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1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德] 赫爾曼·黑塞 頁數(shù):208 字數(shù):186000 譯者:竇維儀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喜愛文學的人,對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塞,絕對不會陌生。從《流浪者之歌》、《彷徨少年時》以及本書,對于人世,對于生命,赫塞總是既冷靜、又熾熱,讓赫塞的作品呈現(xiàn)出深刻的自省,閱讀他的作品,總是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啟發(fā)。 1919年,年輕的黑塞在連遭喪父和婚姻危機的重創(chuàng)后,懷著一顆破碎的心來到瑞士南部一個叫“堤契諾”的小山村。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淳樸的民風把他吸引住了,他在那里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他畫畫,作詩,寫小說,在同第三位妻子妮依結合后,事業(yè)上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寫下了10余部不朽的中長篇小說,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本書收集的是他那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散文、詩歌和繪畫作品中的一部分。 追根究底,黑塞的小品文是其長篇小說的注腳,將他內心的渴望、焦慮、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想更深入了解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讀者,這本文集助益匪淺;另一方面,黑塞對科技文明至上的排斥,對自然質樸的崇尚,也正呼應了現(xiàn)在許多有心人士的呼吁。
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是20世紀上半葉重要德語作家之一,出生于德國南部符騰堡附近的小鎮(zhèn)卡爾夫。黑塞青少年時代的經(jīng)歷,一如他在小說《輪下》中所塑造的人物赫爾曼·海爾涅,充滿了精神的反抗和冒險。他于1891年秋入毛爾布隆神學校預備班,大半年后他逃離該校,立志要成為一名作家。其后幾年的風風雨雨,使這個熱情的少年,終于被人世的艱辛磨練成一個堂堂男子漢,如果說不是成為一個英雄的話引自《輪下》第4章。1904年,小說《彼得·卡門青德》的出版,使黑塞一舉成功,兩年后《輪下》付梓,更鞏固了他的聲譽。黑塞的文學創(chuàng)作主要繼承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傳統(tǒng),而在20世紀初葉,現(xiàn)代主義文藝思潮正盛行歐洲文壇,黑塞的古典風格,使他擁有了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的稱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黑塞恪守人道與理性,接連撰寫反戰(zhàn)文章。然而戰(zhàn)爭機器一旦開動,任何罪惡都會披上愛國主義的堂皇外衣,黑塞反戰(zhàn)的呼聲顯得是那么的不合時宜。1919年,大戰(zhàn)結束后,黑塞發(fā)表小說《德米安》,該書像一股電流十分準確地擊中了時代的神經(jīng)引托馬斯·曼評語,在戰(zhàn)后德國一代青年個引起巨大反響。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國籍,這一似乎偶然的決定使黑塞后來逃脫了德國的納粹政權對他必然的迫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相對和平的瑞士得以使黑塞用藝術家的方式去建造一個精神空間,以此抵御戰(zhàn)爭對世界的毒化。1943年,他的巨著《玻璃珠戲》問世,這又是一部充滿了自由與人道精神的作品。人們可以斷言,黑塞晚年榮譽加身。1946年榮獲諾貝爾獎,及他謝世后在世界范圍內出現(xiàn)的黑塞熱。到1975年黑塞作品已被譯成49種語言,這一切只因黑塞的作品中凸現(xiàn)出了極為可貴的和平主義人格。1962年,黑塞因腦溢血在睡夢中去世,這是一個不無悲劇性的結局,一個正直的人在一個并非正直的世界上,總會被他正直的思想所折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黑塞還有同道的朋友和朋友式的讀者。
書籍目錄
導讀 人文的捍衛(wèi)者——赫爾曼·黑塞 劉永木前言 生命當如是 福爾克爾·米歇爾斯在堤契諾重生山隘山村農(nóng)莊午歇紅屋羅卡諾之春南方夏日暢飲秋之森林冬日,寄自南方的一封信在阿爾瑟紐屋舍·田園·園籬堤契諾的教堂小徑為谷中工廠作畫堤契諾夏夜暮色中的屋容湖岸南方之夏夏日黃昏在堤契諾森林酒館昂格羅的圣母堤契諾的圣母節(jié)漫步暮色中詩人黃昏所見深秋獨步羅卡諾遙望意大利暮靄畫者之樂水彩畫日正當中夏日終曲雷雨前的一瞬秋天——自然與文學早春的湖谷與妮娜重逢風蕭蕭之夜返鄉(xiāng)五月栗林色彩的魔術作畫悼老樹之死眺望谷中之湖對比百日草盛夏我的鄰居馬利歐紅亭屋中漫步入秋夏末夏秋之際老公園堤契諾秋日一九四四年十月桃樹清掃煙囪的小工人堤契諾之冬對堤契諾的感謝一九五五年日記二則清晨時分蒙塔娜拉四十年秋雨南方陌生之城鳥一個堤契諾人的故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