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之家

出版時間:1993年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伊迪斯·華頓  譯者:趙興國,劉景堪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小說通過女主人公莉莉·巴特的悲慘命運,反映了上流社會摧殘人生與理想的悲劇。莉莉·巴特聰明美麗,她有高雅的情趣與追求,但因家庭破產(chǎn)而處于寄人籬下的境地。莉莉決心憑借自己的美貌與智慧改變自己的處境,然而由于沒有金錢做后盾,她處處碰壁受挫。莉莉最后在貧困與孤獨中死去,用生命換取了一身清白。
小說文筆雋永,刻畫人物心里細膩深刻,堪稱美國小說史上一部獨具風格的名篇。

作者簡介

伊迪絲·華頓1862年出生于紐約一個富貴之家,幼年隨父母旅居歐洲,11歲時回到美國。她在家庭教師指導下接受教育,自幼受歐洲文化的濡染。伊迪絲少年時代便酷愛文學,在父親的圖書室里閱讀了大量古典文學名著,很早就開始寫詩,以后又練習寫短篇小說。1885年她與門當戶對的波士頓紳士愛德華·華頓結婚,婚后一度中斷了寫作。但她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滿。她1907年移居法國,1913年與丈夫離婚,后定居巴黎,以全副精力投入創(chuàng)作。伊迪絲·華頓與旅居歐洲的亨利·詹姆斯交往甚密。亨利·詹姆斯對她的小說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伊迪絲積極投入社會救濟活動,并因此獲得法國政府頒發(fā)的榮譽勛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歡樂之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讀完了,譯筆流暢,心理細膩,不錯的風俗小說。是世俗的力量打敗了愛情嗎?誠如魯迅先生所說,在這困頓中,可以看透很多事情。
      “她看不起自己所追求的東西?!边@樣的人越來越少了。也許,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有那么墮落吧?我們有弱點,但是我們也有不能放下的自尊。
      從小說的結構來看,巴特小姐的衰落是一步步的,有多次中斷和轉折,但結果都是更加邊緣化。至于格蒂,雖然是不錯的朋友,但她也難以感同身受巴特的處境吧。這讓我又想起了《當代英雄》里的馬克西姆。畢巧林同樣也不能滿足于這樣一位忠實、可靠的軍隊大叔當知己。
      所謂的悲劇,大概就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命運,卻不得不一步步走向它,直到所有的幻想破滅,只剩一點兒火苗——催眠藥。
  •     《歡樂之家》是伊迪絲華頓的代表作之一,華頓生于1862年,卒于1937年,而她的主要作品都產(chǎn)生于20世紀,她一生中大部分的時光都在歐洲度過,但她作品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有別于亨利詹姆斯筆下的旅歐美國人,華頓早年受不幸婚姻的羈絆,抑郁煩悶,但她的文學實踐使她擺脫了郁郁寡歡的困境,對于遇人不淑的痛苦這一點可以在《天真年代》中的奧倫斯佳伯爵夫人身上窺見,然而華頓并未躑躅于僅僅表現(xiàn)女性和不幸婚姻的關系,事實上她所一直致力于表現(xiàn)的是19世紀美國社會浮華虛無的價值觀。書中洋溢著女性的光芒,這一點不同于《紫色》,在《紫色》中女性的獨立意識,自強不息是小說所極力張揚的,整個故事從頭到尾都彌漫著一種讓女性讀者內(nèi)心無法平靜的激情,這種激情隨著主人公的從無知的不幸到成長后的覺醒而跌宕起伏,這既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宣言。與之不同,《歡樂之家》的女性主義主要表現(xiàn)在故事對19世紀紐約社會中的男權價值觀及其對社會尤其是對婦女的影響的深入揭示,以及女主人公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女性對此的反應。莉麗巴特自小身受母親的影響,洞悉女性在男權社會中必須遵循的游戲規(guī)則,而她的所謂的“成功”就足以顯示她對此規(guī)則的明了,然而,莉麗畢竟不是男權社會的玩偶,她有她的思想,她的期望以及作者所致力表現(xiàn)的“自尊”或“驕傲”,正是因為這樣她才會屢屢“失敗”。但是小說可供玩味之處不止這些。小說中其他的人物也具備其代表性。諸如賽爾頓和羅斯代爾,歌迪和伯莎多賽特,這些人物各具特色,分別代表了當時紐約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而其中體現(xiàn)出的女性主義也很值得研究。
  •   你也在不自覺地與其他作品進行比較。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