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時代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問題研究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倩  頁數:265  字數:240000  

內容概要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問題研究》是在作者(王倩)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完成的。全書分七章節(jié),內容包括緒論、媒體時代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傳播及社會控制、媒體時代大中學生道德心理和道德行為的發(fā)展、大中學生處理信息的德育理論借鑒等。本書給供相關學者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序: “虛擬世界”中信息道德素養(yǎng)教育的本真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緣起
1.1.1 暴力、色情信息與青少年德育問題
1.1.2 信息素養(yǎng)和媒介素養(yǎng)
1.1.3 媒體時代青少年信息道德素養(yǎng)教育的困境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現狀
1.3.1 人性與人欲:倫理學研究簡述
1.3.2 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中的青少年道德認知和行為發(fā)展研究
1.3.3 國內學界關于大中學生信息道德素養(yǎng)培育的研究
1.3.4 不良信息對青少年道德行為影響的傳播學研究
1.4 研究意義
1.4.1 理論意義
1.4.2 實踐意義
1.5 研究內容
第2章 媒體時代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傳播及社會控制
2.1 暴力、色情信息的傳播及不良影響
2.1.1 暴力信息的傳播及不良影響
2.1.2 色情信息的傳播及不良影響
2.2 對暴力和色情信息的社會控制
2.2.1 對暴力信息的社會控制
2.2.2 對色情信息的社會控制
2.3 馬克思主義人性論對正確處理暴力、色情信息的啟發(fā)
第3章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道德心理和道德行為的發(fā)展
3.1 大、中學生成長的特點
3.1.1 中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
3.1.2 大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
3.2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道德認知的發(fā)展
3.3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道德情感的發(fā)展
3.4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道德意志的發(fā)展
3.5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道德行為的發(fā)展
第4章 大中學生處理信息的德育理論借鑒
4.1 研究問題的框架理論:社會生態(tài)系統模式
4.2 研究群體的特殊性:青春期發(fā)展和教育的理論
4.2.1 生物遺傳學觀點
4.2.2 精神分析和心理社會學觀點
4.2.3 社會認知理論與道德發(fā)展
4.3 道德教育哲學理論的啟示與借鑒
4.3.1 哲學理性思維的啟發(fā)
4.3.2 倫理學層面上的道德自控與責任擔當
4.3.3 道德教育哲學的啟示
4.4 道德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啟示與借鑒
4.5 社會文化批判理論的啟示與借鑒
4.6 傳播效果理論對情緒和行為影響的研究
4.6.1 媒介內容和接觸時間研究
4.6.2 媒介效果模式研究
4.6.3 可測量的媒介具體效果研究
4.6.4 關于效果強度的探討
第5章 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實證研究
5.1 研究設計
5.1.1 研究假設
5.1.2 調研工具
5.1.3 調研對象
5.1.4 調查內容
5.1.5 調查方法
5.1.6 數據統計
5.1.7 問卷結果說明
5.2 大、中學生日常接觸信息基本情況調查
5.2.1 大學生日常接觸信息的基本情況
5.2.2 中學生日常接觸信息的基本情況
5.2.3 大、中學生日常接觸信息基本情況比較分析
5.3 大、中學生接觸暴力信息的調查與分析
5.3.1 大學生日常接觸暴力信息的調查與分析
5.3.2 中學生日常接觸暴力信息的調查與分析
5.3.3 大、中學生接觸暴力信息的比較分析
5.4 大、中學生接觸色情信息的調查與分析
5.4.1 大學生日常接觸色情信息的調查結果
5.4.2 中學生日常接觸色情信息的調查結果
5.4.3 大、中學生接觸色情信息的比較分析
5.5 結論
第6章 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困境
6.1 世俗的壓力:全球性的道德危機
6.1.1 道德危機產生的根源
6.1.2 危機根源產生的因素
6.2 家庭道德教育價值和取向的偏離
6.2.1 家庭控制的技能和策略
6.2.2 青春期家庭控制的失效
6.2.3 家庭道德教育取向偏離
6.3 學校道德本真教育的缺失
6.3.1 功利主義教育傾向
6.3.2 道德塑造與享用功能的缺失
6.3.3 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6.3.4 媒介道德素養(yǎng)教育的缺位
6.4 商業(yè)化語境下傳媒消費主義的誘惑
6.4.1 傳媒消費主義的興起
6.4.2 欲望消費膨脹下的功利效仿
6.4.3 視覺影像體驗下的價值顛覆
6.4.4 感官刺激下自我控制力的解除
6.5 網絡文化傳播中倫理道德的失范
6.5.1 大中學生網絡行為現狀
6.5.2 大中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表現
6.5.3 大中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6.5.4 大中學生網絡依賴與成癮的困境
第7章 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對策
7.1 提升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應對能力的理論對策借鑒
7.1.1 “使用與滿足”理論下的受眾個體差異
7.1.2 媒介依賴效果理論下的受眾動機分析
7.1.3 道德教育和心理學層面的情感需要與欲望克制理論
7.1.4 心理學視閾下自我控制與大中學生道德自控的研究
7.1.5 社會認知理論下的大中學生社會適應
7.2 影響大中學生信息道德素養(yǎng)培育的宏觀環(huán)境及對策分析
7.2.1 宏觀環(huán)境:社會制度、道德、文化、心理的影響與控制
7.2.2 社會控制和防范對策
7.3 影響大中學生信息道德素養(yǎng)培育的中觀環(huán)境及對策分析
7.3.1 家庭、學校和同伴的影響
7.3.2 家庭教育引導對策
7.3.3 學校教育指導對策
7.3.4 同伴教育對策
7.4 影響大中學生信息道德素養(yǎng)培育的媒介外環(huán)境及對策分析
7.4.1 大眾傳媒擬態(tài)環(huán)境的誘惑和影響
7.4.2 媒體正面教化對策
7.5 影響大中學生信息道德素養(yǎng)培育的微觀環(huán)境及對策分析
7.5.1 大中學生自身思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影響
7.5.2 個體自我調控對策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問題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媒體時代大中學生處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問題研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