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代給胡適的信

出版時間:2005.10.01  出版社:牛津大學  作者:陳之藩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 大 學 時 期 給 胡 適 的 信 》 是 作 者 陳 之 藩 在 一 九 四 七 年 前 後 給 胡 適 之 先 生 的 十 三 封 信 函 。 胡 適 之 先 生 那 時 是 北 京 大 學 當 校 長 , 而 作 者 則 在 天 津 北 洋 大 學 電 機 系 唸 三 、 四 年 級 。
作 者 與 胡 適 之 先 生 的 緣 起 , 是 由 適 之 先 生 的 廣 播 而 起 , 作 者 聽 到 胡 適 之 先 生 的 廣 播 , 覺 得 有 一 些 不 同 的 地 方 , 便 開 始 給 他 寫 了 一 封 信 , 彼 此 的 通 信 就 這 樣 開 始 了 。 兩 人 通 信 的 內 容 , 由 讀 書 時 的 趣 事 , 以 至 「 形 上 學 」 等 話 題 , 無 所 不 談 , 因 此 作 者 在 後 記 中 形 容 : 「 與 胡 適 之 先 生 的 故 事 有 很 多 , 零 零 散 散 的 寫 在 我 的 散 文 裏 。 算 是 朋 友 嗎 ? 又 不 是 太 談 得 來 ; 不 是 朋 友 嗎 ? 他 實 際 上 改 變 了 我 的 命 運 。 」

作者簡介

陳 之 藩 1925 年 生 , 北 洋 大 學 電 機 系 學 士 , 美 國 賓 夕 法 尼 亞 大 學 科 學 碩 士 , 英 國 劍 橋 大 學 哲 學 博 士 。 曾 任 美 國 普 林 斯 頓 大 學 副 研 究 員 , 休 士 頓 大 學 教 授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講 座 教 授 , 波 士 頓 大 學 研 究 教 授 ; 現(xiàn) 任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電 子 工 程 系 榮 譽 教 授 。 著 有 電 機 工 程 論 文 百 篇 , 《 系 統(tǒng) 導 論 》 及 《 人 工 智 慧 語 言 》 專 書 二 冊 ; 散 文 有 《 蔚 藍 的 天 》 、 《 旅 美 小 簡 》 、 《 劍 河 倒 影 》 、 《 一 星 如 月 》 、 《 時 空 之 海 》 、 《 散 步 》 等 ; 選 入 香 港 中 學 中 文 教 科 書 者 , 有 〈 寂 寞 的 畫 廊 〉 等 四 篇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時代給胡適的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信寫于1947年前后,我是當昨天剛寄來的信讀的
      
      --------------------------------------------------------------------------------
      
      
      
      我們相信,許多青年苦悶不在自己,而在環(huán)境,也許不在環(huán)境,而在對環(huán)境認識的不足。
      
      
      胡適之先生有一次廣播:題目是《眼前文化的動向》,大致分為三點:一是用科學成果解除人生痛苦;一是用社會化的經濟制度來提高生活水準;一是用民主化的政治制度來解放思想,完成獨立人格。在末一節(jié)胡先生特別針對了共 產主義說:在民主的大潮流中,三十年的專制獨裁,不過是小小逆流,小小波折而已。
      
      
      拉斯基教授批評蘇聯(lián)非常中肯,他說:它對科學的忠實,它對經濟的平等,它對種族的無歧視,它對教育的普及,它對婦女的解放,都是空前的進步。這一點我們在它的數(shù)目字上可以看出來是確實的。或者說是近似的。它政治的專制,思想的不自由,也是不容否認的。
      
      
      馬克思用了唯物史觀的出發(fā)點,來辯證地(用自身的辯證)演繹出全盤的理論。這與笛卡爾的做法差不多。因為步步為營,步步反觀,在整個系統(tǒng)中找不出錯誤,而如果用外界來證明時,設若不可證明的公理有所修正,恐怕就有變動了。
      
      
      如博克爾Backle所說,一個工業(yè)國家易有自信,而一個農業(yè)國家最無自信,因為一個工人可以由他的手中造成意欲的東西來,提高了自己的位置。而一個農人的收獲多半是靠天,常向風雨祈禱降服,也就產生了順從的性格。這是必然的。當我們看到五十年的努力學習不能有些成績時,自然要對外力震駭住了。所以達爾文一來,我國立時是達爾文的世界,馬克思一來,我們立時是馬克思的世界,并不像外國的爭執(zhí)數(shù)十年百年才接受,或者仍然拒絕。這證明工業(yè)國家的自信力高,而農業(yè)國家的自卑心大。
      
      
      社會將希望付托給青年,青年又將責任推諉于社會。不但沒有把江河日下的惡性循環(huán)打破,而且局勢日益嚴重,并且混亂起來。
      
      
      中世紀宗教的專暴與秦以后儒家的統(tǒng)一,由清一色的文化帶來的是黑暗時期的文化停滯。
      
      
      想救國先得有決心,可是這個決心的培養(yǎng)又受環(huán)境的影響,如此往復循環(huán),究竟從何插手?誰做?
      
      
      現(xiàn)在的問題變成這樣:并不是每個人如托爾斯泰晚年去劈柴,燒火,滿足自己的良心的錯覺即算了事。而是要有中流砥柱,舍我其誰的精神,才能挽回這末世的劫難。與完成自己在歷史上的一些使命。不然,不但對不起以往,更對不起未來。
      
      
      古時希臘忽瘟疫流傳起來,于是群眾都赴教堂祈禱,為他所愛的鄉(xiāng)土與他的鄰人。結果教堂成了很好的媒介,瘟疫與死亡傳怖的更快了。
      
      
      我在商丘下車,路徑安徽,橫穿中原。在河南半月的行程,使我認識了中國的本來面目,并不是如故都宮闕的豪華,而是大人孩子們穿著襤褸不成形的衣裳,住著窯洞。
      
      
      事實的證明,共 產主義所流行的地方,不是高度工業(yè)化的地方;共 產思想所流行的地帶,不是科學精神有素養(yǎng)的地帶,而是宗教色彩最弄的地帶。
      
      
      所謂昆明四烈士,是因為其中一個因到(西南)聯(lián)大理便宜發(fā),而中流彈死去,然而聞(一多)先生就有聲有色的渲染起來!可巧國 民 黨的政策愚蠢不堪,偏偏聞先生在暗殺下死去,這樣又引起了一般教授的同情,于是運 動就風起云涌起來了!
      
      
      在昆明時,蔡維藩先生名為小便隊長,因為聞一多先生在開校會講話時,他領著頭去小便,于是因此釀成了意氣之爭。
  •     看陳之藩先生的這幾封信時,越讀越覺得背上不斷地冒著冷汗。
      這些給胡適先生的信寫于1947年前后。那時胡先生是北京大學校長,而陳先生則在天津,上北洋大學電機系三、四年級。
      
      我覺得害怕不僅僅是因為陳先生的那么年輕時對國家的關心程度高于我們同時代年輕人那么多,也不僅僅是因為感慨我們現(xiàn)在的那些當年被陳先生非常看得起的法學院學生的思想深刻度還不如當年的那些工學院學生,而更多的恐怕是他對于那個時代的批評與反思竟然幾乎能完整而無需改動地搬到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這是不是可以近似看成我們現(xiàn)在的民眾比60多年前一點進步都沒有呢?在中gong籠絡人心的手段和年輕人的反應上尤其明顯。到底是為什么讓他們屢試不爽呢?
      
      那先來看幾條摘錄:
      “幾本宣傳小冊就斬斷了個個青年的神經,仁者的木訥當然拽不住令色的巧語,大批大批的青年盲目的動起來了,再加以有‘權力’可以滿足——因為中gong干部可以殺人,有女色可以饜欲;有‘向青年學習’的口號作為迷霧,有暗中線索可以任意屈伸;有兩套道德標準可以利用——一套是好漢哲學,一套是吃飯哲學,又加上兩面倒的教授的風涼,于是就釀成現(xiàn)在這樣一個局面。中gong的得勢在干部,干部的來源是青年,青年找不到思想的依歸,找不到教師的指示,受高舉而瘋狂起來。這個時代的中國說得復雜固然可以;但簡單說來,也不過如是。”
      
      當然他指的恐怕主要是青年們隨隨便便就被煽動起來出去開展什么運動。當年是被利用而去反對那時的當權者;而今日,在野的變成了當權的。運動是絕對要抵制的,而那兩套哲學恐怕就延續(xù)至今了。
      
      再看看這兩條:
      “現(xiàn)在青年像餓狼一樣,如果無正常的食物可吃,毒物是很容易吞下去的。影響所及,直不可思議?!?br />    “隨著黃泛區(qū)之戰(zhàn)與美援之來,所帶來的陶醉;隨著長久麻痹,與隨俗浮沉所帶來的混世;‘犬儒思潮’恐怕一變而為土匪思潮。教育愈發(fā)達,無內容的教育愈來愈壞。實際上有一個明白人,勝過萬萬個盲從的。這樣發(fā)展下去,愈來愈壞?!?br />   
      如果那時的青年是容易吞下毒物的話,今日的中國青年恐怕就是從媽媽的子宮里出來就被泡在毒藥里了。因為周圍都是些中毒的人,你不中毒就無法生存,而絕大多數(shù)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中毒的。至于教育問題……還有什么可多講的呢?
      什么“混世”“犬儒”,時評人們已經說得太多了。而“土匪”,大家每天上網必會碰到那些強盜邏輯的言論,它早已滲入我們每天對世界的感知中了。
      
      可是有一點,陳先生當年的辦法今天恐怕就不能用了:
      “最近我與一個左傾幼稚病的同學辯理,做了這個方法的實驗。就是與他辯理時,他固執(zhí)得根本不容外物。但用一種不相干的象征辦法卻很容易說服他。
      他說:‘誤殺了人無關系,主要的要順潮流,不管國情。只要社會好了,一切全好了。’我與他說理,如何也說不服他。但我末后舉了一個例子,我利用他的聯(lián)想力卻把他說服了。我說:‘讓你這一說,一切病均可治,只要16 Normal的硫酸灌下去,細菌準死,可是人也完了?!@樣不相干的例卻比說理來得有效。這是以敵法制敵人的辦法。”
      
      掌摑閻崇年無關系,主要的要show出年輕人對言論自由的追求,不管方式。只要沖撞了權威話語權,一切就值得肯定。
      只可惜如今想用這種軟性間接的象征辦法,是極少有人會耐心聽完的。
      
      當然也有一些他那時的情況與我們現(xiàn)在完全相反的:
      “到一二一以后,不知道哪來的那么股力量,工學院人數(shù)大為增加,而法學院卻減少了……”
      
      看看現(xiàn)在法學院多熱門,工學院這么死板能跟它比么?不過,當然最熱門的是商學院,這點是陳先生那個年代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xiàn)的狀況。
      
  •   在香港買到了這本書
  •   那是你想像中的中國……惡心想吐
  •   這就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后的真實感受。
    我完全沒有期待您會理解或者同意的意思。
      
    而且,不好意思,我不太能看懂您的話。能不能說得明確些?
  •   現(xiàn)在的學生成長太慢了,太慢了
    相對那個時候而言。。
    我們有見到有任何的文學作品,能比較深刻地表露出現(xiàn)實社會的無奈,陰暗,殘忍么?
    幾乎沒有!
    我們有見到有任何人能很形象地諷刺當今的各種荒誕,可笑的社會現(xiàn)實么?
    罕見得很
    因為往往當你覺醒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年紀已經不小了
    已經不可避免地染上各種毒素了
    而你要擺脫這些束縛的話,就好像要拔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這個神奇的星球一樣。
  •   的確,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比那時更不容易讓人覺悟。
    所以,我覺得那部分已經覺悟的人要動用一切能力和資源試著去跟其他人溝通。
  •   可惜買不到這個書
  •   在三表哥 的時代,一桿青年大喊:我們是流氓!
    人民群眾嘀咕了依句:很好,很強大。。。
  •   記得昨天學校來了個做講座的,教室爆滿,個人覺得講得不怎么樣。結束后推銷講者的書
    看一學生一口氣買5本。。。。。
    我們真的太餓了 太容易食物中毒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