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心有方鳴 頁數(shù):21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南明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比它更有趣、更好玩、更神秘,也更荒誕的時代了。這是一個沒落王朝的垂死掙扎或回光返照,但是沒有漢末的英雄,沒有宋末的悲壯,有的只是傾軋、內(nèi)斗、偏安、逃命……加上一點黑色幽默。一時間,李自成、張獻忠、多爾袞,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朱由崧、朱聿鍵、朱由榔,華麗麗各領風騷一兩年。當年明月沒有寫南明的事兒,實在是一件憾事。本書作者用同樣幽默的文筆,續(xù)寫了南明的歷史,帶給你同樣精彩的享受。
作者簡介
心有方鳴,原名田耀,1984年出生,河北辛集人。大學法律專業(yè)畢業(yè),現(xiàn)就職于一家律師事務所。癡迷歷史和軍事,業(yè)余時間進行創(chuàng)作,頗有重寫中國歷史的野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山海關大戰(zhàn) 山海關大戰(zhàn)是明末清初影響中國局勢發(fā)展最關鍵的一場戰(zhàn)役。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吳三桂接連反叛明朝和大順,投降了清朝;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如日中天的李自成兵敗如山倒;也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清軍把“鐵蹄”伸到中原??傊谶@一個月里,風云變化太快了,快得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第二章 李自成之死 李自成最大的戰(zhàn)略失誤就是:當他當了中國最大的地主的時候,他的思維還是老農(nóng)思維。第三章 朱由崧稱帝 當朱由崧進入南京城時,人們看到他的衣服是半舊的(角巾半污舊),手里拿著扇子(手搖白竹扇),紛紛說他有隱士的風采(有隴畝風)。這時人們都暗暗高興,認為他會是個好皇帝。而事實是,人們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朱由崧不是個好皇帝,而是昏到極點的皇帝,比劉阿斗還劉阿斗,吃喝嫖賭樣樣都拿手。第四章 弘光時期的政治 在各地的將領擁兵自重的時候,弘光朝廷內(nèi)部也沒有消停,出現(xiàn)了黨爭。這其實不算什么新聞,在明末黨爭是很嚴重的,南明也繼承了明朝末年黨爭的“光榮傳統(tǒng)”,南京的大臣也繼承了北京大臣窩里斗的“優(yōu)秀品質(zhì)”。南明的黨爭甚至比明末還嚴重,因為武將也參與了進來。第五章 北使 弘光政權對“北使”并沒有充足的準備,北使團既然是去和清朝談判的,那北使團就應該知道談判的底線是什么,到底拿什么和清方討價還價,清方要的什么條件可以答應,什么條件不能答應。當時南明的官員在許多方面都達不成一致的意見。但有一方面的意見卻出奇一致,那就是朱由崧和順治的關系。當時朱由崧已經(jīng)是奔四的人了,而順治還沒有成年,如果讓朱由崧叫順治叔叔那可就雷人了,所以弘光朝廷下了死命令,什么喪權辱國的條件都可以帶回來,就是不能讓朱由崧認順治為叔。在南明看來,什么都可以丟,面子還是不能丟的。第六章 弘光三大奇案 在朱由崧散播崇禎的三個兒子都遇難的時候,東林黨人也沒閑著,弘光在位的一年時間里,南明先后發(fā)生了“妖僧大悲”、“假太子”、“童妃”三大案,矛頭直指朱由崧繼承皇位的合法性。而這些事件的背后指使就是東林黨人。雖然這三大案沒有明末移宮案、梃擊案、紅丸案轟動,但也可謂名噪一時。第七章 揚州之戰(zhàn)和南京失守 就這樣,史可法在揚州犧牲了,南明最后的哨兵就這樣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什么叫不屈,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明朝的忠誠。他是鐵血戰(zhàn)士左光斗的學生,他學到了左光斗所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對得起當初屈死在監(jiān)獄中的恩師。第八章 弘光滅亡 據(jù)說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北美也許就會形成一場風暴,這叫蝴蝶效應。以后朱以海和朱聿鍵這兩條小魚還會掀起一場小魚效應,千萬不要小看小人物,小人物也可以改變歷史。第九章 清政府的統(tǒng)治和反清斗爭 清政府下了“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的死命令,華夏子孫們就發(fā)揚了“頭可斷,發(fā)不可剃”的抗爭精神,于是中國大地上上演了一場又一場保衛(wèi)頭發(fā)的斗爭。第十章 朱聿鍵與朱以海 在以后的日子里朱聿鍵和朱以海相互挖墻腳,總想策反對方的大臣。雙方為了收買人心,拼著命地封爵位,公爵和伯爵滿天飛,也許一個小縣令都可能是伯爵。第十一章 后隆武時代 有一個小幽默,問誓言和謊言有什么區(qū)別,答案是誓言是說的當真了,謊言是聽的當真了。這次博洛招降鄭芝龍就是一個誓言和謊言的游戲,博洛給了鄭芝龍一個謊言,而鄭芝龍卻給了博洛一個誓言。鄭芝龍全當真了,而博洛是全沒當真。第十二章 大順軍改編 大順軍沒想到明朝還有如此有膽量的官員,對堵胤錫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到了大順軍的大營,堵胤錫不卑不亢,給大順軍先講了當前的形勢,又講了朱聿鍵“一致抗虜”的方針,還講了清軍對漢族人民的民族壓迫政策,最后講民族,講大義,反正什么容易讓人頭腦發(fā)熱,堵胤錫就講什么。堵胤錫講得非??犊ぐ?,大順軍聽得也熱血沸騰,有了種找不到北的感覺。第十三章 大西軍 孫可望等人到了云南,大西軍才算有了一塊真正意義上的根據(jù)地。從崇禎三年(1630 年)開始大西軍就處在流動作戰(zhàn)狀態(tài),一直流動到了順治四年(1647 年),當年跟著張獻忠的小伙子們都成了中年人,大西軍才算有了一塊能立足的地方。辛辛苦苦打拼了許多年,現(xiàn)在終于有了“家”的感覺。第十四章 永歷朱由榔 對于永歷朱由榔,人們的期待還是蠻大的,但是朱由榔一登上歷史舞臺的表現(xiàn)就讓人大跌眼鏡。對于朱由榔來說倒霉的日子只是剛剛開始,對于南明的歷史來說精彩的已經(jīng)結束,更加精彩的即將開始。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山海關大戰(zhàn) 崇禎自殺 文人自殺為忠,武將自殺為烈,女人自殺為貞,大學生自殺那是因為找不到工作,還有可能是為失戀。那皇帝自殺是因為啥呢?崇禎自殺是向命運宣戰(zhàn)。他不是個昏君,正如他所說:朕并非亡國之君,卻處處有亡國之象。他的意思是:我很勤奮,不是昏君,只有昏君才應該亡國的,為什么現(xiàn)在內(nèi)憂外患戰(zhàn)火不斷,國家到處都是滅亡的征兆呢? 其實崇禎皇帝的運氣很差。明朝的皇帝有不上朝的,有搞行為藝術自己封自己官的,還有當木匠的,這些荒唐的皇帝沒有亡國,偏偏并不荒唐的崇禎皇帝亡國了。這哥們不是運氣差,這是倒了八輩子血霉—— 運氣差到極點了?! 〕绲澠鋵嵰蚕氘攤€好皇帝,可是輪到他當皇帝的時候,中國出現(xiàn)了超級大旱災,接著又是超級大瘟疫,后來又是超級大旱災。因為崇禎的前幾任皇帝基本上年年用兵,打海盜、打倭寇、打日本、打緬甸、打女真,明朝后期真正消停的時候沒幾年。其實戰(zhàn)爭就是砸錢,誰能砸,誰能砸到最后,誰就能贏得最后的勝利。這些年的戰(zhàn)事把明朝國庫的銀子基本上都用完了,明朝內(nèi)部還有窩里斗,再加上東北女真的迅速崛起,崇禎的運氣是真夠差的,基本上什么壞事都讓他遇到了?! ”緛砘实鄹揪洼啿坏匠绲澴?。他的老爹泰昌皇帝朱常洛皇帝還沒當一年,準確地說才當了不到一個月,就吃了紅丸,丟下大明江山這個爛攤子駕鶴西去了。我個人估計當時紅丸的原料應該是汞的氧化物,朱常洛是重金屬中毒而死,而許多歷史學家說那兩顆紅丸只是瀉藥,還有一部分史學家說紅藥丸含鉛,老皇帝是鉛中毒。不管是什么中毒,反正泰昌老皇帝是死了。崇禎的老爹死后,他哥哥朱由校當了皇帝。他哥哥當了七年的木匠皇帝也掛了,而他哥哥本來有三個兒子,可是都被魏老人妖(以下簡稱魏老妖)給害死了。國不可一日無主,所以天上的餡餅就落到了崇禎的嘴里。后來崇禎發(fā)現(xiàn),天上掉的不是餡餅,而是燙手的山芋。在那個時候當皇帝可是個危險的職業(yè),原因就是魏老妖,魏老妖也掛念著皇帝這個職業(yè)。當時魏老妖的權力太大了,如果魏老妖給皇帝點面子他會說:皇帝老大,我老二;如果魏老妖不想給皇帝面子他完全可以說:老子老大,皇帝老二。當時皇宮里和皇宮外都是魏老妖的人,萬一魏老妖也給崇禎來上幾顆“紅藥丸”、“藍藥丸”的,崇禎不掛才怪。而當時魏老妖確實有毒死崇禎,而且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的能力和實力。 就在魏老妖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時候——注意,這時候魏老妖離萬歲只有一步之遙了——崇禎對魏老妖動了手,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如果崇禎年間上演的是一出喜劇的話,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奸臣除了,然后君臣一心,出現(xiàn)盛世的景象。然而崇禎年間上演的注定是一出悲劇。把魏老妖除去后,中華大地上出現(xiàn)了大災,崇禎想撥款賑災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家里沒錢了。所以在陜西出現(xiàn)人吃人的時候,崇禎一點辦法也沒有,老百姓的死活沒人管,所以老百姓只能反。后來中國大地上的農(nóng)民起義就像洪水一樣撲向崇禎,一句話,這就是天要滅崇禎,劫數(shù)呀,劫數(shù)?! ∑鋵嵆绲澥强梢圆蛔詺⒌?,那時即便北京被李自成占領,在南方還有 南京呢。當時南京有六部的設置,可以說和北京的政府機構沒有差別,只是沒有實權。崇禎完全可以逃到南方,把南京當成陪都,本來南京就是明朝的首都。而且南京也不必從零開始,現(xiàn)成的六部都擺在那兒,崇禎只要把案子一支就能辦公,可崇禎偏偏在北京上吊了?! ∥铱闯绲澋昧爽F(xiàn)代人最容易得的心理疾病,由于工作壓力大,還經(jīng)常受挫折,以致對生活和人生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心理素質(zhì)低,于是自殺了。當時史可法就在南京等著崇禎來組建新政府,可等來的是崇禎的死訊,辜負了人家史可法的一片忠心。 為什么崇禎在煤山(即現(xiàn)在的景山公園)上吊?皇宮離著煤山也不近,在皇宮里上吊多方便,偏偏要去煤山。原因在崇禎遺書中寫得很明白:朕失江山,無面目見祖宗,不敢終于正寢。也不知道崇禎是太蠢還是太精明,他死了之后,莫非不入祖墳?什么叫自欺欺人?這就叫自欺欺人。 吳三桂降順 李自成這時候早已經(jīng)建立了大順政權,主要控制著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以及湖北、江蘇、安徽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區(qū)?;侍珮O在崇禎九年(1636 年)改女真國號“后金”為“清”,年號改為“崇德”(原來的年號是天聰)?;侍珮O死于崇禎十六年(1643 年,崇禎自殺前一年),皇太極死后順治繼位,此時女真部控制著東北三省,包括外興安嶺等地區(qū)(今屬俄羅斯)和內(nèi)蒙古東部一部分。秦嶺淮河以南(就 是今天大家所說的南方)除湖北、江蘇、安徽北部(屬李自成)和四川(屬張獻忠)外,還在明朝殘余勢力的控制下。 每次說到清朝國號的時候,我都想多說兩句廢話,雖然加上這些廢話會打亂全文的整體性。清朝的國號由來據(jù)說是因為有一匹青馬救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為報答青馬的救命之恩才改國號為清。我可以告訴大家這純屬胡說八道。國號對于一個朝代來說有非常深的寓意,是非常之大事,可不是兒戲,改國號是有講究的,任何一個朝代絕對不可能為了一只軟毛畜生而改國號。在清朝的記載中有許多動物救努爾哈赤的故事,像什么馬呀狗呀的,凡是有靈性的動物基本上都會出場,好像努爾哈赤就是天命所歸,其實這些玄之又玄的事都是假的多真的少。女真在建國初基本上算是游獵民族,打獵是必要的生存手段之一,而打獵時有狗和馬幫助會更容易得到獵物,也更容易脫離危險,因此女真人對馬和狗出奇喜愛,甚至還忌食狗肉。對馬和狗的喜愛是當時女真人的生存環(huán)境所決定的,同馬和狗救過努爾哈赤一點關系也沒有?! ±钭猿墒顷兾魅?,陜西農(nóng)民起義最開始的時候,李自成的義軍并不起眼。當年在陜西農(nóng)民軍中李自成的綽號叫“闖將”,而當時的“闖王”是高迎祥。使勁地抬李自成,李自成在農(nóng)民義軍隊伍中的地位才能排到四到九位。后來在明朝政府的鎮(zhèn)壓下,高迎祥和其他地位比較高的人不是戰(zhàn)死就是投降,最后義軍隊伍就剩下兩支,一是李自成的隊伍,一是張獻忠的隊伍,所以“闖將”李自成才有機會升級到“闖王”李自成。有許多人都認為李自成是高迎祥的血親(據(jù)說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舅),即便不是,李自成和高迎祥也有姻親關系(李自成的老婆也姓高),其實李自成和高迎祥只是上下級的關系,至今也沒有確切的史料直接證明他們兩個人有親戚關系?! ?644 年李自成進了北京。在李自成進北京前,崇禎皇帝曾下令天下兵馬進京勤王,要說離北京最近的武裝力量,就是駐守遼東的吳三桂和駐守山海關的高第,他們總共有五萬多人??墒抢钭猿纱虻搅吮本┻吷?,吳三桂沒有任何反應,李自成進了北京,吳三桂的大軍才慢慢騰騰地到了山海關?! 〔皇菂侨鹎谕醪环e極,而是吳三桂小算盤打得當當響。1643 年陜西總督孫傳庭的軍隊被李自成殲滅以后,許多明朝的將領紛紛倒戈歸順李自成,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有取代明朝政權的勢頭。吳三桂這時想的是,如果李自成被打敗,吳三桂再進京勤王,反正山海關離北京最近,到時候第一個出現(xiàn)在北京的軍隊就是吳三桂的軍隊,那時他不用費一兵一卒,就成了扶大廈于將傾的功臣;而如果李自成占領了北京,大順取代明朝,他還可以像唐通那樣歸順李自成,也不吃虧。此時他按兵不動,就是為了將來做一筆不賠只賺的買賣。 吳三桂出生于軍閥世家。他的父親是吳襄,舅舅就是祖大壽。在北京被李自成包圍前,明朝遼東軍即吳三桂部奉命撤入關內(nèi)勤王,遼東軍在吳三桂和遼東巡撫黎玉田的帶領下,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三日(1644 年4 月19 日)全部撤入關內(nèi),駐扎在昌黎、灤州、樂亭、開平一帶(今唐山、秦皇島一帶),從此以后東三省再也沒有明軍駐守。明軍撤入關內(nèi)等于把關外全部拱手讓給了女真,女真部也捉住了這個占領東北全境的機會,趁機派鄭親王濟爾哈朗占領了所有的關外地區(qū)。奪取東北全境一直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夢想,但是有松山、錦州、寧遠幾顆釘子在那里釘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只能把這個夢想帶進了棺材。現(xiàn)在在李自成的幫助下(至少是間接幫助),清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 〕绲澥吣耆率湃眨?644 年4 月25 日),也就是吳三桂撤入關內(nèi)的第六天,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吳三桂知道明朝在北方已經(jīng)完了,秦嶺、淮河以北的明朝軍隊(除吳三桂外)已全部被李自成收編,再繼續(xù)效忠明朝是極其不現(xiàn)實的,那樣的話,他就會成為清和李自成雙重打擊的對象。而當時吳三桂的地盤夾在清和大順之間,兩邊誰也惹不起,只能干受夾板氣。這時擺在吳三桂面前的就是一道選擇題:A. 要么降清,要么降順,這樣可以活下來;B. 繼續(xù)當明朝的“忠臣”,這樣他一面要抗清,一面還要抗順,結果是只能在黃泉路上和崇禎做伴了。這道選擇題太復雜了,把它簡單化就是A. 生、B. 死。這樣一來就好選擇了,只要不是傻子和一根筋,我估計連三歲的孩子都會選A,吳三桂既不是傻子也不是一根筋,他當然也會選A,既然選了A 還有一道選擇題,那就是到底是降清,還是降順的問題?! ∏鍖侨鸬恼薪凳潜容^早的,早在崇禎十五年四月,清軍攻克松山、錦州后,皇太極就寫信給吳三桂,告訴吳三桂,他的舅舅祖大壽、哥哥吳三鳳等人已經(jīng)降清了,勸吳三桂能早日歸順。當時吳三桂就駐守在寧遠城,對于清來說,吳三桂這顆釘子很討厭,招降吳三桂就是為了得到東三省。后來皇太極又命令吳三桂的老哥吳三鳳和其他的明朝將領如祖可法、張存仁、裴國珍、胡弘先、姜新、陳邦選等以親屬、舊友、下屬、同僚的身份寫信給吳三桂,勸吳三桂降清。當時吳三桂沒有任何表示,他也不敢有任何表示,要是表示錯了,后悔藥都沒地兒買?! ∈拢侍珮O再次寫信給吳三桂:我(大清國皇帝)給你(寧遠城吳大將軍)寫信,今天的崇禎皇帝已經(jīng)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明祚衰微),你應該非常清楚,我和你沒有仇恨(素無仇隙),你的親戚都在我這兒為我做事呢,你不為我做事可惜了,白瞎你這個人了。識時務者為俊杰,希望你能好好考慮考慮?! 』侍珮O怕不保險,又讓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給吳三桂寫信:寧遠和錦州相距很遠,好幾年沒有聯(lián)系過你了,不是我不想你,都怪該死的戰(zhàn)爭。前不久松山、錦州相繼被清軍攻克,我認為我一定會被皇太極給殺掉,可是人家大清皇帝不計前嫌,是仁明之君,不但沒有殺我們,還給了我們很多好處。我這一大家子,都跟著沾光了。許多降清的將領在皇太極這兒都受到了優(yōu)待,自從到了沈陽(當時清的都城),我們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大清給我們做了最好的安排,也不知道老家現(xiàn)在好不好。我給你寫信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你,大清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老天讓大清興,將來大清一定會大有作為。你也算得上是當代的豪杰,應該知道這其中的道理,正所謂大將保明主(正豪杰擇主之時),你若是此時來降大清,以后一定能封侯拜相(定有分茅裂土之封),有功名富貴在等著你,你不要有后顧之憂,來吧,來吧,相約大清。希望你好好考慮考慮,這有我的一把虎骨小刀,你見過,以此為信物,證明這信是我給你寫的(虎骨靶小刀一柄,是賢甥素常見者,故寄以取信)。 第二年(1643 年)春天,吳三桂給祖大壽回信:我正在考慮,還不知道怎么辦(猶豫未決)。 皇太極知道后又給吳三桂寫信:你快點來吧,現(xiàn)在正是建功立業(yè)的時候,時間可不等人(急圖歸順,勉立功名),來晚了就沒機會了。現(xiàn)在來能分肉吃,以后再來就只能啃骨頭了?! 槭裁椿侍珮O要費那么大的勁招降吳三桂?就是因為吳三桂守衛(wèi)的地方叫寧遠,“松錦之戰(zhàn)”后寧遠成了明朝在東三省最后的一顆釘子,也是最硬的一顆,拔起來很費勁,不拔又不行。 要么說吳三桂的鬼心眼兒多,他知道當時正是風云突變的時候,到底以后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保存實力,大明、大清都不能得罪,以后才能左右逢源。如果現(xiàn)在選擇一方,就把以后的路給堵死了,現(xiàn)在回旋的余地還很大,要給自己留足后路。因此在1643 年到1644 年一年的時間里,吳三桂就這樣敷衍著清朝,也不說歸降,也不說不歸降。人們對大漢奸吳三桂的印象都不好,都認為他先反明,后反清,是奸臣中的奸臣,是漢奸中的漢奸。其實吳三桂是先反明,再反順,最后反清。我對吳三桂的評價是:此人人品不好,但智商很高?! ±钭猿烧碱I北京,崇禎皇帝自殺時,吳三桂正駐守在昌黎、灤州、樂亭、開平一帶(今唐山、秦皇島一帶),聽說這一消息后一反“猶豫未決”的常態(tài),三月二十二日(崇禎自殺第三天,吳三桂撤入關內(nèi)第九天)在永平府(今河北省盧龍縣)宣布歸順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 吳三桂歸順了大順,而且沒談任何條件,這和吳三桂老奸巨猾的性格極不相符。之前吳三桂在投靠哪股勢力上總是猶猶豫豫,而這次是這么痛快,讓人匪夷所思。其實這是必然,他要么降清,要么降順,要么去死。去死是吳三桂所不愿意的,所以他到現(xiàn)在就有兩個選擇,要么降清,要么降順?! ∈紫仍僭趺凑f女真也算是外族,中國古代把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叫南蠻,把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叫北夷,在明末可沒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說法,要是真降了清,這個漢奸的帽子是想摘都摘不下來。降了順最多落個不忠于前明的罪名,降了清那可是不忠于民族,不忠于祖先,還得落個民族敗類的罪名,我想誰也不愿意和秦檜先生齊名吧?! 〉诙褪菂侨鹨郧暗睦贤聜儯ㄈ缣仆?、白廣恩、姜瓖、馬科等)大多數(shù)都降了順,現(xiàn)在降了順還能和以前的老同事們共事,喝喝酒,聊聊天。降了清和以前的老熟人見個面都難,別說喝酒聊天了,再見面估計只能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zhàn)場上了?! 〉谌褪亲约涸谶|東和大清打仗打了很多年,不久前他還和濟爾哈朗干了一仗,在多年的戰(zhàn)爭中吳三桂殺了他們不少的人,今天皇太極“不加誅戮”,明天呢?后天呢?畢竟自己曾是清最大的敵人。而自己和李自成一點恩怨也沒有。這一點是許多史料解釋吳三桂一開始降順的主要原因(以清兵仇殺多次,不欲返顏,乃修表謀歸李賊)?! 〉谒狞c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雖然吳三桂的一小部分親屬降了清,但吳三桂的父母、老婆都在李自成手里,再怎么說祖大壽、吳三鳳他們也是旁系親屬,而自己的父母、老婆可是直系親屬,根據(jù)法學上的親等來說,還是父母、老婆重要。退一萬步講,吳三桂降了順,祖大壽、吳三鳳他們是不會有危險的,但是吳三桂降了清,父母、老婆是一定有危險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自成許諾給吳三桂封侯(盛夸自成禮賢,啖以父子封侯),這可是一個大餡餅,天上也許就只會掉這一次,要珍惜機會。吳三桂最大的弱點就是太喜歡權力了,而日后多爾袞也是利用了吳三桂這個弱點。只是多爾袞開的價更高,李自成只封吳三桂個“侯”,可是多爾袞卻封了吳三桂一個“王”。而吳三桂的這個弱點把他送到了鬼門關,當一個“王”滿足不了吳三桂對權力的欲望,他會干什么?他會想當皇帝,他會造反,最后吳三桂真造反了。造反這個事業(yè)可是“上天入地”的事業(yè),成功了,人們會山呼你萬歲,你就能上天;失敗了,人們會說你是反賊,你只能下地獄。真可惜,吳三桂造反事業(yè)沒能成功,他“入地”了?! 【C合以上幾點吳三桂決定降順?! 【瓦@樣,吳三桂和山海關總兵高第、遼東巡撫黎玉田歸降了大順。李自成派前明降將唐通接管了山海關的防務,黎玉田被任命為大順政權四川節(jié)度使,與明朝投降大順的總兵馬科一塊去收復四川。這些明朝將領這邊剛歸降李自成,那邊就被派去四川打張獻忠,當炮灰,到底不是親娘生的。 三月二十二日,吳三桂張貼告示:我所率領的人馬,已經(jīng)歸降了李自成,現(xiàn)在要去北京接受改編(朝見新主),我們?nèi)ケ本┻@一路上,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過秋毫無犯),大家不必驚慌,該干什么還干什么(不必驚恐)。
編輯推薦
披露《明朝那些事兒》沒有講到的事兒 破解最后一個漢族王朝覆滅的真實原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