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際

出版時間:2005-7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偉希  頁數(shù):27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清華大學人文素質課《中國哲學講座》所用的教材。其特點如下:第一,通俗易懂。本書對歷史上中國哲學家的哲學思想的敘述與分析,采取夾敘夾議、亦諧亦莊的方式娓娓道來;并以講解故事、勾畫人物個性的形式,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形式,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哲學發(fā)生的社會背景與時代氛圍;在敘事方式上,注重與受眾的對話與溝通,并采用口語體。第二,重點突出。本書簡略的篇幅,展示2000多年來中國哲學的歷史畫卷;在對中國哲學家、哲學流派以及哲學思潮的選擇與把握上,都力求突出重點;而對于中國哲學基本概念的分析和與梳理,則采用“強干弱支”的方式加以處理,使人讀后能對中國哲學的基本內容以及歷史發(fā)展線索獲有鮮明的印象。

作者簡介

胡偉希,男,生于1948年4月湖北省武漢市。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哲學系博士生導師胡偉希教授。主攻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史、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中西哲學比較、中國倫理思想史。目前的研究專題有:20世紀中國哲學與思想文化、中西哲學比較。出版的著作有:《金岳霖與中國實證主義認識論》、《傳統(tǒng)與人文:對港臺新儒家的考察》、《金岳霖哲學思想》、《觀念的選擇:20世紀中國哲學與思想透析》、《知識、邏輯與價值:中國新實在論的興起》等。

書籍目錄

第一講 中國哲學的性質  一、什么是哲學?  二、什么是中國哲學?  三、哲學的追問:中西哲學之比較  四、中國哲學的主體性:境界與人生  五、中國哲學的問題與歷史發(fā)展  六、怎樣學習中國哲學?第二講 孔子:“仁者愛人”  一、孔子和他的時代  二、“仁”的境界  三、“為仁”之方  四、“君子”論第三講 孟子:性與天道  一、孟子和他的時代  二、居仁由義  三、性與天道  四、圣人論第四講 老子:無為而無不為  一、老子其人  二、道之境  三、“無為而無不為”的人生哲學  四、“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哲學第五講 莊子:逍遙之境  一、莊子和他的朝代  二、莊子“三論”  三、莊子的超融人生  四、莊子的審美人生第六講 荀子:“隆禮”與“天人之分”  一、荀子思想的形成  二、“隆禮”  三、“化性起偽”  四、明于天人之分  五、知識論與解蔽第七講 先秦其他學派:法家、墨家與名辯思潮  一、韓非子與法家  二、墨子的“兼愛”思想  三、名辯思潮第八講 先秦的形而上學:《易傳》  一、《易經》與《易傳》  二、《易傳》與生命哲學  三、從《易經》看中國人的辯證思維第九講 魏晉玄學與儒道之會通第十講 隋唐佛學,涅槃與染凈之辯第十一講 宋明理學:本體與功夫第十二講 中國現(xiàn)代哲學:斷裂與繼承主要參考著作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中國哲學作為“愛智之學”的一種類型,具有不同于西方哲學的特質,這就是它重視人生哲學的探討,視哲學是對人生境界的追求。本書以中國哲學發(fā)展的歷史為經,以不同哲學派別的哲學家們的思想為緯,展示中國哲學獨特的魅力與價值所在。本書對中國哲學的介紹以先秦哲學作為重點,然后依次敘及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以及中國現(xiàn)代哲學。在敘事風格上,本書力避堆砌專業(yè)性的用語,而試圖將高深的哲學玄思以口語化的形式加以講解與詮釋。本書是一本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國哲學教材,適合非哲學專業(yè)的大學生以及愛好哲學的社會人士閱讀。

編輯推薦

  中國哲學作為“愛智之學”的一種類型,具有不同于西方哲學的特質,這就是它重視人生哲學的探討,視哲學是對人生境界的追求?!短烊酥H:中國哲學十二講》以中國哲學發(fā)展的歷史為經,以不同哲學派別的哲學家們的思想為緯,展示中國哲學獨特的魅力與價值所在。《天人之際:中國哲學十二講》對中國哲學的介紹以先秦哲學作為重點,然后依次敘及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以及中國現(xiàn)代哲學。在敘事風格上,《天人之際:中國哲學十二講》力避堆砌專業(yè)性的用語,而試圖將高深的哲學玄思以口語化的形式加以講解與詮釋?!短烊酥H:中國哲學十二講》是一本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國哲學教材,適合非哲學專業(yè)的大學生以及愛好哲學的社會人士閱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天人之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長期以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簡編》被許多學者推薦為中國哲學史入門讀物。今天我覺得可以在入門讀物中加上這本《天人之際--中國哲學十二講》了。
  •   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理哲學也是很有趣的東西
  •   講中國哲學講得比較通透
  •   胡偉希這個書寫得不好,清華的做這個還是要差一點
  •   書的內容挺不錯,據說,作者在此書的基礎上又出了本《中國哲學概論》,內容大同小異。但由于此書存庫較長,略顯陳舊。
  •   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淺顯,上手容易。是初學者的比較好的選擇。它的體系非常完美,將中國哲學的精神神韻揭示出來,因此對于哲學教師來講,也是不可多得的教學參考資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