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雷頤 頁數(shù):257 字數(shù):2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歷史:何以至此?從小事件看清末以來的大變局》內(nèi)容看似龐雜,但大體說來,還是三方面的“人與事”。首先,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人與事”。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zhàn)爭為開端,從某種程度上說,楊芳傳統(tǒng)的“糞桶戰(zhàn)法”和林則徐突破傳統(tǒng)的“師夷長技以制夷”,隱喻了以后貫穿中國近代史的兩種救國途徑間的“緊張”。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清軍連吃敗仗,朝廷忙將赫赫有名的猛將、果勇侯楊芳調(diào)到廣東前線御敵。面對英軍的船堅炮剩,楊芳在廣州城廣搜馬桶,尤其是婦女的經(jīng)期用品,作為克敵制勝的“法寶”,因此留下“糞桶尚言施妙計,穢聲長播粵城中”之譏。其實,以馬桶,尤其是婦女所用溺器、經(jīng)血布等“穢物”作為破敵法寶,并非楊芳的發(fā)明,而是頗有些年頭的傳統(tǒng)。遠的不說,稍前的乾隆年間,山東白蓮教王倫起事,圍攻臨清城,守城官軍就將雞血、糞汁灑在城上,并找來一些妓女赤身裸體站在城上,以陰門向敵,以破敵陣。稍后的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守城時也曾將女性擄去,脫褲站在城墻上作為守城之法。由此看來,楊芳還真算“文明”了,因為他并未如“傳統(tǒng)”那樣直接以女性下體面對敵陣。所以,楊芳此舉只是當時國人習以為常的“常識”,實不應對其大加嘲笑。不過,唯其如此,林則徐大膽突破傳統(tǒng)“常識”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更令人欽佩。因為,此舉當時不僅應者寥寥,而且林則徐還因此被批為“潰夷夏之防”、“以夷變夏”。就是說,破壞了“狄夷,,與“華夏”問的“文化防線”,使“華夏”被“夷化”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在中國近代化“開篇”的遭遇,預示著中國近代化進程的艱難曲折,主張“師夷長技”者,以后一直受此嚴斥。容閎是近代留學“第一人”,1854年即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yè)歸國,他親眼看到了西方的富強,更感到中國的落后,決心“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曰趨于文明富強之境”。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先后了解、參與了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全程”參與近代史的幸運者。他的一生,不僅像鏡子一樣映照了近代中國的歷史走向,而且有迥異于他人的獨特意義。張之洞是晚清重臣,他從反對洋務的“清流”轉而成為洋務運動的后起之秀的歷程,頗耐人尋味。一旦從只會“坐而論道”的“言官”成為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他就明白空談誤國的道理,轉而務實,開始致力于洋務。當然,作為久經(jīng)宦海的老臣,他深得通權達變之術,在政治形勢的“守舊”與“變革”中左右逢源。當然也有左支右絀之時,甚至有過幾次嚴重危機,但最終“有驚無險”——最緊迫的一次,他毫不留情地斬殺了數(shù)十名策動自己“起事勤王”、支持維新的門生。在社會轉型中,思想的爭論同樣激烈。1912年秋,留學美國的陳煥章等人在上海發(fā)起成立“全國孔教總會”,康有為任會長,他任總干事。從袁世凱奪得大權的1912年起,短短的十幾年中,各路軍閥廝殺爭戰(zhàn),你方唱罷我登場,掌權者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但無論誰掌權,陳煥章都能得到賞識,并非這些軍閥寬宏大量、不計前嫌,不管他曾為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敵服務,而是他們都明白“孔道一昌,邪設斯息”有利于自己統(tǒng)治的道理。陳也明白,自己在亂世中謀權謀利的不敗法寶就是“孔教”,誰掌大權“孔教”就為誰服務。正是從這段歷史中,魯迅得出了引起時人強烈共鳴的孔子只是“敲門磚”的結論。而對儒學推崇備至、有當代大儒之稱、對當代海內(nèi)外儒學“復興”厥功至偉的堂堂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學者杜維明,在《道學政》中也承認:“對儒學公共形象的最嚴重損害,并非來自自由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或其他西化論者所組織的正面攻擊,而是來自極右翼,尤其是利用儒家倫理鞏固統(tǒng)治的軍閥以及同流合污的傳統(tǒng)主義者?!钡诙?,是當代的“人與事”。當代的“人與事”最主要特點之一,是“政治”與“生活”緊密相連。愛因斯坦僅在1922年末從歐洲乘輪船訪問日本時,往返路過上海并停留了兩三天。他絕不會想到,半個世紀后,他的相對論和他本人竟會在中國大遭批判,成為中國國內(nèi)政治斗爭的一個“題材”,直到1978年才獲“平反”。這出折騰了將近十年的鬧劇早成笑談,但泛政治化思維,將學術問題政治化的惡劣后果,留給人們的教訓與反思格外的沉重。后人很難想到,西方古典音樂曾經(jīng)被嚴禁,以至于“無標題音樂”能否上演,也與最高層的政治斗爭緊密相連。粉碎“四人幫”后,能否公開演奏貝多芬的音樂,誰都無權做主,層層請示,最后由政治局開會才“拍板”。改革開放以后,對平民百姓文化生活影響最大的“現(xiàn)象”之一,是中斷了近30年的“流行音樂”突然再次流行,但引起的爭論也最激烈,爭論時間也長達十幾年之久。這十幾年對流行音樂的時禁時放,時放時禁,反映出“轉型初”復雜的政治、文化與社會生態(tài)。手拿話筒,邊唱邊走,邊唱邊舞,被作為腐朽、墮落的表現(xiàn)而大加批判。架子鼓、沙槌、電吉他、五光十色的燈光、舞臺中間有斜形臺坡等等,女演員穿短褲、短裙在臺上蕩秋千,報幕員穿得珠光寶氣,迪斯科、披肩長發(fā)、緊身衣、牛仔褲等都被作為流行音樂的“符號”而嚴批。臺灣兒童歌曲《童年》受到種種嚴厲批評:“實際上,《童年》所塑造的‘童年,,是臺灣社會制度下產(chǎn)生出來的畸形兒,是一種扭曲、變態(tài)的童年,這種童年在我國(大陸)是少見的,即便是個別存在,也只是個別教育的問題,無須用歌唱大做文章。”《童年》尚且如此,就更不必說鄧麗君了。從西方古典音樂到現(xiàn)代流行音樂,許多年的時“禁”時“放”說明,沒有法律和制度保障,文化是無法繁榮的。第三,是國外的“人與事”。法國革命因其激烈而使后人對其爭議不止,但正如法國歷史學家米涅所言:“在革命中,一切都取決于第一個拒絕和第一場斗爭!”革命的爆發(fā)與其后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的確是由統(tǒng)治者對改革的“第一個拒絕”及其引發(fā)的“第一場斗爭”所決定的。當路易十六于1774年即位時,法國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他為克服財政危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些改革包括開始對特權階層征稅,但因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而作罷。于是,他決定向“第三等級”增稅,最終引爆了大革命。當既得利益集團拼命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愿稍稍讓步,國家又不愿或無力進行根本性制度變革的時候,推翻既得利益集團甚至國家的革命就“不可避免”了。最終,特權等級被根本推翻,路易十六本人也被推上了斷頭臺。一場巨大的社會變動、革命,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個社會的矛盾不斷積累,最終尖銳到“總爆發(fā)”的程度。例如,列寧有“偉大革命導師”之譽,但他在十月革命前長期流亡瑞士時,幾經(jīng)努力卻無法使一個小小的工人組織“革命化”,甚至“一對一”地做工作都未能提高一個青年工人的“政治覺悟”,更不必說讓其走向革命。因為瑞士是一個窮人生病都能住進療養(yǎng)院的國度,在這種社會,的確很難發(fā)生革命,產(chǎn)生大動蕩,即便最偉大的革命者、最激進的造反者,也將一籌莫展。所以,列寧非常不喜歡景色如畫的瑞士。這也說明,只要社會制度良好,并具自我改革、調(diào)節(jié)功能,能不斷紓解社會矛盾,平民百姓自然安居樂業(yè),所謂“激進”只能是少數(shù)人的信念,社會影響十分有限。只要政治民主、清明,公民權利和社會福利都有保障,任何“激進”都沒有市場,根本鼓動不起社會風潮。所以,革命、動蕩實非“激進”者制造出來,而是統(tǒng)治者拒絕制度改革導致了革命的爆發(fā)。所以,若要真正“告別激進”,避免社會大動蕩,對“激進主義”的分析批評固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吁請當權者正視現(xiàn)實,審時度勢,主動進行制度變革。當然,相對于大千世界的“人與事”,這本小書所談的“人與事”最多只是滄海一粟。好在“一滴水也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輝”,或許,這便是《歷史:何以至此?從小事件看清末以來的大變局》的價值所在吧。雷頤2010年6月
內(nèi)容概要
《歷史:何以至此——從小事件看清末以來的大變局》是中科院史學研究員雷頤先生的文集。文章所寫內(nèi)容多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話題,包括《“糞桶妙計”與“師夷長技”》、《梁啟超百年前憧憬“上海世博會”》、《新文化與新教育》、《沉重的“外交笑話”》、《貝多芬中國“獲勝”記》、《既得利益集團與路易十六的斷頭臺》、《引人深思的兩個莫斯科之旅》、《相對論“遭遇”中國政治》、《“國家”:從維新到五四》等。
作者簡介
雷頤,湖南長沙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先后當過知青,軍人、工人,然后考上大學,再讀研究生。這種經(jīng)歷,使他成為“把歷史作為現(xiàn)實參考的著名學者”。
主要作品推薦:
《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
榮獲二○○八年度十大好書獎
書籍目錄
第一輯 末路的罪與罰 “糞桶妙計”與“師夷長技” 殺降的“國情”與“公例” 清末“國有”與“民營”的激斗 “官不過問”的失敗 失敗的烏托邦:“天國”悲劇 歷史的見證者:容閎的獨特意義 “二張”的命運 “有學有術”張之洞 總督的抉擇第二輯 民國的新意義 梁啟超百年前憧憬“上海世博會” “孔教拜孔子,孔子要上吊” “五四”的力量 梁漱溟的意義 教育總長蔡元培 大學不是衙門 新文化與新教育 “國家”:從維新到五四第三輯 新鮮的記憶 沉重的“外交笑話” “蔡文姬”向“曹操”懺悔 “燈塔”與“大橋”的命運 貝多芬中國“獲勝”記 “抒情”的解放 “流行”的流行 相對論“遭遇”中國政治 生命的浪費:沈從文的內(nèi)心獨白 沉重的疑問 文章千古事 莫讓歲月空流逝 “國學熱”中說“國學” 第四輯 歷史:何以至此 列寧為何討厭瑞士 既得利益集團與路易十六的斷頭臺 從“自由主義”到“國家主義” ——森有禮的悲劇 引人深思的兩個莫斯科之旅 何以至此
章節(jié)摘錄
殺降的“國情"與“公例”蘇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更是江南重鎮(zhèn),在清代是江蘇省城。太平軍占領蘇州后,為太平天國蘇福省省會,忠王李秀成長期精心經(jīng)營蘇州,想將其建為第二個天京,是太平軍占領的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攻占蘇州,當然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夢寐以求之事。1863年春,李鴻章率淮軍和“常勝軍”陸續(xù)攻下常熟、太倉、昆新、吳江、江陰等處后,于11月中旬兵臨蘇州城下,開始進攻蘇州。蘇州太平軍守軍在主將慕王譚紹光領導下浴血奮戰(zhàn),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由于屢攻不下,而且傷亡不小,李鴻章明白如果強攻將會付出更大代價,且結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于是,他決定“智取”,策反太平軍守將。在譚紹光領導下守城的太平軍將領,還有納王郜永寬、康王汪安鈞、寧王周文嘉、比王伍貴文這“四王”和張大洲、汪花班、汪有為、范起發(fā)這“四大天將”,他們控制著蘇州城內(nèi)四分之三的兵力和六個城門中的四個,卻與主帥譚紹光一直不和。常勝軍首領戈登通過奸細了解到這一情況,特別是知道納王郜永寬還有投降之意后,便主張誘降納王,兵不血刃地攻克蘇州。戈登的建議為李鴻章采納,而且淮軍攻城主將之一程學啟本是太平軍降將,他手下的副將鄭國魁與郜永寬等原就是熟人。經(jīng)過一番秘密聯(lián)絡,郜永寬在11月28日派康王汪安鈞潛入清軍大營,與戈登、程學啟開始投降談判。幾天后,郜永寬在蘇州城外陽澄湖親自與戈登、程學啟商議降約。雙方約定,郜謀殺譚紹光,取其首級并獻蘇州城以降清,而戈登、程學啟承諾保證郜及其部下性命,并給副將以上的降將一定官職,賞賜郜本人二品武職,戈登做擔保人。12月4日,郜永寬等八人趁在慕王府議事的機會刺殺了譚紹光,并割下譚的首級。第二天,郜將譚的頭顱送達程學啟處,并大開城門迎接清軍入城。清軍誘降成功,終于“兵不血刃”地拿下蘇州。然而,李鴻章不但沒有履約保全投降者的性命,反而設計殺害了這八名降將。據(jù)記載,正當這八名降將來到李鴻章營中,滿懷希望地準備接受紅頂花翎時,埋伏在帳外的武弁立斬八人之頭!同時,清軍在城內(nèi)大開殺戒,蘇州一帶口音者被“放歸”,而南京以上口音者則“不分良莠盡殺”,城內(nèi)數(shù)萬太平軍守軍在毫無戒備中被誅殺。李鴻章及清軍的殘忍、背信,在這次殺降事件中暴露得淋漓盡致。戈登聽到李鴻章殺降的消息,頓時勃然大怒,認為這是最無恥的背信棄義,而且自己還曾信誓旦旦地為降將作保,于是提著洋槍要找李鴻章算賬。李鴻章聞訊趕忙躲了起來,以后幾天戈登一直在提槍找李,而李則躲避不見。由于左找右找都找不到李鴻章,戈登只得憤憤然地留下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李鴻章下臺,不然他就率“常勝軍”進攻淮軍,將所攻占的城池再交還給太平軍。然后,他就率“常勝軍”返回昆山,同時給英國駐華公使布魯斯寫信,要求英國政府干預,迫使李鴻章下臺。英國駐華陸軍司令伯郎也從上海趕到昆山,與戈登商定“常勝軍”由其節(jié)制,不再受李鴻章及中國政府調(diào)遣的問題,借此從中方手中奪回“常勝軍”的控制權,同時對李鴻章大發(fā)雷霆,指其背信棄義,要李鴻章“備文認錯,方有辦法”。李鴻章則以這是中國內(nèi)政,外國無權指責干涉為由,針鋒相對地回答說:“此中國軍政,與外國無干,不能為汝認錯。”伯郎只得“一怒而去”。上海的外國領事館官員代表列強及所有外國僑民簽署了一項嚴厲譴責李鴻章的決議,指其殺降是對人性的徹底背叛,并警告說此事很可能使列強不會再幫助清政府,并可能撤回幫清軍打仗的洋兵洋將。面對洋人的嚴厲指責,李鴻章畢竟有些慌亂,他在給朝廷的幾次奏折中辯解說,如此殺降是因為叛變“諸王未理發(fā),叛跡顯然”;“挾制要求,不肯散其眾,硬請保為總兵副將官職”,“降眾多達二十萬,難以安置”等理由。表示“臣思受降與受敵,必審其強弱輕重,能否駕馭在我”。其實,根本就沒有“降酋”謀反的任何跡象,而僅僅是他擔心難以控制,就采取了如此殘酷的手段。他在稍早上奏的《克復蘇州折》中就明言:“該酋等久在賊中為大頭目,狼子野心,恐其難制”,所以要采取措施,“免致尾大不掉另生枝節(jié)”?!翱制潆y制”此四字是他殺降的真實動機,僅因其“恐”,數(shù)萬人生命便化為烏有!在給曾國荃的信中,他揚揚得意地說,這次“擒殺偽王六、偽天將五,皆忠逆部下悍黨,稍可自娛”。在給郭嵩燾的信中亦說這次“蘇州、無錫苦戰(zhàn)數(shù)月而得之,所以少愜意者,誘斬六偽王四天將,而解散忠黨二十萬之眾”。他在給朝廷的奏折中,故意將戈登反對殺降的原因歸結于自己先將“常勝軍”調(diào)回昆山,未讓其攻人蘇州,戈登因此心懷不滿,故意找碴兒,并強調(diào)“洋人性情反復,罔知事體”。他并向朝廷表示,此時的淮軍已不是初抵上海時的初創(chuàng)之師,而“常勝軍”“除炸炮外,攻剿不若我軍”,所以對戈登的“屢稱對仗”,他“亦不甚懼怯也”。最后,他以退為進,說如果因此破壞“中外和好”大局,“惟有請旨將臣嚴議治罪,以折服其心”。這種血淋淋的無恥行為,卻得到了朝廷的認可,認為“所辦并無不合”,“甚為允協(xié)”!以“理學家”自詡的曾國藩竟也稱贊這種背信棄義的行徑,稱“此間近事,惟李少荃在蘇州殺降王八人最快人意”,“殊為眼明手辣”。攻克蘇州,戈登的“常勝軍”立下了汗馬功勞,朝廷論功行賞當然不能少了他這一份,即賞銀一萬兩,稍加變通的仿照外國獎章的“頭等功牌”。但沒想到的是,由于發(fā)生了“殺降”事件,怒不可遏的戈登竟然公開表示拒絕接受朝廷的賞賜,并在給他賞賜銀兩的皇帝詔令背面寫道:“由于攻占蘇州后所發(fā)生的情況”,他“不能接受任何標志皇帝陛下賞賜的東西”。同時,他還拒收李鴻章先前應允犒賞的七萬元洋銀。拒受朝廷賞賜,這可是對朝廷的巨大羞辱,是對堂堂華夏“禮儀”的老大不敬。幾個月攻下常州后,“常勝軍”遣散,戈登準備回國,經(jīng)過赫德的調(diào)解,戈登最后接受了朝廷賞賜他的名譽提督銜、幾套華服、獎旗、獎章和最高榮譽的象征——黃馬褂,但仍拒收賞銀。P7-9
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國有”與“民營”的斗爭中,國家、政府的力量強如壓卵之石,商民只能設法謀官才能維持自己的權利。而商一旦成了官,往往會如盛宣懷那樣,反過來又以政府的力量為自己謀利。這樣,官、商的界限便永難劃清,腐敗也將日甚一日。 ——清末“國有”與“民營”的激斗 列寧被譽為“偉大的革命導師”,然而,他在瑞士幾經(jīng)努力,卻無法使一個小小的工人組織“革命化”,甚至“一對一”地做工作都未能提高一個青年的“政治覺悟”,更不必說讓其走向革命。一個窮人生病都能住進療養(yǎng)院的社會,的確很難發(fā)生革命,產(chǎn)生大動蕩,即便最偉大的革命者、最激進的造反者,也將一籌莫展。 ——列寧為何討厭瑞士
編輯推薦
《歷史:何以至此?從小事件看清末以來的大變局》雖然是一本隨筆集,但綜觀全書,我們完全可以說,作者實際探討的是同一個主題:是什么樣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與期望落空?又是什么樣的力量使激進革命像輪回一般在中國歷史上反復演出? 雷頤的隨筆很通俗,但他的通俗不是講故事,而是把問題講明白,講到點子上,這很難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