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趙汝珍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涉及到宣德爐、古銅鏡、青銅禮器、青銅兵器、青銅樂器及度量衡器、農器等方面的內容,不僅述其源、論其流,且賞其美、辨其偽,并全面揭示了各種各樣的作假方法,多角度全方位介紹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藝術。
作者簡介
趙汝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北京琉璃廠“萃珍齋”古玩鋪東家,自幼酷愛收藏古董,成年后致力考古;深受其岳父——清末大理院少卿、著名學者、古董收藏家余戟門的影響,文物知識廣博龐雜,行內各種門道秘技了然于胸。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初,趙汝珍曾在北京西城區(qū)培育中學當校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1935年11月,偽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成立,其學生在偽政府擔任要職并任冀東銀行行長,委任趙汝珍為冀東銀行監(jiān)事。趙汝珍最大的嗜好就是古玩,當時有錢有勢,準備寫一部古玩專業(yè)的工具書,由此深入到收藏領域。以收藏宣德爐入手,并在收藏的基礎上加以研究,曾將宣德爐鋸開,冶煉考察宣德爐的合金比例,以便獲得第一手的鑒定資料。為了盡快完成這部巨著,1937年出資一萬元,籌備在西琉璃廠榮寶齋東邊開一家古玩鋪,取名“萃珍齋”,由著名金石家壽石工題寫匾額。1938年,“萃珍齋”正式開業(yè)。1942年,經(jīng)過三年多的實地考察,筆耕不輟,二十余萬字的《古玩指南》付梓出版,一時間古玩行內爭相傳閱;1943年3月,《古玩指南續(xù)編》推出后即告售罄;同年,又寫出了《古董辨疑》,面市后仍得到行內人士的推崇。六十多年來,這些著作是古玩界公認的最權威、最系統(tǒng)的鑒定參考書,影響了無數(shù)古玩收藏愛好者。
書籍目錄
銅器概說
歷代銅器概述
古銅器的仿制
古銅器的偽制
古銅器的鑒別
銅器的評價
銅禮器
青銅禮器的種類
青銅禮器源流及演變
古代禮器的偽制
古代禮器的鑒別
銅兵器
兵器的種類
兵器源流及演變
古代兵器的偽制
古代兵器的鑒別
銅樂器
銅樂器種類
樂器源流
古代樂器辨識
古銅鏡
銅鏡概述
古銅鏡的偽制及鑒別
宣爐
宣爐概述
宣爐為何必煉
宣爐的仿制
宣爐的偽制
宣爐的鑒別及價值
景泰藍
景泰藍概述
景泰藍的偽制
景泰藍的鑒別
度量衡器、農器和雜器
古代度量衡器
古代農器
雜器
章節(jié)摘錄
歷代銅器概述我們在祭祀、宴享、飲食、烹調及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皿數(shù)量繁多,器質繁雜。但在古代各種質料還未發(fā)明的時候,平民百姓使用的器具多是陶器,而帝王及王公將相等上層社會人物為了表示自己地位的優(yōu)越和身份的尊貴,都使用銅器。古代銅器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那個時候使用的銅器都是原銅制作的。原銅是與金、銀相互混合而存在的,而古代將金、銀分離出來的技術還不成熟,所以原銅內都含有金、銀的成分。因此雖稱之為銅,其實是銅與金、銀的混合物。在當時還沒有純金的時候,人們眼中的銅就像我們現(xiàn)在眼中的金、銀一樣珍貴,所以人們都認為銅器是獨一無二的貴重物品,不是國家最重要的典禮不能使用銅器,不是上層社會的人也沒有財力使用銅器。古代銅器就像我們現(xiàn)在的金銀器具一樣貴重,在用途上和制作時非常注意,這就是古代銅器之所以精妙絕倫的原因。銅器的開始使用年代史書中沒有確切的記載,因此無法考證。一般認為起自黃帝時期。據(jù)《子華子》記載:“黃帝之治天下,百神受職于明堂之庭,帝乃采銅于首山,作大爐鑄神鼎于山上?!边@段話雖然并沒有說明使用銅器是這時候開始的,但在此之前并沒有制作銅器的記載,因此說銅器的啟用始自黃帝也是極其合理的。不過,還有人認為銅器的發(fā)明遠在黃帝以前,理由是現(xiàn)今出土的銅器的質地、花紋、顏色都與黃帝以前的遺跡相符,這種觀點也有一定道理。
編輯推薦
《趙汝珍說銅器》編輯推薦:銅器收藏的入門經(jīng)典,古玩真?zhèn)舞b定的最權威著作,圖文并茂,行文流暢,集可讀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大家之作,淺顯易懂的語言解讀最深奧的古董鑒賞收藏知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