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作者:李津 頁數(shù):278 字數(shù):273000
前言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特別是他獨到的思想見解集中體現(xiàn)了他對中國五千年智慧的感悟,而且這些見解是他歷經(jīng)官場、戰(zhàn)場磨難之后提煉出來的,不空洞、不浮夸,具有非常積極的實用價值。有種說法稱曾國藩為中國古代史上最后一個人,是指作為儒家文化的信奉者、傳道人,作為“地主階級中最厲害的人物”(毛澤東語),曾國藩的思想達到了一定的歷史高度,即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立德、立言、立功,稱之為“三不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早在20世紀初,蔣介石就從成功的角度說明,曾國藩自己成功,也讓別人成功,自己發(fā)達,也讓別人發(fā)達,別的姑且不論,僅此一點,就足以作為我們的老師了。正是因為如此,在其離世的這一百多年里,對他頂禮膜拜的大有人在,如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楊昌濟、陳獨秀。無論是大奸大惡之徒,還是學界宗師、政壇領袖,都能從曾國藩身上看到可取之處,學到有用的東西,他是影響了中國一個多世紀的風云人物。曾國藩所在的晚清社會,是社會大變革到來前夜,外有虎視眈眈的列強,內(nèi)有如火如荼的農(nóng)民起義,沒落的清王朝好似一星燭火,在風雨中飄搖。在這亂世之中,曾國藩異軍突起,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創(chuàng)造了有清以來官員升遷最快的奇跡。太平天國起義席卷半個中國的時候,又是他拉起了一支當時中國戰(zhàn)斗力最強、被后人稱為“湘軍”的隊伍,轉戰(zhàn)十年,剿滅了幾欲取代清廷的太平天國起義軍,而湘軍的總兵力也達到了三十萬之多?!盁o湘不成軍”之勢,成就了曾國藩政治生涯的頂峰。曾國藩以文官的身份被冊封為武侯,又是有清以來的第一人。隨后又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等封疆大吏,成為清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大員。曾國藩生活在一個亂世里,當時極其復雜的社會形勢、極為混亂的朝廷環(huán)境,都是對為官者的巨大考驗。但無根底、無家世的漢人大臣曾國藩在此間力挽狂瀾,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之首,不僅獲得官場上的巨大成功,在為人方面也博得后世的稱譽??梢哉f,若沒有后來的天津教案事件,那么他無論在朝在野,都將成為一位完美的封建大吏。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曾國藩其文其人,于無形中把中國人在惡劣環(huán)境中的治學、為官、從政的智慧與謀略演繹得淋漓盡致。獨樹一幟的曾氏成功學,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有著極高的借鑒價值,它包含了為官之道、做人之道、處世之道、識人之道、用人之道、居官之道,等等。本書把這些對今人行走于世有益的成功之道提煉出來,以饗讀者?!对鴩幨罏楣俚闹腔邸芬粫鴱男奚怼⒅螌W、待人、藏鋒、交友、入局、堅忍、居官、布局、借勢、用人、用兵、自保等方面,全面客觀地探討了曾國藩的為人處世智慧和治國從政謀略。本書引用了大量史料與曾國藩的著述,關注的是曾國藩思想智慧本身的具體表現(xiàn)。“實事求是”這個詞匯,是曾國藩家書、日記中所多見的,本書對曾國藩思想智慧的評價,也正是本著這一基本原則來進行的。曾國藩不僅是一個大智慧者,也是一代大儒、一個大成功者。從他的身上,我們哪怕只學到一點皮毛,甚或只要你愿意以他作比照,你都會受益無窮。從他那里可以學到的東西,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希望本書能夠給讀者帶來更多的啟示!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引用了大量史料與曾國藩的著述,從修身、治學、待人、藏鋒、交友、入局、堅忍、居官、布局、借勢、用人、用兵、自保等方面,全面客觀地探討了曾國藩的為人處世智慧、治國從政謀略。
書籍目錄
第1章
曾國藩的修身智慧:持身敬肅,慎獨克欲
1.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品德修養(yǎng)
2.全力打敗自己的弱點
3.人品修養(yǎng)常常體現(xiàn)在“敬肅”上
4.培養(yǎng)自身的浩然之氣
5.盡量消除名利之心和世俗之見
6.“背地里”管住自己最難能可貴
7.堅持“慎獨”,在修身方面時時反省自己
8.正視自己的過錯,并勇于改正
9.要淡泊明志,必先克制物欲
第2章
曾國藩的治學智慧:終生習學,明道經(jīng)世
1.立人明志,唯讀書可以改變氣質
2.學無止境,須臾不離讀書
3.讀書欲有成,須有志、有識、恒久
4.讀書不二:學習要專精
5.治學之道,在于明道經(jīng)世
6.讀書選適合自己的,才可學有所長
7.習學有法:看、讀、寫、作兼?zhèn)?br />8.虛心求教有助增長學識
9.勇于向對手學習
10.讀書當求變,變則生智
11.把書讀活,學以致用
第3章
曾國藩的待人智慧:以誠為本,寬和得眾
1.待人接物,第一要注重尊敬他人
2.肚量大小,是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標準
3.待人以誠,容人以恕
4.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
5.“和”可成事,“和”字促成同心協(xié)力
6.少苛責別人,多檢討自己
7.多一分樸實謙遜,多一分人緣兒
8.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4章
曾國藩的藏鋒智慧:藏器于身,高深莫測
1.恃才傲物絕不是件好事
2.人群中藏鋒者,多是君子
3.遭遇亂世應當藏身匿跡
4.智者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5.為人剛性太強,便以柔性掩藏
6.藏鋒避疑,消除對手戒心
7.名聲鼎盛之際,宜收斂言行
8.禍從口出,藏鋒首先要管住嘴巴
9.大智若愚,給人“鈍拙”的印象
10.眾人都“醉著”,自己就不能“獨醒”
11.假面示人,高深莫測
第5章
曾國藩的交友智慧:求友貴專,義結賢者
1.一生之成敗,在于朋友賢否
2.不可交損友,而要交益友
3.從細微處看人,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4.擇友如同求師--勝己為宜
5.交友要有雅量,不能心胸狹窄
6.多交催人向上的“藥石之友”
7.善“找茬兒”,諍友可保事無悔
8.大度對待和自己有矛盾的朋友
9.多為朋友考慮可使友情長久
第6章
曾國藩的入局智慧:事在人為,挺身而出
1.成就大事的根本是“明強”
2.志向和態(tài)度決定做事的格局和高度
3.擔當大事,必先“識明大體”
4.局面做大做強,須在關鍵時有主見
5.成事,膽識比才能更重要
6.做事須將遠大目標與細密規(guī)劃結合起來
7.事在人為,不斷激勵自己做得更好
8.危急之時,只有自己靠得住
9.戒急功近利,只追求“快”會喪失理智
10.靈活做事,不拘泥于僵化的規(guī)則和教條
11.不動聲色,潛至對手看不到的地方下手
第7章
曾國藩的堅忍智慧:不躁不餒,“挺”字當先
1.隱忍,不露廬山真面目
2.暫時按捺住雄心:毛羽不豐不可高飛
3.忍辱負重是英雄必備的特質
4.在委屈中挺直腰桿--打脫牙和血吞
5.忍小圖大:忍小事以保大事
第8章
曾國藩的居官智慧:謹言慎行,偶露崢嶸
1.盡忠是做官第一要訣
2.居官之道在于言行謹慎
3.無官氣有條理,是做官之本
4.“耐煩”為居官第一要義
5.“勤”字是創(chuàng)造政績的前提
6.盡全力爭取上級的賞識與支持
7.做官要大氣,有功不獨享
8.整頓吏治,黜華崇實
9.為官不得罪權貴望族
10.敢于直諫,忠言逆耳卻顯忠心
第9章
曾國藩的布局智慧:明察時務,折中持衡
1.亂世中,明察時務方為俊杰
2.亂象中,具先見之明才能勝出
3.謀定后動,看準大勢再布局
4.欲出頭,充分利用天道大勢
5.順勢而為,讓自己和社會大潮共振
6.不得已時,用“耍滑”化解危機
第10章
曾國藩的借勢智慧:因時借力,權衡輕重
1.把握機會,乘勢而上
2.借客勢,謹記以我為主
3.借下勢,不忘投桃報李
4.借敵勢,可致縱橫捭闔
5.用“外援”,找智士、嚴士、勞士相助
6.借“外腦”,讓能人出謀劃策
第11章
曾國藩的用人智慧:量材施用,制人攻心
1.成事須打造自己的人才庫
2.“忠”“明”之才應予以重用
3.用人之道,首先要善于識別人才
4.知人善任,量材施用
5.駕馭人才需掌握攻心之術
6.特殊時期,不拘一格提拔特殊人才
7.對下屬需適當授權、放手使用
第12章
曾國藩的用兵智慧:硬寨呆仗,后發(fā)制人
1.本鄉(xiāng)募兵,軍隊成了“大家庭”式組織
2.以“義理”帶兵,增強紀律教育
3.書生帶農(nóng)民,治軍恩威并施
4.存優(yōu)汰劣,建設能打仗的軍隊
5.戰(zhàn)場以靜制動,后發(fā)制人
6.不求速戰(zhàn)速決,步步求穩(wěn)不冒進
第13章
曾國藩的自保智慧:不越雷池,善始善終
1.居安思危是智者一生的“護身符”
2.官場保身,少樹敵不結黨
3.適時“糊涂”,心知肚明少說話
4.“等距交往”,游走于各方勢力之間
5.恪守職分,照顧好上下關系
6.位極人臣也不可忘乎所以
7.自剪羽翼,收消災納福之效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5.盡量消除名利之心和世俗之見“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人難免為名利心所累,而名利心關系最多的是人的私心妄想。只有在一個人的大志超越了自身的范疇,去除一己私欲,超越了名利的渴望,才能不為私利所遮蔽。當萬事消磨遠,浮名薄利休之時,以一顆剔透的心去為國為民,理想才會不邀自來。而唯有心中藏有大志,才能超越世俗之見,脫穎而出。曾國藩作為儒家最后的標桿,作為清朝的名臣,有沒有功名利祿之心?很難說沒有。但是如果用公正的眼光去評判他,應該說曾國藩在盡量讓自己消除名利之心和世俗之見。曾國藩是一個常懷濟世救民之心,一生耽于軍務、政務的清朝重臣,功名利祿之心不可說不重;然而,他又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的行為,知道名利是心中的羈絆,讓自己目光短淺,為名利所累。曾國藩從追逐名利到淡泊名利是有其過程的。曾國藩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常懷濟世救民之心,通過學習,走向官場,光宗耀祖。他一生的軌跡是科舉應試,步入仕途,創(chuàng)建湘軍,名滿天下,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這個過程中,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長年的奔波勞碌,繁重的軍務、政務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導致他身體一直不好。曾國藩從小在祖父和父親的督導下認真地讀書,希望“學而優(yōu)則仕”,步入仕途。曾國藩積極應考,百折不回,最終在30歲的時候進入了翰林院。早年,曾國藩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強烈。作為一介書生,他去管理軍務。激烈殘酷的戰(zhàn)爭和官場中的鉤心斗角,以及來自清政府的疑忌,讓他時刻處于焦慮之中。為此,曾國藩身心疲憊,他在與太平天國起義軍的戰(zhàn)爭中經(jīng)常失眠。曾國藩在日記和家書里經(jīng)常提到古人心胸開闊、恬然物外的自怡之趣,并對之充滿了羨慕之情。同治九年(1870年)四月八日,他在日記中寫道:“閱《范文正集》,其《年譜》說:‘千古圣賢,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從無中來,卻歸無中去。誰是親疏?誰能主宰?既無奈何,即放心逍遙,任我來往。如此斷了,既心氣漸順,五臟亦和,藥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樂人忽有憂事,便吃食不下,何況久病,更憂生死,更憂身后,乃在大怖中,飲食安可得下?請寬心將息?!嘟斩鄳n多慮,正宜讀此一段?!比绻粋€人毫無功名利祿之心,難免缺少動力,難以有所作為,欲望可以說是人生之意義;但是如果一個人將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功名上,則會心為形役,人生反而會因此失去了意義。如何在這兩者中尋求一個平衡,讓自己在追求的同時超然物外,曾國藩因此經(jīng)過了長久的自我修煉過程。曾國藩很羨慕古人能夠超然物外,最初卻難以做到把功名利祿拋在一邊,反而經(jīng)常為此耗費大量精力,直至臨終也沒有擺脫官場羈絆。由此可見曾國藩對自己的這種復雜心境也頗為無奈。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的日記中就這樣寫道:“日內(nèi)不敬不靜,常致勞乏,以后須從‘心正氣順’四字上體驗。謹記謹記!又每日游思,多半要人說好。為人好名,可恥!而好名之意,又自謂比他人高一層,此名心之癥結于隱微者深也。何日能拔此根株?”曾國藩常讀古詩文,在古詩文中尋找精神動力。讀蘇軾的詩“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自己詩興大發(fā),又加了兩句自己的話“修德不求報,能文不求名”,由衷希望自己能夠從名利中超脫出來,但是愿望實現(xiàn)很難。曾國藩自知自己無法擺脫功名利祿的束縛,因此只能對自己多加批判,以減輕自己的功利之心。他在日記中寫道:“見好物與人爭,若爭名爭利,如此則為無所不至之小人矣,倘所謂喻利者乎?與人爭名爭利,則流于小人之列,這是正人君子所不齒的?!痹鴩獮楣俚囊簧荚诿苤卸冗^,既有自我克制的智慧,又有追求仕途的風光,既做出超出別人的成績,又為世俗事物所牽絆。總體上說,縱觀他的一生,無愧于清政府對其的評價:學有本源,器成遠大。這些為后世矚目的個人歷史,都離不開他在磨礪中的轉變,在從世俗到淡泊,從放縱名利心到自我束縛和相對淡泊,才有了后半生的通達。6.“背地里”管住自己最難能可貴為人處世,需具備“慎獨”之功夫,為官更需要一種“慎獨”品質:在渾濁復雜的官場,能夠慎獨守身,需要心懷天下,更需要光明磊落。人要有所畏,有所畏方能有所為。畏懼是一種品質,代表著莊嚴和神圣。一個人無所畏懼,將會滑入狂妄自大,貪得無厭的深淵,最終自毀前程。身處官場,更要有所敬畏。無論順境逆境,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曾國藩曾經(jīng)說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曾國藩為官的一生,也始終是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樣的心境中度過的。人性中,通常正直與邪惡并存,它是一體的兩面。人只要有所行動,初始都是由心思和愿望引起的。比如,現(xiàn)象的顯現(xiàn)開始于隱藏的愿望,明顯的事情開始于內(nèi)心微弱的意念。心思和愿望產(chǎn)生后,人們?nèi)庋鄄荒芸吹?。智者的思想之所以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夠預知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因而,當還未與事物接觸時,人們已經(jīng)有莊嚴和放肆的區(qū)別,事情到來而需要行動時,就產(chǎn)生了正直和邪惡的分別。曾國藩早就認識了這一點,他接受儒家的“慎獨”二字,并把慎獨用在為官之道上,以“清廉”為載體,恪守清凈莊嚴。曾國藩說:“能慎獨,則內(nèi)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斷無行有不慊于心則餒之時,人無一內(nèi)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當人心由靜轉為動,必是因為一個念頭打動了內(nèi)心,一念之動的原發(fā)之機是天理發(fā)見,也是性的表現(xiàn);人欲此時要乘天理發(fā)見之機而起來,于是情就發(fā)生了。在念頭剛露出頭角的時候,由于君子具有靜養(yǎng)的深切功夫,因此將善惡詳切地分清,能夠辨別真?zhèn)?。這個起念之微小的內(nèi)在變化是其他人不知道的,只有當事人自己明了,君子必然在此時采用“慎獨”的功夫,在念頭初起時便消滅其在萌芽狀態(tài),發(fā)動意念加以省察,即所謂“背地里”能管住自己,當事人需具備卓越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古以來,官場險惡。曾國藩詳細總結歷代為官為宦成敗之關鍵,認為為官有四種必敗無疑:“昏惰任下者敗,傲狠妄為者敗,貪鄙無忌者敗,反復多詐者敗?!边@四種人缺乏的是一種慎獨精神,一種自我管理能力,貪欲私欲大過為官之職責所在,導致落敗。曾國藩一路做官,卻從沒有人敢給他送禮,作為他的家室更沒有敢去收禮。曾國藩有個部下叫黃翼升,在當年建立水師時,黃翼升出了很大力,這讓曾國藩很是感激,將黃翼升視為自己的四大心腹之一。后來組建淮揚水師時,曾國藩提拔黃翼升為統(tǒng)帶。到同治元年(1862年),黃翼升被曾國藩調到了李鴻章麾下,成為李的得力干將。不久,曾國藩又想把黃翼升調回來,多次與李鴻章來往書信協(xié)商,李鴻章卻不想放人。李鴻章和曾國藩一樣,也愛才,他說黃翼升“厚道熱腸,為武人中第一流,為平吳第一功臣,為滬軍第一苦人”。黃翼升本人是無所謂跟李鴻章還是跟曾國藩的。黃翼升夫人希望他到曾國藩手下任職,就想了一個辦法,認曾國藩夫人為義母。當曾夫人過生日時,她送了曾夫人一對翡翠、一粒明珠、一鋪紡綢帳賀壽,當著很多人拜曾夫人為義母。曾夫人不好不給面子,就收下了禮物,并答應了將她收做干女兒。曾國藩得知此事不大高興,責怪起夫人,嚇得夫人忙賠不是,保證以后不再收受禮物。曾國藩對夫人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要光明磊落,問心無愧?!比寮摇盀樘斓亓⑿摹钡幕c,早已埋進曾國藩頭腦中,這是超越了私人恩怨,將個人的生命融入到整個民族和國家的命運之中的表現(xiàn),他同國家共命運,光明磊落,為國家著想。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有一次巡視揚州一帶,揚州鹽商設宴款待,曾國藩非常不喜歡這一套,把自己面前碟子里的菜隨便動了動。這件事過了很久,他還拿出來做例子說事,他對自己手下的官員說:“一頓飯千兩銀子,我不忍吃,甚至不忍看。”接著,他講了兩則故事:春秋時,宋國的子罕執(zhí)掌重權,有人獻玉給他,遭其拒絕。獻玉者說,這可是罕見的寶貝啊。子罕回答說,你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我若收了你的玉,你我兩人豈不都失去了寶?另一則故事是,明代官員曹鼐一次捕獲一名女盜,二人獨處一室,女盜屢以色相誘之,曹不為所動,書一橫幅“曹鼐不可”貼于墻上。在這里,子罕和曹鼐都把自己的名節(ji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曾國藩感慨道:“我就是佩服子罕這樣的人,不妄沒于勢利,不誘惑于事態(tài),心有長城,能擋狂瀾萬丈?!薄氨车乩铩惫茏∽约鹤铍y能可貴,面對金錢和美色等形形色色的誘惑,為官者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會自覺地從思想上筑起一道抗腐拒蝕的防波堤。沒有這種理念指導,在任何朝代也是做不好官的。宦海險惡,前途莫測,為官者最好還是謹言慎行,管住自己膨脹的欲望。
編輯推薦
《每天學點曾國藩處世為官智慧》編輯推薦:曾國藩所在的晚清社會,是一個社會大變革到來前夜的社會,外有虎視眈眈的列強,內(nèi)有如火如荼的起義,沒落的清王朝就似一星燭火,在風雨中飄搖。在這亂世之中,曾國藩異軍突起,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創(chuàng)造了有清以來官員升遷最快的奇跡。曾國藩以文官的身份被冊封為武侯,又是有清以來的第一人。隨后又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等封疆大吏,成為清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大員。曾國藩正直忠誠廉潔,其才大而謙,氣宏而凝,是所有為官從政者的標桿和楷模。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