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演義》版本研究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日) 中川諭  頁數:277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古代文史——這里是就其廣義的概念而言——的研究必須以盡可能豐富的、可靠的文獻為依據;現(xiàn)代文史的研究當然同樣如此。這已是文史研究者的常識,但同時又是努力的目標,而不是已然存在的普遍的風氣。這種現(xiàn)象的造成,固然有研究者的主觀上的原因,但也有客觀條件的限制:大量基礎性的文獻匯輯、整理、研究的工作尚未進行,許多課題的研究者都像處于特殊困境的鋼鐵工人,得自己去尋礦開采,這又如何受得了?我們所在的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輯這套叢書的目的,就是想為某些文史研究者免去一點尋礦開采之勞。所收書籍的類型和性質不拘一格,但都服從于這一目的。我們不敢保證這些書在內容上一無瑕疵,但卻敢于保證其必然出于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而且其在學術上的價值必然遠遠大于其或有的失誤。

內容概要

中國古代文史——這里是就其廣義的概念而言——的研究必須以盡可能豐富的、可靠的文獻為依據;現(xiàn)代文史的研究當然同樣如此。這已是文史研究者的常識,但同時又是努力的目標,而不是已然存在的普遍的風氣。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中川諭 譯者:林妙燕

書籍目錄

《光華文史文獻研究叢書》序緒論 第一節(jié) 《三國志演義》的版本研究史 第二節(jié) 問題點 第三節(jié) 諸版本的介紹第一章 諸版本的系統(tǒng)分類 第一節(jié) 先行研究的諸版本系統(tǒng)分類和問題點 第二節(jié) 現(xiàn)存《三國志演義》諸本的分類第二章 二十四卷系統(tǒng)諸本的相互關系 第一節(jié) 嘉靖本與周曰校本、夏振宇本 ?。ㄒ唬┎迦牍适隆 。ǘ┘尉副?、周曰校本、夏振宇本的相互關系 ?。ǜ揭唬┦粋€插入故事  (附二)插入故事的來源 第二節(jié) 《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 ?。ㄒ唬└耪f ?。ǘ﹨怯^明本、綠蔭堂本、藜光樓本的相互關系  (三)與其他諸本的關系 第三節(jié) 毛宗崗本的成書過程 ?。ㄒ唬┟趰彵尽胺怖敝械摹八妆尽薄 。ǘ┯嘘P插入故事 ?。ㄈ奈恼?、表現(xiàn)看毛宗崗本的成書過程 ?。ㄋ模┬〗Y ?。ǜ剑┟趰彵尽胺怖弊⑨尅〉谒墓?jié) 《新鐫校正京本大字音釋圈點三國志演義 第五節(jié) 《新鐫通俗演義三國志傳》 ?。ㄒ唬┧鶎傧到y(tǒng) ?。ǘ┰诙木硐到y(tǒng)諸本中的位置 ?。ㄈ┮陌滋帽镜奶厥庑浴 。ㄋ模┏尽度龂就ㄋ籽萘x》的卷數 ?。ㄎ澹┬〗Y 第六節(jié) 《鐘伯敬先生批評三國志》 ?。ㄒ唬┫刃醒芯亢蛦栴}點  (二)成書年代 ?。ㄈ┡c諸本的關系  (四)有關鐘伯敬本的批評 ?。ㄎ澹┬〗Y 第七節(jié) 《二刻英雄譜》所收的《三國志演義》 ?。ㄒ唬┫刃醒芯亢蛦栴}點 ?。ǘ┯⑿圩V本中的“關索 ?。ㄈ┯⑿圩V本的11個插入故事  (四)英雄譜本的文本 ?。ㄎ澹┬〗Y 第八節(jié) 《李笠翁批閱三國志》  (一)先行研究和問題點 ?。ǘ┰诙木硐到y(tǒng)諸本中的位置 ?。ㄈ┡c毛宗崗本的關系 ?。ㄋ模├顫O本中的批評  (五)小結第三章 二十卷繁本系統(tǒng)諸本 第一節(jié) 二十卷“花關索”系統(tǒng)諸本的相互關系 ?。ㄒ唬╆P于余象斗本、志傳評林本、鄭少垣本、鄭云林本、楊閩齋本 ?。ǘ╆P于種德堂本  (三)關于湯賓尹本 ?。ㄋ模┬〗Y:推測二十卷“花關索”系統(tǒng)的祖本 第二節(jié) 關于《新刊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 ?。ㄒ唬┫刃醒芯俊 。ǘ┎迦牍适潞筒迦朐姼琛 。ㄈ┱奶卣鳌 。ㄋ模┬〗Y第四章 二十卷簡本系統(tǒng)諸本第五章 三個系統(tǒng)的關系與《三國志演義》的簡略文本結論后記各篇原載書刊中文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正文又另起一行。所以在長篇小說中,刪除這樣的插入詩、插入故事,是比較容易的①。而且刪除這些部分,對故事內容的展開沒有特別的影響。而如果為了使文章簡略化,直接改動正文,就可能影響故事內容。若不講究刪減方法,有可能造成文意不通。比起插入詩、插入故事,刪減正文是更繁瑣的工作。所以,夷白堂本與周曰校本等二十四卷系統(tǒng)諸本相比,并不是特別簡潔。確實刊行夷白堂本時,考慮到了節(jié)約成本。所以夷白堂本刪減了正文。但這種刪減只局限于比較容易實行的插入詩、插入故事中,并沒有特別繁瑣地對正文進行縮減。(四)抄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卷數在前面已經說過在二十四卷系統(tǒng)諸本中,夷白堂本最接近周曰校本,而夷白堂本成書比周曰校本晚。至于刊行年代,嘉靖本為嘉靖元年,周曰校本是萬歷十九年,夷白堂本是萬歷三十年代后半期。因此,比起夷白堂本,周曰校本更接近現(xiàn)存最古老的版本嘉靖本。而從卷數上來看,周曰校本十二卷,夷白堂本與嘉靖本一樣都為二十四卷。那么,應該怎樣來看待這兩個特點呢?對照前面的系統(tǒng)圖,有以下兩種可能性。一個可能是:抄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原為十二卷,每卷二十則,在嘉靖本成書過程中,十二卷每卷被分為兩卷,每卷十則。周曰校本繼承了十二卷每卷二十則的形式。夷白堂本則是二十四卷的形式。另外一個可能是:抄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原本為二十四卷,每卷十則。嘉靖本繼承了這樣的形式。

后記

1990年我還是個在讀博士研究生。這年夏天,我去上海的復旦大學留學。讀碩士以來,我一直在研究《三國演義》的版本,在復旦大學的學習就是很難得的機會。在復旦大學學習期間,由于導師章培恒老師的指導和很多中國朋友的幫助,我獲得了很大的成果。過了一年,1991年夏天我回國后花費兩年的時間,寫成了博士論文《(三國志演義)版本研究》(《三國志演義版本①研究》),1998年修訂博士論文,出版了《(三國志演義)版本研究》版本①研究》)一書。這本書是用曰文寫的,也是在日本出版的,出版冊數也不多,所以很多中國學者不能看到這本書。我覺得有些遺憾。1991年我回國后,一直沒有去中國的機會。但是,2001年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了首都師范大學周文業(yè)先生的電郵。周先生要開“中國古代小說數字化研討會”,他邀請我參加該會。因為十年來沒有去過中國,而且以前沒有參加過中國的學術研討會,所以我有些擔心。但是我終于去了北京,參加了第一屆古代小說數字化研討會,并在會議上認識了很多中國學者。以后,我每年都去中國參加在中國內地舉行的研討會。在會議上,我每次都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與會的學者們也給我很多有意義的指教。我認為,我研究的是“中國”的文學,只在日本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定不夠,應該也在中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所以這幾年寫論文,不僅在日本,而且翻譯成中文后也在中國發(fā)表了。但是很可惜,還沒有給中國學者介紹拙著的機會。

編輯推薦

《版本研究》:光華文史文獻研究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三國志演義》版本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這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學者三國演義版本研究的成果,資料豐富,有參考價值,值得購買。
  •   日本人研究三國演義的作品,可以參考。
  •   喜歡三國,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還不錯。
  •   還是可以的,研究下不錯
  •   光華文史文獻研究叢書》序章培恒 陳廣宏中國古代文史--這里是就其廣義的概念而言--的研究必須以盡可能豐富的、可靠的文獻為依據;現(xiàn)代文史的研究當然同樣如此。這已是文史研究者的常識,但同時又是努力的目標,而不是已然存在的普遍的風氣。這種現(xiàn)象的造成,固然有研究者的主觀上的原因,但也有客觀條件的限制:大量基礎性的文獻匯輯、整理、研究的工作尚未進行,許多課題的研究者都像處于特殊困境的鋼鐵工人,得自己去尋礦開采,這又如何受得了?我們所在的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輯這套叢書的目的,就是想為某些文史研究者免去一點尋礦開采之勞。所收書籍的類型和性質不拘一格,但都服從于這一目的。我們不敢保證這些書在內容上一無瑕疵,但卻敢于保證其必然出于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而且其在學術上的價值必然遠遠大于其或有的失誤。除個別特殊情況外,這套叢書的作者都是正在或曾在本研究所任職(含兼職)的教學、研究人員,參與相關科研工作的博士后,從事學習的研究生;其所以以“光華”作為叢書之名,只是因為我們的研究所處于復旦大學光華樓中,而絕不是自詡叢書本身有什么光華。其實,我們所希冀的倒是成為暗黑厚實、能為花卉提供養(yǎng)分的泥土。限于我們的能力和各種條件,叢書的規(guī)模絕不會大;它將以同樣的版式在也許不相同的出版社陸續(xù)出版。我們的研究所是在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簡稱古委會)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逐步成長起來的,收在本叢書中的絕大多數著作的研究經費都來自古委會的資助。藉本叢書出版的機會,謹在此表示我們的衷心感謝。同時,我們也真誠地感謝興業(y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東先生所給予我們的無私贊助,使我們得以開始出版這套叢書。 閱讀更多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