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 作者:張弛,帥克 頁數(shù):25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我們的北京飯局,很有講究的。我們這幫人,基本兩大飯局,西邊一個飯局,東邊一個飯局,西邊的叫西局,東邊的叫東局,西局是西二環(huán)以外,東局是東二環(huán)以外。西局局長,現(xiàn)在還是弛老大,東局局長,一度就是艾丹。
我們的北京飯局,除東局西局外,還有兩個著名的飯局,一個男局,一個女局。女局也叫大仙局,當然以小妖精為主,不過領(lǐng)導(dǎo)是一個叫大仙的老男人,一個京城資深男記。據(jù)說大仙從60后領(lǐng)導(dǎo)到70后,從70后領(lǐng)導(dǎo)到80后,從80后領(lǐng)導(dǎo)到90后,能領(lǐng)導(dǎo)四代小妖精的老男人,除導(dǎo)演那一行近水樓臺,北京似乎也鳳毛麟角。
當然,大仙也不可能賣油郎獨占花魁,大包大攬這么多小妖精,所以常常會根據(jù)小妖精的種類、類別,分門別類叫一些老男人。比如某天的主題是超女,就是說有著名的超女到場,大仙就會叫上他的歌手朋友,何勇啊、老狼啊、左小詛咒啊、彝人制造啊,都是名字叫得響的,都會引出小妖精一陣尖叫的。大仙自己也經(jīng)常嗷嗷的叫,那是他酒喝大了,背一些唐詩宋詞元曲,炫耀名記的文學(xué)功底,成為小妖精們經(jīng)典的下酒菜,仰望的仰望,投地的投地。只是不曉得他怎么處理買單問題,大仙看去也不是一個腰纏萬貫的主,留下一個疑問。
北京飯局,你所不知道的中國作家的生活狀態(tài)和人脈地標
前幾天去方家胡同的猜火車吃飯,見到了艾丹、大仙、黃燎原、楊葵和狗子他們,想起從前那些聚得最勤最密的日子,心生感嘆。那時候大家都還沒進中年的門檻,都有很強的自我修復(fù)能力,讀到一篇作品還都有反應(yīng),也有共同關(guān)心的話題。飯桌上隨便聊幾句,回家整理一番,都是一篇不錯的隨筆。那時大家?guī)缀醵疾辉趺瓷暇W(wǎng),更別說博客了(幸運的是,在酒桌上幾次見到徐老師本人,好像當時她還不叫老徐),所以當面聊天聽著才新鮮。而那幫80后更是一群小逼崽子,哪兒有人帶他們玩兒,當然也就想不到他們會直接跨過文學(xué)去搞文學(xué)?,F(xiàn)在可好,即便好不容易湊一起,也吃不到一塊了。有人戒酒,有人食素,有人沒喝幾杯就大醉,還有人坐在那兒神游物我之外。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大家都不搶著買單,總有人悄無聲息地把帳結(jié)了。
作者簡介
張弛
1960年生于沈陽,作家。曾出版小說《北京病人》、《我們都去海拉爾》、《夜行動物》,隨筆《像草一樣不能自撥》《另類讓我累》;主編美食書籍《西紅柿炒自己》,《醋也酷》等。身材偏胖,戴眼鏡,喜歡微笑,笑起來很像彌勒佛,又有點像電影中的“食神”。愛吃喝,愛飯局,經(jīng)常喝醉,偶爾不喝醉。
書籍目錄
自古文人多食客(代序) 張弛
我們的北京飯局
90年代的作家飯局 張弛
我們的北京飯局 丁曉禾
天下不散的宴席——“黃門宴” 丁曉禾
精品小局 陳曉卿
張弛:我是“前飯局明星” 趙寬
艾丹:越喝大酒,越愛買單! 大仙
我從前的鄰居,中國的“馬龍?白蘭度” 虹影.
瞧,這些文人食客們!
張弛(西局局長)
飯局就是“人吃人”
我的烹飪節(jié)目
狗不理包子鋪
鐘樓灣*號的happy hour
孔乙己酒家
艾丹(東局局長)
北京作家的力量
作家艾丹 芒克
艾丹小記 狗子
狗子
拉薩的啤酒主義者
閉關(guān)
在天上喝
酒后失言
老味面館
酒戰(zhàn)士老弛
丁天
一碗鹵煮
丁曉禾
飯局中的老男人們
大仙
不就吃個破飯嗎?
對酒當哥哥很落魄
大局在老壇
瘋吃店撤
黃燎原
失鹽志
孫建國
北京酒局歷險記
吃喝在別處——
楊葵
她不在,我去吃
素食者
吃喝在別處
詩人書商,畫家飯館
懦弱一派的茶道
焐店的夜游神
阿城
有些食品需要重吃
陳曉卿
平民食物的背影
年代標志菜
文藝下酒兒
貼一身五湖四海的膘
吃口熱乎的
阿堅
葷到永遠有限一點點
王小槍
關(guān)于吃的八個記憶片段
孫睿
滔后能亂什么
龍冬
我一直“哀姆憨格銳”
趙賽
我們的蒼蠅酒館
CBD的饕餮鬼
凌晨的飯局
最好的人生
下水主義
楊黎
北京的大與小
她們——,飯局另一道風景
虹影
如何火雞,如何圣誕
——他年的團圓夜,今年的團圓夜
春樹
沒有什么激昂得起來,也沒有什么墜得下去
我在開普敦,留下許多情
把酒當歌,人生幾何?
……
讓食物發(fā)出快樂的呻吟!
章節(jié)摘錄
90年代的作家飯局 張弛 所謂的90年代不過是十幾年前的事,現(xiàn)在想起來已經(jīng)十分遙遠了。比起現(xiàn)在,那時候很多東西還是回事兒,但大家又不太那么當回事兒。那時候朋友很多,根本不怕得罪,或者說得罪不過來。那時候的身體也很結(jié)實,造來造去覺得是在造別人。那時候人心思聚,一個飯局電話,往往一坐就二三十口子。沒人問什么局,也沒人問都約了誰。那時聚會可以沒任何理由,也可以好幾個主題。我就遇到過幾次一個人過生日,另一個人跑過來發(fā)他的新書的情況,就好像出版社舍不得花宣傳費。飯局結(jié)束往往才是夜生活的開始,于是大家從飯館出來,便直奔酒吧,后者去K歌,或者切臺球或玩牌。大有不聚不散,聚了更不散之勢?! ∏皫滋烊シ郊液牟禄疖嚦燥?,見到了艾丹、大仙、黃燎原、楊葵和狗子他們,想起從前那些聚得最勤最密的日子,心生感嘆。那時候大家都還沒進中年的門檻,都有很強的自我修復(fù)能力,讀到一篇作品還都有反應(yīng),也有共同關(guān)心的話題。飯桌上隨便聊幾句,回家整理一番,都是一篇不錯的隨筆。那時大家?guī)缀醵疾辉趺瓷暇W(wǎng),更別說博客了(幸運的是,在酒桌上幾次見到徐老師本人,好像當時她還不叫老徐),所以當面聊天聽著才新鮮。而那幫80后更是一群小逼崽子,哪兒有人帶他們玩兒,當然也就想不到他們會直接跨過文學(xué)去搞文學(xué)?,F(xiàn)在可好,即便好不容易湊一起,也吃不到一塊了。有人戒酒,有人食素,有人沒喝幾杯就大醉,還有人坐在那兒神游物我之外。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大家都不搶著買單,總有人悄無聲息地把賬結(jié)了?! ≡?0年代,除了跟上述幾根老干蔥聚會,我還喜歡赴書商組織的飯局,因為到場的基本上還是這幾個人。后來還有石康、虹影、趙趙、春樹之類。當時的書商真是慷慨,好吃好喝好招待,之后還給大家出書。其中一些書商,本身就是作家或詩人,如簡寧,他當時的黃亭子50號成了北京的詩歌大本營。還有給我出《北京病人》的丁曉禾,不做書商好多年,想不到他居然成了作家,上星期突然收到他寫的一本長篇小說《算賬》。翻開一看,好在內(nèi)容跟那些飯局無關(guān)。不然的話,真不知道當年的那筆糊涂賬從何算起?!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