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程愛民,邵怡,盧俊 著 頁數(shù):29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國內(nèi)第一部從內(nèi)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對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進行研究的專著。通過對具體作家作品的研究,本書對美國華裔小說的起源、發(fā)展與繁榮進行了較為全面、客觀的評介,試圖在文化身份的構建和變化、強勢文化/話語與弱勢文化/話語的沖突與美國華裔文學的關系、美國華裔小說的主題和藝術的多樣性等問題上有所突破,并試圖探討美國華裔文學,尤其是當代華裔文學對豐富美國文學、推進美國文學的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
書籍目錄
華裔美國文學的普世審美價值與譯介和學術研究的文化積累——讀《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研究》第一章 美國華裔小說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美國華裔文學概述 第二節(jié) 美國華裔小說的發(fā)展第二章 兩個世界、兩種文化之間的探索與傳統(tǒng)重建 第一節(jié) 水仙花:“世界一家人”的理想追求 第二節(jié) 譚恩美: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對《喜福會》的文化解讀 第三節(jié) 任璧蓮:多元文化語境中的新探索第三章 異質文化語境中華裔形象的構建 第一節(jié) 趙健秀對美國華人刻板印象的解構和華人男子形象的重塑 第二節(jié) 譚恩美小說中的“母親意象”及母女關系的文化內(nèi)涵 附:蝴蝶夫人形象與黃哲倫的文化策略第四章 種族、歷史、性別:美國華裔小說中的“身份”主題 第一節(jié) 地圖、照片、夢境:重塑華裔被壓制歷史的訴求 第二節(jié) 否認、商討、雜化:族裔身份追尋的三個階段 第三節(jié) 從文化“大我”到文化“小我”的轉變 第四節(jié) 被父權話語壓抑的女性自我的覺醒第五章 家園、記憶、鄉(xiāng)愁:美國華裔小說中的“家族意識”主題 第一節(jié) 《中國佬》、《女勇士》與思鄉(xiāng)情愫 第二節(jié) 《接骨師的女兒》中骨的意象與家族歷史的發(fā)掘 第三節(jié) 《吃碗茶》、《華女阿五》與家族延續(xù)情愫 第四節(jié) 《華女阿五》與家族榮耀思想第六章 中西小說結構模式的兼收 第一節(jié) 章回體敘事結構:《女勇士》、《春月》和《喜福會》 第二節(jié) 《喜福會》及其麻將式敘事結構 第三節(jié) 《接骨師的女兒》的嵌套敘事結構 第四節(jié) 《骨》的點輻射敘事結構第七章 中西小說敘事策略的共用 第一節(jié) 族裔自傳與華裔自傳性敘事 第二節(jié) 華裔小說中的中國敘事:“說故事”與話本小說 第三節(jié) 《唐老亞》的后現(xiàn)代敘事 第四節(jié) 《華女阿五》中的第三人稱敘事 第五節(jié) “離散”敘事:《天堂樹》與《夢娜在希望之鄉(xiāng)》附一 國內(nèi)外美國華裔文學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附二 美國華裔文學研究代表性著作述評附三 美國華裔作家作品名中英文對照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與邪惡的皇子戰(zhàn)斗時用的是馭劍術,以氣馭劍的奇幻劍術在唐代劍俠傳奇中很普遍,以《聶隱娘》和呂洞賓飛劍殺人的傳說為代表。這種技藝主要是來自于佛教經(jīng)文中的降妖伏魔刀劍之法,“神仙”“妖術”類的話目在宋元也相當流行。書中說皇子用的劍是混合了他兩個兒子的血鑄成的,中國有莫邪自投劍爐、助其夫千將鑄劍以如期獻劍于楚王的傳說,《吳越春秋》中也有某人為貪吳王重賞殺其二子,以血金,鑄成雙鉤的故事?!鞍谆⑸綄W道”中還提到普天大旱,農(nóng)民起義直搗京師北平,成事后封侯封將,暗示了太平天國起義這段歷史,符合話本小說中歷史與虛構相結合的傳統(tǒng)。主人公乘勝率眾殺至北疆,追擊蒙古人。《木蘭辭》中的“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中的“燕山”就在蒙古境內(nèi),漢人和蒙古人的戰(zhàn)爭也是中國歷朝歷代的政治焦點之一。主人公回到家鄉(xiāng),鏟除惡霸、釋放女奴,這些女奴后來傳言成了“娘子軍”。與之對應,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穆桂英、楊門女將、平陽公主等率女兵打仗的故事。如果說童年時母親教唱的花木蘭歌謠相當于中國傳統(tǒng)說書者用的話本的話,“白虎山學道”就是敘事者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話本小說,這也是《女勇士》中最能體現(xiàn)話本小說風味的一章。主人公的故事是沒有懸念的,她一上山遇到兩位老人時,他們就告訴了她將承擔的大任:“你能為你們村子復仇,你能奪回盜賊偷走的糧食,你的道義會被漢人銘記。”這與魯迅對話本小說的論斷是一致的。湯亭亭在花木蘭代父從軍故事的主線上添加了深山習武、軍營生子、農(nóng)民起義、勇斗妖魔等支線,有著“說故事”中很強的隨意性和情節(jié)感。這章開頭告訴我們,這個故事其實是母親的講述、夢境和回憶的混合物。
后記
《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研究》終于脫稿。實際上,我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從哈佛學習歸來就考慮做一美國華裔小說方面的專題研究,但由于工作繁雜,水平所限,只斷斷續(xù)續(xù)做了一些具體作家作品的研究,并于2002年編選了一本《美國華裔文學研究》文集;在這之后才真正開始此課題的研究,直到今天才在兩位博士的幫助下基本完成了此課題。值得欣慰的是,與國內(nèi)外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相比照,此項研究具有一些獨特的視角.也有一些可謂創(chuàng)新之處。首先,本書是國內(nèi)第一部從內(nèi)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對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進行研究的專著。本書從文化源流、主題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等多方面對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涉及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小說家,包括水仙花、黃玉雪、雷霆超、趙健秀、湯亭亭、徐忠雄、譚恩美、任璧蓮、伍慧明、哈金等,探討了美國華裔小說的文化傳統(tǒng)源淵、華裔形象的構建、創(chuàng)作主題、文本結構和敘事策略等;尤其是在美國華裔小說的主題、結構和敘事策略方面的研究有不少創(chuàng)新之處:如“國家、家庭與個人”的倫理主題架構、中西小說結構模式的兼收、中西小說敘事策略的共用等??紤]到美國華裔小說是兩種文化、兩種文學雜交的產(chǎn)物,本書將華裔作家作品置入美國文學、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立體框架中加以研究,在更為廣闊的文學/文化傳統(tǒng)(如中美文學/文化傳統(tǒng)、少數(shù)族裔文學/文化傳統(tǒng))中,用多種現(xiàn)代批評理論研究華裔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主題與形式、敘事策略和表現(xiàn)手法等,探索華裔小說家如何在“兩種文化”、“兩個世界”、“兩種傳統(tǒng)”中吸取養(yǎng)料,走出一條獨特的小說創(chuàng)作之路,進而揭示華裔小說的一些典型特征和發(fā)展趨勢。其次,本書對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理念、美學思想以及作品主題進行深層次的理論探討,側重研究中美兩種文化的對立與融合、歷史與現(xiàn)實、民主理想與實際生活的差距、美國華裔在文化屬性/身份上的失落和構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華裔感知力上所起的作用以及對華裔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
編輯推薦
《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研究》是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