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中國物資 作者:何菁 編 頁數(shù):251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心懷慈悲去行善,積德終會有善報!”禪者之心以慈悲為本,似海納百川,善容人之過;又似早春細(xì)雨,潤眾生之心,催其頓悟。每一個小小的善舉,都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坝行木陀懈#性妇陀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自種惡因,自受惡報。”正如佛陀所說:“惡要由自己去凈化,苦要由自己去解除?!薄 叭瞬怀纸?,茲蔓如藤;逞情極欲,惡行日增。”無論是出家之人,還是凡夫俗子,都應(yīng)有所戒律,倘若人不持守道德戒律,而是無限地放縱自己,那樣自己的欲望就會像藤一樣無限地蔓延,逐漸爬滿自己的心靈?! 安槐钸^去,不念于未來,于現(xiàn)前而活,則膚色清潤?!币簿褪钦f,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眼前的這一刻,人生最珍視的一刻只是當(dāng)下。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隨緣--緣來緣去緣如水就讓一切隨它去隨情而行小和尚種草求不得的姻緣前世五百次回眸因緣乞丐與書生屠夫拜佛泥中蓮花和尚變金幣好好活著第二章 為善--贈人玫瑰香自存啞巴和尚小沙彌救螞蟻布施勿求回報與人共享美好的事物愛要有度善惡就在一念問點亮自己,照亮別人多福的善行真誠先于效能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自己的言行就是為自己修路釋迦牟尼佛布施生命救眾生第三章 戒欲--無所欲亦無所求漁夫織網(wǎng)自己心中的鐵索橋誘惑的美景往往是魔境窗戶與鏡子富人的煩惱欲是痛苦之源吃人的黃金錢財乃身外之物貪心的后果一切要適可而止誘惑面前要有平常心山民的煩惱只吃七分飽見好便收不圖小利節(jié)制欲望讓人更快樂兩塊石頭的命運第四章 寬容--讓一分春暖花開十七顆核桃珍奇寶貝寬容一個人的錯誤化干戈為玉帛不做杯子做湖泊財產(chǎn)的繼承者把肚量放寬些寬容背后的和諧白隱禪師的故事消解怒氣的妙招以德報怨第五章 感恩--知足惜福才快樂用善行來回報母親是我們應(yīng)敬的佛別人愛自己前,自己先愛別人珍惜生命中的點滴互敬互愛和諧相處年底的兩個字沙漠里的半碗水第六章 謙卑--保持低調(diào)有好處蘇軾認(rèn)字一葦渡江傲乃大忌畢秋帆與老和尚學(xué)不在多,貴在力行放低自己地圖上的土地兩塊錢的本領(lǐng)說謙讓慧忠國師考驗太白山人第七章 忍讓--一切法得成于忍夫妻爭餅不為小事發(fā)脾氣忍辱仙人承受苦痛上等境界的僧退步其實是向前沉默是金頭尾爭大魚竿和魚的故事第八章 反省--知錯能改最難得眼珠仰天庵不識沉香木人的三個缺點寶藏就在自己懷里四種馬棋局上的輸贏屠夫成佛罪業(yè)與悔過責(zé)備自己,原諒別人衣服與明月度己先度人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度自己第九章 放下--越簡單,越幸福忘記負(fù)擔(dān)的存在只有肯松手,別人方可救你快樂,就是懂得放下失去的不一定是損失金錢不等于幸福禪師的大笑莫把小事放心上抱女子過河放下玉缽放下心中的“怕”山高怎阻野云飛放下的智慧變魔心為佛心第十章 因果--造福田,享福緣膝上的人面瘡老人的遭遇業(yè)的顯現(xiàn)神龜報恩嗔怒的可怕逃避不掉的業(yè)力健達(dá)多的啟示三世因果國王與天帝釋太子迦蘭的故事富人和烏龜窮人的故事解脫的途徑第十一章 看透--人生豈能盡如意奴仆守門活著的目的角度的問題有和無看破迷惑捆住自己的少年無人能永生目標(biāo)別太多昂貴的珠寶有些事不要急答案不止一個凡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靠心理解“得不到”和“已失去”佛心的力量沒有時間老四句話第十二章 禪定--當(dāng)下一念心清凈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不提過去,不問將來別再心憂明天大師分工錢清掃心靈上的塵垢丟掉生活中的碎片抽煙與靜心心無外物最后一課時常保持平常心心凈便是佛除卻心頭火
編輯推薦
佛教思想博大精深,能使人豁然開朗,心靈得到凈化,我們可以擇取其中對我們有指導(dǎo)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學(xué)習(xí)和借鑒,便可以在紛繁復(fù)雜的生活中點亮自己的心燈?! 秲粜模航H頭忙人看的快樂佛法書》專為時下的一些大忙人而作。書中精選了近150個富含哲理與智慧、充滿幽默與詼諧的故事,并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予以精練的評析,若我們能仔細(xì)研讀,一定可以找到真正的休憩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凈心之道,從而遠(yuǎn)離生活中無邊的忙碌,把握住生命中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