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何克抗 頁數(shù):246
Tag標簽:無
前言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①這本專著,是何克抗教授一項長期進行教改實踐,深刻思考,理論探索的成果?! ⌒畔⒓夹g與課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是當今國際教育界,尤其是教育技術界共同關注的研究課題,我國許多學者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實踐,從不同的角度發(fā)表了一批論文,逐漸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方法?! 『慰丝菇淌谑俏覈钤鐚π畔⒓夹g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入探索的學者。早在1993年的冬天,我和何克抗教授一同參加全國中小學計算機課程審定會議,一天,他約我晚上到他下榻的賓館,想與我深入探討一些問題。當晚,他提出:在我國,個人計算機已開始陸續(xù)進入學校,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是如何輸入中文使個人計算機能成為辦公和學習工具,當時國內(nèi)出現(xiàn)“萬碼奔騰”的局面,出現(xiàn)許多類型的漢字輸入法,主要有“形碼”和“音碼”兩大類。當時他想到了“能否把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與小學生學習漢字結合起來”,為此,他自已設計了形聲結合的“認知碼”,這種編碼方式與漢字識字規(guī)律相一致,在學習計算機漢字輸入法的同時,可學會并理解漢字的形、音、義;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適合于小學語文低年級段教學的“識字、查字、編碼、打字”四結合思想。
內(nèi)容概要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這本專著,是何克抗教授一項長期進行教改實踐,深刻思考,理論探索的成果。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是當今國際教育界,尤其是教育技術界共同關注的研究課題,我國許多學者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實踐,從不同的角度發(fā)表了一批論文,逐漸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方法。 作者認為,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應當采用“學教并重”教學設計。書中對這種教學設計的步驟、方法,以及通過這種教學設計所形成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包括課內(nèi)整合模式與課外整合模式)都作了詳細介紹,這些都是作者本人長期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引用的大多數(shù)案例都是作者的試驗校教師在教改實踐中積累的,因而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
作者簡介
何克抗,男,1937年8月生,廣東省大埔縣人。1963年于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無線電電子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現(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東北師范大學終身教授。1993年12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我國第一位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自1978年以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論 第一節(jié) 當前我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ji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 一、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發(fā)展概況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意義) 第三節(ji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nèi)涵(實質) 第四節(ji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途徑)——國外的經(jīng)驗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的“瓶頸”問題 二、發(fā)達國家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研究 三、發(fā)達國家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及效果 第五節(ji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途徑)——國內(nèi)的探索 一、要運用先進教育理論來指導“整合” 二、要緊緊圍繞“主導——主體型教學結構”的創(chuàng)建來進行“整合” 三、要運用“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進行“整合”課的教學設計 四、要努力建設信息化教學資源 五、要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創(chuàng)建能支持新型教學結構的教學模式 第六節(ji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我國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通過“整合”可彌補多年來教學改革所存在的重要缺陷——忽視“教學結構”改革 二、通過“整合”和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可實現(xiàn)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第二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基礎之一——建構主義理論 第一節(jié) 建構主義的由來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一、關于學習的含義 二、關于學習的方法 第三節(jié) 建構主義教學策略的內(nèi)容及實施 一、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策略 二、拋錨式教學(Anchored Instruction)策略 三、隨機進入式教學(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策略 第四節(jié) 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特點 一、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 二、強調(diào)“情境創(chuàng)設”對意義建構的促進作用 三、強調(diào)“合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深化作用 四、強調(diào)對學習環(huán)境(而非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 五、強調(diào)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而非支持“教”) 六、強調(diào)學習過程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而非達成教學目標) 第五節(jié) 建構主義理論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一、以多媒體和網(wǎng)絡為標志的信息技術是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教學過程的前提條件 二、建構主義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要理論基礎 三、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課例 第六節(jié) 進入21世紀以后對建構主義理論的反思 ……第三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基礎之二——教學結構理論第四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第五章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設計及有效運用第六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課內(nèi)整合模式第七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課外整合模式
章節(jié)摘錄
還未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傊?,西方的先進經(jīng)驗要借鑒,但未必拿來就能用,路還要靠我們自己走?! 〉谖骞?ji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途徑)——國內(nèi)的探索 在借鑒國外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內(nèi)多年的教改實踐探索,中國學者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也逐漸形成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整且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方法。這一理論力圖全面地、科學地回答本文開頭所提出的有關整合的三個基本問題(即整合的目標、內(nèi)涵和方法問題)。如上所述,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我們是直接引用了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第3個年度報告的觀點;對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的回答則是在借鑒該年度報告的觀點和吸納羅布耶專著的經(jīng)驗與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我們自己多年從事教改實踐的經(jīng)驗,加以補充、深化與拓展而形成?! ∮行д系姆椒?,必須在對整合的內(nèi)涵有科學認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我們對整合內(nèi)涵與本質的認識盡管源于西方的觀點(即從營造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角度來理解整合),但我們又結合中國的國情和自己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補充、深化并拓展了這一觀點。換句話說,我們對于整合的內(nèi)涵與實質有更為切合實際的深刻認識,因而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們自己的有效整合乃至深層次整合的獨特途徑與方法?! ∮捎凇敖虩o定法”,誰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適合所有學科的“包醫(yī)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學科要實現(xiàn)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