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出版時間:2005-2-1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Keith E.Stanovich  頁數(shù):348  譯者:范照,鄒智敏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介紹了心理學研究的本質(zhì)、內(nèi)容、科學方法和社會意義,它以深入淺出、充滿睿智的論述去糾正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幫助讀者了解心理學的真相。可以說它是一本引導“消費者”認識心理學“文化產(chǎn)品”的指南,故定名為《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杜c“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對揭開人們對心理學之誤解的面紗做了很大的貢獻,讓讀者看清心理學的真面目。強力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想知道心理學是怎么樣一回事以及心理學知識是如何累積起來的讀者。它指出心理學雖是一門新興的科學,但是卻擁有一個非常古老的傳統(tǒng),因此人們對它的誤解也很深,以為對心理學研究所累積的知識,可以不用現(xiàn)代“科學”的標準來衡量及評價?!    杜c“眾”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則告訴我們,判定心理學知識的好壞,是和其他的科學一樣,一定要用“科學”的標準。書中用了許多精彩的例子說明這些標準是什么,以及要如何用之來分辨真正的科學心理學知識與迷域大眾的偽科學心理學常識。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一章 充滿活力的心理學——在科學陣營里還干得蠻好弗洛伊德盛名之累現(xiàn)代心理學的多樣性在科學上達到一統(tǒng)那么,科學到底是什么心理學和世俗智慧:“常識”的問題作為一門新興科學的心理學小結(jié)第二章 可證偽性——如何阻擋腦袋中的鬼精靈到處搗蛋理論與可證偽性標準科學中的錯誤:逐步接近真理的途徑小結(jié)第三章 操作主義及本質(zhì)主義——不過,博士,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科學家不是本質(zhì)主義者心理學中的操作性定義小結(jié)第四章 見證和個案證據(jù)——安慰劑效應和神奇蘭迪個案研究的價值為什么見證敘述是沒有價值的:安慰劑效應 “鮮活性”問題見證為偽科學打開方便之門小結(jié)第五章 相關和因果——烤面包機與避孕第三變量問題:古德伯格和糙皮病方向性問題 選擇偏差小結(jié)第六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聰明漢斯的故事斯諾和霍亂比較、控制和操縱小結(jié)第七章 “但,真實生活不是這樣的??!”——“人為性”的批評與心理學自然性有時不是必需的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小結(jié)第八章 別了,愛因斯坦綜合征——證據(jù)集中的重要性第九章 別相信有一槍即中的“魔彈”——多樣原因的問題第十章 人類認知的死穴——概率推理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的作用第十二章 讓人瞧不起的心理學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