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崔曉麗 頁數(shù):376
Tag標簽:無
前言
Lonely Planet是旅行指南圖書的耀眼品牌,說它改變著人們的旅行觀 念,恐不為過。在中文里面,常說外出旅行是“觀光”、是“出游”,是“ 旅游”。這些說法固然不錯,但Lonely Planet告訴我們,這遠遠不夠—— 旅行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它激發(fā)我們的好奇心和不斷發(fā)現(xiàn)新奇或不同事物 的渴望;它促使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相互接近;它要求我 們負責任地旅行,善待目的地陌生的環(huán)境和獨特的文化……被《紐約時報》 稱之為“指導奇怪的人去奇怪的地方的專家”的Lonely Planet的創(chuàng)始人托 尼·惠勒(Tony Wheeler)認為,一本好的指南書必須做到三件事:首先,它 必須能救你的命(比如。當你午夜到達一個遠僻的地方時,它能告訴你怎樣 安全地住下);第二,它可以引導你,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旅行者;第三, 它一定是有趣的,可以幫助你得到快樂。托尼·惠勒還告訴我們,旅行比你 想象的要容易,你會發(fā)現(xiàn),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對于在路上的旅人會表現(xiàn)出難 以置信的友善,并給你提供幫助。其實最難的只是——上路。 2003年夏天,三聯(lián)書店與Lonely Planet不期而遇,2005年夏天,簽訂 合作協(xié)議,2006年夏天,翻譯成中文的Lonely Planet國際旅行指南開始出 版,至今已出版了近70種遍布全球的旅行指南,接下來我們還有更多的出版 計劃,同時仍會不斷更新現(xiàn)有的版本。由于這項工作的開展,我們與各地的 旅行者,尤其是那些“特立獨行的旅行者”成為朋友。與此同時,合作開發(fā) 中國國內旅行指南的計劃也開始付諸實施了。翻譯出版Lonely Planet國際 旅行指南已經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而由三聯(lián)書店組織作者,Lonely Planet培訓并指導作者采訪寫作的全過程,使新創(chuàng)制的中國國內旅行指南達 到Lonely Planet國際旅行指南的水準,則是一項更為艱難的工作。經過近 20個月的不懈努力,我們親手制作的中國省域旅行指南終于出版了。那一刻 ,所有參與創(chuàng)制者,以及我們的合作者和朋友們都沉浸在欣喜中,那看上去 有趣又有用的新的旅行指南,恰似新生嬰兒,通體光鮮,生機蓬勃,眼睛很 亮,嗓門很大,蹣跚著,就要隨著旅行者一起上路了。 三聯(lián)書店和Lonely Planet都是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出版公司,都有著鮮明 的理念,不甘于平庸,都有著竭誠為讀者服務的由衷愿望,決心為旅行者出 版更符合他們需求的旅行指南。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越來越多中國旅行指南的 出版,我們將和旅行者一起分享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人生,以及由此帶來的激情 和歡樂。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內容概要
所有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的形式基本一致。開頭的章節(jié)是由專家撰寫的關于目的地的歷史、環(huán)境、文化等背景介紹。之后是作者寫作的目的地章節(jié)(書的主要部分),各章節(jié)形式統(tǒng)一,總是以背景開始,然后是介紹景點、住宿、餐飲、娛樂、購物、交通,以及目的地周邊的相關信息。接下來的“出行指南”提供了多方面的出行信息,如住宿的選擇、購物、氣候、活動等;“健康指南”部分,關注呵護著你的出行健康;“交通指南”部分,為你的旅途提供了各種交通的信息。書中還穿插了根據(jù)內容提煉的亮點和反映“當?shù)厝说穆曇簟彼M行的人物采訪,以及圖文并茂、深入生動的精彩主題。
書籍目錄
在路上
負責任的旅行
亮點
目的地:甘肅和寧夏
旅行準備
旅行線路
歷史
文化
莫高窟的藝術
環(huán)境
飲食
蘭州及周邊
蘭州
歷史
氣候
方位
實用信息
景點
活動
團隊游
節(jié)日和重大活動
住宿
就餐
改品和娛樂
購物
到達和離開
當?shù)亟煌?br /> 蘭州周邊
黃河石林
炳靈寺石窟
臨夏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冶力關和蓮花山
馬家窯遺址和馬家窯
文化協(xié)會
魯土司衙門和妙因寺
吐魯溝
天堂寺
馬牙雪山徒步穿越
天梯山石窟
紅軍會師樓
甘南
歷史
民族
地理
氣候
節(jié)日和重大活動
夏河
拉卜楞寺
夏河周邊
合作市
郎木寺
郎木寺周邊
瑪曲
瑪曲周邊
卓尼
卓尼周邊
臨潭和新城
迭部
迭部周邊
臘子口地區(qū)
舟曲及周邊
當?shù)厝说穆曇?br /> 卡車溝至扎尕那徒步穿越
隴東
天水
麥積山石窟
天水周邊
崆峒山
莊浪及周邊
涇川及周邊
慶陽及周邊
華池及周邊
隴南及周邊
陽壩
西峽
三灘風景名勝區(qū)
河西走廊
歷史
地理和氣候
民族
地圖
交通
瓜沙二州
敦煌
莫高窟
敦煌周邊
阿克塞
阿克塞周邊
瓜州
瓜州周邊
酒嘉地區(qū)
嘉峪關
嘉峪關周邊
長城徒步
酒泉
酒泉周邊
張掖地區(qū)
歷史
……
作者
幕后
索引
地圖圖例
章節(jié)摘錄
目的地:甘肅和寧夏 大漠孤煙直?西出陽關無故人?似乎對于旅行者而言,這是對西北揮之 不去的第一印象。與西南多姿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江南秀麗旖旎的山水風 光不同,西北以雄渾蒼勁、猶如狂草的筆觸,為旅行者預備了一場壯麗而震 撼人心的自然風光之旅,以及延續(xù)上千年的歷史文化畫卷,而甘肅與寧夏猶 如這一旅途和畫卷上的色彩漸變過渡區(qū)域,用絲綢之路連接起內陸與歐洲大 陸的傳奇。 行走中國西北的甘肅和寧夏,你不僅能觸摸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塵埃, 更能捕捉到整個亞歐大陸文明的交融繁盛。張騫和馬可波羅,以及更多的先 行者和探險者,在不同的年代,穿過同樣的路線,于漫長歲月中,在這片超 過五十萬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播下了層層風物,使得無論是戈壁、沙漠、雪 山還是平原灌區(qū)及黃土高原,都能讓你領略到最為與眾不同的邊地面貌。 我們得感謝那個叫做王圓篆的道士,雖然他引來了無數(shù)盜竊者,卻也從 此揭開了一個塵封的秘密。敦煌,這個無數(shù)人心中的絲綢之路最瑰麗的傳奇 ,在一百多年來被人們窺探、破壞、研究、拷貝和朝拜后,仍卓然而立,以 佛陀的慈悲,俯瞰著愛慕它精美絕倫藝術的朝拜者們,為人們揭開千多年前 的文明巔峰狀況;我們也應該感謝那個敬業(yè)的瑞典人安特生,若不是他的發(fā) 掘,人們怎會知道,這個看起來風沙撲面、干涸少雨的西北邊地,竟然在 8000年前就有豐沛的農耕文明,能制造出刻畫著美麗花紋的風韻陶器;或許 我們更應該感謝千百年來穿越這片土地的關中人、羌人、吐蕃人、蒙古人、 回鶻人甚至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東羅馬人,他們在這片土地呼嘯而來,悄然 而去,留下了各種文明的生活痕跡,并在族群交往中,逐漸造就了今天甘寧 (或許還包括青海的河湟)地區(qū)人民堅韌樸厚的生活面貌。 在歷史上,甘寧地區(qū)一直是中原王朝與其他民族交往或對抗的緩沖地帶 。從長安西至塔里木、準噶爾,或南至吐蕃,甚至北上蒙古、西伯利亞地帶 ,都必須要跨過黃河,借道河西、河湟以及河套地區(qū)。而從長安到君士坦丁 堡的絲綢之路的暢通與封閉,一直是這個地區(qū)盛世或混亂的主要原因。絲綢 之路的幾條線路分別經過今天的隴東、河湟和寧夏南部,會合于河西走廊后 再直搗西域。直到今天,沿襲舊時絲路商隊的三四種走法,也仍然是旅行者 探索這一地域最經典的走法。也因為其邊界的特性,使得歷朝歷代在甘肅和 寧夏全境建設了密密麻麻,歷史風格迥異的長城。從寧夏中南部殘存的戰(zhàn)國 秦長城,到嘉峪關至今仍然巍峨的明長城城樓,處處可嘆橫亙兩千年的風霜 ,堪稱最多元和廣闊的長城博物館,這亦是另一些歷史愛好者最好的訪古路 線。華夏文明的母親河黃河,培育了區(qū)內最重要的兩個大城市蘭州和銀川, 更促進了此地史前文明的誕生,養(yǎng)育了最密集的人口。甘寧人民生活與黃河 密不可分的程度,可從至今仍然在岸邊緩緩翻滾的水車中窺見一斑,與黃河 下游的“黃禍”形象大異其趣,而與青海接近的上游地帶,更能看到九曲十 八彎的清流中,夏日匍匐迷人的高原繁花。 在某種程度上,甘肅和寧夏代表了中國人在歷史上,對干旱環(huán)境最努力 ,也最有效的適應試驗。河西和寧夏一連串的城池和墾田,曾經成為中原王 朝的朝貢糧倉,只是這種適應,往往輕易地被戰(zhàn)爭和氣候變化所摧毀,常常 的人口變動亦是這一地區(qū)的顯著特征,亦培育了當?shù)厝嗣駥捄竦囊泼裥愿瘢?與豪邁的山水相得益彰。 從地勢和人文風情來區(qū)隔的話,甘肅和寧夏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區(qū)域:河 西走廊、甘肅東部和寧夏南部的黃土高原、黃河灌區(qū)的寧夏平原和世界屋脊 邊緣的甘南高原。 隴東被視為黃土高原的一部分,亦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向來是關 中帝都的重要西屬,不少中國古神話俱來源于此,風土人情皆與秦地親近; 寧夏東南為干旱山區(qū),自然風貌近似隴東,北部平原被譽為塞上江南,亦有 部分蒙古草原風貌,千年前西夏國的風流只留下點點痕跡,在今天,它更多 的以中國穆斯林集中地的特殊人文景觀而被旅行者向往;甘南已是青藏高原 的邊緣,藏回混居,雪山和高山草甸,以及濃郁的民族和宗教氛圍,讓人心 醉神迷;至于春風不度,蒼茫遼遠的河西走廊更是旅行者最不容錯過的目的 地,走在戈壁上冰川下,看風吹草動,嘉峪關仍屹立,你也如千年前的探險 者一般,忘記何年何月,是漢時風還是元時月了。 如果你是一個對“西域”和“絲綢之路”有情結的人,那么河西走廊是 你最重要的探索地帶,不過卻也萬不可錯過蘭州、固原、天水這些東路上的 城池,在這些城市里的博物館,你有機會看到波斯薩珊王朝華美的金銀和雕 塑,或是來自東羅馬的舊幣和飾品,都是絲路上遺落的珍藏。在這些城池的 周圍,亦隱隱藏著一些傳奇寶藏——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和劉家峽水庫 邊緣的炳靈寺石窟,無聲地訴說著西風東傳的秘密。 這僅僅是個開始。離開黃河邊后西行,搭乘火車穿過最重要的地理分界 烏鞘嶺,一下子便由黃土高原來到茫茫的兩千里河西走廊。這里有戈壁的蒼 茫與荒涼,也有牧場的廣闊與優(yōu)美,祁連山的雄峻和陡峭,雅丹地貌的敦實 和樸拙。冰川下的夏天清新而舒適,細流的雪水和恒長的陽光,使得這一地 域每至金秋初至,便成了中國最甜美瓜果的盛大集市。散落在這片狹長通道 的石窟藝術和古舊城池,也與這寬廣天地一般,氣象萬千,處處動人。 敦煌在歷史上并不算多么重要,然而在今天,因為奠高窟的存在,它成 了所有人向往的圣地,便如鳴沙山、月牙泉這樣壯美的自然景觀,與精美石 窟里正大仙容的佛陀和飛天比起來,仿佛也成了庸脂俗粉。若是看得仍不滿 足,榆林窟等亦能滿足你探求精雅藝術的心靈。雖然曾經的河西駱駝隊伍不 再,你亦町馳騁大道,一一掃過長城邊遺落的那些舊城池如鎖陽城,穿過群 馬奔騰的古代軍馬場,直至西出嘉峪關,走到羅布泊荒漠的邊緣。 回到烏鞘嶺以東,在蘭州周邊的黃河做一下漂流后,不妨走進黃土高原 邊緣的那些群山,尋訪秦人和周人早年的遺跡。麥積山和崆峒山在歷史上早 已鼎鼎大名,便是名聲稍遜的六盤山,都有著秦皇、成吉思汗和毛澤東征戰(zhàn) 的傳說和故事,而最東邊的天水,則有著這一地域與早年華夏文明最緊密的 聯(lián)系和遺跡。 經過明清的混亂和變遷,甘肅東部在今天亦成為中國穆斯林最具文化風 俗優(yōu)勢的地區(qū)之一,回族、東鄉(xiāng)族等穆斯林廣泛地分布在黃河南岸和東岸, 尤以古名河州的臨夏最為顯著,通過平涼、張家川和西海固,與寧夏平原融 為一體。從南到北,無論是臨夏、固原、同心還是銀川,你都可以一路看到 精致而色彩艷麗的清真寺、宣禮塔、經學院和拱北(陵墓),從中國屋檐風格 到阿拉伯堂皇風格,全都光輝燦爛,寧靜安穩(wěn)。即使是漫步在可能是中國最 貧窮的干旱地區(qū)西海固,你仍然可以深切體會那種精致、完美的伊斯蘭藝術 和豐厚、執(zhí)著、虔誠而神秘的信仰,感受此地人民歷經苦難后的堅強。而隨 著黃河向北奔流,抵達如今富饒的銀川平原后,不僅可以看到難得一見的融 合農田、沙漠、草原、湖泊的獨特多元風光,還可在賀蘭山下探索讓人更有 興致的神秘西夏國遺跡。 黨項人早已湮滅,曾經征服這片土地的很多民族在今日亦早已不見蹤影 ,唯有統(tǒng)治過河西隴東的吐蕃人,至今仍然盤踞在甘肅最南部的世界屋脊邊 緣。對很多旅行者來說,這大概是河西之外,甘寧地區(qū)最獨特的風光所在。 雖然這里距離拉薩有數(shù)千里,卻亦有讓虔誠信徒們向往的堂皇大寺拉卜楞寺 ,那世界最長的轉經筒旁邊專心念經前行的信徒們,是最濃郁特別的安多藏 區(qū)風情。藏人夏天在彎彎曲曲、開滿鮮花的黃河邊放牧,你可以走在古商道 或石林上遠望,亦可以騎上高原的駿馬,奔進那濕潤的茫茫綠野中,完全忘 記不遠處黃土和戈壁的干旱。 P22-24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