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作者:孫斌,馬烈 主編 頁數:238
前言
強調頭痛防治的重要性,一是因為它是各科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在一般人群中頭痛的發(fā)生率約為10%,在神經科門診更多見;二是頭痛可以長期存在、反復發(fā)生,嚴重地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并且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征兆。頭痛若能及時得到診治,可取得滿意的效果;如能早期預防,可以不發(fā)作或少發(fā)作。由于頭痛的病因、機制十分復雜,故其診斷和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fā)展,有關頭痛的研究也有了長足進步。比如神經影像學的頭顱CT、磁共振檢查的臨床應用,電生理、神經生化和免疫學研究的進展,在流行病學調查中計算機的運用等,都為研究頭痛拓寬了道路。國內于1989年成立了中華疼痛研究會及頭痛專業(yè)委員會,有關專家已做了大量工作。為了普及頭痛的防治知識,孫斌同志牽頭重新編寫了這本《頭痛防治123問》。參加編寫的同志都是工作在第一線的臨床醫(yī)師,他們將臨床常向患者和家屬解答或強調的問題總結匯集,以問答形式介紹了有關頭痛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防知識。其內容深入淺出,注重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以幫助頭痛患者解決實際問題。
內容概要
本書以問答形式,系統介紹了頭痛的發(fā)病原因、癥狀特征、診斷要點、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其內容科學實用,文字通俗易懂,可供患者及基層醫(yī)護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孫斌,主任醫(yī)師,任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神經內科36年,退休后繼續(xù)從事臨床一線工作至今。曾于1988年赴意大利維羅納大學神經病研究所研修1年,在神經內科專業(yè)工作40年余,對神經系統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尤其對頭痛、眩暈、不自主運動等有自己獨到診治經驗。曾獲國家級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4項,撰寫專業(yè)文章100余篇。主編專著《新編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手冊》、《神經系統人名病征》2部。主編《腦血管病防治200問》,《周圍神經病防治150問》,《帕金森病診治120問》,《帕金森病健康指南》,《頭痛防治120問》等科普書,并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如需獲得更多訊息,可登陸個人網頁http://www.sunbinmd.com馬烈,醫(yī)學碩士,副主任醫(yī)師。從事神經內科臨床工作15年余。1992年河南醫(yī)科大學本科畢業(yè),先后在廣州南方醫(yī)院進修和讀碩士4年。曾有幸與北京、上海的國內知名專家在一起工作和學習,積累了豐富的神經內科臨床工作經驗,尤其在疑難少見疾病的診療方面有所收獲。近5年在中華醫(yī)學雜志發(fā)表文章4篇,參編《帕金森病健康指南》、《神經系統人名病征》等書籍,為《頭痛防治123問》的主編之一。
書籍目錄
一、頭痛一般知識 1.什么是疼痛?頭痛是怎么回事? 2.為什么說頭痛是常見癥狀? 3.顱內有哪些組織可以致痛? 4.顱外有哪些組織可以致痛? 5.頭部痛覺是怎樣傳導至大腦的? 6.何謂痛閾?與頭痛有何關系? 7.頭痛在性別方面有什么差別嗎? 8.年齡與頭痛有什么關系? 9.頭痛性質分為幾種? 10.頭痛部位對診斷疾病有何重要性? 11.頭痛病程長短有什么重要意義? 12.頭痛與季節(jié)變化有關嗎? 13.哪些因素常引起頭痛? 14.頭痛會遺傳嗎? 15.情緒與頭痛有何關系? 16.哪些環(huán)境因素可引起頭痛? 17.吸煙與頭痛有何關系? 18.飲酒過量為什么會引起頭痛? 19.頭痛與月經有何關系? 20.性交會引起頭痛嗎? 21.睡眠與頭痛有何關系? 22.感染發(fā)熱為何引起頭痛? 23.不良氣味為什么使人頭痛? 24.頭痛在臨床上是怎樣分類的? 25.頭痛常有哪些伴隨癥狀? 26.頭痛病人應做哪些體格檢查? 27.頭痛時為什么要做腰穿? 28.哪些輔助檢查有助于診斷頭痛? 29.頭痛時為什么要測血壓? 30.看眼底對頭痛病人有何意義? 31.什么是腦電圖?它對頭痛診斷有何意義? 32.多普勒超聲對頭痛診斷有意義嗎? 33.頭痛時為什么要拍頭顱X線平片? 34.腦CT在頭痛診斷中有何重要性? 35.什么是CT增強掃描?它對診斷頭痛有何意義? 36.頭部磁共振成像對頭痛有何重要診斷意義? 37.做磁共振檢查前有何要求? 38.何謂神經遞質? 39.頭痛與神經遞質有什么關系? 40.預防頭痛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41.治療頭痛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42.針刺治療頭痛選穴的原則是什么? 43.頭痛時為什么應該冷敷?二、頭痛診治和預防三、頭痛的中醫(yī)治療附錄一 治療頭痛常用藥物附錄二 國際頭痛學會頭痛分類和診斷標準(第2版)
章節(jié)摘錄
插圖:5.頭部痛覺是怎樣傳導至大腦的?各種疼痛刺激作用于神經末梢的痛覺感受器,而后產生沖動,經痛覺傳導通路向中樞傳導,最終傳導至大腦皮質,由皮質綜合分析而感知疼痛。其傳導通路如下:致痛刺激因素→感受器→傳入神經纖維→脊髓后角灰質→丘腦→大腦皮質。引起頭痛的因素很多,有物理的、化學的和機械性因素等。例如,細菌感染及其毒素引起的頭痛,屬于生物化學性因素;向椎管內注射某些藥物,可成為化學性刺激因素;顱內血腫、膿腫或腫瘤(這些統稱為“占位性病變"),達到一定大小而引起頭痛,可成為機械性因素。(1)感受器:指感覺神經及其終末感受部分,統稱為感受器。研究發(fā)現,感受器具有特異性生理功能,如機械能傷害感受器、熱傷害感受器、多應傷害感受器(即可對一種以上的傷害性刺激發(fā)生反應)。感受器在人體分布很廣,皮膚、黏膜、肌肉、關節(jié)、血管、硬腦膜和內臟均有感受器分布。(2)傳入神經纖維:傳導頭部痛覺主要由三叉神經、頸神經1~3和舌咽神經、迷走神經,這稱為一級神經元;二級神經元包括上部頸髓后角灰質和腦干內的三叉神經感覺核。經脊髓丘腦束和三叉神經丘系,傳導至丘腦后腹核,在此交換神經元(三級神經元),然后投射到大腦皮質感覺區(qū)而被感知。
編輯推薦
《頭痛防治123問(第2版)》總印數已達20萬冊以上。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