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羅新 頁數:311
Tag標簽:無
前言
惶恐地呈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小書,是我近年來在中國中古史與內亞(Inner Asia)史的交叉領域一點學習心得的小結。書以《中古北族名號研究》為名,“中古”是中國史分期的一般用法中的中古(me.dieval)階段,主要指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北族”即所謂北方民族,主要是阿爾泰語系諸民族(Altaic peoples);“名號”則主要指政治名號(political titulary),以及從政治名號衍生出來的其他專名(propernames),如人名、地名和族名,等等。專名及政治制度是北族史研究者歷來關注的問題,但過去的研究分屬于并往往各自局限于歷史比較語言學(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語文學(philology)和歷史學等幾個不同的領域。我的興趣和目標都是歷史學,但我愿盡力跨越這幾個領域之間的圍墻,了解和學習其他領域、特別是所謂阿爾泰學(AltaicStudies)的成績,把中國中古史有關北族的史料,置于內亞史(Inner A.sian history)的背景上重新認識。本書所致力分析的北族政治名號,就是在這樣的觀察之下才顯現出自己的研究價值。
內容概要
名號制度是在北族政治發(fā)育過程中,從政治領袖的稱謂名號所發(fā)展出來的一整套既復雜又多變的政治制度。本書通過對中國中古時期北方諸民族的政治名號制度的分析,特別是對這些名號的結構、功能、性質與變遷的分析,揭示中古北族政治發(fā)育及制度發(fā)展的階段性與連續(xù)性,并強調在起源意義上有著明確連續(xù)性的政治名號,隨著政治體的演變發(fā)展而向廣義上的專名方向輻射,由此為深入認識中古北族歷史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羅新,1963年生于湖北隨縣。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9年進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95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史和中國民族史的教學與研究,對中古石刻史料與北族史尤為偏重。參與整理長沙走馬樓吳簡,與葉煒合著《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主持選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
書籍目錄
前言可汗號之性質 ——兼論早期政治組織制度形式的演化 一、北亞草原部族政治文化中的可汗號傳統(tǒng) 二、可汗號的起源、功能、形式與性質 三、從所謂“生稱謚”看古代中國的名號分化問題匈奴單于號研究 一、西漢匈奴的單于號問題 二、南匈奴單于世次與單于號之關系 三、南匈奴單于號的獲得時間及相關問題論拓跋鮮卑之得名 一、拓跋語源的檢討 二、魏晉時期鮮卑各部的部族名號 三、部族得名與部族政治體的發(fā)育北魏直勤考 一、正史及石刻史料中所見的北魏直勤 二、直勤與內亞游牧社會部落傳統(tǒng)之關系 三、從直勤制度看拓跋部族社會的漢化虞弘墓志所見的柔然官制 一、莫賀去汾 二、達官 三、莫賀弗 四、莫緣 余論:柔然官制研究的阿爾泰學意義柔然官制續(xù)考 一、俟力發(fā) 二、吐豆發(fā) 三、俟斤 余論:突厥對柔然職官體系的改造高昌文書中的柔然政治名號北魏太武帝的鮮卑本名高句麗兄系官職的內亞淵源 一、高句麗兄系官職的淵源與傳承 二、加(兄)名號語源的內亞淵源 三、拓跋鮮卑及其他內亞民族以akaakan為官稱的情況 小結論闕特勤之闕 一、闕特勤之闕的語源問題 二、隋唐時期的俱盧與處羅 三、前突厥時代ku名號在內亞的應用再說暾欲谷其人從可汗號到皇帝尊號附錄參考文獻索引
章節(jié)摘錄
可汗號之性質——兼論早期政治組織制度形式的演化 劇杜佑《通典》,北亞草原游牧部族中,首先以可汗作為政體最高首領稱號的,是柔然的社蒼,所謂“社(山侖)始號可汗,猶言皇帝”,又稱“可汗之號始于此”。胡三省也說:“可汗,北方之尊稱,猶漢時之單于也?!钡呛∽⒁獾健巴匕鲜现?,《通鑒》皆書可汗,又在社(山侖)之前”?!顿Y治通鑒》敘拓跋鮮卑先世,從可汗毛到可汗力微之間,還提到可汗推寅、可汗鄰,顯然以可汗為拓跋鮮卑酋首之稱號,即胡三省所謂“此時鮮卑君長已有可汗之稱”。然而魏收《魏書》中,全然沒有這方面的痕跡。這可能是因為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前期的歷史資料曾經被大幅度地修訂過,故有關史實不得見于《魏書》。著名的嘎仙洞石壁祝文有“皇祖先可寒”、“皇妣先可敦”,即不見于《魏書》。北魏奚智墓志稱“始與大魏同先,仆膾可汗之后裔”,羅振玉認為“仆膾可汗”即《魏書》卷一《序紀》所記獻帝瞵之父威皇帝儈。可見《資治通鑒》記拓跋先世君長為可汗,必有所本?!杜f唐書》記“后魏樂府始有北歌,即《魏史》所謂《真人代歌》是也。今存者五十三章,其名目可解者六章:《慕容可汗》、《吐谷渾》、《部落稽》、《巨鹿公主》、《白凈王太子》、《企喻》也。其不可解者,咸多可汗之辭。按今大角,此即后魏世所謂《簸邏回》者是也,其曲亦多可汗之辭。北虜之俗,皆呼主為可汗。吐谷渾又慕容別種,知此歌是燕魏之際鮮卑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