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中國經濟 作者:岳宏志 頁數:337
內容概要
《馬克思經濟理論新論》是一本研究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專著,是寫給這個領域的專家供其研究、討論、商榷和批判的?!恶R克思經濟理論新論》提出了許多與傳統的、權威的認識和理解完全不同的嶄新見解,主要有:社會主義經濟過程是由生產、分配和消費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的,社會主義與交換關系互不相容;社會主義與價值完全相容,社會主義與勞動券互不相容;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證明了馬克思的轉形理論,提出了馬克思的一般均衡體系概念;馬克思沒有提出所謂的“一般生產勞動”范疇;馬克思的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劃分的前提和基礎是雇傭勞動,無論是生產勞動還是非生產勞動都是雇傭勞動;馬克思的兩個生產勞動定義,一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領域生產資本的勞動,二是在資本主義物質產品生產領域生產資本的勞動。
作者簡介
岳宏志,陜西西安人,1963年6月生。先后在西北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88年以來,任教于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期間有半年到美國學習經濟學。2005年在著名經濟學家何煉成教授的指導下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北大學中國發(fā)展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
書籍目錄
上篇 馬克思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新論第一章 社會主義商品價值問題上的若干主要觀點1.1 “窄派”的商品價值觀1.1.1 “窄派”的交換觀1.1.2 “窄派”的商品觀1.1.3 “窄派”的價值觀1.2 “中派”的商品價值觀1.2.1 “中派”的交換觀1.2.2 “中派”的商品觀1.2.3 “中派”的價值觀1.3 “寬派”的商品價值觀1.3.1 “寬派”的交換觀1.3.2 “寬派”的商品觀1.3.3 “寬派”的價值觀1.4 “新窄派”的商品價值觀1.4.1 “新窄派”的交換觀1.4.2 “新窄派”的商品觀1.4.3 “新窄派”的價值觀1.5 對“四大學派”的若干評論1.5.1 關于社會分工對商品存在的作用問題1.5.2 關于交換與商品存在的關系問題1.5.3 關于商品存在的范圍問題1.5.4 關于商品與價值的關系問題1.5.5 兩種不同的研究思路第二章 經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與商品關系的論述2.1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2.2 社會主義與產品交換互不相容(一):馬克思的論述2.3 社會主義與產品交換互不相容(——):恩格斯的論述2.4 社會主義與產品交換互不相容(三):列寧的論述2.5 社會主義不是商品經濟第三章 社會主義與價值、勞動券的關系3.1 經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與價值的論述3.1.1 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與價值關系的論述3.1.2 恩格斯關于社會主義與價值關系的論述3.1.3 列寧關于社會主義與價值關系的論述3.1.4 剩余價值是反映社會關系的中心范疇3.2 馬克思對格雷“勞動貨幣”烏托邦的批判3.3 馬克思對蒲魯東“勞動貨幣”烏托邦的批判3.4 馬克思對歐文“勞動貨幣”烏托邦的批判3.5 馬克思有關論述分析第四章 恩格斯《反杜林論》中有關論述辯析4.1 杜林的勞動論和價值論4.2 杜林的空想社會主義方案4.3 杜林的經濟公社是行不通的4.4 杜林“金屬貨幣”實際上是勞動券4.5 對恩格斯一段名言的全新闡釋第五章 社會主義經濟的運行問題5.1 對“產品經濟”理論的再認識5.2 對“計劃經濟”理論的再認識5.2.1 馬克思的經濟運行理論5.2.2 恩格斯的經濟運行理論5.2.3 列寧的經濟運行理論5.2.4 “計劃經濟”的確切涵義……中篇 馬克思價值理論新論第六章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辨析第七章 幾種流行的價值理論批判第八章 西方經濟學家關于馬克思轉形的研究第九章 中國經濟學家關于馬克思轉形問題的研究第十章 “轉形問題”的徹底解決下篇 馬克思生產勞動理論新論第十一章 馬克思對前人生產勞動理論的批判和繼承第十二章 馬克思的生產勞動理論第十三章 馬克思主義領域劃分理論第十四章 國內外經濟學界于馬克思生產勞動理論的爭論和簡評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社會主義商品價值問題上的若干主要觀點 在本章中,我們以中國經濟學界為限,回顧了社會主義商品價值問題上的四種主要觀點。這四種主要觀點依次是以駱耕漠先生為代表的商品價值問題上的“窄派”觀點,以于光遠先生為代表的商品價值問題上的“中派”觀點,以卓炯先生為代表的商品價值問題上的“寬派”觀點,以及以孫冶方先生為代表的商品價值問題上的“新窄派”觀點。對以上四種主要觀點的介紹依次構成了本章的前四節(jié)。在第五節(jié)中,我們對這四種主要觀點進行了評述?! ?.1“窄派”的商品價值觀 社會主義商品價值問題上的“窄派”觀點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對商品只有一個定義;商品只能與私有制聯系起來;只有私有制條件下的交換才構成商品交換,而公有制條件下的交換不構成商品交換;只有商品的價值,不存在脫離商品的價值;社會主義社會從本質上講,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價值,社會主義社會不是商品經濟?! ∵@種觀點以駱耕漠先生為代表,他在《經濟研究》1959年第10、11期中發(fā)表的《論商品和價值》這一長篇論文是這方面的代表作。我們以該文為代表簡要敘述一下“窄派”的交換觀、商品觀和價值觀?! ?.1.1 “窄派”的交換觀 駱耕漠先生認為:“在經濟學上,生產、分配、交換的特性是受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的,這是一條通則?!敝劣诮粨Q的共性,那是由社會分工決定的,即“各種所有制度下的交換(按其廣義而言)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社會分工。如果整個社會都生產一種產品,那就不會引出交換。同時,參加交換的產品的品種的多少和范圍的大小,也與社會分工的發(fā)展有關?!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