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楊丁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楊丁 編 頁數(shù):544
前言
表面處理作為一種特殊行業(yè),不僅需要涉及大量的化工原料,同時從業(yè)人員還要對這些原料的基本性質(zhì)、理化數(shù)據(jù)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化工產(chǎn)品方面的專著對所列出的化工產(chǎn)品介紹較為詳盡,但都缺乏一些與表面處理化工原料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資料,實際工作中,往往在查閱某一化工原料的時候要同時在多種資料中查詢,這給從事表面處理工作的從業(yè)人員帶來諸多不便。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特編寫了這部《表面處理化學品技術(shù)手冊》,并盡可能多地列出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資料,便于從事表面處理工作方面的讀者查閱。同時,隨著表面處理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在全國范圍內(nèi)每年都會新增大量的表面處理廠(電鍍廠、線路板廠、氧化廠、蝕刻廠等),但規(guī)模都不大,以中小居多,在眾多中小型表面處理廠中,由于人員結(jié)構(gòu)的原因,對在表面處理中所使用的各種化學品的性能、用途、危險性和毒性等資料知之不多,這給工作帶來極大不便,特別是對所用化學品的毒性、危險性認識不足,容易對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因此,不管是作為資料的查詢或是作為安全知識的普及,表面處理行業(yè)的工作人員若能擁有一部專門的化學手冊是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侗砻嫣幚砘瘜W品技術(shù)手冊》對在表面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常用化工原料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在相關(guān)章節(jié)對表面處理所使用的溶液配方及操作方法也進行了介紹。在編寫過程中筆者本著通俗易懂和實用的原則,對書中所列的化工原料都盡可能多地列出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資料,以便于讀者更方便地查閱。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紹在表面處理中常用的無機酸和無機堿的物化性能、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毒性及救治、質(zhì)量標準及在表面處理中的用途,這些用途包括酸蝕、除油、拋光等;第二章介紹在表面處理中常用的金屬及相應(yīng)鹽類的物化性能、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毒性及救治、質(zhì)量標準及在表面處理中的用途,并介紹了部分電鍍、化學鍍?nèi)芤旱呐浞郊安僮鞣椒ǖ?;第三章介紹在表面處理中常用的硫酸鹽、氯化物、氰化物、磷酸鹽等無機鹽類的物化性能、毒性及救治、質(zhì)量標準及在表面處理中的用途;第四章介紹在表面處理中常用的有機酸、有機鹽、鋁合金陽極氧化染料及其他常用有機物的物化性能、毒性、救治、質(zhì)量標準及在表面處理中的用途等;第五章介紹了表面處理除油、酸洗、氧化等溶液的分析方法;第六章介紹了單金屬電鍍、化學鍍、合金電鍍等溶液的分析及化學分析常用試劑的配制。本書的完成參閱了大量化工產(chǎn)品的相關(guān)資料及其他化學、化工著作中的數(shù)據(jù)資料,并對這些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了重組分類,使大部分化工原料的內(nèi)容更加詳盡實用,同時這些數(shù)據(jù)對工程技術(shù)人員在工藝開發(fā)中將會有較大的幫助。本書對表面處理廠化工原料的采購、管理及對員工進行相關(guān)化工原料的毒性、防治等安全知識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相關(guān)行業(yè)的銷售人員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能更多地了解表面處理中化工原料的性能和用途,將更有助于化工原料的管理及銷售的進行。
內(nèi)容概要
《表面處理化學品技術(shù)手冊》適用范圍廣,對于從事表面處理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技術(shù)工人、化驗室工作人員、物料管理人員、化工原料銷售商等相關(guān)從業(yè)人員來說,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書。這是一部關(guān)于表面處理常用化工原料的工具書。書中對在表面處理過程中常用的各種無機和有機化工原料的物化性能、毒性及救治、制法、質(zhì)量標準及其在表面處理中的用途(包括電鍍、化學鍍?nèi)芤旱呐浞郊安僮鞣椒ǖ龋┒歼M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對表面處理中常用溶液的分析也做了較為詳細的說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無機酸、堿類第一節(jié) 無機酸類一、硫酸二、磷酸三、硝酸四、鹽酸五、氫氟酸六、高氯酸七、酸類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二節(jié) 無機堿類一、氫氧化鈉二、氫氧化鉀三、氨水四、堿類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二章 金屬及其鹽類第一節(jié) 鋅及其鹽類一、鋅二、氯化鋅三、七水合硫酸鋅四、氰化鋅五、氧化鋅六、氟硼酸鋅七、磷酸二氫鋅八、硝酸鋅九、鋅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二節(jié) 鎘及其鹽類一、鎘二、硫酸鎘三、氯化鎘四、氧化鎘五、碳酸鎘六、乙酸鎘七、鎘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三節(jié) 銅及其鹽類一、銅二、氟硼酸銅三、堿式碳酸銅四、焦磷酸銅五、硫氰酸亞銅六、硫酸銅七、氯化銅八、氯化亞銅九、氰化亞銅十、硝酸銅十一、氧化亞銅十二、銅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四節(jié) 鎳及其鹽類一、鎳二、氨基磺酸鎳三、堿式碳酸鎳四、硫酸鎳五、氯化鎳六、硫酸鎳銨七、乙酸鎳八、鎳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五節(jié) 鉻及鉻酸鹽類一、鉻二、鉻酸酐三、三氯化鉻四、硫酸鉻五、三氧化二鉻六、重鉻酸銨七、重鉻酸鉀八、重鉻酸鈉九、鉻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六節(jié) 錫及其鹽類一、錫二、氟硼酸亞錫三、焦磷酸亞錫四、硫酸亞錫五、氯化亞錫六、錫酸鈉七、錫酸鉀八、氧化亞錫九、錫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七節(jié) 鉛及其鹽類一、鉛二、醋酸鉛三、氟硼酸鉛四、堿式碳酸鉛五、硝酸鉛六、一氧化鉛七、鉛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八節(jié) 鉆及其鹽類一、鈷二、氯化鈷三、七水硫酸鈷四、醋酸鈷五、堿式碳酸鈷六、硫酸鈷銨七、鈷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九節(jié) 鐵及其鹽類一、鐵二、液體三氯化鐵三、無水三氯化鐵四、無水氯化亞鐵五、硝酸鐵六、草酸亞鐵七、硫酸鐵八、硫酸亞鐵九、硫酸亞鐵銨十、亞鐵氰化鉀十一、鐵氰化鉀十二、鐵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十節(jié) 金、銀及其鹽類一、金二、銀三、氯金酸四、氰化亞金鉀五、氰化銀六、硝酸銀七、碳酸銀八、氧化銀九、金鹽、銀鹽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第十一節(jié) 其他金屬及其鹽類一、鉑二、氯鉑酸三、氯鉑酸鉀四、銠五、鈀六、氯化鈀七、鎢酸鈉八、銦第三章 無機化合物類第一節(jié) 溴及碘化合物一、碘二、碘化鉀三、碘酸鉀四、溴化鉀五、溴化銨第二節(jié) 氟化合物一、氟硅酸二、氟硅酸銨三、氟硅酸鉀四、氟硅酸鈉五、氟化銨六、氟化鉀七、氟化鈉八、氟化氫銨九、氟化氫鉀十、氟化氫鈉十一、氟硼酸十二、氟硼酸銨十三、氟硼酸鉀十四、氟硼酸鈉第三節(jié) 磷化合物一、十二水合磷酸鈉二、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三、無水磷酸氫二鈉四、磷酸二氫鈉五、無水焦磷酸鈉六、十水合焦磷酸鈉七、焦磷酸鉀八、磷酸二氫鉀九、磷酸氫二鉀十、磷酸二氫銨十一、次磷酸鈉第四節(jié) 硫化合物一、過硫酸銨二、硫酸銨三、硫代硫酸銨四、亞硫酸銨五、過硫酸鉀六、焦亞硫酸鉀七、硫酸鉻鉀八、硫酸鉀九、硫酸鋁鉀十、硫代硫酸鈉十一、硫化鈉十二、硫酸氫鈉十三、無水硫酸鈉十四、無水亞硫酸鈉十五、亞硫酸氫鈉十六、硫酸鋯十七、硫酸肼十八、硫酸鋁十九、硫酸鎂二十、硫酸錳二十一、硫酸鍶第五節(jié) 氯化物一、次氯酸鈣二、無水氯化鈣三、次氯酸鈉四、氯化鈉五、亞氯酸鈉六、聚合氯化鋁七、無水氯化鋁八、氯化銨九、氯化汞十、氯化鉀十一、三氯化鈦十二、二水合氯化鋇十三、氯化錳第六節(jié) 硼及硅的化合物一、十水合四硼酸鈉二、偏硼酸鈉三、硼酸四、硼氫化鈉五、硼氫化鉀六、硅酸鈉七、五水合偏硅酸鈉第七節(jié) 氰化物一、氰化鈉二、氰化鉀三、硫氰酸鈉四、硫氰酸鉀五、硫氰酸銨第八節(jié) 碳酸鹽一、碳酸銨二、碳酸鋇三、碳酸鉀四、碳酸鋰五、無水碳酸鈉六、碳酸氫鈉第九節(jié) 硝酸鹽一、硝酸銨二、硝酸鈣三、硝酸鉀四、硝酸錳五、硝酸鈉六、亞硝酸鈉第十節(jié) 其他無機化合物一、氨基磺酸二、二氧化硒三、硒酸四、硒酸鈉五、亞硒酸六、高錳酸鉀七、過氧化氫八、鉬酸銨九、鉬酸鈉十、三氧化鉬第四章 有機化合物第一節(jié) 有機酸一、甲酸二、乙酸三、羥基乙酸四、丙酸五、乙二酸六、檸檬酸七、丁二酸八、氨基三乙酸九、氨基乙酸十、苯甲酸十一、丙氨酸十二、丙二酸十三、單寧酸十四、谷氨酸十五、磺基水楊酸十六、酒石酸十七、抗壞血酸十八、氯乙酸十九、蘋果酸二十、羥基亞乙基二磷酸二十一、乳酸二十二、水楊酸二十三、亞氨基二乙酸二十四、乙二胺四乙酸第二節(jié) 有機鈉鹽一、苯甲酸鈉二、苯亞磺酸鈉三、芐基磺酸鈉四、丙烯基磺酸鈉五、醋酸鈉六、丁二酸鈉七、谷氨酸鈉八、甲酸鈉九、酒石酸鉀鈉十、檸檬酸鈉十一、葡萄糖酸鈉十二、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三、糖精鈉十四、乙二胺四亞甲基磷酸鈉十五、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第三節(jié) 有機胺一、二乙醇胺二、三乙醇胺三、乙二胺四、六亞甲基四胺五、對甲苯磺酰胺第四節(jié) 有機銨鹽、鉀鹽一、檸檬酸銨二、乙酸銨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四、全氟烷基醚磺酸鉀五、檸檬酸鉀六、酒石酸銻鉀七、全氟鋅基磺酸鉀第五節(jié) 其他有機物一、1,2,3-丙三醇二、2-丁炔-1,4-二醇三、乙醇四、山梨醇五、正丁醇六、1-羥亞乙基-1,1-二膦酸七、2-巰基苯并噻唑八、2-巰基苯并瞇唑九、苯并三氮唑十、苯酚十一、萘酚十二、對苯二酚十三、甲醛十四、水合肼十五、香豆素十六、亞芐基丙酮十七、尿素十八、硫脲十九、烯丙基硫脲二十、亞乙基硫脲第六節(jié) 鋁氧化染料一、C.I.媒介橙1二、C.I.酸性橙74三、C.I.媒介黑9四、C.I.酸性黑1五、C.I.酸性黑2六、C.I.直接黑19七、C.I.酸性黑25八、C.I.媒介紅7九、C.I.媒介藍13十、C.I.酸性紅14十一、C.I.酸性紅73十二、C.I.直接紅79十三、C.I.酸性紅106十四、C.I.酸性黃23十五、C.I.媒介黃3十六、C.I.酸性黃25十七、C.I.直接黃50十八、C.I.酸性藍25十九、C.I.酸性綠25二十、C.1.酸性紫43第五章 電鍍前處理溶液及氧化溶液的分析第一節(jié) 化學除油溶液的分析一、氫氧化鈉的分析二、碳酸鈉的分析三、硅酸鈉的分析四、磷酸三鈉的分析五、氫氧化鈉、碳酸鈉和磷酸鈉的連續(xù)測定六、氯離子的分析第二節(jié) 浸蝕溶液的分析一、硫酸(或鹽酸)的分析二、鐵的測定三、氯化物的測定第三節(jié) 鋼鐵氧化和磷化溶液的分析一、鋼鐵氧化溶液的分析二、鋼鐵磷化溶液的分析第四節(jié) 鋁及合金氧化類一、硫酸陽極氧化溶液的分析二、鉻酸陽極氧化溶液的分析三、草酸陽極氧化溶液的分析第六章 電鍍?nèi)芤悍治黾霸噭┡渲频谝还?jié) 鍍鋅溶液的分析一、堿性鍍鋅溶液的分析二、酸性鍍鋅溶液的分析第二節(jié) 鍍鎘溶液的分析一、氰化鍍鎘溶液的分析二、硫酸鹽鍍鎘溶液的分析三、氯化銨一氨三乙酸一EDTA鍍鎘溶液的分析第三節(jié) 鍍銅溶液的分析一、氰化鍍銅溶液的分析二、酸性鍍銅溶液的分析三、焦磷酸鹽鍍銅溶液的分析四、HEPD鍍銅溶液的分析五、化學鍍銅溶液的分析第四節(jié) 鍍鎳溶液的分析一、普通鍍鎳溶液的分析二、檸檬酸鹽鍍鎳溶液的分析三、鍍黑鎳溶液的分析四、光亮鍍鎳溶液的分析五、氨基磺酸鍍鎳溶液的分析六、化學鍍鎳溶液的分析第五節(jié) 鍍鉻溶液的分析一、鉻酸酐的測定二、三價鉻的測定三、硫酸的測定四、氟硅酸鈉的測定五、硼酸的測定六、氧化鎂的測定七、硝酸鈉的測定八、雜質(zhì)的測定第六節(jié) 鍍錫、鉛溶液的分析一、堿性鍍錫溶液的分析二、氟硼酸鍍錫溶液的分析三、硫酸鍍錫溶液的分析四、氟硼酸鹽鍍鉛溶液的分析第七節(jié) 鍍鐵溶液的分析一、二價鐵的測定二、總鐵的測定三、氯化物的測定四、二價錳的測定五、三價鐵的測定六、游離鹽酸的測定第八節(jié) 鍍銀溶液的分析一、氰化鍍銀溶液的分析二、亞鐵氰化物鍍銀溶液的分析三、Ns鍍銀溶液的分析(硝酸銀的測定)第九節(jié) 鍍金溶液的分析一、氰化鍍金溶液的分析二、酸性鍍金溶液的分析第十節(jié) 鍍鈀、鉑、鈷、銠、銻、銦溶液的分析一、鍍鈀溶液的分析二、鍍鉑溶液的分析三、鍍鈷溶液的分析四、鍍銠溶液的分析五、鍍銻溶液的分析六、鍍銦溶液的分析第十一節(jié) 鍍合金溶液的分析一、鍍鐵鎳合金溶液的分析二、鍍鋅鐵合金溶液的分析三、鍍錫鉛合金溶液的分析四、鍍銅錫合金溶液的分析五、焦磷酸鹽鍍銅錫合金溶液的分析六、氰化鍍銅鋅合金溶液的分析七、鍍鎳鈷合金溶液的分析第十二節(jié) 試劑配備一、標準溶液的配制二、指示劑的配制三、緩沖溶液的配制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3.在表面處理中的應(yīng)用(1)在酸浸蝕方面的應(yīng)用在室溫下,硫酸溶液對金屬的溶解能力較弱,提高溶液濃度,也不能顯著地提高硫酸的浸蝕能力,且其濃度達到40%以上時,對氧化皮幾乎不溶解。因此,硫酸浸蝕的濃度,鋼鐵件一般控制在10%~20%(體積含量),最適宜濃度為14%~16%(體積含量)。提高溫度,可以大大提高硫酸溶液的浸蝕能力,對氧化皮有較大的剝離作用,同時硫酸溶液不易揮發(fā),在實際使用中,多采用加熱的方式進行,但熱硫酸對鋼鐵基體浸蝕能力較強,溫度不宜過高,過高時容易腐蝕鋼鐵基體,并引起基體氫脆,故一般加熱到50~60℃,不宜超過75℃,而且還要加入適當?shù)木徫g劑。在浸蝕過程中累積的鐵鹽能顯著降低硫酸溶液的浸蝕能力,減緩浸蝕速度并使浸蝕后的工件表面殘渣增加,同時溶液中鐵離子濃度過高還會使表面粗糙度增加,使工件經(jīng)浸蝕后表面質(zhì)量降低,因此硫酸溶液中鐵離子含量一般不應(yīng)大于60g/L,當鐵離子含量超過80g/L、硫酸亞鐵超過215g/L時,應(yīng)更換浸蝕液。硫酸廣泛用于鋼鐵、銅及合金等工件的浸蝕。濃硫酸與硝酸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光澤浸蝕的質(zhì)量,并能減緩硝酸對銅、鐵基體的腐蝕速度。硫酸與鉻酸及重鉻酸鹽一起作用,可作為鋁制品的酸洗和出光。硫酸與氫氟酸、硝酸或二者之一混合,可用于不銹鋼去除氧化皮。硫酸陽極浸蝕在鋼鐵工件去除氧化皮中亦有采用。硫酸對鋼鐵的浸蝕作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①化學溶解作用鋼鐵是易氧化和腐蝕的金屬,鋼鐵表面常見的氧化物有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含水三氧化二鐵和四氧化三鐵等,其氧化物外層結(jié)構(gòu)以三氧化二鐵為主,較疏松,內(nèi)層多為氧化亞鐵,氧化層由外向內(nèi)越來越緊密。以上幾種氧化物中,氧化亞鐵和含水三氧化二鐵易溶于酸,三氧化二鐵和四氧化三鐵則難溶于硫酸和常溫鹽酸,但當基體金屬被溶解時,由于氫的析出,三氧化二鐵和四氧化三鐵可以借助于氫原子還原成容易與酸起作用的物質(zhì)而被溶解。②機械剝離作用酸可以通過疏松、多孔的氧化皮滲透到內(nèi)部與基體金屬反應(yīng),使鐵溶解并析出大量的氫氣。
編輯推薦
《表面處理化學品技術(shù)手冊》內(nèi)容豐富,涉及表面處理常用化工原料的方方面面:物化性能及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毒性及救治;制備方法;質(zhì)量標準;在表面處理中的用途(包括電鍍、化學鍍?nèi)芤旱呐浞郊安僮鞣椒ǖ龋?;常用溶液的分析?/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