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劉鈁,魏保生 頁數:509 字數:1079000
內容概要
《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系列叢書(包括跨越考綱篇、實戰(zhàn)規(guī)律篇和沖刺高分篇)貫徹“兩點三步法”的教學理念:“兩點”即尋找考點、記憶考點。“三步”:第一步,通瀆《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跨越考綱篇》,領悟大綱精髓,以便心中有數;第二步,熟做《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實戰(zhàn)規(guī)律篇》真題,識破出題玄機,以便掌握命題思路;第三步,鞏固練習、有的放矢地做《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沖刺高分篇》習題和模擬,以便從容應對考試。 本套叢書以最新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醫(yī)綜合考試大綱為藍本,以歷屆真題為核心,以現行最新教材為依托,以多年中醫(yī)綜合考試輔導講義為制勝點——透徹分析和總結出了64種題型,首次揭開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醫(yī)綜合出題和命題的規(guī)律,使讀者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精解了全部考試要求的知識點(“尋找考點”),使讀者有效地復習;精練且覆蓋所有的考點。每一節(jié)的題目就是考試大綱的要求,可以節(jié)省讀者寶貴的時間。獨創(chuàng)和精練的“記憶考點”方法(點睛點評),使復習變得有趣和有效。在機械無聊的復習中,有趣的記憶提示使讀者耳目一新,輕松上陣。 本書是系列叢書之實戰(zhàn)規(guī)律篇,其上篇把歷年(1990~2009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分科、分章節(jié)歸類,提出了應對中醫(yī)綜合考試的64種題型,使得考生掌握出題的規(guī)律;中篇把歷年(1990~2009年)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中醫(yī)綜合真題分科、分章節(jié)進行詳細的解釋;下篇包括lo套“重組”的模擬題,是以歷年真題為基礎,按照大綱的要求重新組合使考生能通過對真題的反復接觸而觸類旁通,提高應試能力。 本書適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中醫(yī)綜合考試人員和中醫(yī)院校本科學生考試使用,也可以作為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專業(yè)技術資格(職稱)考試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中篇 歷年(1990~2009年)真是分科答案與精解 第1部 分中醫(yī)基礎理論 第1章 緒論 第2章 陰陽五行 第3章 臟象 第4章 氣血津液 第5章 經絡 第6章 病因 第7章 病機 第8章 防治原則 第2部 分中醫(yī)診斷學 第1章 緒論 第2章 望診 第3章 聞診 第4章 問診 第5章 切診 第6章 八綱辨證 第7章 病因辨證 第8章 氣血津液辨證 第9章 臟腑辨證 第10章 其他辨證方法 第3部分 中藥學 第1章 總論 第2章 解表藥 第3章 清熱藥 第4章 瀉下藥 第5章 祛風濕藥 第6章 化濕藥 第7章 利水滲濕藥 第8章 溫里藥 第9章 理氣藥 第10章 消食藥 第11章 驅蟲藥 第12章 止血藥 第l3章 活血化瘀藥 第14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 第4部分 方劑學 第5部分 中醫(yī)內科學 第6部分 針炙學下篇 考前沖刺:10套真題“重組”全真模擬題及答案 (一)“重組”全真模擬題 (二)“重組”全真模擬題精解
章節(jié)摘錄
六十、歷年真題所有出現過的“著作”的題型1.《難經·六十八難》關于“五輸穴”主治的論述中,“經”所主的是:喘咳寒熱(78,/2009)2.《靈樞·本神》所言“因志而存變”謂之:思(4/2002)3.《醫(yī)貫》關于命門的論點是:“七節(jié)之旁,中有小心”說(73/1993,71/2003)4.《景岳全書》關于命門的論點是:命門為“水火之宅”說(74/1993,72/2003)5.《難經》關于命門的論點是:左。腎有命門說(73/1991,73/1998)6.《內經》關于命門的論點是:“命門者,目也”說(74/1991,74/1998)7.《內經》所說“味過于辛”則:筋脈沮弛,精神乃央(12/2003)8.《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于苦”則:脾氣不濡,胃氣乃厚(1l/1999)9.《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味過于甘”則: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13/1992,10/1998)10.《素問·五藏生成》說“多食咸”可致:脈凝泣而變色(10/2002)11.《素問·五藏生成》說“多食辛”,可致:筋急而爪枯(9/2001)12.《素問·五藏生成》說多食酸則:肉胝胎而唇揭(7/1991)1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認為,七情內傷先自哪些臟腑郁發(fā):心、肝、脾(1l/2003)14.《素問·五藏生成》說“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12/:1994)15.《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于苦”,則:①脾氣不濡;②胃氣乃厚(110/2005)16.《內經》認為,寒邪入經,其性凝滯,則:①客于脈外則血少;②客于脈中則氣不通(112/2003)17.《臨證指南醫(yī)案》說“內風”產生之機理為:體內陽氣之變動(11/1998)18.《靈樞·經脈》說何經“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足陽明胃經(11,/2002)19.《靈樞·經脈》所載“實則癲狂,虛則足不收,脛枯”,此為何經的病變:足陽明胃經(8/2004)20.《素問·診要經終論》載,臨床見“戴眼,反折,瘛疚,其色白,絕汗乃出”,為何經氣血衰竭:太陽之脈(12/2002)21.《臨證指南醫(yī)案》指出“內風”的機理均屬于:陽氣之變動(12/1997)22.《臨證指南醫(yī)案》指出“內風”的機理屬于:體內陽氣之變動(11/2000)23.《臨證指南醫(yī)案》指出“內風”的機理均屬于:體內陽氣之變動(8/1991)24.《三指禪》一書,為何人所著:周學霆(19/1998)25.《瀕湖脈學》所載脈象為:27種(24/’2006)26.《素問·刺熱》把哪臟與額加以聯系:心(14/2001)27.《脈經》中把小腸配屬于:左寸(26/1994)28.《五十二病方》涉及藥物數目為:240種(36/2000)29.《本草經》謂“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的藥物是:合歡皮(35/2000)30.“制方之用,大、小、緩、急、奇、偶、復七方是也”一語出自:《傷寒明理論》(43/2006)31.《醫(yī)方集解》所載木香檳榔丸較張子和在原方組成藥物上多:三棱、芒硝(45/1996)32.明確將咳嗽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的是哪一部書:《景岳全書》(55/2001)33.表證過汗,風病誤下,瘡家誤汗,致使外邪侵入,津液耗傷,筋脈失養(yǎng),皆可致痙。此種誤治致痙的理論始于何書:《金匱要略》(59/1998)34.《理虛元鑒》所說的“治虛有三本”是指哪三臟:肺、脾、腎(72/:1991)35.《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說明:陰陽對應制約(1/2007)36.下列望診專著中,屬明代醫(yī)家所著的是:《傷寒觀舌心法》(162/2007)37.普濟消毒飲組成中須用酒炒的藥物是:黃芩、黃連(172/2007)六十一、歷年真題所有出現過的“組成”的題型1.黃龍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當歸(45/2009)2.獨活寄生湯的組成中不含有的藥物是:白術、荊芥、桂枝(46/2009)3.加味逍遙散的組成是逍遙散加:丹皮、梔子(47/2009)4.半夏厚樸湯的組成除半夏、厚樸外,還含有的藥物是:茯苓、生姜、蘇葉(53/2009)5.含二硫化二砷礦物藥是:雄黃(40/1999)6.再造散的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熟附子、煨生姜(43/2003)7.再造散的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熟附子、煨生姜(40/2004)8.銀翹散和桑菊飲的組成藥物中含有:連翹、薄荷、蘆根(45/1997)9.新加黃龍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人參、玄參、海參(44/1997)10.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麻子仁丸組成藥物的是:當歸(44/1998)11.麻子仁丸的組成藥物中含有:①枳實、厚樸;②大黃、杏仁(140/1991)12.新加黃龍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①大黃、芒硝、甘草;②當歸、人參、生姜汁;③生地、麥冬、玄參(144/2001)13.痛瀉要方的組成藥物是:白術、芍藥、防風、陳皮(42/1994)14.大柴胡湯和小柴胡湯的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有:①黃芩;②半夏;③生姜(145/1999)15.青蒿緊甲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牡丹皮、生地(42/1999)16.下列何藥不是四妙勇安湯的組成藥物:連翹(15/1992)17.四妙勇安湯的組成藥物是:銀花、玄參、當歸、甘草(42/2003)18.龍膽瀉肝湯與清胃散的組成藥物中含:當歸、生地(89/1998)19.龍膽瀉肝湯與涼膈散的組成藥物中含:黃芩、梔子(90/1998)20.清胃散的組成藥物中含有:升麻(111/1999)21.玉女煎的組成藥物中含有錯誤的是(c型題):①升麻;②柴胡(112/1999)22.清胃散的組成藥物中含有:升麻(111/1996)23.清骨散的組成藥物中含有錯誤的是(C型題):①升麻;②柴胡(112/1996)24.下列選項中,屬于清骨散組成的藥物有:①秦艽;②知母;③鱉甲(132/2006)25.黃連解毒湯與茵陳蒿湯的組成藥物中均含有:梔子(145/2002)26.小建中湯的組成是: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35/1990)27.犀黃丸的組成藥物中含有:乳香、沒藥(44/1993)28.吳茱萸湯與小建中湯的組成藥物中均含有:生姜(44/1999)29.陽和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麻黃(43/1999)30.吳茱萸湯原方重用的藥物是:生姜(89/1996)31.吳茱萸湯原方組成中不含有的藥物是:白術(90/1996)32.小金丹的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麝香(103/2003)33.至寶丹的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①麝香;②牛黃(104/2003)34.下列何藥不是一貫煎的組成藥物:天門冬(43/1992)35.《醫(yī)方集解》香砂六君子湯的組成是四君子湯加:香附、砂仁、陳皮、半夏(48/2006)36.當歸補血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錯誤的是(C型題):①生地黃;②熟地黃(113/1995)37.百合固金湯的組成藥物中含有:①生地黃;②熟地黃(114/1995)38.真人養(yǎng)臟湯與芍藥湯的組成中均含有的藥物是:當歸、芍藥(146/2002)39.下列選項中,屬于九仙散組成藥物的有:①款冬花;②烏梅;③貝母(134/2005)40.天王補心丹的組成藥物中含有:①天門冬;②麥門冬(115/1995)41.貝母瓜蔞散的組成藥物中含有錯誤的是(C型題):①天門冬;②麥門冬(116/1995)42.下列選項中,屬于酸棗仁湯組成的藥物有:①川芎;②茯苓;③知母(131./2006)。
編輯推薦
《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實戰(zhàn)規(guī)律篇)》特點:五萬中醫(yī)考生的首選品牌,行之有效的中醫(yī)復習指南,獨一無二的醫(yī)學考試模式,持之以恒的醫(yī)學考試幫手,貼心互動的醫(yī)學考試專家,累計銷售突破120000冊,原創(chuàng)記憶法被多家出版社和培訓機構引用,5年連創(chuàng)覆蓋率90%、命中率60%的戰(zhàn)績“兩點三步法”引導醫(yī)學應考潮流,唯一把2009年中醫(yī)綜合真題插入相應章節(jié),價格卻僅為同類書的70%。心高路遠考無邊,上學上班有誰憐,掘地三尺尋考點,苦探記法創(chuàng)經典,考試行醫(yī)不畏難,笑看人生一百年。把章節(jié)的考點詳細地羅列出來,使得考生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前看后查”(查漏補缺)應用各種圖表和記憶方法對所有考點進行全面的復習輔導,精練而高效獨創(chuàng)和精練的“記憶考點”方法和應考策略,使復習變得有趣和高效。揚長補短穩(wěn)中取勝,讓中醫(yī)綜合約你增光添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