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歷年試題分類強化訓(xùn)練與解析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王甫銀 編  頁數(shù):550  字數(shù):1047000  

前言

  公務(wù)員錄用考試制度自建立以來,在公務(wù)人員的錄用上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為造就一支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的公務(wù)員隊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經(jīng)過近20年公務(wù)員錄用考試制度的實踐,公務(wù)員錄用考試的科學(xué)性和公正性已經(jīng)毋庸置疑。近年來,中央、國家機關(guān)和各地方公務(wù)員錄用考試進一步增加了選人的透明度和程序的公正性,將選人置于社會、群眾和輿論的監(jiān)督之下,從機制和制度上防止了選人中的不正之風(fēng),為有志青年提供了公平競爭的舞臺,“考公務(wù)員”就是“考關(guān)系”的心理誤區(qū)逐步消除,“公務(wù)員報考熱”成為社會熱點。對于考生來說,精心準備,在筆試和面試的合并計分中取得所報考職位的優(yōu)異成績,是能夠被錄用的唯一選擇?! ∪绾卧诩ち业母偁幹袆俪??充分有效的備考是必需的??忌紫葢?yīng)當(dāng)搞清楚公務(wù)員錄用考試的特點:不是知識測試,而是能力測試。能力測試與知識測試在備考上具有很大差異性。知識測試更多強調(diào)知識點的記憶、理解、掌握和運用,而能力測試首先要洞穿各科目的測評要素,按照測評要素進行準備和訓(xùn)練,以激發(fā)考生的最大潛能和提高相應(yīng)能力?! 」珓?wù)員錄用考試中公共筆試科目主要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靶姓殬I(yè)能力測驗”是測試一個人是否具備公務(wù)員必備能力的系列心理潛能測試,是從不同角度測試考生行政職業(yè)成功的可能性,是能力測試?!吧暾摗蹦M公務(wù)員日常管理工作,貼近機關(guān)工作實際進行命題,是對應(yīng)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其中最核心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珓?wù)員錄用考試中的面試主要采用結(jié)構(gòu)化面試和無領(lǐng)導(dǎo)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測試。根據(jù)《國家公務(wù)員錄用面試暫行辦法》的規(guī)定:面試內(nèi)容分為若干測評要素,主要包括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應(yīng)變能力、計劃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自我情緒控制、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舉止儀表等8個方面能力。而這8個方面能力在結(jié)構(gòu)化面試中主要通過5道試題來體現(xiàn),包括:綜合分析能力題、計劃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題、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題、應(yīng)變能力與自我情緒控制題、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等?! ♂槍珓?wù)員錄用考試“能力”測試的特點,考生的有效復(fù)習(xí)應(yīng)當(dāng)分三個階段來進行:  第一階段,了解考試政策、各部分歷年考試中出現(xiàn)的題型和出題方式、命題基本規(guī)律和常考知識點以及變化的趨勢,并掌握每部分相應(yīng)的解題技巧。應(yīng)從兩個角度來展開復(fù)習(xí),首先,從題型設(shè)計和命題思路來搞清楚命題人是如何“出招”的;其次,從考生的角度來分析如何“接招”才更有效。第二階段,利用歷年考題進行分類強化訓(xùn)練。歷年考題比較規(guī)范,且基本命題規(guī)律和??贾R點與當(dāng)年試題相同或類似,分類強化訓(xùn)練可以讓考生從中體會和總結(jié)出常考知識,把握試題的“變化”與“不變”。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編寫力求反應(yīng)公務(wù)員錄用考試“能力”測試的特點,在幫助應(yīng)試者理解知識的基礎(chǔ)上,加強對應(yīng)試者能力的訓(xùn)練與培養(yǎng)。它由“王甫銀團隊”根據(jù)多年輔導(dǎo)經(jīng)驗,面向應(yīng)試者實際需求,并在充分分析當(dāng)前市面上各類輔導(dǎo)書優(yōu)缺點的基礎(chǔ)上,針對公務(wù)員考試特點精心編寫的。其內(nèi)容全面涵蓋中央、國家機關(guān)和相關(guān)地方試題,且提供了各種類型訓(xùn)練試題,明確答題要求、答題思路并進行了詳細解析。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數(shù)量關(guān)系  第一節(jié)  數(shù)字推理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0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五)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六)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七)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八)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四)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第二節(jié)  數(shù)學(xué)運算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0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四)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五)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第二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  第一節(jié)  選詞填空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3年中央B類試題及解析      (二)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四)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五)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六)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七)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八)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第二節(jié)  語句表達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二)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三)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第三節(jié)  片段閱讀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0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4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五)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六)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七)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八)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四)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第四節(jié)  文章閱讀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二)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三)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四)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第三章  判斷推理  第一節(jié)  圖形推理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0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四)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五)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第二節(jié)  定義判斷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二)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三)2004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五)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六)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七)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八)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第三節(jié)  類比推理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二)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四)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五)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六)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七)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八)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第四節(jié)  邏輯判斷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0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四)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五)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第五節(jié)  事件排序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二)2005年北京市面向應(yīng)屆畢業(yè)生招考試題及解析      (三)2006年北京市面向應(yīng)屆畢業(yè)生招考試題及解析      (四)2006年北京市面向社會招考試題及解析      (五)2007年北京市面向應(yīng)屆畢業(yè)生招考試題及解析      (六)2007年北京市面向社會招考試題及解析  第六節(jié)  機械推理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7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二)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三)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第四章  常識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0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四)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五)2009年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第五章  資料分析  一、試題特點及題量分析  二、出題方式  三、解題技巧及備考策略  四、歷年試題訓(xùn)練與解析    (一)2000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試題(AB類)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試題(一二類)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2009年中央試題及解析    (十一)2007年浙江省試題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試題及解析    (十三)2008年上海市試題及解析    (十四)2008年山東省試題及解析    (十五)2009黑龍江省試題(B)及解析

章節(jié)摘錄

  1.解析:本題答案為D。本題屬于概括主旨型。本題的關(guān)鍵句為第三句“科學(xué)的飛速發(fā)展,為文學(xué)寫作提供了一座富礦”,前兩句是為第三句作鋪墊,最后一句是對第三句的引申,由此可以判斷這段文字談?wù)摰氖强茖W(xué)發(fā)展為文學(xué)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所以答案選D?! ?.解析:本題答案為A。本題屬于推斷結(jié)論型。題干最后一句話是結(jié)論,也是本題的關(guān)鍵句,之所以要“大力發(fā)展農(nóng)村成人教育,在全國普遍開展農(nóng)村實用技術(shù)培訓(xùn)”,是因為“農(nóng)民亟須提高科學(xué)文化素質(zhì)”。B項沒有涉及農(nóng)業(yè)科技與農(nóng)民科技素質(zhì)問題,比較容易排除。C項是需要提高農(nóng)民科學(xué)文化素質(zhì)的原因,D項是提高農(nóng)民科學(xué)文化素質(zhì)的具體措施,顯然都不是作者所強調(diào)的?! ?.解析:本題答案為C。本題屬于概括主旨型。本題的關(guān)鍵句為最后一句,從“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監(jiān)督力量有機地結(jié)合”這句話,即可排除A、B、D三項,并肯定C項?! ?.解析:本題答案為C。本題屬于概括主旨型。本題的關(guān)鍵句為最后一句,從“教師不僅要參與,更要不失時機地示范、指導(dǎo)、點撥”這句話,基本上能排除其余三項?! ?.解析:本題答案為A。本題屬于特定詞語含義理解型。通過分析句子成分,題干的主語就是收人語文教材的文章,所以答案選A。B項錯誤明顯;C項、D項所指并非僅僅包括選進語文教材的各類作品,教材系統(tǒng)中還包括其他組成部分,一些編輯后的作品也會使原作品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獨立存在的作品?! ?.解析:本題答案為B。本題屬于細節(jié)判斷型?!叭丶彝樽优逃Ц督o學(xué)校的費用水平,以北京最低”,據(jù)此,只能得出上海與廣州的費用水平高于北京這一結(jié)論,卻無法判斷上海與廣州兩者誰高誰低,所以,排除選項D?!霸谄渌逃С龇矫?,以上海家庭的支出水平顯著較低”,據(jù)此,也無法判斷北京和廣州支出的高低情況。“總體水平而論,上海孩子所獲得的零花錢和所需家長承擔(dān)的生活費用也低于京穗”,據(jù)此,無法判定北京與廣州孩子所獲得零花錢的多與少,即A項不能確定。至于B項,雖表述不是十分準確,但在排除其他三項后,再結(jié)合上面這句話,還是能確定其為正確選項的?! ?.解析:本題答案為C。本題屬于推斷結(jié)論型。作者寫這段文字的目的,是為了批評“一種很流行的觀點”,說明作者自身的觀點并不流行,或尚未流行,因此首先應(yīng)排除B、D兩項。

編輯推薦

  中央及地方公務(wù)員錄用考試  事業(yè)單位招考  軍轉(zhuǎn)干考試  選調(diào)生考試  大學(xué)生“三支一扶”等考試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歷年試題分類強化訓(xùn)練與解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書很厚,但是分類講解很詳細,非常實用
  •   今天下午到的,迫不及待的瀏覽了一下,感覺不錯。紙張是黃色的,可以保護眼睛,很人性的,呵呵,不錯
  •   書還是可以 紙張也行 內(nèi)容也好
  •   呃。。因為懶,沒做完就考試了。。還可以吧。。只是有的內(nèi)容貌似有點老。。
  •   題目有些老舊,作為分類真題還不錯
  •   我用過了,題量還是相當(dāng)多的??傮w感覺還可以。
  •   很好很強大,值得有需要的人去做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