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者:陸啟宏 頁數(shù):199 字數(shù):1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2002年,一股“波希米亞”風席卷了整個世界。那么,何為“波希米亞 ”呢?本書從十九世紀的巴黎開始,講述了波希米亞的巴黎 、巴黎的波希米亞人、1960年代:反叛的年代和二十世紀的波希米亞人,讓我們一睹源遠流長的前沿時尚。 “新視野文庫”以特定社會歷史情景中的特定社會階層或群體為對象,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外,擷取社會歷史結(jié)構(gòu)中一個細微的剖面,進行切片似的掃描,即在著眼于制度文化的背景上,勾勒出這些社會特殊階層或社會集團(群體)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方式、行為規(guī)范與“集體無意識”的心態(tài)?!靶乱曇拔膸臁睘樽x者“穿越時空,神游歷史”提供了一條“時光隧道”。
書籍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十九世紀的巴黎 一、十九世紀的巴黎及之前的歷史 二、杜米埃的諷刺畫和十九世紀的巴黎 三、街壘:十九世紀巴黎的象征 第二章 波希米亞的巴黎 一、十九世紀巴黎的波希米亞地圖 二、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方式 三、學生、女性、浪蕩公子和波希米亞人 第三章 巴黎的波希米亞人 一、波希米亞作家和浪漫主義文學 二、亨利·繆爾熱:第一個波希米亞人 三、波德萊爾:“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四、薩克雷:“勢利者” 五、魏爾倫和蘭波:“生活在別處” 六、波希米亞藝術家和現(xiàn)實主義繪畫 第四章 1960年代:反叛的年代 一、從“波匈事件”到“布拉格之春” 二、法國1968年:“終結(jié)的開始” 三、六十年代的美國第五章 二十世紀的波希米亞人 一、波希米亞地圖 二、美國的波希米亞人結(jié)束語 波希米亞:一個異托邦的世界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時常有這樣的日子:一個人早晨醒來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新鮮而豐富的靈感。他的眼睛里還殘留著睡眠的塵埃,而物質(zhì)世界卻已經(jīng)在他眼前展示出鮮明的、驚人清晰的輪廓,展示出無比豐富的色彩。精神世界敞開了遼闊的景象,其中充滿了新鮮的閃光。被賦予了這種特權(quán)的人(可惜的是:這種特權(quán)不但極為稀少,而且轉(zhuǎn)瞬即逝)會覺得自己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更富于道德感——總之,他會感到自己是個更為高貴的生命?!?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奇遇(可以說它是個奇跡)的出現(xiàn)猶如來自一種更高的無形力量,那種力量存在于人的自身以外,并且出現(xiàn)于人濫用自己身體機能的一段時期之后。 ——波德萊爾,《大麻詩篇》 由于反對主流的價值體系,波希米亞人往往沉迷于酒精和藥物;其中,藥物主要是給他們帶來靈感。有時他們在悲傷的時候也會吸食少量鴉片: 在這種焦躁不安的情緒中,抽煙是他莫大的享受,而且一般來講還很管用。雅克是這樣打算的:他按照習慣在煙草中加入少量鴉片劑,把他的小房間弄得煙霧彌漫,直到將他自己和所有的東西,尤其是掛在墻上的火槍徹底隔開為止——這只需半管煙就可以做到。當火槍完全看不見的時候,他便會在煙霧和鴉片的麻醉下昏然入睡,痛苦將被留放在他的夢開始的地方。 但是,波希米亞人更為熱衷的則是“大麻”。詩人內(nèi)瓦爾、戈蒂埃、蘭波、波德萊爾和醫(yī)生雅克-約瑟夫·莫洛曾經(jīng)創(chuàng)立了一個吸食印度大麻的俱樂部——“大麻俱樂部”。1 846年,戈蒂埃在《兩個世界》雜志上描寫了他們吸食大麻的體驗。(參見附錄一) 大麻,屬蕁麻目,大麻科。在中亞、印度等地區(qū),大麻為了抗旱和適應氣候,雌株的頂端會分泌一種保護性的樹脂,它是提取致幻藥的原料,大麻的這個變種就是印度大麻。波德萊爾向我們這樣描寫大麻提取的過程: 趁這種植物頂部還新鮮,將它放入稍稍摻水的黃油里煮。等全部濕氣都蒸發(fā)掉以后,將殘渣過篩,便會得到一種成藥。它的樣子很像黃綠色的頭油,具有一種大麻或者腐敗黃油的難聞氣味。這種東西被做成重二到四克的小藥丸。 波德萊爾本人可能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末已經(jīng)放棄了大麻的吸食,并對之深惡痛絕,稱大麻等興奮性毒品“不僅是黑暗之王用來俘虜和征服可悲的人類的最可怖、最有效的工具,而且實際上就是他最完美的化身”。 波德萊爾曾犀利地指出大麻所產(chǎn)生的幻覺與純粹的幻覺之間的區(qū)別,前者更準確地說是一種感觀紊亂。對于產(chǎn)生純粹幻覺的人來說,他們看見了各種物體,聽見了各種聲音,而實際上它們并不存在。而大麻產(chǎn)生的效力是將真實的所見所聽放大、變形。 P62-63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