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年1月 第一版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韓)承孝相 頁數(shù):281 譯者:徐鋒
Tag標簽:無
前言
韓國雖小,卻同中國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與中國頻繁的交流中也發(fā)揚著固有的文化并保持國家主體性的這樣一個國家,在19世紀末,因未能把握世界潮流的狹隘國家領(lǐng)導人和知識分子的麻木,最終被外國武力強制開放,之后貫穿整個20世紀,國家經(jīng)歷了史無前例的考驗?! v經(jīng)35年的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生活,也未能靠自己擺脫,還是依靠同盟國獲得了解放,但國家很快被分裂,由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導致的民族相殘的內(nèi)戰(zhàn)將國土變成焦土。已變成廢墟的、我所生活的韓國,只能依附在主導戰(zhàn)爭的美國的絕對影響之下。此后通過武力政變登場的軍部獨裁為了強辯自我的正統(tǒng)性而嚴重歪曲了國家的主體性,實施了將國民只專心于經(jīng)濟開發(fā)的洗腦政策。而經(jīng)濟上獲得了如此富裕的今天,在那經(jīng)濟開發(fā)的口號下只能被遺忘的各種問題如潮水般涌來,我們的社會正在經(jīng)歷著階級的、理念的、歷史的和地域的價值混亂?! №n國社會究竟位于何處? 建筑和城市太過明顯地表達著這一混亂。在開發(fā)的美名之下,美麗的山河被淹沒,城市照實地表現(xiàn)出極端資本主義淺薄的形態(tài),固有的共同體己被破壞?! o論是殖民地時代,還是美國強權(quán)下的和平時代,又或是恐怖的獨裁政府時代,知識分子匕首般鋒利的吶喊是陷于困境中的希望之聲,但在今天這般物質(zhì)富裕的時代再也聽不到任何吶喊。終究建筑師們成為資本主義的仆從,城市規(guī)劃者成為政治家的手下。維系我們生活的、引領(lǐng)偉大歷史的建筑正在淪為一種房地產(chǎn)價值,我們的生活成為其中的抵押品?! ∵@一切太過虛無?! ∮谑俏议_始著手寫這些文字。首先我想拯救那狂風中的自己,也希望能給同仁們提個醒。如果可能的話,我甚至奢求能與有責任成就優(yōu)秀建筑師的潛在業(yè)主一起,共享建筑真正的價值。 從2000年開始,我在中國相繼做幾個建筑項目,也在目擊著中國城市和建筑變化的狀況。我知道這是與韓國無法相提并論的更大、更深刻的變革。同時我也知道中匡經(jīng)歷了激烈的時代巨變后仍能很好地維持國家主體性,所以我相信中國能夠應對目前的變化?! 〉幢闳绱耍谖倚闹羞€是有些不安。所以當我獲知這本書將在中國出版,我內(nèi)心感到非常高興。如果那些像我一樣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目睹著這一變化的中國建筑師和知識分子,還有那些正在努力做出優(yōu)秀建筑的人士能偶爾讀到此書,進而對他們找到建筑的真正價值有所幫助的話,那將不勝榮幸?! τ跒橹凶g本出版而出力的中國鄰居,深感負了債。在這里向幫助出版此書的出版人史建和譯者徐鋒致謝。尤其感謝無償審校中文翻譯的諸多朋友,實在無以為報。還有向鼓勵此書出版的傅滔和一直支持我的建筑的潘石屹、張欣夫婦,深表謝意?! 〕行⑾唷 ?006年秋末 于履露齋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書簡單地說是建筑游記,作者是韓國當代最著名的建筑師,在國際上也非?;钴S,在韓國有很大在爭議,在中國也有設計項目:SOHO,長城腳下的公社。本書講述世界著名建筑大師的故事,賞析他們的經(jīng)典建筑作品。散文化的寫作給讀者文學式的浪漫享受,是建筑與文學的完美結(jié)合?! ∥乙廊挥浀媚慷眠@一建筑的時候不斷產(chǎn)生的疑問。我們當初所鐘愛的空與留白的美為何不再存留在我們的城市,而是出現(xiàn)在遙遠的異邦?我們的城市熱衷于經(jīng)濟數(shù)值的幻想中,在西方人帶來的物質(zhì)理論的武裝下,究竟要繁雜地填充到何時才肯罷休?我們的城市果真還會有“ 對未來的展望”嗎?為什么城市總在被五顏六色的墻體所圍困,其中還會有我們美好的生活嗎? 目睹用空來填補未來的這一本質(zhì)性空間的建筑,我們得到了這個時代這片土地上我們的城市和建筑應有的教訓。
作者簡介
承孝相,1952年出生,畢業(yè)于首爾大學,碩士學位。曾就讀過維也納工科大學。師從金壽根15年,于1989年開設了建筑事務所履露齋,并參加了引領(lǐng)韓國建筑界新風氣的“4·3集團”?;趯χ鲗?0世紀的西方文明的批判,以“貧困美學”為建筑哲學的根底,開展著工作。作品有守白堂(韓國,1998)、Welcome City(韓國,1999)、大田大學惠化文化館(韓國,2000)、長城腳下的公社會所(北京,2000)、博鰲藍色海岸(海南,2001)、朝外SOHO(北京,2004)、長城腳下的公社二期(北京,2005)等。他作為坡州出版城市的總設計協(xié)調(diào)者,指揮了新城市規(guī)劃。于2002年被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授予了名譽會員(Honorarv Fellow of the Amerec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的榮譽。同一年,作為建筑師首次被選為韓國國立現(xiàn)代美術(shù)館主辦的“今年的藝術(shù)家”,舉行了“建筑師承孝相展”。此后,2003年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2004年在東京Gallery間舉辦了邀請展。著作有《貧困美學》(1996)、《智慧的城市/智慧的建筑》(1999)、Works;10x 2(2004)等。
書籍目錄
1 樹立在米歇爾廣場的時代精神 阿道夫·路斯與路斯住宅.2 理想主義者打造的紀念碑 朱塞佩·特拉尼與科莫的法西斯大廈3 發(fā)生在斯圖加特的革命 魏森霍夫居住區(qū)4 優(yōu)美的建筑游廊,西方住宅的完成 薩伏伊別墅5 真實的建筑 勒·托羅內(nèi)修道院和拉圖雷特修道院6 太陽的城市 勒·柯布西耶的昌迪加爾7 心中的風景 漢斯·沙龍的柏林愛樂音樂廳8 詩意真實性成就的20世紀建筑的大革命 柏林國立美術(shù)館新館9 沉默的寓意 路易斯·康和路易斯·巴拉干的建筑精神10 孟加拉的光和沉默 路易斯·康和孟加拉國會大廈..11 “大技術(shù)”建造的“反建筑” 巴黎蓬皮杜中心劃時代的成就12 通往世界之窗 約翰·奧托·凡·斯普雷克爾森的新凱旋門13 建筑和記憶 法蘭克福的羅馬廣場和席恩美術(shù)館14 知識之城 法國國家圖書館15 蓋爾公園的再發(fā)現(xiàn) 安東尼奧·高迪的理想城市16 圣詩般的風景 西格德·萊韋倫茨和伍德蘭公墓......
章節(jié)摘錄
人類為了保護自身肉體的生存而建造住宅并隱身其中。同樣,為了依托他們的精神生活而造就了宗教建筑。在建筑史中,這類建筑是繼住宅之后最具悠久歷史脈絡的建筑類型?! ∠嘈抛笥易约好\的造物者就在那高處,并出于試圖去接近他的愿望而被不斷筑高的祭壇,成就了宗教建筑的原型。同時,也開始出現(xiàn)為敬畏死者的靈魂而修建的以靈壇為中心的同性質(zhì)建筑。作為被擬人化的神棲居的“神的房子”,以及群體聚集在一起進行某種儀式、鼓舞心智的集會場所,都是宗教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小亞細亞地區(qū)的古代亞述及巴比倫神殿、巨石陣、希臘的神殿、猶太人的猶太教會堂等都是這類建筑的代表。此后,根據(jù)其頒布的教規(guī)和儀式內(nèi)容,互相受到的影響,產(chǎn)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形成今天宗教建筑的狀況?! Q定宗教建筑的重要前提是來自于人類和“神”的關(guān)系。在猶太教背景下以耶穌的出現(xiàn)為開始的基督教建筑,需要表現(xiàn)的是“一出生便背負原罪的人類通過彌撒獲得救贖”的神與人的關(guān)系,即應體現(xiàn)為位于上天閃爍光芒的耶和華與地球上卑賤人類相見的“圣所”。于此圣所中不應刻畫罪孽深重的人形,而只有神的光芒在閃爍?! ∫来硕纬傻慕ㄖ址ㄎ覀兎Q作哥特式。刺向天空的高聳尖塔、有力支撐它的扶壁(buttress,挑出建筑而支撐墻面的部分)、懸挑的飛梁(flyinggrder)、絢爛的浮雕、豪華的裝飾、透過彩色玻璃灑向內(nèi)廳的燦爛的陽光、金黃色的祭壇等等。在這樣的空間中人只會顯得更加渺小,在高聳的柱下只能俯首稱臣,相形之下神就更居于高位,光芒萬丈。這種哥特式建筑可以稱作是基督教藝術(shù)形式的終極體現(xiàn)。即使在無數(shù)歷史形式逐漸消失的今天,許多模仿哥特式而卻徒有其形、不備其神的宗教建筑仍不停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周邊?! ?0世紀初,即使是在批判歷史主義建筑形式的虛偽并創(chuàng)造新形式的現(xiàn)代主義流行大潮中,只有基督教建筑始終未能打破哥特式堅固的框架。20世紀的巨匠勒·柯布西耶設計的拉圖雷特修道院的圣堂將偽哥特式:哥特式本身并非是虛偽的形式,虛偽只是針對那些失去哥特式的精神而徒有其外在形式的建筑徹底打破了?! ?959年7月竣工的這個修道院,位于法國里昂附近的艾布舒爾阿布雷倫(Eveux-sur-ArbresleRhone)地區(qū)。開始設計于1953年,開工于1956年的這個修道院隸屬于多米內(nèi)克派管區(qū)修道院總會,由近百個修道士房間、圖書室、餐廳和圣堂等構(gòu)成。這個建筑作為勒·柯布西耶后期的代表作之一,體現(xiàn)了他的關(guān)于現(xiàn)代建筑的五個原則,同時因其絕妙的細節(jié)和獨特的樣式,令參觀者無不拜服于他所創(chuàng)造的現(xiàn)代建筑絢爛之美。 在傾斜的草地上被柱子架起的水平線,自然和人工構(gòu)造物并舉,使我們無比興奮;規(guī)則的修道士房間的集合與圣堂等單一的大體量空間相列,是勒·柯布西耶所創(chuàng)造的極致對立體現(xiàn)出的緊張;混凝土的洞口與輕盈的框架結(jié)構(gòu)展現(xiàn)的對立,也是一種微妙的反轉(zhuǎn)之美。吟味著空間的戲劇性,游歷于絢爛的陽光灑人的回廊,這種愉悅的感覺令人陷入如同聽一曲優(yōu)美的旋律,或是閱讀抒情詩的錯覺當中?! ⊙刂鴥A斜的通道向前,打開一扇厚重的銅板門,懷著游歷回廊時的愉悅心情而人,與其中圣堂空間的遭遇更令我們驚訝無比。約230平米的窄長空間,儉樸的混凝土墻體,如同漂浮在空中的簡潔的頂板,從它們之間擠進來的陽光,被逐步照亮的頂板本色,沉默的石頭祭壇?! ∵@個空間使我感覺到如同電流注入般的緊張,這已遠遠勝于置身于萬神廟的空間感抑或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的莊嚴感。它的偉大致使我陷入無盡的默思,不斷地在自問“我是誰?”拉圖雷特修道院是真實對偽善的勝利,是靈魂對物質(zhì)的勝利和對這一切的記錄。我在現(xiàn)場不斷重復著這句話,并重新開啟了自己的建筑方向。那是1992年的夏天?! ±瓐D雷特修道院是勒·柯布西耶心智的完全體現(xiàn),其精神本身對所有建筑師來說是如《圣經(jīng)》般的啟示。我初訪拉圖雷特修道院深受觸動之后,迄今為止,一共到此巡禮了5次。而在1999年的第二次訪問中,得知了極其重要的信息。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以城市建筑漫游為線索的“為提高普通人對建筑的理解而編寫的書”,書中涉及16個20世紀著名建筑,其中有勒·柯布西耶、密斯、路斯、沙龍、羅杰斯和皮亞諾、佩羅、高迪等人的作品。作者是目前韓國最著名的建筑師,也是一位在建筑理念、尤其是建筑文化方面有著極大抱負的亞洲建筑大師,所以所選作品雖然廣為業(yè)內(nèi)人士所知、文字又較平易,卻隱含了作者對建筑本體問題的一系列反思?! ≈v述建筑大師的故事,解讀世界經(jīng)典建筑 1、作者是韓國當代最著名的建筑師,在國際上也非?;钴S,在韓國有很大在爭議,在中國也有設計項目:SOHO,長城腳下的公社?! ?、本書講述世界著名建筑大師的故事,賞析他們的經(jīng)典建筑作品?! ?、散文化的寫作給讀者文學式的浪漫享受,是建筑與文學的完美結(jié)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