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徐滔滔 主編 頁數(shù):271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隨著物理學近年來在其他學科中的滲透和廣泛應用,大學物理實驗的內(nèi)容日益廣泛,要求日益提高。大學物理實驗課除了作為高校理工科學生的重要基礎課程外,同時作為其他非理工科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類課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武漢工業(yè)學院從事物理實驗教學的同仁們從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對物理實驗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有益探索,先后承擔了湖北省“工科物理實驗‘課題研究’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普通工科物理實驗遠程輔助教學系統(tǒng)”、“大學物理系列課程的整體構建與改革研究"等教改研究項目,并取得重要成果。本教材是總匯多年教學實踐經(jīng)驗和改革研究成果編寫而成的。綜觀全書,有三個方面的特色引人注目。 其一,教材遵從教學規(guī)律,以分層次遞進模式編排實驗項目。全書將課程實驗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注重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訓練;第二層次,突出物理實驗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第三層次,體現(xiàn)物理實驗的初步研究設計能力培養(yǎng)。不同層次分別采用“牽著走”、“引著走”、“放手走”的不同教學方式,既強調(diào)夯實物理實驗的基礎,又在物理實驗綜合、應用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中,積極地將學生推向自主研究型學習的境地。這樣的安排適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 其二,教材內(nèi)容翔實,選題新穎。全書共精心編寫了64個實驗項目。在符合《高等工業(yè)學校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同時,也為學習者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學習材料。書中傳統(tǒng)的基礎實驗與新技術、新手段的項目以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了物理實驗的豐富內(nèi)涵。全書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主線,比較好地做到了實驗能力訓練與實驗素質(zhì)培養(yǎng)相融合。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工業(yè)學校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是編者多年從事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的成果。全書結構緊湊,實驗內(nèi)容豐富,共收入64個物理實驗項目,有許多新穎的實驗基礎知識。書中對實驗方法及其原理的敘述力求繁簡適當,深入淺出,以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行研究。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理工科各專業(yè)物理實驗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涉及物理學的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緒論 0.1 物理實驗的地位與作用 0.2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 0.3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基本程序第1章 物理實驗的基礎知識 1.1測量與誤差 1.2 不確定度的估算 1.3 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 1.4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常用方法 1.5 物理實驗的基本方法 1.6 物理實驗的基本調(diào)整技術及操作規(guī)程 自測習題第2章 基礎性實驗 實驗2.1 長度的測量 實驗2.2 重力加速度的測定 實驗2.3 物體轉(zhuǎn)動慣量的測量 實驗2.4 金屬絲楊氏模量的測量 實驗2.5 金屬桿線膨脹系數(shù)的測定 實驗2.6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shù)的測定 實驗2.7 冷卻法測量金屬材料比熱容 實驗2.8 電路故障判斷 實驗2.9 電阻元件電阻值的測量 實驗2.10 電表的改裝與校正 實驗2.11 雙蹤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2.12 薄透鏡焦距的測量 實驗2.13 牛頓環(huán)與劈尖干涉的觀測及應用 實驗2.14 分光計的調(diào)整和使用 實驗2.15 邁克耳孫干涉儀的調(diào)整和使用第3章 綜合應用性實驗 實驗3.1 聲速的測量 實驗3.2 弦振動特性的研究 實驗3.3 歐姆表的設計及制作 實驗3.4 數(shù)字式溫度計的設計及制作 實驗3.5 霍爾效應法測量磁場 實驗3.6 鐵磁材料磁滯回線的測試 實驗3.7 電子束的電聚焦和電偏轉(zhuǎn) 實驗3.8 電子束的磁偏轉(zhuǎn)和磁聚焦 實驗3.9 電位差計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實驗3.10 最小偏向角法測量折射率和色散曲線 實驗3.11 光柵衍射參數(shù)的測量 實驗3.12 干涉儀測定光源相干長度和薄透明體的折射率 實驗3.13 雙光柵測量微弱振動的位移 實驗3.14 用超聲光柵測量聲速 實驗3.15 光電效應特性的觀測 實驗3.16 弗蘭克-赫茲實驗 實驗3.17 密立根油滴法測量電子電荷 實驗3.18 計算機仿真實驗第4章 研究設計性實驗 4.0 研究設計性實驗概述 課題4.1 物體密度的測量 課題4.2 黑箱探謎 課題4.3 設計與組裝簡易萬用電表 課題4.4 雙蹤示波器測量相位角 課題4.5 示波器測量超聲波衰減曲線和壓電換能器轉(zhuǎn)換效率 課題4.6 單臂電橋測量電壓表內(nèi)阻 課題4.7 替代法測量線性電阻 課題4.8 補償電壓法測量電阻 課題4.9 U31型低電勢直流電位差計校準微安表 課題4.10 U131型低電勢直流電位差計測量低電阻及材料的電阻率 課題4.11 望遠鏡組裝及其視放大率的測量 課題4.12 最小偏向角法測量光波波長 課題4.13 全息照相 課題4.14 二極管特性的研究 課題4.15 三極管的應用研究 課題4.16 三極管放大倍數(shù)測試儀的設計制作 課題4.17 轉(zhuǎn)動慣量的測量及研究 課題4.18 反射光偏振性的研究 課題4.19 旋光性溶液濃度的測量 課題4.20 材料力學特性的研究 課題4.21 動態(tài)法測量固體材料的楊氏模量 課題4.22 干涉法測量金屬的熱膨脹系數(shù) 課題4.23 落針法測定液體的黏性系數(shù) 課題4.24 RLC串聯(lián)電路暫態(tài)過程的研究 課題4.25 交流電橋的研究及應用 課題4.26 利用p—n結特性測量玻爾茲曼常量 課題4.27 電介質(zhì)相對介電常數(shù)的測定 課題4.28 微波特性的研究 課題4.29 溫差電現(xiàn)象的研究 課題4.30 太陽能電池基本特性的測定 課題4.31 氫燃料電池工作性能的研究參考文獻附錄A 國際單位制附錄B 基本物理常量基本物理實驗儀器索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