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亮 頁數(shù):20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愛德華·P·湯普森是英語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20世紀英國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之一。他的著作既被人文學者也被社會科學家廣泛征引,是當代唯一一位具有跨學科影響力的思想大師,而這種影響力歸根結(jié)底源于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創(chuàng)造性理解和運用。 本書穿越湯普森的具體歷史敘事,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抽象或重建出了其中實際存在著的、非體系化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系統(tǒng)。即便放眼國際學界,這一工作也具有明顯的補白意義?! ∥覀冎溃R克思主義是在英國成熟和豐富,進而走向世界,成為一種改造世界和創(chuàng)造歷史的物質(zhì)力量的,其中,雷蒙·威廉斯和愛德華·湯普森是英國馬克思主義舞臺上的主角,絕大多數(shù)有關戰(zhàn)后英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的著作都是圍繞他們展開的,他們在英國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的形成、發(fā)展和世界性傳播過程中,始終發(fā)揮著毋庸置疑的雙核心作用。因此,對其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研究意義重大。 本書選擇了湯普森,從他的歷史學敘事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非常深刻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存在,并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抽象或重建出了其中實際存在著的、非體系化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系統(tǒng)。
書籍目錄
作者的話導論 愛德華·P·湯普森:一位來自英國的馬克思主義者 一、形成中的湯普森:生平與思想 1 父與兄、自由主義與共產(chǎn)主義 2 湯普森的“形成” 3 從新思想者到新左派 4 《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及之后 5 超越冷戰(zhàn) 二、同時代西方學者眼中的湯普森 1 第二代新左派與《理論的貧困及其他論文》 2 湯普森思想形象的多樣化建構(gòu) 3 湯普森的“英格蘭性”問題 三、我們的任務:重建湯普森的歷史唯物主義第一章 階級、階級意識與階級斗爭 第一節(jié) 湯普森創(chuàng)作《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的歷史語境 一、階級:一個吸引所有英國人的主題 二、“階級是一種關系,而不是一個東西” 三、把工人群眾“從后世的不屑一顧中解救出來” 第二節(jié) 湯普森的工人階級形成學說 一、湯普森的主要批評者及對他們的評論 二、湯普森與馬克思恩格斯的階級形成學說 三、重建湯普森的工人階級形成學說 第三節(jié) 湯普森的階級意識學說 一、湯普森階級意識學說的三個來源 二、湯普森階級意識學說的理論再現(xiàn) 三、湯普森階級意識學說的當代評價 第四節(jié) 湯普森的階級斗爭分析方法 一、多布與階級斗爭分析方法的再發(fā)現(xiàn) 二、湯普森對階級斗爭分析方法的推進 三、階級決定論與歷史唯物主義第二章 文化與“文化唯物主義” 第一節(jié) 湯普森的文化概念 一、蘇聯(lián)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文化概念 二、湯普森對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文化概念的反思 三、文化是整體的斗爭方式 第二節(jié) 湯普森的平民文化與工人階級文化研究 一、什么是平民文化? 二、“道德經(jīng)濟學”與文化霸權(quán) 三、作為新興文化的工人階級文化 第三節(jié) 湯普森“文化唯物主義”的理論與范式 一、第二代新左派眼中的“文化唯物主義” 二、作為理論的“文化唯物主義” 三、作為范式的“文化唯物主義”第三章 民族性與本土化 第一節(jié) “英格蘭的特性”與社會主義 一、佩里·安德森與安德森-奈恩論題 二、究竟什么是“英格蘭的特性” 三、如何正確認識民族性?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者與馬克思主義 一、新左派運動語境中的科拉克夫斯基及其背叛 二、什么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方式? 三、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信念 第三節(jié) 湯普森與“結(jié)構(gòu)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一、第二代新左派與“結(jié)構(gòu)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二、“結(jié)構(gòu)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貧困” 三、湯普森的“未盡之言”:移植,還是本土化?結(jié)束語 湯普森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當代審視 一、湯普森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三個基本特征 二、湯普森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貢獻 三、湯普森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當代啟示主要參考文獻附錄 英國新左派運動及對它的當代審理——邁克爾·肯尼教授訪談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階級、階級意識與階級斗爭第二節(jié) 湯普森的工人階級形成學說二、湯普森與馬克思恩格斯的階級形成學說探討湯普森與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階級形成問題上的理論關系,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困難是,湯普森很少引證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而他這么做完全是有意識的自覺選擇。首先,脫離實際的引經(jīng)據(jù)典是他從50年代中期開始就一直反對各種形式的教條主義(最初是斯大林主義,隨后是阿爾都塞的“結(jié)構(gòu)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通病,他不愿意也落入此窠臼。其次,他始終堅守自己的職分,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指導自己的歷史學研究,但反對將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與原理照搬照套到具體的歷史學研究中去。最后,他的絕大多數(shù)理論著述和政論著述都是論戰(zhàn)性的,且他還習慣于用文學化的手法處理它們,這導致在這些著作中即使有他的理論觀點也是隱而不彰的。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想找到湯普森與馬克思思格斯的階級形成學說之間關系的現(xiàn)成答案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根據(jù)有限的信息去搜尋、推導答案。在工人階級形成問題上,湯普森有兩篇代表性著作,除了《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之外,還有一篇就是1978年的《18世紀的英國社會:沒有階級的階級斗爭》,他創(chuàng)作該文的目的是為了重申《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的基本立場。在對這兩篇著作進行深入研讀后,我們得出四個基本結(jié)論。
編輯推薦
《階級、文化與民族傳統(tǒng):愛德華·P·湯普森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研究》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