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美學視野中的界面與身體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陳月華,王妍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8-03出版)  作者:陳月華,王妍  頁數(shù):156  

內容概要

  《傳播美學視野中的界面與身體》的研究方法是以理論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結合,邏輯推演和感性體驗相結合,以人類文明發(fā)展中各時期的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學術支持,研究和梳理界面發(fā)展的歷程及各個因素在界面中的狀態(tài)和發(fā)展。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對在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的界面中各個元素的共性特征不作更多的描述和闡釋,最主要的目的是挖掘不同階段界面中各元素的差異,找到每一階段界面中區(qū)別于其他界面階段的獨特的、突出特征。

作者簡介

陳月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媒體技術與藝術系副主任,教授,文學博士,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復合媒體研究、人際傳播研究。近年出版《紅樓夢人物的體語傳播》、《解讀身體界面》等專著、編著。發(fā)表論文近30余篇。兩項科研成果分別獲第十一屆、第十二屆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界面及界面中的身體一、界面的概念二、界面的功能三、界面的發(fā)展1.身體界面?zhèn)鞑ルA段2.語言符號界面?zhèn)鞑ルA段3.影像界面?zhèn)鞑ルA段4.虛擬現(xiàn)實界面?zhèn)鞑ルA段四、界面中的身體1.關于身體2.界面中的身體第二章 身體界面:作為界面的身體一、身體界面存在的現(xiàn)象學美學直觀1.身體界面本體的物質材料層:身體機體和自然客體2.身體界面本體的語言符號層:身體及身體的運動3.身體界面本體的內在意蘊層:身體的意義4.身體界面的形而上質二、基于身體界面的傳播活動1.傳播活動的動力機制:生存需要2.傳播活動的本質:自在的和自為的生存實踐3.傳播活動的價值:求真三、身體界面生成的哲學基礎:自然實體本體論四、身體界面中的主體與客體1.身體與主體的關系:一元2.主體的存在狀態(tài):親在3.主體的本質:同構共生五、身體界面中的客體1.客體的存在狀態(tài):自然實在的客體2.客體的本質:實體性向非實體性的轉化第三章 語言符號界面:殘畸的身體一、語言符號界面存在的現(xiàn)象學美學直觀1.語言符號界面本體的物質材料層2.語言符號界面本體的語言符號層3.語言符號界面本體的內在意蘊層4.語言符號界面的形而上質二、基于語言符號界面的傳播活動1.傳播活動的動力機制:認知需要2.傳播活動的本質:自為的生存實踐3.傳播活動的價值:追真、向善、求美三、語言符號界面生成的哲學基礎:唯理論本體論四、語言符號界面中的主體1.身體與主體的關系:二元分立2.主體的存在狀態(tài):此在3.主體的本質:內在指向性五、語言符號界面中的客體1.客體的存在狀態(tài):由主體賦義的客體2.客體的本質:實體性與非實體性存在第四章 影像界面:身體的鏡像一、影像界面存在的現(xiàn)象學美學直觀1.影像界面本體的物質材料層2.影像界面本體的語言符號層3.影像界面的意義層次4.影像界面的形而上質二、基于影像界面的傳播活動1.傳播活動的動力機制:認知需要與審美需要2.傳播活動的本質:由自為走向自由的生存實踐3.傳播活動的價值三、影像界面生成的哲學基礎:語言學本體論四、影像界面中的主體1.身體與主體的關系:多元化2.主體的存在狀態(tài):擬在3.主體的本質:主體意向性五、影像界面中的客體1.客體的存在狀態(tài):作為主體的鏡像2.客體的本質:實體性存在第五章 虛擬現(xiàn)實界面:身體的延展一、虛擬現(xiàn)實界面本體的現(xiàn)象學美學直觀1.虛擬現(xiàn)實界面本體的物質材料層2.虛擬現(xiàn)實界面本體的語言符號層3.虛擬現(xiàn)實界面本體的意義層4.虛擬現(xiàn)實界面的形而上質二、基于互動界面的傳播活動1.傳播活動的動力機制:審美需要2.傳播活動的本質:自由的生存實踐3.傳播活動的價值三、虛擬現(xiàn)實界面生成的哲學基礎:生命本體論1.作為主體的身體2.身體的實踐四、虛擬現(xiàn)實界面中的主體1.身體與主體的關系:多元創(chuàng)生2.主體的存在狀態(tài):遙在3.主體的本質:主體意向性五、互動界面中的客體1.客體的存在狀態(tài):互動創(chuàng)生2.客體的本質:介于非實體性與實體性之間3.客體與身體的關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界面及界面中的身體一、界面的概念界面這個詞語最早源自希臘,本意是兩張或兩張以上的臉采取面對面的方式進行交流溝通。《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物體和物體之間的接觸面。作為一個術語,界面這一詞語在不同的學科領域中有不同的含義。1.在應用物理化學中,界面表示不同相以及不同晶粒之間的接觸面,如液體/氣體界面、固體/氣體界面、固體/液體界面、復合材料的內界面,或者陶瓷材料內部晶粒之間形成的“晶粒間界”。通常,界面是一個薄層,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可以界面視為一個二維的平面而忽略它的厚度。2.在企業(yè)經濟管理中,20世紀90年代初,有學者將“界面”這一術語引入到管理科學領域,界面指為完成或解決某一問題,企業(yè)各部門、各成員之間在信息、物資、財務等要素交流方面的相互作用,并將產生沖突的區(qū)域稱為界面;Jef Raskin在《人本界面,交互式系統(tǒng)設計》一書中指出:“就消費者而言,界面就是產品?!痹谶@里,界面包括產品外觀和產品的交互行為。3.在信息科學領域,界面是一個普遍性的詞匯,就普遍意義而言,它指兩種或多種信息源面對面的交匯處。邁克爾?海姆在《從界面到網(wǎng)絡空間:虛擬實在的形而上學》一書中認為,界面包括以下三個維度:(1)視頻硬件:界面來源于連接電子線路的硬件適配器插頭,后來又指用來窺視系統(tǒng)的視頻硬件。

編輯推薦

《傳播美學視野中的界面與身體》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播美學視野中的界面與身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