x書:也有人說,讀我的日記,很少看到我吃飯修行.也甚少敘述我生活中的細節(jié),例如只見我坐飛機,并沒有提及我去買票,只聽聞我每天去某個地方.并沒有說誰替我開車……事實上,天天要做的事情,常常要做的事情,顧此失彼是在所難免的。    也有人問我:日記是什么?我想了想,覺得日記有時候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反觀自照;有時候日記是一個知己,可以盡情地向他傾訴自己內心的感受:有時候日記是一張功過表,上面記下了我們處世的對與錯;又有的時候日記是一部成長史,留下了成熟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也有時候會覺得日記是一個百味壇,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此外,也有許多讀者致電來函,給予我莫大的鼓勵,像每次日記發(fā)表后,都會看到讀者的熱烈回響:有的贊美我為法忘軀、為教犧牲奉獻,也有的說我的日記猶如一帖清涼劑,熄滅了都市里的喧嘩和紅塵中的紛爭;有的說日記好像一盞明燈,為大家學佛的道路指引方向,更有的說日記好比一朵美麗的鮮花,吐露清香怡人的芬芳……若要真的問我對日記的看法,我則覺得日記是我隨心自作、隨性自遣的生活小品。    感謝很多人寫了閱讀“星云日記”的感言.如:  “《中央日報》”社長石永貴先生、胡志強先生、作家尹雪曼先生、薇薇夫人等。有的人說我的日記有教育性的內容,有的人說有跟隨我弘游天下.的感覺,但我自己并不滿意,因為文字并不十分流暢,對問題的看法也不十分深入,尤其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上下關系及詩詞古句。我都記不清出處。除感謝外,在此也順便說聲歉意。    現(xiàn)在,《普門》要將我這四年來的日記發(fā)行單行本,到一九九二年止,總計有二十冊之多,感謝三寶的加持,和所有親友信徒的因緣,沒有你們,就沒有現(xiàn)在這本日記。    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開山寮

內容概要

  為學做人之道最大的障礙是固執(zhí)、排斥,
  故學習初步就是要一入門,
  一切都要放在門外,
  如此才能過得安然自在!
  本書為《星云日記》(第一輯十五冊)系列叢書之第一冊,分為“安然自在”、“承先啟后”、“點亮心燈”三部分?!缎窃迫沼洝肥珍浶窃拼髱?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等,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xiàn)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yǎng)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作者簡介

  星云大師,江蘇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十二歲禮宜興大覺寺志開上人出家。一九四九年赴臺,一九六七年創(chuàng)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之宗旨,主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yè),“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致力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yè)。星云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云大師講演集》、《佛學教科書》、《佛教叢書》、《迷悟之間》、《往事百語》、《人間佛教系列》、《人間萬事》、《佛光菜根譚》等,并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余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大師教化宏廣,計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眾達百萬之多。一九九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個國家或地區(qū)協(xié)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大師除屢獲殊榮外,國際上亦德風遠播,略舉其大者如:一九七八年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一九九五年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發(fā)的佛寶獎;二〇〇六年獲香港鳳凰衛(wèi)視頒贈“安定身心獎”;世界華文作家協(xié)會頒“終身成就獎”;二〇一〇年獲“中華文化人物”終身成就稱號。

書籍目錄

自序星云
一張紙,一枝筆,買得好歡喜 石永貴
安然自在(1989年7月1 13-8月31 13)
承先啟后(1989年9月1日-9月30日)
點亮心燈(1989年10月1日-10月31日)
星云日記的回響
超越時空的師徒接心依 日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姚家彥
超越的生命旅程 林光美
讀“星云日記”有如天天進入法海馮德榮
編后語
推動《普門》的一雙大手永 蕓
編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上周去圣地牙哥為西方寺開光落成,今日返回西來寺。    西方寺是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興建,一九八八年四月正式取得使用執(zhí)照,在美登記名稱為“圣地牙哥佛教會”,占地有一萬兩千平方英尺,內有云水寮、佛殿、會議室、客堂、講堂、禪堂、齋堂、圖書館等,為圣地牙哥一佛教道場。    美國參議員保羅·賽門先生,于今晚八時蒞臨訪問,他是西來寺落成以來首位來訪的參議員。西來寺以素席款待。餐后,寺中大眾特別在東禪樓舉行歡迎會。會中,賽門先生提到他本人與中國的淵源,并表示全力支持東亞人民移民美國。    七月二日    星期日    由佛光山傳真來的消息,得知《工商時報》以“佛要金裝”作大標題,報導佛光山向中鏵投資公司訂購三千尊純金佛像,依開光、點眼、加持等佛教儀式,推出銷售云云。    佛光山訂購三千尊金佛像?我看一尊都訂不起,哪能訂三千尊?    俗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投資公司”變成“投機公司”,像這種妄造黑白、販賣佛像的宣傳,真為今日世風日下的社會風氣憂慮!    為了佛光山教育會議,趁慈惠法師在洛杉磯籌備大學之便,特約山上男女二眾學部主任依空、慧軍暨監(jiān)學永周、極樂寺的依恒、關島的依宏、夏威夷的依筏,飛抵洛城參與會議。    七月三日    星期一    臺北縣新莊市長徐六郎先生,率該市代表一行二十人,在其姊妹市阿罕布拉市市長的陪同下,來到西來寺。我在歡迎會上致詞,贊許兩市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貢獻。會中亦邀請陳錫藩先生,以中英文致詞。餐后,新莊市長以紀念牌“友誼永存”贈送西來寺。    七月八日    星期六    為健全“中國佛教研究院”的教育體制.多日來參與慈惠法師等人的教制改革會議,初步擬定在佛光山教育院下設有三級院制:    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  (研究部)是屬一級院校,修學期限三年以上,其中分有僧伽教育研究班、義理儀制研究班、弘法教化研究班、法務行政研究班、佛教藝術研究班。招生分研究生(大專以上程度)與研究員(碩士以上程度)兩種。    佛光山叢林學院(大學部)屬二級院校,修學期限四年(含實習一年)。其間分有三個學部:    一、國際學部:內分有外籍學生輔導組、英文佛學系、日文佛學系、韓文佛學系、梵文佛學系、巴利文佛學系、藏文佛學系。    二、專修學部:分設有校本部、北海分部、西來分部,三處授課。內含有經論教理學系、文教弘法學系、法務行政學系、社會應用學系。    三、函授學部:授課期限四年。    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屬三級院校,修學期限二年。分別設有:大慈學園、大覺學園(含沙彌學園)、福山學園、圓福學園、普門學園、普賢學園暨都市佛學院。    另有男眾學部、女眾學部橫跨一、二、三級。    七月  九日    星期日    今日下午前往信徒曾才矩、潘佩蓉夫婦府上.舉行“家庭普照”,討論問題極為熱烈。    七月  十一日    星期二    上午八時三十分,張幼珠代表西來寺至圣地牙哥參加加州教育界會議,會議內容有關各大專院校之新訂法規(guī)等。    薩迦教主等一行五人于今早十點半蒞臨西來寺。餐后我和其會談,薩迦教主除送“哈達”外,并贈其著作數(shù)種。    印海法師帶領舊金山大覺蓮社的創(chuàng)辦人葉居士與紐約雷久南等人專程到西來寺訪問。    下午三時,和座落于鄰市的玫瑰園公墓的總經理一行四人商談,有關與西來寺合作興建“寶塔”等各項事宜,會談內容包括:工程興建、圖樣設計、產權及工程完成后的維護等問題。    西來寺后山海拓區(qū)居民協(xié)會的會長杰爾·巴耳先生來訪,杰爾先生表示愿全力協(xié)助西來寺解決停車場不敷使用的問題,并愿把土地租給西來寺作停車場之用。    人生哲學研究會美國總會會長蔡明燦先生今日專程到西來寺,攜帶海報與入場券正式邀請我于七月二十三日(星期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至四時三十分,于蒙特利公園市林肯飯店二樓,舉行盛大的專題演講。演講分上下兩場,首場的主講題目是·t大陸之行”,第二場“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在兩場之間并有國樂社演奏助興。主辦單位是以售票方式舉行。蔡會長并表示這次演講的收支結余將捐助給大陸留學生獎學金之用。    七月十二日    星期三    前山東大學美術系講師譚正,為印度國際大學譚云山之公子,在西來寺皈依,并發(fā)愿做佛光人.已在此居住年余,非常向往臺灣,今日送他回佛光山安住。    七月十三日    星期四    韓國星羅寺院長權法性老尼師一行五人于早上十一時來訪,老尼師表示曾參訪佛光山,本山留學韓國東國大學的依恩法師曾住過星羅寺,并受到老尼師妥善的照顧。    七月十五日    星期六    鄭心雄先生一行三人專程到西來寺訪問。    下午一時至三時到高天和居士府上家庭普照,四時至六時到吳南屏居士府上家庭普照。P15-21

后記

星云大師,1927年生,江蘇江都人。12歲出家,1949年赴臺,1967年開創(chuàng)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yè)。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選為世界總會會長;于五大洲成立170余個國家或地區(qū)協(xié)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師一言一行所產生的影響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會。星云大師自1989年訪問大陸后,便一直心系祖國的統(tǒng)一。近年回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并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鐘,期能促進祖國統(tǒng)一,帶動世界和平。星云大師著作等身??傆媰汕f言,已在大陸出版80余種,深受讀者歡迎。    《星云日記》收錄星云大師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記,最初陸續(xù)刊登于《普門》雜志“星云日記”專欄,后結集由臺灣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兩次出版,共計44冊。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xiàn)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yǎng)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此次岳麓書社出版《星云日記》,分三輯先后推出,第一輯收第1冊至第15冊,第二輯收第16冊至第30冊,第三輯收第31冊至第44冊。各冊書名不變,對原版編排格式作了簡要調整,極個別文字作了刪節(jié)處理。此次出版除改繁體豎排為簡體橫排外,對有些不便大陸讀者閱讀的詞語用法也作了改訂,如原版中“計畫”“規(guī)畫”改為“計劃”“規(guī)劃”,“連絡”“連系”改為“聯(lián)絡”“聯(lián)系”,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均徑改,不出校記。但原版中專名(人名、地名等)之譯名,無論常見或稀見,皆一仍其舊,如“布?!? (即布什)、  “雪梨”  (即悉尼)等,為避免轉譯之誤也,讀者諸君明鑒。    臺灣某些與大陸名稱相同的大學或文化事業(yè)機構,或其他容易產生歧義誤解的機構名稱等,加引號表述,如臺灣“中山大學”“故宮博物院”“商務印書館”等?!吨醒肴請蟆贰吨袊鴷r報》等涵蓋全國性稱謂的報刊名稱,加引號表述,如“《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等。

編輯推薦

從平實的步伐中,進入佛學、進入一代宗師圣潔的心境!    日記,是生活的痕跡,是成長的寫照、經驗的記載,也是一個人生命的歷史。大部分的日記是私密的,或深植內心深處,或隨著歲月泛黃……這是一份特別的日記,來自眾生,屬于眾生,讀《安然自在(星云日記1)》(作者星云大師),仿佛進入一個開闊的胸懷,一頁內心最深層的省思……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安然自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很好的書,適合經常的翻閱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