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國際沖突

出版時間:2005-1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小約瑟夫·奈  頁數(shù):32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第5版)作者運用國際政治中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方法,以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為引子,用簡潔的語言和歷史事例來闡述復雜的國際政治現(xiàn)實,尤其是20世紀以來的歷次重大沖突,包括兩次世界大戰(zhàn)、冷戰(zhàn),并對冷戰(zhàn)后的相互依存現(xiàn)象進行思考,最后還對新的世界秩序提出構想。全書緊緊圍繞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方法,特別是利用其對國際體系的層次分析來對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進行剖析,從現(xiàn)實主義的角度得出相應的結論。當然,作者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讓讀者知道現(xiàn)實主義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希望讀者閱讀《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第5版)》后能夠舉一反三,在遇到其他案例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立場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分析。同時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而對普通讀者而言,又是一本簡明的歷史書及國際政治的入門教材。

作者簡介

作者:(美)小約瑟夫·奈小約瑟夫·奈,現(xiàn)任哈佛大學杰出服務教授、阿曼蘇丹國際關系講席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并且在美國政府中擔任過助理國防部長、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助理國務卿幫辦等職務。主要著作有:《權力與相互依賴》(與羅伯特·基歐漢合著,2001年第三版)、《注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1990年)、《美國權力的悖論》(2002年)、《軟權力:在世界政治中獲得成功的途徑》(2004年)以及《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2005年第五版)。

書籍目錄

序/1前言/1第一章世界政治中存在著永久的沖突邏輯嗎?  /1    什么是世界政治?  /3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15    道義問題和國際政治/24第二章20世紀重大沖突的起源/40    國際體系和原因層次/40    反事實推理/61第三章均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70    均勢  /70    權力  /71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源/82第四章集體安全制度的失敗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02    集體安全制度的興與衰/102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源/112第五章冷戰(zhàn)/134    威懾和遏制/135    有關冷戰(zhàn)的三種思路/136    羅斯福的政策/139    斯大林的政策/140    沖突的階段/141    分析的層次/149    美國和蘇聯(lián)在冷戰(zhàn)中的目標/152    遏制/153    冷戰(zhàn)的發(fā)展/154    冷戰(zhàn)的結束/156    核武器的作用/162第六章干涉、制度以及地區(qū)與族群沖突/182    族群沖突/183    干涉與主權/187    國際法和國際組織/197    中東的沖突/208第七章全球化和相互依存/228    全球化的各個方面/229    相互依存的概念/235    石油政治學/248第八章信息革命、跨國行為體與權力分散/259    權力和信息革命/259    跨國行為體/268    信息和國家間的權力  /276第九章新的世界秩序?  /289    有關未來世界的各種構想/289    新的世界秩序?  /303

章節(jié)摘錄

書摘國家利益的界定    不管政府類型如何,“國家根據(jù)國家利益行事”。這種說法一般來說是對的,但是我們首先要知道國家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的,否則的話,它是毫無意義的。現(xiàn)實主義者聲稱,由于國際體系的制約,國家在界定自己的利益時沒有什么選擇余地。它們必須根據(jù)均勢來界定自己的利益,否則自身的生存就成問題。正如理想市場中的一家公司,如果只考慮利他而不使自己的利潤最大化,那么肯定是要破產的。因此,對現(xiàn)實主義者來說,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決定著它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并且預示著該國對外政策的走向。    自由主義者和建構主義者則認為,國家利益不僅僅是由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所決定的,他們對國家期望和國家利益是如何形成的作了更多的解釋。他們認為,國家利益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國國內社會的性質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比如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社會看重經(jīng)濟福利和貿易,并且認為反對其他民主國家的戰(zhàn)爭是不合法的,那么這個國家對國家利益的界定就不同于專制國家,盡管這兩個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差不多。自由主義者聲稱,如果國際體系相當緩和,也就是說不是處于純粹的無政府狀態(tài),那么上述論點便是正確的。如果制度和溝通渠道使國家期望持久和平,那么囚徒困境可能就不會出現(xiàn)。    既然這些非權力的動因可以影響國家界定自己的利益,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判斷一種特定情勢的無政府狀態(tài)同抽象的無政府概念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大。如果一種國際情勢完全是無政府狀態(tài)的,也就是說,明天你可能被自己的鄰居所殺害,那么有關民主或者貿易的期望對對外政策的影響就是很有限的,畢竟生存是第一位的。但如果國際體系不完全是無政府狀態(tài)的,存在著制度以及對和平的期望,那么國內社會和文化的相關因素就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現(xiàn)實主義者的預言比較適用于中東,而自由主義者的預言則比較適用于歐洲。分清不同的背景,有助于我們衡量不同理論的預測力。對外政策上的差異    國際地位相似的國家確定自己利益和戰(zhàn)略的方式有時是不一樣的。俾斯麥、德皇和希特勒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來應對德國所處的安全困境,這就是明證。如果體系層次的區(qū)別不能解釋對外政策上的差異,那么我們就需要考察國內層次的因素。這些國內層次的因素有一些是目前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各自所特有的,有一些則是所有國家普遍共有的。    一些國內因素使得國家的行為十分相似。我們已經(jīng)討論過貿易和民主,但還需要考察其他的因素。例如,在國家內部是否爆發(fā)了革命?革命的領導人通常認為以前的對外政策,甚至整個國際體系是不合法的。革命經(jīng)常在整個地區(qū)造成不穩(wěn)定的局勢。革命的領導人時常試圖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而鄰近的國家則努力對它加以遏制。18世紀90年代在法國與它的鄰國之間、1917年后的俄國與其鄰國之間以及1980年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就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況。革命的國家有時侵略別國,有時受到別國的入侵。另外一個推論是,內聚力較弱的國家,比如1914年以前的德國和奧地利,更可能把國內問題轉移到國外。德國領導人用向外擴張來轉移人民對國內社會民主的關注。然而,這種關于在國外尋找替罪羊的說法并不總是正確的,因為一些國內凝聚力不強的國家,比如今天的緬甸,卻把注意力放在內部。    我們還可以從官僚機構的行為中看到國家的其他共性。一些分析家認為,由于官僚機構是按部就班地運轉的,而且其變革速度很慢,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外交和軍事官僚機構的惰性,來預測國家的對外政策。本書第五章將結合古巴導彈危機來分析這個問題。德國的軍事官僚在1914年的確反對改變軍事計劃。然而,從官僚機構的角度分析問題,也可能將人引入歧途。美國軍隊在越南被機動的和非正規(guī)軍的游擊隊擊敗后,在海灣戰(zhàn)爭中采用了高度機動的戰(zhàn)略并獲得成功。官僚機構雖然變革很慢,但是會發(fā)生變革。    研究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的學者,一直努力把世界經(jīng)濟和國內利益聯(lián)系起來,以尋找簡約的方式來解釋對外政策。例如,自由貿易影響勞工、土地所有者和資本的不同方式,會影響國家的政策走向,我們將在下一章有關德國的例子中看到這一點。不僅如此,國內政治聯(lián)盟會由于國際機遇和壓力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    對外政策行為上的許多差異,只會產生低水平的推論。它們最多只能算是有待于檢驗的假設,而不是準確的預言。國內政治的確很重要,而且自由主義理論對我們也是有所幫助的,但是我們必須分清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時間以及不同的地點。P.59-61

編輯推薦

著名學者小約瑟夫·奈所著的《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第5版)一書,把歷史與理論結合起來,給學習國際政治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分析過去和理解我們所面監(jiān)的現(xiàn)實問題之框架。    第五版包含了如下新內容:    ·分析伊拉克戰(zhàn)爭及其后果與影響;    ·闡述中東局勢的新發(fā)展,包括和平進程與民主化前景;    ·分析美國"反恐戰(zhàn)爭"的新進展;    ·添加了核武器擴散方面的材料;    ·評述小布什新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以及先發(fā)制人戰(zhàn)爭和預防性戰(zhàn)爭所存在的問題;    ·談論美國權力地位以及霸權和帝國問題;    ·對軟權力作了更加深入和詳盡的分析;    ·進一步評價了建構主義者的思路;    ·增加了關互聯(lián)網(wǎng)、非政府組織和信息時代的權力之新教材,并且更新了有關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經(jīng)濟學的材料。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理解國際沖突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包裝很好,內容比上一個版本增加了,很喜歡
  •   美國大學的教材 寫得非常精彩 不愧為國關學界世界級大師的作品 即便是寫教材也是一代宗師的水準 融合了歷史與理論 但讀來又不枯燥 還讓人學習到了一點基本的研究方法或視角另外 不免感嘆一番 為何國內的同類教材或專著卻與之天壤之別 印象中時殷弘老師有過這方面的嘗試 但還是偏重史學研究,理論的運用還是有些生硬 這大概也是我國國關學界的硬傷所在 需要我們年輕一輩國關學人共同努力 推動學科的進步和繁榮
  •   這本書翻譯得還不錯,每個句子都翻譯得不錯,但是鄙人認為應該注意按照中國人咱得邏輯注重下文章全篇的中國特色,這樣就不至于看完書后有句句懂而書不懂的遺憾了。
  •   理論與實例結合 論述精彩 通俗易懂 和有的國關關系書相比 一點都不枯燥
  •   學習國關、國際政治的必選書~~印刷精美!!絕對正版?。。?/li>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