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自然地理研究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楊達源,周生路  頁數:34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介紹了地球表層中“氣、水、土、生、地”物質與物質運動及其復雜的相互關系的最新研究。全書共六部分22章,重點介紹現代地理學思想、地理環(huán)境效應的研究、城市化和城區(qū)的水文水環(huán)境效應的研究、重金屬污染在內的土壤退化、河口潮灘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濕地的生態(tài)建設、沙漠與黃土過程的再研究與金沙江下段(石鼓—宜賓)多次襲奪貫通東流的研究。    本書專供地學各院系培養(yǎng)研究生,也可作為地學各院系師生的教學參考書;同時也可供地學科研單位、生產單位和工程部門等科研人員和設計工作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楊達源, 1941年生,江蘇武進人,1964年南京大學地理學系本科畢業(yè),1981年獲南京大學自然地理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F任中國第四紀研究會海岸線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徐霞客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
周生路,男,1968年6月出生,江西大余人。1990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大地海洋科學系自然資源專業(yè),1997年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1999年晉升副教授,2004年晉升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導師?,F任中國土壤學會理事、江蘇省土壤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環(huán)境學會理事、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國家國土資源部全國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技術指導專家組成員、《土壤》和《現代城市研究》雜志編委。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緒論 第1章  過去與現在的自然地理學 第2章  現代(自然)地理學思想第二部分  “全球變暖”的研究 第3章  全球變化的區(qū)域響應——近幾十年來長江流域的氣候變化 第4章  全球變暖的地理環(huán)境效應研究第三部分  水文水環(huán)境研究 第5章  大氣降水的污染 第6章  大氣降水的氧同位素比率變化的研究 第7章  城市化的水文水環(huán)境效應研究 第8章  城區(qū)水環(huán)境演化 第9章  黃河流域史前(4000年前)大洪水的研究第四部分  土壤環(huán)境與土壤過程 第10章  化學風化、元素遷移與成壤作用 第11章  現代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空間變異 第12章  土壤退化研究第五部分  生態(tài)保護與生態(tài)建設 第13章  種群組構與滅絕演化的數理分析 第14章  河口潮灘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第15章  江蘇濱海濕地的生態(tài)建設與生態(tài)保護第六部分  地貌過程研究 第16章  高山冰雪剝蝕夷平的地貌過程 第17章  沙漠與黃土過程的再研究 第18章  現代剝蝕速率的研究 第19章  金沙江石鼓—宜賓河段多次襲奪貫通東流的研究 第20章  長江三角洲地貌過程 第21章  熱帶生物海岸地貌過程的研究 第22章  克賴斯特徹奇港鹽沼濕地邊緣陡坎微地貌過程的研究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過去與現在的自然地理學  經過30多年來的有關“氣、水、土、生、地”方面及其相互關系的調查研究和大學自然地理學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現在中國的自然地理學的基本特點是:繼承了探討“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個方面相互關系及其對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的傳統(tǒng),以闡述“氣、水、土、生、地”物質與物質運動和相互關系及其對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為主要內容?,F在的自然地理學應該成為大學“地球科學”類各院系的公共基礎課?! ?.1 自然地理學的正本清源  幾十年以來,有關方面總把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視為“舶來品”,視為地球概論、氣象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地理、地貌等內容的組合或以這些學科知識為基礎的綜合。如果我們把上面提到的有關學科的研究內容理解為分別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個方面,那么,最早對上述八個方面有關現象進行“分門別類”做實錄并分析其“相互關系”與探討其發(fā)展變化的,恰恰是幾千年前中國周代的部分有心人所編纂的《周易》。在《周易·系辭》中依次有如下的敘述: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是故知幽明之故”、“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代自然地理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這書很好,作者水平很高
  •   還行吧,比較清楚地展示了我國自然地理研究的一些新進展。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