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詩人的信

出版時間:2005-10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奧] 萊內(nèi)·馬利亞·里爾克  頁數(shù):129  譯者:馮至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給青年詩人的信》,輯錄里爾克在一九○三至一九○八年間寫給渴望成為詩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這些信是里爾克對創(chuàng)作的思考,更是對艱難、寂寞、愛等人生問題的解答,是給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導(dǎo)。  “我們必須認(rèn)定艱難;凡是生存者都認(rèn)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御,表現(xiàn)出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薄  凹拍谏L;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fā)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nèi)心的寂寞?!呦騼?nèi)心’,長期不遇一人——這我們必須能夠做到?!薄  皭郏芎?;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zhǔn)備?!薄 ”緯戒涀g者隨筆《里爾克》及其選擇里爾克斯文《論“山水”》、小說片段《馬爾特·勞利茲·布里格隨筆》和詩歌等,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獨特展示。

作者簡介

  萊內(nèi)·馬利亞·里爾克(1875-1926),出生于布拉格,德語詩人,著有詩集《杜伊諾哀歌》、《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和小說《馬爾特勞利茲·布里格隨筆》等。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封信第二封信第三封信第四封信第五封信第六封信第七封信第八封信第九封信第十封信附錄重印前言譯者序里爾克論“山水”馬爾特·勞利茲·布里格隨筆(摘譯)里爾克的詩

編輯推薦

  里爾格是20世紀(jì)一個世界性的詩人,作為一個“行吟”詩人,里爾格的一生充滿了某種傳奇色彩,他的詩歌之所以被傳誦,因為經(jīng)他歌唱的萬事萬物都被放進了美的空間,進入了永恒的存在。里爾格的主要作品意義是將人類的思想世界從有形轉(zhuǎn)入了無形,這個無形不是個體人內(nèi)心的情感,而是整個人類與宇宙廣闊的空間,構(gòu)成一個種植著極美詩意的田園。偉大的詩人里爾格不僅僅是象征主義大師和一個現(xiàn)代主義先驅(qū),更重要的他是一個人類家園的重建者和言說者,他把自己的靈魂與人類的自然家園緊密聯(lián)系,里爾格的詩歌為你打開沖向生命自由空間的道路,他不僅僅是才華卓絕超凡的詩人,更重要的他是一個時代的歌手。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給青年詩人的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3條)

 
 

  •     2011年10月16日的晚上我莫名其妙的失眠了。
      一直以來自己都是一個和睡眠關(guān)系良好的人,所以我也不知道那個平常無事的晚上到底有什么特殊之處。在清醒到2點我之后我終于放棄了嘗試睡著的努力,摸了手機窩在被子里看起了電子書——正好此前下載了好幾本,于是選了看起來頁數(shù)最少的一本,沒錯,就是這本《給青年詩人的信》。
      完全沒有預(yù)料到書信可以這么精彩,在我一氣呵成地把這十封信讀完以后我得到了巨大的震撼,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震撼,里爾克這些撫琴般溫柔的話語里有著揮劍的力量,在沉靜中直指人心,向閱讀這些書信的人注入了巨大的精神性,一種可以用來抵御整個世界種種失意不安的精神性。
      
      由此這個失眠的晚上和這本猛然對我產(chǎn)生了意義的書成為我人生里一個加了注腳的存在。我極度迫切地想要擁有這本書??墒钱?dāng)時翻遍了當(dāng)當(dāng)卓越京東,都是缺貨狀態(tài),我甚至私信了譯文的官微求庫存,可惜回應(yīng)了“去看看”后便沒了下文。最后還是靠了微博上一位陌生妹子的通知終于在書城訂到了這本書。
      我是多么喜歡這輕輕薄薄的小冊子啊,封面干凈裝幀簡單,并不刻意展現(xiàn)自己卻又隨時等候你去翻閱的樣子,就像書里每一封含著善意和真誠的信。
      我終于可以常常把它放在包里,在每個焦慮或困惑的日子里隨手拿出來翻一翻,讓詩人的溫暖和關(guān)懷治愈我。
      
      去年我在海德堡大學(xué)上了一個月的暑期班,在那個充滿哲思的大學(xué)城里的第一個周日我沿著主街散著步,失望地發(fā)現(xiàn)就像所有人告訴過我的那樣,所有的商店星期天都不開門。而就在我快走到大學(xué)廣場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家舊書店,慵懶地敞開著大門,門口堆了些特賣的二手書。
      我走進去幾乎一下子就被驚艷了——這簡直就是我夢想中的二手書店??!它是一間像圖書館一樣的書店,高高的書架旁放著供讀者使用的梯子,架上挨在一起的每一本書都是獨一無二的,很多看上去很有些年頭的封面上滿是花體的德文的精裝書,讓人覺得穿越到了中世紀(jì)的電影里。旋轉(zhuǎn)的樓梯通向上方另外兩層,同樣在架子上小桌上甚至地上堆滿了書還放了一張干凈的舊沙發(fā);而書店還有一個像藏寶庫一樣的地下室,需要貓著腰通過各個隔間之間的拱形門洞。
      我跑去問店里的姑娘,有沒有《給青年詩人的信》,她想了一下,指了自己身后的一片書架,“這里有一些里爾克,”又指了指里面樓梯邊的墻,“那邊經(jīng)典文學(xué)里應(yīng)該也有一些”。在她提示的區(qū)域搜索了一遍,的確有很多里爾克,卻偏偏沒找到我要這一本,不甘心又?jǐn)U大搜索區(qū)域繼續(xù)。結(jié)果我大概在這家書店足足尋找了2個小時,然后終于在距離幾本集中放置的里爾克詩集不遠的地方淘到了1944年原版的《Brief an einen jungen Dichter》——因為這本書太薄它的書脊上根本沒有印任何字以至于我好幾次都沒有發(fā)現(xiàn)它!
      這本破舊泛黃的書在內(nèi)頁用鉛筆寫著€2,50,我覺得自己剛剛遭遇了一個神跡,第一次因為買到一件東西激動的想哭。它對我已經(jīng)不是一件東西了,它是值得我耗費熱忱去擁有的珍寶,它是不通過任何途徑就能傳遞給我的安心,它是我的圣經(jīng)。
      從此,我的枕邊多了一冊只有55頁的古董書,我每晚睡前都忍不住深情的看它一眼,心中充滿了愛意,好像它是來自情人的書信。
      
      說了很多跟這本書又有點關(guān)系又沒什么關(guān)系的廢話,只因關(guān)于這本書的一切故事對我來說都圍繞著一些迷人的氣氛,而我不得不在把這些簡單故事說出來的同時回味一遍所有美妙的細節(jié)。
      
      而面對所有這類問題我都有著如此明確的答案——
      
      你會反復(fù)閱讀的是哪本書?
      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
      
      你愿意隨身攜帶的是哪本書?
      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
      
      你枕邊放了什么書?
      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
      
      對你有巨大影響的是哪本書?
      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
      
      你會推薦給朋友的書是?
      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
      
      是的,都是這一本,我就是要一遍一遍強調(diào)我是多么喜歡,然后一遍一遍地推薦給所有不曾在更年輕的時候擁有過如此良師益友、但如今依然對生活常懷思考和探索的青年人。
  •     對詩人馮至的印象還停留在<<我是一條小河>>。昨天看了魔都晨曦來臨的副刊bookwarm推送,因其短小而下載了下來(新浪愛問有三聯(lián)版本的pdf版本供下載)。
      這是學(xué)哲學(xué)的中國詩人翻譯地奧地利詩人作品,也是第一次看馮至的譯作。里克爾在回信中誠懇地給予青年人指導(dǎo),就''寂寞與寫作''''艱難的生活''''愛''''性''等話題作出了見解。
      是否寫作是那個從你心底爬出來的聲音,且非做不可,如果不能寫作,你將會死去。而寂寞又賦予我們思考和靈感。村上春樹在這條路上走了三十多年,從鮮為人知到家喻戶曉。
      ''生活是艱難的。''The Road Less Traveled的第一句便是此般見地。張冠仁的<<鱒魚懷念北冰洋>>中''我也想瀟灑地走到衣帽間拿走寄存的大衣,拍拍上面的浮灰.頭也不回地走出這具靈魂劇場,從頭再來一次.可是每當(dāng)我往前邁出一步的時候,背后的足跡都被時間的海水吞沒,當(dāng)我被護士們從子宮里摘出來之后,生命就像一條越來越窄的路,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能聽見越來越多的可能性與通途朝我砰的一聲關(guān)上門.走的越遠,背后關(guān)上的門越多. ''多數(shù)人都想只過十八歲以前的生活,十八歲以后就重生,這樣就可以不用經(jīng)歷生離死別,悲歡離合;但快樂和痛苦,只有后者才能更多地給予我們生活的挑戰(zhàn),寫作的靈感,以及更為深刻的記憶。
      關(guān)于''愛'',是個雋永的話題。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以此為文,佳片不斷。生活的斷片和感慨總能讓我們對這個話題滔滔不絕,卻又難以將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寫得深入人心。
      王小波也曾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一書中提過,''兩個人的愛能有多深厚和堅韌,一定意義上要看兩個人的性格,趣味,人格,精神力量的內(nèi)涵、寬度、高度等各個方面的吻合程度。純粹感官上的吸引,必定不能長久。''
      短短幾十頁,因行文深刻,卻能讀很久。似乎每一封信都將中西方一些共同的話題剖析地恰到好處。書中難免有翻譯腔出現(xiàn),當(dāng)然,我這是雞蛋里挑骨頭,這是一本可以供走在寫作路上的人慰籍的良藥。
  •     如此謙遜平和、不故作高深、不頤指氣使地給予青年人以指引,也許我還不能完全讀懂,這確實是值得反復(fù)品讀的好書。
      “你是這樣年輕,一切都在開始,親愛的先生,我要盡我的所能請求你,對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難要多多忍耐,要去愛這些“問題的本身”,像是愛一間鎖閉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別種文字寫成的書?,F(xiàn)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因為你還不能在生活里體驗到它們。一切都要親身生活?,F(xiàn)在你就在這些問題里“生活”吧。或者,不大注意,漸漸會有那遙遠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這些問題的境地。也許你自身內(nèi)就負有可能性:去組織、去形成一種特別幸福與純潔的生活方式;你要向那方面修養(yǎng)——但是,無論什么來到,你都要以廣大的信任領(lǐng)受;如果它是從你的意志里、從任何一種內(nèi)身的窘困里產(chǎn)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負擔(dān)著它,什么也不要憎惡?!?/li>
  •     I.No bravery in your eyes anymore, only sadness
       聽說《No Bravery》是布朗特服兵役時拿著吉他坐在坦克上寫出來的。這使我想起在某個人遙遠的夢境里,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維特根斯坦騎在炮管上,嘴里哼著不知名的曲調(diào),不知那時他心里是否滿滿都是絕望。里爾克呢?他有沒有在軍隊中寫下有關(guān)寂寞與愛的詩句?
       卡布斯的引言寫于1926年,他第一次讀到里爾克的詩是在1902年的深秋,而那時他口中的“十五年前”,則應(yīng)該是1887年;里爾克生于1875年,所以被送到圣坡爾騰陸軍初級學(xué)校時應(yīng)是十二歲左右。加上之后的梅里史外絲科爾辛陸軍高級中學(xué),直至他在身體不適回家前算是在軍校待了六年。算上一戰(zhàn)被征召,他有約十年的時間在和“這艱難的職業(yè)”打交道。當(dāng)然,若不是一戰(zhàn)時有朋友相助使得里爾克可以留在慕尼黑坐辦公室,恐怕他也會和威爾弗雷德?歐文等人一樣成為前線的炮灰吧。
       “你耐心地等著吧,看你內(nèi)心生活是不是由于這職業(yè)的形式而受到限制。我認(rèn)為這職業(yè)是很艱難很不容易對付的,因為它被廣大的習(xí)俗所累,并且不容人對于它的問題有個人意見的存在。但是你的寂寞將在這些很生疏的關(guān)系中間是你的立足點和家鄉(xiāng),從這里出來你將尋得你一切的道路?!痹诘谒姆庑胖?,早已退役的里爾克給時為奧地利軍官的卡布爾寫下了上面這一段話。艱苦的訓(xùn)練,繁重的雜務(wù),行動和思想上的高度統(tǒng)一,走運的話還能碰上戰(zhàn)爭的殘酷,還有哪里比軍隊更能磨練一個人的性情?而這是一個悖論,軍隊使人隱藏真實的自我,但最終留下的卻是最忠于內(nèi)心的部分。軍隊如同精神上的奧卡姆剃刀,剔除思想中的細枝末節(jié),留下精華。不知道最后軍隊是否教會了里爾克榮譽,國家,奉獻,但他肯定學(xué)會了如何向內(nèi)心尋求一切問題的答案,也學(xué)會了什么是寂寞,什么是愛。
       或許卡布爾又抱怨了在軍隊中的寂寞,里爾克在第六封信中寫道:“凡是你現(xiàn)在做軍官所必須經(jīng)驗的,你也許在任何一種現(xiàn)有的職業(yè)里都會感到,甚至縱使你脫離各種職務(wù),獨自向社會尋找一種輕易而獨立的接觸,這種壓迫之感對你也不會有什么減輕?!?
       這其實就是里爾克所說的“轉(zhuǎn)向自己的內(nèi)心”。工作、職業(yè)不能定義一個人,環(huán)境也不能剝奪一個人。找到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愛與信仰,和希望,即使一無所有,也可以擁有一切。所謂“最后一寸自由”。(我倒覺得,他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沒呆多久而且早就跳出去了,然后來勸別人去安頓。不過若不是這樣,他也做不了別的。) 卡布爾讀到里爾克的詩后,隨即將自己的詩作寄給了里爾克。對于卡布爾來說,里爾克不僅僅是一個詩歌道路上的前輩,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相信里爾克可以懂得他,而只有讀懂才可以給予最需要的批評,對于寫作者而言,文字被讀懂前是孤獨的,沒有什么比理解更重要。文字被讀到只是第一步,被讀懂,被進入內(nèi)心,才是最終目的。
       就像我們從不滿足于被聽到,我們需要的是傾聽。查拉圖斯特拉發(fā)現(xiàn)自己來的太早了,自己的舌頭對不上人們的耳朵,于是又回到了孤獨之中。
       兩年前我懷著相同的目的,把自己寫的東西寄給Liz。Liz回信的附件,是里爾克在1903年給卡布爾回的第一封信:
       “請你走向內(nèi)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的內(nèi)心深處;你要坦白承認(rèn),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若能以一種堅強、單純的‘我必須’來對答那個嚴(yán)肅的問題,那么,你就根據(jù)這個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
       “棍子石頭可以打斷我的骨頭,但言辭傷不了我分毫?!彼?,不寫的話,我不會死。但無論在寫什么,只要我去寫、去進行專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我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所以,我必須。
      
      III.Thought I would die a lonely man, in endless night
       “藝術(shù)品都源于無盡的寂寞”,里爾克回答。里爾克贊美寂寞,尼采擁抱孤獨。他們都會告訴你,要學(xué)會去擁抱這些常人難以忍受的痛楚。里爾克回這封信時是1903年,離尼采死去已經(jīng)過了三年。
       尼采和里爾克一樣,都是因為身體原因離開軍隊。1867年,二十三歲的尼采從南姆堡炮兵聯(lián)隊的一匹馬上摔了下來受了重傷,次年退伍。此時距里爾克出生還有七年。
       二十一年后,故事的線索還是一匹馬。在意大利都靈的大街上,尼采抱住一匹馬的脖子痛哭,正式地瘋掉了。2011年,匈牙利導(dǎo)演貝拉塔爾甚至就此拍了一部電影,叫做《都靈之馬》。而在《當(dāng)尼采哭泣》的電影版中,都靈之馬則被搬到維也納,并提前到了尼采與布雷爾的第一次會面。而就在都靈之馬十天之前,文森特?梵高在法國的阿爾勒揮刀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哲學(xué)史和藝術(shù)史上最瘋癲而痛苦的兩個時刻。
       看上去尼采和里爾克的生活并沒有什么太多交集??墒敲總€偉人身后都有一個女人,一個謎一樣的女人,一個神一樣的存在。
       1998年,人大教授周濂寫了一本題為《繆斯的痛苦與激情》的書,書的副標(biāo)題是“尼采、里爾克與薩樂美”。
       1900年八月二十五日,五十六歲的尼采在魏瑪死去,而此時,二十五歲的里爾克正與莎樂美在俄國游玩。里爾克寫了一首詩,主角是一匹馬。在這一年,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夢的解析》正式出版。也是在這一年,和里爾克同樣二十五歲的榮格在蘇黎世取得了助理醫(yī)師的執(zhí)照。 而當(dāng)1882年三十八歲的尼采開始與小自己十七歲的莎樂美交往時,里爾克才七歲。也就是在這一年,歐文亞隆扭曲了空間,讓莎樂美牽線搭橋,令在現(xiàn)實歷史中從未相遇的尼采和布雷爾見了面,甚至進行了歷史性的相互救贖。而救贖的結(jié)果,既挽救了哲學(xué),也為心理學(xué)開辟了新的道路。更糟糕的是,所有過錯的起因都被歸結(jié)為女人。尼采對布雷爾說:去愛這樣的女人就是厭世!
       莎樂美周圍男性與她的關(guān)系的發(fā)展基本遵循以下一種模式: 對莎樂美一見鐘情→單方面熱戀神魂顛倒→求婚→被拒→瘋或死→寫書紀(jì)念。
       莎樂美1883年與尼采分手,十一年后出版《弗里德里希尼采及其論著》;1901年和里爾克分手,并在其去世兩年后年出版《萊納?瑪利亞?里爾克》。
       尼采可以是一個哲學(xué)家,可以是一個詩人,糟糕的是他不是小說家,否則的話他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維特,代替自己去瘋掉。 他在幻覺中看到莎樂美,癲狂地站在鋼琴上揮舞著指揮棒,詛咒瓦格納讓音樂惡心。女武神的騎行緩緩響起。莎樂美就像瓦爾基里亞一樣,為奧丁采集日耳曼民族偉大的靈魂。或者用之前我刪掉的比喻,莎樂美就像一只巨大的蜘蛛,伸出去的每一條腿上都懸掛了一個偉大的靈魂。而此時,布雷爾和尼采被她緊緊攢在了掌心。 談話療法被擺上了臺面。我們?nèi)绾稳ヌ剿鞅蛔约弘[藏起來事物的意義?通過談?wù)摗?
       “在某個時間和某個地點,每個神經(jīng)機能病患者和神經(jīng)衰弱患者都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次人格分裂,而首要的措施就是必須盡可能準(zhǔn)確查明事實;早已被忘卻了的、被壓抑的那起內(nèi)心事件發(fā)生的地點以及表現(xiàn)的形式都必須盡可能準(zhǔn)確地在精神記憶中予以再現(xiàn)?!薄狥reud
       抨擊學(xué)術(shù)規(guī)范是再簡單不過的事,直到你遇到出處不明的引語。這段話潦草地抄在我的超神經(jīng)筆記本上,但我卻分辨不出這到底是弗洛伊德原話還是其他人總結(jié)轉(zhuǎn)引或根本就是我自己引申?小標(biāo)題寫了個“精神分析-犯罪偵查”……whatever,這是談話療法的根本出發(fā)點。
       莎樂美希望布雷爾治療尼采的絕望。
       布雷爾答,我治不了絕望。
       布雷爾試圖治療尼采,對他說,你需要釋放生活的壓力,你極端的孤獨就是壓力的源頭。
       尼采回答,智者選擇自己的友伴。
       尼采試圖治療布雷爾,布雷爾說,你的書不就是關(guān)于絕望的徹底治療嗎?
       尼采回答,我不能治好絕望,我只知道怎么去忍受它。
       尼采說,我有我的虛飾,忍受孤獨的秘密小方法,或許我只是不想孤獨地死去。
       尼采哭了,這是我第一次展示孤獨,我的孤獨在融化,在消逝。
       布雷爾安慰他,這是個悖論,孤獨只在孤獨中存在,一旦分擔(dān),它就蒸發(fā)了。
       基督教認(rèn)為,人類歷史經(jīng)上帝創(chuàng)造與審判走向天國。
       啟蒙思想家認(rèn)為,人類歷史否定愚昧趨向理性王國。
       尼采認(rèn)為,人類歷史是不停轉(zhuǎn)動的沙漏中的一粒沙。 生活中的一切孤獨、痛苦,周而復(fù)始,不斷重復(fù)發(fā)生在人的身上。 永劫回歸。 就像那些被女武神帶到瓦爾哈拉神殿的戰(zhàn)士們,他們瘋狂痛飲,只是為了在諸神黃昏中再死一次。
       誰這時孤獨,就將永遠孤獨。里爾克在1902年寫到。
       離開現(xiàn)在的生活。這是對不可抑制命運的抗?fàn)帯? 在尼采的鼓勵下,布雷爾決定去追求自由。他離開了自己的家庭,搭上火車,去找貝莎,“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貝莎曾對布雷爾說。而當(dāng)布雷爾目睹貝莎對另外的男人說“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時,布雷爾放棄了一切希望。他感到自己將一切責(zé)任拋掉,去做自己的選擇,結(jié)果路的盡頭卻是一片虛無。此時空中響起了尼采的質(zhì)問:
       “你在懷疑自己的選擇嗎,約瑟夫?”
       “我怎么能能放棄這一切?”
       “你遇到我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放棄一切了?!?
       “是的,但我現(xiàn)在一無所有?!?
       “無就是有。為了變得強大,你必須植根于虛無,學(xué)會面對你最孤獨的孤獨。”
       “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怎么能離棄他們?!?
       “你必須準(zhǔn)備好用自己的火焰燒掉自己。不燒成灰,你怎能涅槃?” 箴言般的說教后面往往是對生命本身的剝離。 布雷爾陷入瘋狂之中。當(dāng)他醒來時,發(fā)現(xiàn)這一切只不過是弗洛伊德的催眠實驗。結(jié)果布雷爾學(xué)會更加地擁抱現(xiàn)有的生活。與命運抗?fàn)帲瑥膩聿粫晒?,這是希臘式悲劇的源頭。
       1911年,弗洛伊德舉薦榮格擔(dān)任國際精神分析學(xué)會第一任主席,這一年,50歲的莎樂美拜入弗洛伊德門下,開始學(xué)習(xí)精神分析。1937年,76歲的莎樂美去世。弗洛伊德在訃聞中寫道:
       “眾所周知,她作為一個女孩兒與尼采保持著親密友誼,這種友誼建立在她對大膽哲學(xué)思想的深刻理解。這種關(guān)系在尼采向她求婚后被破壞了。同樣我們都知道,她在之后的很多年扮演了一位無助地面對生活的偉大詩人里爾克的繆斯和保護神。但除此之外,她的個性依然是不為人所知的。她特別謙虛慎重,從不談?wù)撟约旱奈膶W(xué)創(chuàng)作,她懂得生活的價值需要去尋找。任何一個與她有過密切聯(lián)系的人都會對她的天才與平和留下深刻印象,并驚奇地發(fā)現(xiàn),女性的弱點,乃至人類的弱點,都不存在于她的身上?!鄙瘶访篮喼笔怯蒙ヅで鷷r間與空間,化身為蟲洞,連接起不同的宇宙。這個好像比蜘蛛的比喻要中聽些。
      
       IV.Look who’s alone now. It’s not me.
       “我說,我必須與他人隔離,思考我本身的思想,我說,過往的偉大心靈是我的同伴,說他們爬出他們躲藏的所在,來進入我的光照之下,我嘲笑著對遺世獨立的恐懼,我宣稱卓越的人必須忍受卓越的痛苦,宣稱我已經(jīng)飛進太過遙遠的未來,并且沒有人能夠跟得上我。我自鳴得意地說,如果我收到了誤解或懼怕或排斥,那么就越多越好----那意味著我就是目標(biāo)!我說到我的勇氣,面對不在羔羊之中的孤獨,面對沒有上帝的世界,它是我之所以卓越的證明?!?
       這是尼采說的“忍受秘密的小方法”。這不正是里爾克所謂的“走向內(nèi)心”么?人可以告訴頭腦孤獨的可貴,但卻不能讓心靈相信這種痛苦值得忍受。選擇貌似自由,但生活卻一直在看不見的枷鎖之中。人總是能從虛空中找出慰藉,就像總能問出明知不存在答案的問題,就像當(dāng)下永遠不是理想的生活。
       To strive,to seek,to find,and not to yield.丁尼生這句詩是關(guān)于奮斗,但稍稍變換一下順序才是現(xiàn)實:To strive,to seek,to yield,and not to find.或許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努力的永遠不夠。自以為是赫拉克勒斯的十二試煉,所有磨練將最終生華成半神態(tài),但艱辛過后,只留下一片茫然。苦難沒有認(rèn)清,愛也沒有學(xué)成。遠遠在死鄉(xiāng)的事物,沒有揭開了面目。里爾克在1922年寫到。
       不要怪世界改變了什么,人為了生存只會被自己改變。在參加心理評估之前,Harry告訴Dexter,若想像正常人一樣生存,那么當(dāng)你被問到時,你心中對每一個問題都會有一個真實的答案,而當(dāng)你回答時,告訴他們一個與你內(nèi)心所想恰恰相反的答案。Dexter就這樣過了關(guān)。Harry’s law就是真理,我竟然沒有意識到這么久以來一直在運用它?;蛟S成功秘訣其實很簡單:當(dāng)你迷茫不知所措時,請停下來,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然后毅然決然地,向著內(nèi)心所指方向的反方向出發(fā)。天哪,我一定是愛上Deb了,比愛Liv還愛…聽說Liv和Peter要休息一年不接劇,是啊,一個從小嗑過量康泰克另一個自植二極管,但還能拯救世界好多次,令人汗顏,恐怕能比得上他們的就只有鮑小強了吧。
       他在明知必死前說:My way, my choice.放棄一切,選擇了國家和責(zé)任,我不斷問,這一切都值得嗎?所有選擇最終都指向內(nèi)心,而所有悲傷都是自憐。如果有些事情太美好而不像真的,那一定不是真的。 愿你有充分的忍耐去擔(dān)當(dāng),有充分單純的心去信仰。里爾克的第九封信。
       為祖國捐軀的甜美與光榮,不過是古老的謊言。戰(zhàn)爭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這樣寫到。1918年11月4日,在距離一戰(zhàn)結(jié)束只剩僅僅一周時,二十五歲的歐文在西線陣亡,被追授上尉。布朗特退役時也是上尉。
       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句因為少年P(guān)i又被無數(shù)人拎了出來。薩松比他的崇拜者歐文幸運,得以及早在1917年就從戰(zhàn)爭中全身而退。
       其實勝利者都是活下來的人。死者只存于詩里。
      
       命運是怎樣地,在詩中一去不復(fù)返
       他是怎樣地,在詩中成為模糊的映射所有發(fā)生過的事情
       總是先于我們的判斷,我們無從追趕
       難以辨認(rèn)不要膽怯,如果有死者與你擦肩而過同他們
       平靜地對視吧
       無數(shù)人的憂傷,使你與眾不同我們目睹了,
       發(fā)生過的事物,那些時代的豪言壯語,并非我們所說出
       有何勝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呵呵,最后一句摧毀了所有的希望。--2013.1.1 于先鋒
  •     附錄的文章沒有讀的很仔細 覺得譯者序?qū)懙靡埠芎?前面的十封信好幾封是看了又回去看看然后有——哇 是啊
      對于陌生人的書信這樣耐心真誠地回復(fù)立馬就覺得里爾克肯定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初知里爾克這個名字是不是在小采的博客里,忘記了。只是記得有那么一首詩是在別處看過,雖然詩已經(jīng)忘記了,但記得當(dāng)時初讀一遍后又認(rèn)真地讀了一下,然后就記下了這個詩人的名字。而借這本書,純粹是因為這本書真小真薄。
      
      晚上睡覺前都會想到其中一封信里寫到的大地之于春天到來的慢慢完成就覺得不著急了。
      
      以下是書摘:(序號即第幾封信)
      1、
      你向外看,是你現(xiàn)在最不應(yīng)該做的事。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辦法。請你走向內(nèi)心。探索那叫你寫的緣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盤在你心的深處;你要坦白承認(rèn),萬一你寫不出來,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你要在自身內(nèi)挖掘一個深的答復(fù)。若是這個答復(fù)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夠以一種堅強、單純的“我必須”來對答那個嚴(yán)肅的問題。那么,你就根據(jù)這個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尋常最細瑣的時刻,都必須是這個創(chuàng)造沖動的標(biāo)志和證明。
      但也許經(jīng)過一番向自己、向寂寞的探索之后,你就斷念做一個詩人了(那也夠了,感到自己不寫也能夠生活時,就可以使我們決然不再去嘗試);就是這樣,我向你所請求的反思也不是徒然的。
      
      3、
      面對每個這樣的說明、評論或?qū)а?,你要相信你自己和你的感覺;萬一你錯誤了,你內(nèi)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長會慢慢地隨時使你認(rèn)識你的錯誤,把你引到另外的一條路上。讓你的判斷力靜靜地發(fā)展,發(fā)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nèi)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chǎn)生。讓每個印象與一種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說、不知不覺、個人理解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這才是藝術(shù)的生活,無論是理解或是創(chuàng)造,都一樣。
      
      4、
      現(xiàn)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因為你還不能在生活里體驗到它們。一切都要親身生活?,F(xiàn)在你就在這些問題里“生活”吧。或者,不大注意,漸漸會有那遙遠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這些問題的境地。
      就是飲食,也有很多人使之失去本意:一方面是“不足”,另一方面是“過度”,都攪混了這個需要的明朗;
      凡是將來有一天許多人或能實現(xiàn)的事,現(xiàn)在寂寞的人已經(jīng)可以起始準(zhǔn)備了,用他比較確切的雙手來建造。親愛的先生,所以你要愛你的寂寞,負擔(dān)它那以悠揚的怨訴給你引來的痛苦。你說,你身邊的都同你疏遠了,其實這就是你周圍擴大的開始。如果你的親近都離你遠了,那么你的曠遠已經(jīng)在星空下開展得很廣大;
      要避免去給那在父母與子女間常演出的戲劇增加材料;這要費去許多子女的力,銷蝕許多父母的愛,縱使他們的愛不了解我們;究竟是在愛著、溫暖著我們。不要向他們問計,也不要計較了解;但要相信那種為你保存下來像是一份遺產(chǎn)似的愛;你要信任在這愛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種幸福,無需脫離這個幸福才能擴大你的世界。
      
      6、
      居于寂寞,像人們在兒童時那樣寂寞,成人們來來往往,跟一些好像很重要的事務(wù)糾纏,大人們是那樣匆忙,可是兒童好像并不懂得他們做些什么事。
      我不能排解你的苦惱,我只能勸你想一想,是不是一切職業(yè)都是這樣,向個人盡是無理的要求,盡是敵意,它同樣也飽受了許多低聲忍氣、不滿于那枯燥的職責(zé)的人們的憎惡。你要知道,你現(xiàn)在必須應(yīng)付的職業(yè)并不見得比旁的職業(yè)被什么習(xí)俗呀、偏見呀、謬誤呀連累得更厲害;……
      你也許在任何一種現(xiàn)有的職業(yè)里都會感到,甚至縱使你脫離各種職務(wù),獨自向社會尋找一種輕易而獨立的接觸,這種壓迫之感也不會對你有什么減輕?!教幎际且粯樱旱沁@并不足使我們恐懼悲哀;如果你在人我之間沒有諧和,你就試行與物接近,它們不會遺棄你;還有夜,還有風(fēng)——那吹過樹林、掠過田野的風(fēng);……
      好好地忍耐,不要沮喪,你想,如果春天要來,大地就使它一點點地完成,我們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會使神的生成比起大地之于春天更為艱難。
      
      7、
      凡是生存者都認(rèn)定,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御,表現(xiàn)出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我們知道的很少;但我們必須委身于艱難卻是一件永不會丟開我們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為寂寞是艱難的;只要是艱難的事,就使我們更有理由為它工作。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考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zhǔn)備。
      
      8、
      我們沒有理由不信任我們的世界,因為它不敵對我們。如果它有恐懼,就是我們的恐懼;它有難測的深淵,這深淵書屬于我們的;有危險,我們就必須試行去愛這些危險。若是我們把我們的生活,按照那叫我們必須永遠把握艱難的原則來處理,那么現(xiàn)在最生疏的事物就會變得最親切、最忠實的了。
      如果有一種悲哀在你面前出現(xiàn),它是從未見過的那樣廣大,如果有一種不安,像光與云影似的掠過你的行為和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懼。你必須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邊發(fā)生了;那是生活沒有忘記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會讓你失落。
      對自己不要過甚地觀察。不要從對你發(fā)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結(jié)論,讓它們單純地自生自長吧。
      你不要相信,那試行勸慰你的人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那些有時對你有益的簡單而平靜的幾句話里。他的生活有許多的辛苦與悲哀,他遠遠地專誠幫助你。不然,他就絕不能找到那幾句話。
      
      9、
      我所能說的,還依然是我已經(jīng)說過的話:還是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擔(dān)當(dāng),有充分單純的心去信仰;你將會越來越信任艱難的事物和你在眾人中間感到的寂寞。以外就是讓生活自然進展。請你相信:無論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談到情感:凡是使你集中向上的情感都是純潔的;……凡是在你童年能想到的事都是好的。凡能夠使你比你從前最美好的時刻還豐富的,都是對的。各種提高都是好的,如果它是在你“全”血液中,如果它不是迷醉,不是憂郁,而是透明到底的歡悅。
      就是你的懷疑也可以成為一種好的特性,若是你好好“培養(yǎng)”它。它必須成為明智的,它必須成為批判?!?dāng)它要傷害你一些事情時,你要問它,這些事物“為什么”丑惡,向它要證據(jù),考問它,你也許見它倉皇失措,也許見它表示異議。但你不要讓步,你同它辯論,每一回都要多多注意,立定腳步,終于有一天它會從一個破壞者變成你的一個最好的工作者,——或許在一切從事于建設(shè)你的生活的工作者中它是最聰明的一個。
      
      10、
       藝術(shù)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怎樣生活,都能不知不覺地為它準(zhǔn)備;每個真實的生活都比那些虛假的、以藝術(shù)為號召的職業(yè)跟藝術(shù)更為接近,……
      
      
      馬爾特?勞利茲?布里格隨筆(摘譯)
       因為詩不像一般人所說是情感(情感人們早就很夠了),——詩是經(jīng)驗。為了一首詩我們必須觀看許多城市,觀看人和物,我們必須認(rèn)識動物,我們必須去感受鳥怎樣飛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開放時的姿態(tài)。我們必須能夠回想:異鄉(xiāng)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漸臨近的別離;……
      
      
      
  •     我沒能給它打到五星,是因為確實有不少內(nèi)容我還沒有讀懂。等到哪天再去翻看的時候,忽然就如醍醐灌頂了,也完全有這種可能。
      
      里爾克的思維很哲學(xué),附錄的那篇“論山水”我竟然沒有耐心逐字逐句地看完,無不體現(xiàn)出我內(nèi)心深處的浮躁與淺薄。
      
      我很羨慕青年詩人卡卜斯,有這份榮幸收到里爾克的真誠回信,我是說,假如我是卡卜斯,我肯定會萬分榮幸的。我們成長的過程當(dāng)中難免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而大部分人,都得靠自己來解決它們。我想過當(dāng)個作家,或許也可以成為一個詩人,我雖然不是常常焦慮,但是如果能夠得到像里爾克這樣的前輩的指點,我相信定能夠獲益匪淺。
      
      如果仔細去琢磨一下里爾克信中的內(nèi)容,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和莊子的天道自然無為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請你相信:無論如何,生活都是合理的。這是里爾克信中告訴卡卜斯的一句話,以此共勉。
      
      
  •     生澀,是我的第一感覺。是不是不是原版的原因呢?----------------------------------------------------------------------------------------------------------------------------------------------
  •     
       里爾克說你應(yīng)當(dāng)面對孤獨,而不是逃避,不是找些哄鬧的寄托,不是找些不相干的人來陪伴。把自己浸沒在熱鬧里并不能擺脫孤獨,反而會使自己錯過了孤獨給予的好處。
      
       確實,僅靠自己,很多事都完不成。但是同樣,沒有孤獨也完不成很多事。
      
       有朋友和我說,人是群居動物,需要社交活動。而我卻認(rèn)為這只是逃避孤獨的借口。承受孤獨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不僅僅是為了在必要時克服恐懼,也是為了學(xué)會與人相處時應(yīng)當(dāng)掌握的距離。
      
       有的人注定要比別人承受更多的孤獨,不管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不是不公,只是各種財富的樣式有些不同,只是孤獨這一財富樣式有些朦朧。實在無需自憐自艾或自卑。
      
       為何不想,無人陪伴即是無人打擾,無人安慰即是磨煉頑強,
      無人玩笑即能省去許多陪笑奉承說假話的精力,即便是無人知己,也可少去許多聽人倒苦水的義務(wù)。孤獨多好。
      
       里爾克的意思其實和我不同,他教的不是我這樣的自我安慰。
      他所述的是在廣漠的寂靜中找到自己,完成自己。但他不如我實用。
  •      本是認(rèn)定為一件可有可無的課后任務(wù),我也是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想著勉強在手機瀏覽便過去。兩個星期轉(zhuǎn)眼消逝,書是沒看多少,加之是在吵鬧環(huán)境下的網(wǎng)絡(luò)閱讀,浮光掠影的,印象也沒有多少。
      
      
      真正靜下心細細地品是在借了書之后的,同學(xué)的,書早已陳舊不堪,所幸的是沒有影響到閱讀。書的引言是卡卜斯,也即是標(biāo)題的青年詩人所寫。為了理解里爾克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為了今天和明天許多生長者與完成者,他決定將這十封信公之于世。正如他所說,“一個偉大的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
      
      
      字里行間洋溢著里爾克對世事的睿智,對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對青年的謙遜與循循教導(dǎo),我完全沉醉于此,愛不釋手,翻了兩三次,獲益匪淺。十封信,字字珠璣。無怪乎,有人曾言,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
      
      
      他講到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推而廣之,如何成為一個藝術(shù)者。
      
      
      他講到了創(chuàng)作。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我必須寫”否則會死去的,那么創(chuàng)作這僅僅是一條死路,你最終,無論自覺或不自覺,都會放棄。相反,即使你放棄了寫詩,這也不是一件壞事,徒然的思考是無謂的,不如尋求另一條道路走向幸福。真正的創(chuàng)作是走向內(nèi)心,而不是僅僅為了得到外部的肯定。創(chuàng)作者本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他與外界不過以一鎖鏈相連,一頭是塵世熙熙攘攘的喧囂的孤寂,一頭是關(guān)在陰深黑屋里各自的孤寂。生活可以平淡,但素材不一定出自于驚天動地的英雄創(chuàng)世者,童年、新生的小寶寶、分娩時的母親、老人的回憶皆可入書。而創(chuàng)作的熱情,是來源于愛。
      
      
      他講到了愛。人生最悲哀的,不外乎“苦難沒有認(rèn)清,愛也沒有學(xué)成”。創(chuàng)作者必須愛外面的世界,愛大自然的一花一草,更要愛人世,路上的乞丐,醫(yī)院里即將逝去的魂靈……愛是一切創(chuàng)作的源泉,無論嚴(yán)肅,抑或輕松的作品。沒有愛的作品是不足以長流青古的。更重要的,愛不會局限于創(chuàng)作。愛是人類承受寂寞,忍耐苦難,委身艱難,翻山越嶺,風(fēng)雨兼程所要到達的終極點,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做準(zhǔn)備。愛人是一件艱難的事,千百年的歷史原因,男女處在不平衡的天平上,他們作為對立面去敵對式地尋找,而彼此是兄妹或者鄰居一般自然,共同從人的立場上。狹義的男女之間的愛,以人的身份去平等地愛著對方,而不局限于傾心獻身,而并不在于二者肉體上的結(jié)合,只為了能在靈魂漂泊的途中尋一位伴侶相濡以沫。而學(xué)習(xí)愛這個過程是寂寞漫長的,我們完成自己的一個世界,是為了與另外一個世界,契合。
      
      
      他講到了寂寞??ú匪挂驗槠滠姽俚穆殬I(yè)身份在深山隱秘處接受訓(xùn)練,他為在此地所接受的巨大的寂寞所煩惱,他有意改變職業(yè),并將此告知里爾克。然而這是每個人,處在每一個位置,都無法擺脫的,它如無孔不入的空氣,縈繞于路人,工作者,貧窮者,富豪,小孩,老人……. 如果這種寂寞無法承受,那么詩人所要背負的孤寂將會制止你前進的腳步,那么生命長河中出現(xiàn)的寂寞將永遠將你浸透。他說的“我們知道的很少,但我們必須委身于艱難卻是一件永不會丟開我們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為寂寞是艱難的。只要是艱難的事,就使我們更有理由為它工作”正中我心懷,這是我一直尋覓著寂寞的因由。其實許多大家能有所成就,無不是在寂寞中想著自己內(nèi)心走去,期間不斷地挖掘寂寞,一路上寂寞的罌粟發(fā)出的微弱的歡悅是他們的果實。
      
      
       他講到了命運?!拔覀兯^的命運是從我們?nèi)死镒叱鰜淼模⒉皇菑耐膺呄蛑覀內(nèi)俗哌M。只是因為有許多人,當(dāng)命運在他們身內(nèi)生存時,他們不曾把它吸收,化危機有,所以他們也認(rèn)不清,有什么從他們身內(nèi)出現(xiàn)”。所以,無論如何,生活永遠是合理的。我們生命中沒有突如其來的苦難阻礙,有果必有因,無限的哀痛,偶爾油然而生的悲哀是為了調(diào)劑生命,命運特地為我們所鋪墊的。常有癡迷于命運論的,面對成功路上出現(xiàn)的困難哀嘆命運所致,一切都無法逃脫命運之神的掌控,實在是癡人誑語。
      
      
      他更講到了理想,純潔,性,如何去面對問題本身,如此種種使卡卜斯排除萬難毅然決然走上了詩歌這廣闊的天堂的路,我也有幸能撥開心中的迷霧,更加清晰,準(zhǔn)確地朝著未來,出發(fā)。
      
      
      一如里爾克所說,“藝術(shù)是一種生活方式”,也讓我們,更加自然,無需矯揉的坦然向前。大地,大地的歌聲,正在為我們頌揚、慶祝。
      
      
      
      
      
      
      
  •     
      “真實的運命比起這些暫時的憂郁使人更多地擔(dān)受痛苦,但也給人更多的機會走向偉大,更多的勇氣向著永恒?!薄督o青年詩人的信》
      
      
      
      初遇這本書,只是被它精簡雅致的裝幀吸引,土黃色的封面除了一句德文標(biāo)題和作者原名別無其他贅物。翻開內(nèi)頁,中文譯名《給青年詩人的信》,譯者馮至,原作的最初翻譯者,我開始感受到這本書的方寸分量。
      
      
      
      書很輕很薄,只有一百多頁,拿在手上就像來去自如地操縱身體的一部分駕輕就熟,除了大腦隨著文字的流轉(zhuǎn)而陷入思考外,讓你絲毫感覺不到負擔(dān)。隨著閱讀的深入,這本書變得越來越沉重,積聚的思緒是等待奔涌而出的泉水,在吸收養(yǎng)分的過程中享受沉淀的美感和幸福。
      
      
      
      前面的都無關(guān)緊要,書的內(nèi)容很簡單,就是一位詩人與另一位更年輕的詩人之間的相互書信交流。這本書截取的是較為年長的詩人——萊內(nèi)·馬利亞·里爾克寫給年輕詩人卡卜斯的十封信。信的內(nèi)容正是許多年青人思索的幾個問題:詩和藝術(shù)、兩性與愛、嚴(yán)肅與冷嘲、悲哀與懷疑、生活與職業(yè)。里爾克以一個詩人的視角,用有如山岬之流水順延山勢傾瀉而下般靈動滋潤的極富想象力的字句,無聲地流淌過每個困惑者的心臟,每一個問題、每一個字仿佛都變得可愛美麗,你在咀嚼中體味,你在被卷入的漩渦中面對你自己。
      
      
      
      里爾克告訴我,要重視各種各樣不同的體驗,20歲之前,勇敢地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去感受不同的事物。在里爾克的思維世界里最令我為之稱奇的是他對世間萬物的感官認(rèn)識,他說詩歌不是情感,而是經(jīng)驗?;B魚蟲、城市、山峰,是詩人目及的景色,踏過的土地,是詩人的經(jīng)驗,并對這種種體驗賦予巨大而永恒的意義。沒有一種體驗是過于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開展都像是一個大的運命,并且這運命本身像是一塊奇異的廣大的織物,每條線都被一只無限溫柔的手引來,排在另一條線的旁邊,千百條相互持衡。譬如看書這一簡單的動作,我們只在那些書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篤,觀察更為明確單純,對于生的信仰更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
      
      
      
      里爾克告訴我,要愛我的寂寞,要愛它所給我的痛苦。當(dāng)你說,你身邊的都同你疏遠了,其實這就是你周圍擴大的開始。如果你的親近都遠離了,那么你的曠遠已經(jīng)在星空下展開得很廣大。同時也要好好對待那些落在你后邊的人,在他們面前你要穩(wěn)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懷疑去苦惱他們,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歡悅驚嚇?biāo)麄儯@是他們所不能了解的。同他們尋找出一種簡單而誠摯的諧和,這種諧和,任憑你自己將來轉(zhuǎn)變,都無須更改。
      
      
      
      里爾克告訴我,在愛之前,我要學(xué)習(xí)愛。關(guān)于“愛”,里爾克的解讀相信對每一位年青人的意義都是一種持久性的警醒。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兩性的愛常常被年青人錯誤地理解和運用,甚至視之為“習(xí)俗”的一部分,一段又一段的墜入、迷失與分離,都是因襲的圈套。愛并沒有成為一個人生命與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展示其美麗與博大。當(dāng)愛到了年青人身上,他們便把生命任意拋擲,甚至陷入窒悶、顛倒、紊亂的狀態(tài);這其間每個人都為了別人失掉自己,同時也失掉別人,并且失掉許多還要來到的別人,失掉許多廣遠與可能性;把那些輕微的充滿預(yù)感的物體接近與疏遠,改換成一個日暮窮途的景況,什么也不能產(chǎn)生;無非是一些厭惡、失望與貧乏,不得已時便在因襲中尋求補救;于是去開始下一個愛。然而真正的(成熟地)愛一個人,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項艱難的工作,排除盲目的尋求解救,亦或是滿足一時的需求,愛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愛的要義,并不是什么傾心、獻身,與第二者結(jié)合,它對于個人是一種崇高的動力,去成熟,在自身內(nèi)有所完成,去完成一個世界,為了另一個人去完成一個自己的世界。愛的美麗與博大,在于它是集中向上的動力,它創(chuàng)造人、重塑人,使人成為人。所以:在能夠愛之前,我們需要一個預(yù)備的過程,我們必須用一切的力量,集聚我們的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動的心去學(xué)習(xí)愛。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
      
      
      
      在“愛”的領(lǐng)域,里爾克提出了一種也許存在于未來,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趨勢的一種在人類歷史上突破性的模式。試想:有一天,新的少女來到,并且所謂婦女這個名詞,她不只是作為男人的對立體來講,卻含有一些獨立的意義,使我們不再想到“補充”和“界限”,只想到生命與存在——女性的人。這個進步將要把現(xiàn)在謬誤的愛的生活,從根本改變,形成一種,人對于人,而不是男人對于女人的關(guān)系。它將要同我們辛辛苦苦地預(yù)備著的愛的相似,它存在于這樣的情況里:兩個寂寞的人,相愛護,相區(qū)分,相敬重。這也許是未來可能存在的的最理想的愛的形式。
      
      
      無論是年青人即將或正在面對的哪一類問題,里爾克的解答都有如一位慈祥親切的長者娓娓道來。 還有9天就是我20歲的生日了,真的很慶幸自己在20歲之前,能讀到這本書。
      
      
      
      讀完只用了不到一個下午,自己想說、能說的真的不多,以上很多都是引用里爾克先生的文字,之所以保持盡可能的沉默,正如寄信人卡卜斯在引言里所說“為了理解里爾克所生活、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是重要的,為了今日和明日許多生長者和完成者也是重要的,一個偉大的人、曠百世難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 小人物必須沉默?!?br />   
  •      最大的感受是
        
        你要在內(nèi)心有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 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不會被各種評論左右
        
        熱愛你的痛苦 熱愛被疏離 熱愛不被理解
        
        居于內(nèi)心寂寞的人 他的思想 創(chuàng)作 才能永恒 才能生生不息 在不同的時空里 找到更多可以理解它的人。
        
        永恒不難 你必須拋開這個世界 你必須聽自己的心。
        
        里爾克真的很棒 他的勸告就像是父親那樣 其實這個青年只是看到他的詩作 剛好這位青年現(xiàn)在的老師曾經(jīng)是里爾克少年時的老師 于是寫信給他
        
        只是這么淺的關(guān)系 他都能做到這么事無巨細的把自己知道的 獲得的 自己去感受這個世界 的方式方法告訴這位青年
        
        就像告訴我們每一個人
        
        真好 藝術(shù)家的心是最耐心透明純凈沒有距離的。
        
        心智成熟的人會和自己獨處
        愛自己的人會珍惜這樣的時刻 這是窺探自己內(nèi)心最好的機會 最好的體驗 最好的學(xué)會怎么去愛別人的時刻。
        
        浮躁和毀譽在生活里太多 守好自己的一片自留地 要最干凈
        你要在這里思考 要在這里變的強大
        要在這里學(xué)會怎么幫助自己和別人
        這里是你一切道德和原則的底線產(chǎn)生之地
         是你的判斷力 你的追求 你對自己的要求 產(chǎn)生的地方。
        
        
        沒有人生來就是對的 學(xué)會接受自己錯誤的時刻
        我們的進步是熬出來的 一步一步的錯誤
        披荊斬棘 才能找到城堡
        這個過程里
        你感受到風(fēng)的懷抱 感受到蜜蜂采蜜的聲音
        感受到海洋里魚群的遷徙 感受到蒲公英的羽毛
        所有渺小和偉大都匯聚在一起
        你再去反思你曾經(jīng)狹隘的想法和觀點
        不要總是熱衷于別人的評價 熱衷于這個世界的黑白選擇
        用深深的謙虛和忍耐去期待每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
        你的世界觀價值觀 都必須要隨著你的內(nèi)心 一點一點強大而完整。
        
        
        我們需要入世 需要和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生打交到
        我們需要在外在變得圓滑 變得識別真心和虛偽
        變得不要輕易相信 變得承認(rèn)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是利益至上的
        
        但是不要依賴外物 不要沉浸在聲色犬馬里 不要放棄自己的孤獨 不要千萬不要。
        這是酒 是最烈的酒 是花 是帶刺的花 是愛 是帶著席卷走你快樂的愛
        但是最后它給你的 是所有毀譽掌聲 所有祝賀褒揚都不能給你的
        
        愛上這些 信任他們 不要排斥
        所有人都畏懼的孤獨
        讓你變得比所有人都強大。
        
        —————————————————————————————————————
        
        摘:
        
        1 我不能談?wù)撃愕脑娝嚕驗槊總€批評都離我太遠。買沒有比批評的文字那樣同一件藝術(shù)品隔膜的了。
        
        2 你向外看,是你現(xiàn)在最不應(yīng)該做的事情,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方法,請你走向內(nèi)心。
        
        3 你要在內(nèi)心挖掘一個深的答復(fù)。若是這個答復(fù)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夠以一種堅強、單純的 ’我必須’ 來對答那個嚴(yán)肅的問題,那么 你就根據(jù)這個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
        
        4 接受這個命運,承擔(dān)起它的重負和偉大,不要關(guān)心外面來的報酬。因為創(chuàng)造者必須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連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5 面對每個這樣的說明,評論或?qū)а?,你要相信你自己和你的感覺。
        萬一你錯誤了,你內(nèi)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長
        會慢慢地隨時使你認(rèn)識你的錯誤,
        把你引到另外一條路上。
        
        6 讓你的判斷力靜靜的發(fā)展
        發(fā)展跟每個進步一樣
        是深深從內(nèi)心出來
        既不能勉強 也不能催促
        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chǎn)生
        讓每個印象與一種情感的萌芽
        在自身里 在暗中 在不能言說 不知不覺 個人理解所不能到達的地方完成。
        
        7 以深深的謙虛和忍耐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
        這才是藝術(shù)的生活
        無論書理解還是創(chuàng)造都一樣。
        
        8 不能計算時間 年月都無效
        就是十年 有時也等于虛無
        藝術(shù)家是不算不數(shù)
        像樹木似得成熟 不勉強擠它的汁液
        滿懷信心的立在春日的暴風(fēng)雨里
        也不擔(dān)心后面沒有夏天的到來
        夏天終歸是會來的 但他只向著忍耐的人們走來
        他們在這里 好像永恒總在他們面前 無憂無慮的寂靜而擴大
        
        9 真實的命運比起這些暫時的憂郁使人更多的擔(dān)受痛苦 但也給人更多的機會走向偉大 更多的勇氣向著永恒。
        
        10 若是你依托自然 依托自然的單純 依托于那幾乎沒人注意到的渺小
        這渺小會不知不覺的變大的龐大而不能測度
        若是你對于微小都懷有這樣的愛 作為一個侍奉者 質(zhì)樸的贏得一些好像貧窮的事物的依賴
        那么 一切對于你就較為一致 較為容易和解了
        也許不是在哪驚訝著退卻的理智中 而是在你最深的意識 覺醒與誤解中得到的和解。
        
        
        11 親愛的先生,所以你要愛你的寂寞,負擔(dān)那它以悠揚的怨訴給你引來的痛苦。
        
        你說 你身邊都同你疏遠了,其實這就是你周圍擴大的開始。
        
        如果你的親近都離遠了 那么你的遠方已經(jīng)在星空下展開的很大。
        
        12 好好忍耐
        不要沮喪
        如果春天要來
        大地就使它一點點的完成
        我們所做的最少量的工作
        不會比大地之于春天更為艱難。
        
        13 一切正在開始的青年還不能愛 他們必須學(xué)習(xí)
        他們必須用他們整個的生命 用一切的力量 集聚他們的寂寞 痛苦和向上激動的心去學(xué)習(xí)愛
        學(xué)習(xí)的時期永遠是一個長久的專心致至的時期
        
        
        14 談到感情:
        凡是使你集中向上的感情都是純潔的 但那只捉住你本性的一方面,對你有所傷害的情感是不純潔的 凡是在你童年能想到的事都是好的 凡能夠使你比你從前最美好的時刻還要更豐富的 都是對的。
  •     寫給無數(shù)的少數(shù)人
      
      原文地址:http://faydao.com/weblog/1720.html
      備用連接:xiaodao.us/blog/2014.htm
      
      在2002年的昆明,我躺在宿舍的床上聽著古濤在節(jié)目里念里爾克(Rilke)《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對世界的好奇和莽撞讓我對這十封信似懂非懂?;蛘咴谀莻€時候除了清貧,就似乎沒有什么是可以困擾我的。那時候是個晚熟的少年(這使得我現(xiàn)在是個晚熟的青年),性、寂寞、愛、生命、孤單,都帶著各種朦朧的不可知。在自我教育中,迷糊地接受著各種流行的、不流行的觀點和想法。從劉墉到林清玄,之后再到虛無,直至覺得無聊。當(dāng)我最后想放蕩的時候,大學(xué)結(jié)束了。我的精神世界開始和現(xiàn)實世界像交織的常青藤一樣,難分難解,互為養(yǎng)分,卻也相互怨恨。我來不及構(gòu)建起更堅硬的精神世界,生活就將我推向了更尖銳的現(xiàn)實。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覺得諷刺,以及自憐了。
      
      在之后,當(dāng)生活趨于平靜一點的時候,苦悶開始陣陣襲來。職業(yè)和愛好的落差,夢想與現(xiàn)實的參差,都交織成焦灼,像是黃連塞滿你的口中,來不及說出來、吐出來,下一陣的焦灼又來了。這樣的狀態(tài)并不會像船到橋頭自然直這樣的俏皮話那樣容易,如果被生活擊倒,如果你找不到依托,那么一切就會陷入虛無。這樣的虛無一般是:在物質(zhì)里尋找滿足和依靠,然后開始奔命的生活追求,永無止境。這并不是什么可恥的事,即使我們被物質(zhì)奴化,在現(xiàn)今的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中,找一根救命的稻草是不能被責(zé)怪的。
      
      只是生活的底線總是無限刷新的,證據(jù)就是我們的痛苦會越來越豐富。在2012年的成都,十年之后我再躺在自己的床上,聽著自己的心跳聲,想起被被摧毀的信念和生活理想,各種困擾像毒蛇般出現(xiàn),陰魂不散。這時候我才想起那個被我疏遠和遺忘的"精神世界"。這個必須要用引號才好意思說出來的世界,和其本身的地位一般,是一個烏托邦的存在。每天生活在其中的我卻渾然不覺。
      
      十年之后,當(dāng)痛苦像時間一樣無可避免地到來的時候,我覺得幾乎無可躲避,每一個藏身之處,都是自己凄楚可憐的形象。那個堅定、果敢的自己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那些過去所習(xí)得的道理像無力的稻草一樣,四處散落,"再也無法支撐了",一個聲音這樣說。也是在這樣的時候,神、佛就變得重要起來:他們是心底里最堅硬的依托。就算過了今天的凌晨,一無所有了,還有神、佛的眷顧,還有他們的愛(喜、樂)。懷著善心,他們就從不曾拋棄。
      
      只是神、佛在高遠的上蒼,每一日的繁瑣生活,還得靠我們凡人自己努力。就像他們給了我們指引的方向,給了我們愛,可是,我們還得自己去生活,去面對迎面襲來的愛、寂寞、孤獨、苦悶、無助等世間一切的情感變化。
      
      幸好,在十年前我聽到了里爾克的《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想起那個偉大的詩人里爾克是用著怎樣溫暖的筆觸,去給一個青年述說生命中的愛、寂寞、性,就覺得自己找到了另一個稻草。當(dāng)然,這個偉大的詩人并不讓人感到失望,他短短的十封信成為了生活中另一個堅定的所在:就像茫茫生活中的一個美好而孤獨的島嶼。他說,要愛、忍耐,一切都要親身生活。他說,即使艱難,也要熱愛這些問題,熱愛它們,然后在生活中去感受它們。而且,當(dāng)你感受到了寂寞,那是因為你的周圍正在擴大,你的一切正在變得曠遠。
      
      說到寂寞,里爾克這樣告訴青年詩人卡卜斯(第六封信,古濤將其做了刪減和潤色):
      
       圣誕節(jié)快到了,或許,在這樣的節(jié)日中,你會體會到更深沉的寂寞。若是你覺得它過于廣大,那么你要因此而感到喜悅,想一想,有什么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 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廣大又不容易負擔(dān),并且?guī)缀跞巳硕加羞@危險的時刻,可他們卻愿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去交換,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的假像去交換……在這個時候,也許寂寞它正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就像是青春的發(fā)育,是悲哀的一樣。你不要為此而迷惑。
      
       我們最需要的只是“寂寞”,廣大的內(nèi)心的寂寞。一個在寂寞中,就像我們在兒童時那樣寂寞,大人們來來往往,跟一些好像很重要的事糾纏,他們是那樣匆忙,可是小孩并不知道他們究竟做了什么。
      
       如果有一天我們洞察到他們的事務(wù)是貧乏的,他們的職業(yè)是僵死的,跟生命沒有如何關(guān)聯(lián),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粡淖约菏澜绲纳钐?,從自己寂寞的廣處,像兒童一樣把它們當(dāng)作一種生疏的事去觀看呢?卡卜斯,我們對于許多事物的了解,我們對于許多事物的不了解,都是居于寂寞的;我們的防備,我們的蔑視,雖說是要設(shè)法和這些事物隔離,但在本質(zhì)上,在無形中卻和它們發(fā)生了糾葛。
      
       所以,親愛的卡卜斯,你去思考你自身負擔(dān)著的 世界;至于怎樣稱呼這思考,那就隨你的心意了;不管是自己童年的回憶,或是對于自己將來的期望,——只是要多多 注意從你生命里出現(xiàn)的事物,要把它放在你周圍所看到的一切之上。你最內(nèi)心的事物,它們值得你全心全意地去愛,你必須為它交付;同時,你不要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去 解釋你對于人們的態(tài)度。到底誰向你說,你本來有一個態(tài)度呢?卡卜斯,我知道你的職業(yè)是枯燥的,處處和你相違背,我早已看出你的苦惱,我知道,它將要來了?,F(xiàn)在 它來了,我不能排解你的苦惱,我只能勸你去想一想,是不是一切職業(yè)都是這樣,對個人,它們都是無理的要求,充滿了敵意,同時,飽受了他人的憎惡。你要知道,你現(xiàn)在必須應(yīng)付的職業(yè)并不見得比別的職業(yè),被什么習(xí)俗呀、偏見呀、謬誤呀牽制得更加厲害;如果真有一種更大的自由的職 業(yè),那就不會有職業(yè)在它自身內(nèi)廣遠和寬闊了,就不會真實生活的偉大事物相通了。只有寂寞的個人,他像一個“物體”一樣被放置在深邃的自然規(guī)律下,當(dāng)他 走向剛破曉的早晨,或是向外觀望那充滿非常事件的夜晚,你才可能看到,一切真理的存在,你才會,在凡俗中脫穎而出。
      
       親愛的卡卜斯先生,凡是你現(xiàn)在所必須經(jīng)驗的,你也許在任何一種現(xiàn)有的職業(yè)里都會感到,甚至縱使你脫離各種職務(wù),獨自在社會中去尋找一種輕易而獨立的接 觸,這種生存的壓迫感也不會對你有什么減輕?!教幎际且粯樱旱沁@并不足以使我們恐懼和悲哀;如果你在人我之間沒有和諧,就試著與大自然接近吧,它們不會遺棄你; 還有夜晚,還有那吹過樹林、掠過田野的風(fēng);在大自然那里,一切都充滿了你可以分擔(dān)的事物;還有兒童,他們同你一樣,在兒時所經(jīng)驗過的一樣的寂寞,又悲哀,又幸 福,——如果你想起你的童年,你就又在那些寂寞的兒童中間了,記住,大人們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的尊嚴(yán)沒有價值。
      
       親愛的卡卜斯現(xiàn)實,現(xiàn)在我要和你談一談,一直仰望我們的,一直被我們仰望的神。如果對于童年時到處可以出現(xiàn)的神已經(jīng)不能信仰,想到童年,想到與它相連的那種單純和寂靜,而感到苦惱不安,那么,卡卜斯,你問問 自己,你是不是真的把神失落了?也許正相反,你從來就沒有得到他?什么時候有過神呢?你相信嗎,關(guān)于神,一個兒童能夠和他相遇,而大人們,只能仰望了。神,他會從永恒里降生,是一棵樹上最后的果實。我們不過,是這樹上的樹葉。而是誰阻攔了你?不讓你把他的誕生放在將來轉(zhuǎn)變的時代?不讓你度過你的一生就像是度過這偉大、痛苦而又美麗的時日呢?卡卜斯,你沒有看見嗎,一切事物的開端和發(fā)生,不就是神的開始嗎?
      
       像是蜜蜂釀蜜那樣,我們從萬物中采擷最甜美的,建造我們的神。 我們甚至從渺小、沒有光彩的事物開始,我們以工作,繼之以休息, 以一種沉默,或是以一種微小的寂寞的歡悅,以我們沒有朋友、沒有同伴的孤單所做的一切來建造他,他,我們并不能看到,正如我們的祖先不能看見我們一樣??墒悄?些久已逝去 的人們,依然存在于我們的生命里,作為我們的稟賦,作為我們命運的負擔(dān),作為循環(huán)著的血液,作為從時間的深處發(fā)出的清香。
      
       現(xiàn)在你所希望不到的事,也許將來有一天,在最遙遠、最終極的神的那里得到實現(xiàn)。
      
       親愛的卡卜斯先生,在這虔誠的情感中慶祝你的圣誕節(jié)吧,也許神正要用你這生命的恐懼來開始;你過的這幾天也許正是一切在你生命里為他工作的時期,正如你在 兒時已經(jīng)有一次很辛苦地為他工作過一樣??ú匪?,好好地忍耐吧,不要沮喪。你想,如果春天要來,大地就使它一點點地完成,我們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會使神的生成 比起大地之于青春更為艱難。
      
       祝你快樂,勇敢!
      
      關(guān)于愛,里爾克說,我們要避免以一個男人/女人的角色去愛,而是以"一個人"的本身去愛。不要讓那些在世俗中隱藏著的藉口欺騙,不要讓他們成為你怯弱的原因。慢慢感受著,然后,去生活吧。里爾克說:
      
       "性",是很難的。可是我們份內(nèi)的事都很難;其實一切嚴(yán)肅的事都是艱難的,而一切又是嚴(yán)肅的。如果你認(rèn)識了這一層,并且肯這樣從你自身、從你的稟性、從你的經(jīng)驗、你的童年、你的生命力出發(fā),得到一種完全自己的(不是被因襲和習(xí)俗所影響的)對于"性"的關(guān)系:那么你就不要怕你有所迷惑,或是玷污了你最好的所有。身體的快感是一種官感的體驗,與凈潔的觀賞或是一個甜美的果實放在我們舌上的凈潔的感覺沒有什么不同;它是我們所應(yīng)得的豐富而無窮的經(jīng)驗,是一種對于世界的領(lǐng)悟,是一切領(lǐng)悟的豐富與光華。我們感受身體的快感并不是壞事;所不好的是:幾乎一切人都錯用了、浪費了這種經(jīng)驗,把它放在生活疲倦的地方當(dāng)作刺激,當(dāng)作疏散,而不當(dāng)作一種生命的凝聚。
      
      我愿意這樣不停地引用下去,只因為詩人里爾克的在闡述關(guān)于生命中的種種情感體驗的透徹、明朗,而且又帶著那種像"神一般的堅定"。人們常說,一個成熟的人該具有很多種性格特征。而在里爾克那里,一個真正的人則是另一種模樣:獨立、面對寂寞時的寬廣和面對生命中情感的嚴(yán)肅、認(rèn)真。這一切都似乎彰顯著,在詩人里爾克看來,這應(yīng)該是人的本性,只是我們被世俗的種種蒙蔽了。
      
      也是在十年前,尚在年少時的我從古濤的《音樂手記》(早年昆明電臺的一個節(jié)目,逢周六、周日晚11點播出)中認(rèn)識了他。自此之后,這個比我年長的朋友如同我看不見的兄長那樣存在著:總是在精神世界接近崩塌的時刻,我會想起給他寫一封信。而我對于他的生活則完全一無所知,對于他的艱難、他的痛苦更是一無所知。晚熟的我,一直在他那里予取予求,對他卻無從獻出一點什么來。
      
      在聽了很多遍古濤朗讀的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古濤將這十封信中的句、段進行了刪減,并對其加以潤色,使得原譯文不那么生澀難懂,具體請聽以下的音頻錄音)之后,我想或者該為我的精神世界記錄一筆。在這個殘酷的人性世界之外(我承認(rèn)我該為其中的一部分負責(zé)),我們或者需要為自己構(gòu)建另外的世界,如同王小波所說的精神家園,在那里,我們有堅定的信念,有美好的追求。盡管王小波也曾悲觀地預(yù)測,世界是銀色的,一切也將走向庸俗。那么,趕在變得庸俗之前,為自己構(gòu)建這個精神世界(重要的并不是這個世界叫什么名字,而是它必須是屬于你的)吧。為此,我花了一點時間,將這十封信的錄音全部上傳,獻給這一段日子,也送給那些茫茫中的少數(shù)人。
      
      感謝我的朋友古濤,感謝一百多年前的那個偉大詩人:里爾克。在這么多年后,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活著,我也會去愛。愛自己的寂寞,愛那些生活之中的問題,并去愛人。
      
      謝謝你們。
      
      附一:音樂手記之《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音頻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5817798.html
      
      附二: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全文 https://dl.dropbox.com/u/759778/10-letters.doc
      
      附三:寂寞的恩惠(古濤在第一集前的話)
      
      “一九零二年深秋,我在維也納新城陸軍學(xué)校的校園里,坐在古老的栗樹下讀著一本書?!?奧地利作家卡卜斯這樣寫道。這是當(dāng)年出版《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時,收信人卡卜斯為此寫的“引言”的開頭。
      
      一九三一年,馮至先生把這十封信譯成中文出版。六十余年后,也就是一九九四年,這本名為《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由三聯(lián)重印。我讀到它的時候,是在九六年的夏天。當(dāng)時,整個夏天都在下雨,我用鉛筆在書的空白處寫滿了感觸。我想在所有青春的時光里,那是我第一次被一種沉遠而寧靜的光芒啟發(fā)著。
      
      馮至先生在譯前序言中描述到:卡卜斯在校園栗樹下讀的書,正是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詩集《自慶》,他讀得很專心,絲毫沒有察覺學(xué)校唯一不是軍官的教授,博學(xué)而慈祥的牧師荷拉捷克已經(jīng)走近身邊。牧師從他手里取走書,看看封面,《瑪利亞·里爾克的詩》。牧師讀了幾頁,望著遠方出神。原來十五年前,荷拉捷克曾在另一所陸軍學(xué)校當(dāng)牧師,當(dāng)時里爾克是這所學(xué)校的學(xué)生。牧師回憶說,里爾克是一個平靜、嚴(yán)肅、天資很高的少年,喜歡寂寞,忍受著學(xué)校生活的壓抑??ú匪孤犃四翈煹脑?,決定把自己的詩作寄給里爾克。從此,不到二十歲的卡卜斯和詩人里爾克開始了通信。
      
      在我的心目中,里爾克對內(nèi)心生活和詩歌寫作之間的關(guān)系非常敏感,這也許和他寂寞壓抑的少年經(jīng)歷有關(guān)。如同詩人波德萊爾說過的:“孩子的住處,一棵樹,一些花,一間黑暗的臥室,常常產(chǎn)生富有天才的孩子?!瘪T至先生在序言中繼續(xù)描述到:在卡卜斯給里爾克寄去第一封信后,終于在幾個星期之后等來了蓋著巴黎郵戳的回信??ú匪狗Q里爾克的字跡“清晰美麗而固定”。他們在信中談到了詩歌、詩人、讀書、生活和愛,其中一直貫穿的主題是:寂寞。
      
      當(dāng)時卡卜斯處于青春期,夢想成為詩人,卻在一個壓抑的環(huán)境里,難以自拔。他寄給里爾克的一首詩里這樣寫到:“我生命里有一縷陰暗的苦惱,顫動,他不嘆息,也不抱怨,它是我寂靜的、長久的祈禱?!?br />   
      對“寂寞”深有心得的里爾克,看到卡卜斯的信,并沒有急于回信。后來,里爾克在回信中感謝卡卜斯的信和十四行詩。他說:“給你寫信是在良好平靜的時刻。在寂寞中你不要彷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內(nèi)有一些愿望要從這寂寞里脫身。--也正是這個愿望,如果你平靜地、卓越地對待它,它就會幫助你把你的寂寞擴展到廣遠的地方。”
      
      里爾克談?wù)摗凹拍?,如同談?wù)撘患p柔、貴重的東西,小心翼翼地,充滿了珍視?!凹拍辈⒉皇菍λ械娜硕际菈氖虑?,如果能深入其中,多一些耐心,你的生活可能就會起某種變化,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寂寞和你精神上的契合??ú匪贡г股磉叺脑S多人和事都和他疏遠了,里爾克說:其實這就是你周圍擴大的開始。如果你的親近都遠離了,那么你的曠遠已經(jīng)在星空下展開得很廣大了。你要為你的成長歡喜。信中還說:你要熱愛你的寂寞。這是一個真正受惠于“寂寞”的人才能說出的話。
      
      也是一個奧地利人,一個和里爾克同時代的作家--茨威格,二十年代在巴黎和里爾克有過交往,里爾克給他留下了極不尋常的印象。茨威格對“寂寞”似乎有一種偏愛,或者說對那些寂寞的人特別欣賞甚至引為驕傲。后來,茨威格寫下過這么一段話,他說:“那些詩人們,他們不貪圖任何外表的生活,他們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他們不羨慕榮譽、頭銜、實利。他們所追求的,無非是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把自己寂寞、破碎的生命完美地連接起來。在那些詩人中間,也許再沒有一個人會比里爾克生活得更隱秘,更不顯眼了。”
      
      里爾克的“寂寞”不是外在的,它更多的意味著內(nèi)心的修為,他在給卡卜斯的信里告誡說:“靜靜地嚴(yán)肅地從你的發(fā)展中成長起來。沒有比向外看和從外面等待回答更嚴(yán)重地傷害你的發(fā)展了。象樹木一樣地成熟起來,不勉強擠它的汁液”。里爾克的這些話來自他自身的人生經(jīng)驗,“寂寞”已經(jīng)成為他人格的一部分了,也許只有在“寂寞”中才能不丟失自己,才能獲得成熟所必須的時間和養(yǎng)分。里爾克在寂寞中深感一種真正的幸福,他享受著它,他所不理解的是為什么居然有人不需要寂寞。寂寞,對于里爾克,不單是一種精神品質(zhì),也是生理上的需要。
      
      茨威格回憶說:“再也沒有比喧嘩嘈雜和感情上的激動更讓他心煩意亂的了。他曾對我說,那些把自己的感受象嘔血一樣傾吐出來的人,使我精神非常疲勞。無論里爾克走到哪里或在哪里停宿,他的身邊就會有一種非常安靜的氣氛?!贝耐癜牙餇柨诉@種特殊的魅力稱為:純潔的生活藝術(shù)。
      
      “你要愛你的寂寞”。二年前,我把里爾克的這句話送給了一位給我來信的空降傘兵,這是里爾克越過一百年的時光所帶給我們的恩惠。所有的青春都是寂寞的,所有的青春都是在寂寞中成長的。
      
      后來,我的這本《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被一個朋友帶到了北京。他的青春剛剛開始,他渴望背叛又充滿迷茫。他給我來信說,“我把里爾克的書很小心地放在背包里,常常都可以讀到。原來,我是可以安靜下來的,原來我是可以愛上我的寂寞的”。
      
      我相信,里爾克的這些話不是對一個人說的,而是對那些底層的,孤單的,潔身自好又深感艱難的人們的召喚。丹麥人克爾凱郭爾有一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說:“至于我,年輕時便被賜予肉中刺。若非如此,早已平庸一生。”
      
      這讓我想起九六年我在這本小書的空白處寫下的那些只言片語。所幸的是,這些當(dāng)時用鉛筆寫下的文字,成為那一段精神成長的證據(jù)。在這樣沉默的對話中,感覺自己內(nèi)心已經(jīng)越過了近一個世紀(jì)的時光與里爾克相會了。我想,只有長期處于黑暗中的人才會敏感于那些生命的問題,才會感恩于這讓人勇敢的昭示。
      
      在里爾克寫道“只有一個唯一的方法,請你走向內(nèi)心。”我在旁邊寫下:你的內(nèi)心深處蘊藏著你所要的一切答案,而不必向外。在里爾克寫道“你的寂寞將漸漸擴大”的時候,我寫下:“讓寂寞變大”,沒有一個沉靜如海般的情懷,難得有如此的胸襟。凡人都懼怕、回避寂寞,他們不知道寂寞正是通向靈魂深處的通道,由此你進入你自己。
      
      在里爾克談到一個人作品中的天然性的時候,我寫道:如果一個人有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經(jīng)驗,如果它們來自心靈天然自成的感覺,那么,對于這種生命記錄的形式,這種來自生命深處的傾訴,任何外在的評判都是蒼白和無用的。它產(chǎn)生的過程已包含了其無以倫比的幸福價值,而內(nèi)心與世界的溝通讓一個創(chuàng)造者本身,自成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完整世界。
      
      在里爾克談到一個人“向外的世界觀”的時候,我寫道:一切向外的尋求,對一個求真的生命來說,永遠都是一種傷害。是的,生命的折磨永遠如芒刺一般深陷生命其中,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便被賜予“肉中刺”。而這樣的聲音是異常清晰的:“若非如此,他早已平庸一生”,而這一切的成長,皆源于寂寞的恩惠。
  •     
      作為一個詩人,里爾克并不相信語言有何種魔力,因為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們要我們相信的那樣可理解而又說得出的。大多數(shù)的事件是不可言傳的,它們完全在一個語言從未到達的空間?!澳切﹩栴}與情感在它們的深處自有它們本來的生命,沒有人能夠給你解答;因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去真意,如果它們要解釋那最輕妙、幾乎不可言說的事物?!?br />   
      但是,給青年詩人的這十封信卻又恰到好處地在語言能夠達到的空間里構(gòu)建了人生所應(yīng)當(dāng)達到的高度。在里爾克看來,人生的終極追求不是愛情也不是神馬文學(xué)事業(yè),而是一種與寂寞共處的安詳和探索。換句話說,人生的追求不能僅考察其表面,而更應(yīng)當(dāng)注重內(nèi)里的本質(zhì)——“必要”。比如說,“一件藝術(shù)品是好的,只要它是從“必要”里產(chǎn)生的。在它這樣的根源里就含有對它的評判:別無他途。”就人生而言,“在根本處,也正是在那最深奧、最重要的事物上我們是無名地孤單。”藝術(shù)品都是源于無窮的寂寞,沒有比批評更難望其邊際的了。只有愛能夠理解它們,把握它們,認(rèn)識它們的價值。
      
      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判斷什么是寂寞、如何才能忍受寂寞?答案是,“讓你的判斷力靜靜地發(fā)展,發(fā)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nèi)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chǎn)生。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與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這才是藝術(shù)的生活,無論是理解或是創(chuàng)造,都一樣?!笔聦嵣?,關(guān)鍵在于忍耐二字?!跋奶旖K歸是會來的。但它只向著忍耐的人們走來;他們在這里,好像永恒總在他們面前,無憂無慮地寂靜而廣大。我天天學(xué)習(xí),在我所感謝的痛苦中學(xué)習(xí):“忍耐”是一切!”……“你是這樣年輕,一切都在開始,親愛的先生,我要盡我的所能請求你,對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難要多多忍耐,要去愛這些“問題的本身”,像是愛一間鎖閉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別種文字寫成的書?,F(xiàn)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因為你還不能在生活里體驗到它們。一切都要親身生活?!?br />   
      凡是將來有一天許多人或能實現(xiàn)的事,現(xiàn)在寂寞的人已經(jīng)可以起始準(zhǔn)備了,用他比較確切的雙手來建造。親愛的先生,所以你要愛你的寂寞,負擔(dān)那它以悠揚的怨訴給你引來的痛苦。你說,你身邊的都同你疏遠了,其實這就是你周圍擴大的開始:如果你的親近都離遠了,那么你的曠遠已經(jīng)在星空下展開得很大。
      
      好了,我們知道了自己需要通過忍耐來過寂寞的生活。那么應(yīng)當(dāng)如何去過?里爾克指的路是這樣的:我們應(yīng)當(dāng)凝聚精神,從那些傲慢的、談?wù)勚v講的“多數(shù)”回到自身內(nèi),慢慢地學(xué)習(xí)認(rèn)識少數(shù),在少數(shù)的事物里綿延著我們所愛的永恒和我們輕輕分擔(dān)著的寂寞。
      
      若是你覺得寂寞過于廣大,那么你要因此而歡喜,哪有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負擔(dān),并且?guī)缀跞巳硕加羞@危險的時刻,他們情心愿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諧和的假象去交換……但也許正是這些時候,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fā)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nèi)心的寂寞”。走向內(nèi)心,居于寂寞,就像童年時一樣。
      
      在寂寞中你不要彷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內(nèi)有一些愿望要從這寂寞里脫身?!舱沁@個愿望,如果你平靜地、卓越地,像一件工具似的去運用它,它就會幫助你把你的寂寞擴展到廣遠的地方。一般人(用因襲的幫助)把一切都輕易地去解決,而且按著輕易中最輕易的方面;但這是很顯然的,我們必須認(rèn)定艱難;凡是生存者都認(rèn)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御,表現(xiàn)出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我們知道的很少;但我們必須委身于艱難卻是一件永不會丟開我們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為寂寞是艱難的;只要是艱難的事,就使我們更有理由為它工作。
      
      寂寞和愛情是否相抵牾?寂寞的人是否能夠或應(yīng)當(dāng)去享受愛情的甘露?事實上,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得先弄明白到底什么是愛——這個詞幾乎沒有人能說得透徹。里爾克的答案是圍繞著前面的“寂寞”的概念展開的。對不對,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他的確給我們鋪陳了一條新的路徑乃至生活方式,這是不容忽視的貢獻。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zhǔn)備。所以一切正在開始的青年們還不能愛;他們必須學(xué)習(xí)。他們必須用他們整個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們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動的心去學(xué)習(xí)愛,可是學(xué)習(xí)的時期永遠是一個長久的專心致志的時期,愛就長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強而深入的孤獨生活,是為了愛著的人。
      
      “愛的要義并不是什么傾心、獻身、與第二者結(jié)合(那該是怎樣的一個結(jié)合呢,如果是一種不明了,無所成就、不關(guān)重要的結(jié)合?),它對于個人是一種崇高的動力,去成熟,在自身內(nèi)有所完成,去完成一個世界,是為了另一個人完成一個自己的世界,這對于他是一個巨大的、不讓步的要求,把他選擇出來,向廣遠召喚。青年們只應(yīng)在把這當(dāng)作課業(yè)去工作的意義中(“晝夜不停地探索,去錘煉”)去使用那給與他們的愛。至于傾心、獻身,以及一切的結(jié)合,還不是他們的事(他們還須長時間地節(jié)省、聚集),那是最后的終點,也許是人的生活現(xiàn)在還幾乎不能達到的境地。
      
      “但是青年們在這方面常常錯誤到這樣深,如果愛到了他們身上,他們便把生命任意拋擲。這支離破碎的聚合(他們自己叫做結(jié)合,還愿意成為幸福),還能使生活有什么成就嗎?能過得去嗎?他們的將來呢?這其間每個人都為了別人失掉自己,同時也失掉別人,并且失掉許多還要來到的別人,失掉許多廣遠與可能性;把那些輕微的充滿預(yù)感的物體的接近與疏遠,改換成一個日暮窮途的景況,什么也不能產(chǎn)生;無非是一些厭惡、失望與貧乏,不得已時便在因襲中尋求補救,有大宗因襲的條例早已準(zhǔn)備好了,像是避禍亭一般在這危險的路旁。
      
      “誰嚴(yán)肅地看,誰就感到,同對于艱難的“死”一樣,對于這艱難的“愛”還沒有啟蒙,還沒有解決,還沒有什么指示與道路被認(rèn)識。但是,如果我們堅持忍耐,把愛作為重擔(dān)和學(xué)業(yè)擔(dān)在肩上,而不在任何淺易和輕浮的游戲中失掉自己——那么將來繼我們而來的人們或許會感到一點小小的進步與減輕;這就夠好了。這個進步將要把現(xiàn)在謬誤的愛的生活轉(zhuǎn)變,從更本更改,它將要同我們辛辛苦苦地預(yù)備著的愛相似,它存在于這樣的情況里:兩個寂寞相愛護,相區(qū)分,相敬重。
      
      寂寞視角下的愛情是否應(yīng)當(dāng)摒棄身體的快感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同時有更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反思。里爾克說,“身體的快感是一種官感的體驗,與凈潔的觀賞或是一個甜美的果實放在我們舌上的凈潔的感覺沒有什么不同。我們感受身體的快感并不是壞事;所不好的是:幾乎一切人都錯用了、浪費了這種經(jīng)驗,把它放在生命疲倦的地方當(dāng)作刺激,當(dāng)作疏散,而不當(dāng)作向著頂點的聚精會神?!?br />   
      當(dāng)愛情與快感都成為寂寞的了,你是否會因為偏離了日常的思維軌跡而感到一絲悲哀?事實上這并不可怕,因為“悲哀都是那些時刻,正當(dāng)一些新的、陌生的事物侵入我們生命;我們的情感蜷伏于怯懦的局促的狀態(tài)里,一切都退卻,形成一種寂靜,于是這無人認(rèn)識的“新”就立在中間,沉默無語。我們悲哀時越沉靜,越忍耐,越坦白,這新的事物也越深、越清晰地走進我們的生命,我們也就更好地保護它,它也就更多地成為我們自己的命運?!?br />   
      無論是寂寞還是悲哀,我們的不適應(yīng)都是因為我們沒有看清楚命運的來歷——命運并不來自外在。“人們已經(jīng)變換過這么多運轉(zhuǎn)的定義,將來會漸漸認(rèn)清,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人”里出來,并不是從外邊向著我們“人”走進。我們必須盡量廣闊地承受我們的生存;一切,甚至聞所未聞的事物,都可能在里邊存在。根本那是我們被要求的唯一的勇氣;勇敢地面向我們所能遇到的最稀奇、最吃驚、最不可解的事物。擯棄惰性與畏縮,勇敢地去體驗,去理解自己的存在?!?br />   
      我們的命運來自內(nèi)在,是否意味著我們拋棄外在的世界,全面轉(zhuǎn)向,完全卑微地臣服于內(nèi)在的世界?其實未必,外在的世界自有存在的道理,而內(nèi)在的世界也并非需要疑懼。在里爾克看來,我們沒有理由不信任我們的世界,因為它并不敵對我們。如果它有恐懼,就是我們的恐懼;它有難測的深淵,這深淵是屬于我們的;有危險,我們就必須試行去愛這些危險。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生活,按照那叫我們必須永遠把握艱難的原則來處理,那么現(xiàn)在最生疏的事物就會變得最親切、最忠實的了;甚至,也許一切恐怖的事物在最深處都是無助的,向我們要求救助。
      
      如果我還應(yīng)向你說一件事,那么就是:你不要相信,那試行勸慰你的人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那些有時對你有益的簡單而平靜的幾句話里。他的生活有許多的辛苦與悲哀,他遠遠地專誠幫助你。不然,他就絕不能找到那幾句話。
      
      最后,希望你能忠實地、忍耐地讓這大規(guī)模的寂寞在你身上工作,它不再能從你的生命中消滅;在一切你要去生活要去從事的事物中,它永遠賡續(xù)著像是一種無名的勢力,并且將確切地影響你,有如祖先的血在我們身內(nèi)不斷地流動,和我們自己的血混為唯一的、絕無僅有的一體,在我們生命的無論哪一個轉(zhuǎn)折。
      
      
  •     為了一首詩我們必須觀看許多城市,觀看人和物,我們必須認(rèn)識動物,我們必須去感覺鳥怎么飛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開放時的姿態(tài)?! ∥覀儽仨毮軌蚧叵耄寒愢l(xiāng)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漸臨近的分離;  ---回想那還不清楚的童年歲月;想到兒童的疾病,病狀離奇地發(fā)作,  想到寂靜、沉悶的小屋內(nèi)的白晝和海濱的早晨,想到海的一般,想到許多海,  想到旅途之夜,在這些夜里萬籟齊鳴,群星飛舞,  ---可是這還不夠,如果這一切都能想得到?! ∥覀儽仨毣貞浽S多愛情的夜,一夜與一夜不同。  我們還有陪伴過臨死的人,坐在死者的身邊,在窗子開著的小屋里有些突如其來的聲音?! ∥覀冇谢貞?,也還不夠。如果回憶很多,我們還必須能夠忘記,我們要有大的忍耐力等著它們再來。等到它們成為我們身內(nèi)的血、我們的目光和姿態(tài),無名地和我們自己再也不能區(qū)分。
  •     “一個偉大的人,曠百年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因此沉默,僅摘文夾雜一些自己的話以為記。尚未看書的請繞道。
      
      第一封信
      
      語言并不能描述所有事物,很多東西在一個語言無法到達的空間里神秘地存在著。你只能感知,說不出來。
      
      走向內(nèi)心。若你感到不寫就活不下去,那就去寫。
      換言之,若感到一件事不做不行,便去做。但是我們最大的問題常常是,你找不到那件不做就活不下去的事。
      
      接近自然,像一個原人一樣去練習(xí)說出所見,所愛,所失。
      所有事情最終都要回到起點,以最質(zhì)樸的方式。
      
      先不要往外看,你自己的問題只有你自己憑借最深的情感在最微妙的時刻能夠回答。
      
      第二封信
      
      當(dāng)你走向事物的深處,你會發(fā)現(xiàn),批評和諷刺顯得渺小和可憐。
      所以你越成熟就越發(fā)現(xiàn),世上可以埋怨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人人皆有他的難處。
      
      第三封信
      
      不能計算時間,年月都無效,就算十年有時也等于虛無,藝術(shù)家是:不算、不數(shù),像樹木似的成熟,不勉強擠它的汁液,滿懷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雨中,也不擔(dān)心后邊沒有夏天到來。他們在這里,好像永恒總在他們面前,無憂無慮地寂靜而廣大。
      
      第四封信
      
      十天前我又苦惱又疲倦地離開了巴黎,到了一處廣大的北方的平原,它的曠遠、寂靜與天空本應(yīng)使我恢復(fù)健康??墒俏覅s走入一個多雨的季節(jié),直到今天在風(fēng)勢不定的田野上才閃透出光來,于是我就用這一瞬間的光明來問候你,親愛的先生。
      
      去愛一些問題本身,就像愛一間鎖閉的房屋,或一本用別的文字寫的書。你現(xiàn)在還不能回答,也許是你還沒有學(xué)會那種語言,你的生活未經(jīng)歷到那一步。
      
      身體的快感是凈潔的,與一個甜美的果實放在舌上沒有什么不同,它是你應(yīng)得的有關(guān)世界的體驗。它不該是疲憊時的刺激,而是一種深的、單純的需要。
      
      從自身、從稟性、從經(jīng)驗、從童年,從你的生命力出發(fā),得到一種完全自己的(而不是因襲和習(xí)俗影響的)對于性的觀點,那么就不要怕玷污了你最好的所有。
      
      第六封信
      
      寂寞,像人們在兒童時那樣寂寞,成人們來來往往,跟一些好像很重要的事務(wù)糾纏,大人們是那么匆忙,可是兒童并不懂得他們做些什么事。
      
      對于一些事物,保持“不解”的態(tài)度?!安唤狻笔蔷佑诩拍烙兔镆曤m說是要設(shè)法與之隔離,同時卻是與它們發(fā)生糾葛了。
      
      如果春天要來,大地就使它一點點完成,我們所能做的那些最少量的工作,不會比大地使春天升起更難。
      
      第七封信
      
      愛是艱難的,所以必須窮其一生去學(xué)習(xí)。我們份內(nèi)的事都是很難的。所謂愛,并不是莫名其妙與另一個人結(jié)合(那會是怎樣的結(jié)合呢),而是努力為了一個人去完成一個自身的世界。
      
      第八封信
      
      悲哀留在人心深處,默默地改變著你。
      有時候你感到不能忍受,便把它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去,它暫時退卻,但之后會更可怕地發(fā)作。
      
      第九封信
      
      一個最為簡單的判斷標(biāo)準(zhǔn):如果一件事能讓你有一種向上的明亮的透明到底的歡悅,它就是好的。
      
      第十封信
      
      每一種真實的生活都比那些以藝術(shù)為號召的職業(yè)更為接近藝術(shù)。
      
      人來到世上來,艱難而孤單。一個個的人在世上好似園子里那些并排的樹,枝枝葉葉好歹都有些呼應(yīng)吧,但他們的根,吸收營養(yǎng)的根,卻盤結(jié)在地下,各不相干,又沉靜,又孤單。
      
      人們沉在書里,只有翻動書頁的時候才動一下,如同在兩場夢之間翻一下身。
      
  •     文字非常優(yōu)美 而且說理很有力道 文章通過十封信的交流回復(fù) 寫出了對人生很多的看法 主要的觀點應(yīng)該告訴我們對萬事萬物都要抱著愛的心態(tài) 去發(fā)現(xiàn)他的美 不要抱怨社會與世界 人應(yīng)該有目標(biāo) 努力去做事 有點蘇菲的世界那種感覺 很值得去讀讀 同時讀這本書得時候 應(yīng)該注意一個比較相對安靜寬松的環(huán)境 不要太吵鬧 這本書給你有點瑜伽的感覺
  •     讓你的判斷力靜靜地發(fā)展,發(fā)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nèi)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chǎn)生。讓每個印象與一種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說、不知不覺、個人理解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這才是藝術(shù)的生活,無論是理解或是創(chuàng)造,都一樣。
      
      不能計算時間,年月都無效,就是十年有時也等于虛無。藝術(shù)家是:不算,不數(shù);像樹木似的成熟,不勉強擠它的汁液,滿懷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風(fēng)雨中,也不擔(dān)心后邊沒有夏天來到。夏天終歸是會來的。但它只向著忍耐的人們走來;他們在這里,好像永恒總在他們面前,無憂無慮地寂靜而廣大。我天天學(xué)習(xí),在我所感謝的痛苦中學(xué)習(xí):“忍耐”是一切!
      
      愛的要義并不是什么傾心、獻身、與第二者結(jié)合(那該是怎樣的一個結(jié)合呢,如果是一種不明了,無所成就、不關(guān)重要的結(jié)合?),它對于個人是一種崇高的動力,去成熟,在自身內(nèi)有所完成,去完成一個世界,是為了另一個人完成一個自己的世界,這對于他是一個巨大的,不讓步的要求,把他選擇出來,向廣遠召喚。青年們只應(yīng)在把這當(dāng)做課業(yè)去工作的意義中(“晝夜不停地探索,去錘煉”)去使用那給與他們的愛。至于傾心、獻身,以及一切的結(jié)合,還不是他們的事(他們還須長時間地節(jié)省、聚集),那是最后的終點,也許是人的生活現(xiàn)在還幾乎不能達到的境地。
      
      但是青年們在這方面常常錯誤得這樣深(因為在他們本性中沒有忍耐),如果愛到了他們身上,他們便把生命任意拋擲,甚至陷入窒悶、顛倒、紊亂的狀態(tài):——但隨后又該怎樣呢?這支離破碎的聚合(他們自己叫作結(jié)合,還愿意成為幸福),還能使生活有什么成就嗎?能過得去嗎?他們的將來呢?這其間每個人都為了別人失掉自己,同時也失掉別人,并且失掉許多還要來到的別人,失掉許多廣遠與可能性。
      
      如果我們再談到寂寞,那就會更明顯,它根本不是我們所能選擇或舍棄的事物。
      
      如果有一種悲哀在你面前出現(xiàn),它是從未見過的那樣廣大,如果有一種不安,像光與云影似的掠過你的行為與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懼。你必須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邊發(fā)生了;那是生活沒有忘記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遠不會讓你失落。為什么你要把一種不安、一種痛苦、一種憂郁至于你的生活之外呢。
      
      對于自己不要過甚地觀察。不要從對你發(fā)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結(jié)論,讓它們單純地自生自長吧。不然你就很容易用種種(所謂道德的)譴責(zé)回顧你的過去,這些過去自然和你現(xiàn)在遇到的一切很有關(guān)系。
      
      你不要相信,那試行勸慰你的人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那些有時對你有益的簡單而平靜的幾句話里。他的生活有許多的辛苦與悲哀,他遠遠地專誠幫助你。不然,他就絕不能找到那幾句話。
      
      少讀審美批評的文字,——它們多半是一偏之見,已經(jīng)枯僵在沒有生命的硬化中,毫無意義;不然就是乖巧的賣弄筆墨,今天這派得勢,明天又是相反的那派。藝術(shù)品都是源于無窮的寂寞,沒有比批評更難望其邊際的了。只有愛能夠理解它們,把住它們,認(rèn)識它們的價值。
      
      談到情感:凡是使你集中向上的情感都是純潔的;但那只捉住你本性的一方面,對你有所傷害的情感是不純潔的。凡是在你童年能想到的事都是好的。凡能夠使你比你從前最美好的時刻還更豐富的,都是對的。各種提高都是好的,
      
      
  •     每當(dāng)我茫然的時候,就會讀這本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指路的明燈。
      比如如何對待自己的創(chuàng)作和與他人比較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想寫好詩,可是里爾克說,如果詩真是從自己的內(nèi)心,從必要里面出發(fā)而寫出來的,你還會在乎好還是不好嗎? 每當(dāng)我浮躁的時候,就想到里爾克的這些話。
      還有創(chuàng)作靈感的問題,里爾克說的太好了,一個創(chuàng)造者那里是不會缺乏素材的。也許對我們的意義,就是需要去發(fā)現(xiàn),去體會。而不是抱怨生活給予我們的太少。
  •     誰能理解他和他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
      
      這是在地球的某個角落里寂寞著、激動著、熱愛著的一個人。一個比他更年輕的詩人收到他那著名的十封信①之后寫道:“一個偉大的人、曠百世而一遇的人說話的地方,小人物必須沉默?!?br />   
      是的,我們都是一些應(yīng)該沉默的人。可是我們不能夠,因為我們偶爾也像里爾克一樣寂寞。冬天里的寂寞,春天里的惆悵和秋天里的傷感,就像當(dāng)年加在里爾克身上一樣,也會加在我們身上。
      
      隨著落葉的卷動,寒冷來臨。屋檐上的冰凌被呼嘯的北風(fēng)掃在地上,像玻璃一樣碎成雜屑。我們真的、實實在在地觸摸到了那種寂寥。一個在旅途上疲憊已極,卻不得不遙望沒有盡頭的土路,悄坐一塊青石休憩..
      
      在里爾克的世界里,在他的自語之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匯是“寂寞”和“愛”。他認(rèn)為寂寞是美的,因此人應(yīng)該寂寞,必須寂寞。他認(rèn)為愛是最美好的,同時又是最艱難、最高和最后完成的事情。所以他說一個年輕人是不應(yīng)該急匆匆去愛的,因為他需要學(xué)習(xí),需要懂得很多之后,才能夠完成這最后的壯舉。里爾克把愛看得那么神圣。只有這種愛,這溫柔和煦的目光掃過時空,掃過遙遠的世界的時候,一個人才能夠證明自己是活著的——這個特異的生命,這個多病的自小孱弱的陸軍生,在一種不可思議的歡樂和沉寂之中愛著、思索著。
      
      他的呢喃留給了極為遙遠和荒涼的一個世界,以致于在幾十年、幾百年之后的另一個角落里,還會濺起輕輕的回響。
      
      后人因為他的存在而神往和沮喪,熱烈和絕望。一個完美的人,一個抑郁和溫柔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你的思想讓人翻來復(fù)去地閱讀;你的思想像美麗的絲線一樣將人纏裹。
      
      雨夜,聽著北風(fēng),低吟你的詩句,抵擋襲上心頭的什么。許多痛苦退遠了,溫柔像遠方的海波一樣推擁過來,覆蓋過來。
      
      ..想起蘇聯(lián)另一位類似的詩人,帕斯捷爾納克,還有那個美麗的命運多劫的女詩人茨維塔耶娃——他們?nèi)齻€人的美麗過往和難忘的友誼。他們互相愛著。他們都是深深懂得愛的人,可愛的人,自我憐憫和自我驕傲的人。他們也懂得自豪,他們常常沉思和寂寞。
      
      光彩四溢的詩人在著名的十封信中對另一個更年輕的詩人說:“親愛的先生,你要愛你的寂寞?!碧炷?,我們什么時候聽過這樣要命的字眼,這樣特殊的勸慰啊。
      
      他接著寫道:“負擔(dān)它那悠揚的怨訴給你引來的痛苦。你說,你身邊的都同你疏遠了,其實這正是你的周圍擴大的開始。如果你的親近都離遠了,那么你的曠遠已經(jīng)在星空下開展得很廣大;你要為你的成長歡喜..”
      
      
      我們不知道還有什么比身邊的人同我們的疏遠更能引起自身的磨損和痛苦??墒抢餇柨藚s說,“這正是你的周圍擴大的開始”。我們的親近離遠了,可是我們的“曠遠已經(jīng)在星空下開展得很廣大”,是“值得歡喜”的一種成長。這是何等自信的理解。這種真正的、不容動搖的自尊,這種由于長久地守護善良而引發(fā)的感慨和自豪,并不是很多人所能擁有、所能理解的。
      
      在里爾克看來,那些離開的人都是一些“落在后面的人”。怎樣對待他們?他說:“要好好對待那些落在后面的人們。在他們面前你要穩(wěn)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懷疑苦惱他們,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歡悅驚嚇?biāo)麄儯@是他們所不能了解的。”是的,他們不能了解,這也是他們離去的一個原因。面對這種離去,一個人有時候難免顧慮重重、充滿矛盾。我們只有聽從里爾克的勸解,才會稍許安定一些。
      
      他接著又鼓勵我們:“要同他們尋找出一種簡單而誠摯的和諧。這種諧和任憑你自己將來怎樣轉(zhuǎn)變,都無須更改。要愛惜他們那種生疏方式的生活,要諒解那些進入老境的人們;他們對于你所信任的孤獨是畏懼的?!?br />   
      一個對人類多么體貼入微的人才能有這樣的理解;對人,對世界,對生活——這個時世還會有誰對他人能夠這樣地體貼入微?我們很少看到,也很難看到。
      
      他擁有了自己所信任的孤獨,而又愿意諒解那些畏懼這同一種孤獨的人。對于那些“進入老境”的人,畏懼的人,那些在詩人看來過著一種“生疏”生活的人,他都愿意與他們“諧和”??梢栽O(shè)想,世上無論有多少種美麗的因素,都是從這種諒解與諧和之中產(chǎn)生的。
      
      里爾克對世界和人生,對愛和寂寞這種種人生最大問題的思索之時,才剛剛?cè)笥覛q。可是一種驚人的思維,獨特的思路,特別的溫柔和極度的內(nèi)向,超常的敏感,一種飽滿充實,都已生成,并從這呢喃之中透露出來。這幾乎是一個奇跡。這不能不讓我們想到生命質(zhì)地的不同,天才與庸人的不同,特立獨行者與世俗凡人的不同。
      
      曾經(jīng)在哪里看過里爾克的一個頭部雕像。美麗的五官棱角分明,完全像一個圣者。是的,他是在這黑暗中默默遠行的、不可多得的一個圣者。遠行者和圣者的思維總向宇宙的遠方升華,進入不可企及的高度和縹渺。他太愛我們了,所以他要離去。他的愛太廣大了,所以他的靈魂要離去。
      
      可是當(dāng)有人因他的吟唱勞而無功而發(fā)出訕笑、驚訝和感慨的時候,他的臉上又會閃爍出憐憫的笑容。
      
      一個詩人在繁忙的思索中,在艱辛的勞作中,竟然可以如此對待比他更為年輕更為稚嫩的人,向他詳細地訴說這一類極為費解又極為需要的話語。世上有些原理,關(guān)于愛和寂寞的原理,是不可不加以深思并到處傳達的;可是這需要多么崇高的心靈,多么安靜的靈魂,多么清晰的思路;總而言之,需要多少關(guān)懷的力量、愛的力量。
      
      他是一個永不失望的失望者,永不寂寞的寂寞者。就因為世界上出現(xiàn)了一個里爾克,就因為我們認(rèn)識了他,我們就不該再對生活失望,不該對空氣中襲來的一切感到絕望和無告。我們在任何時候,對我們的后來人、對擁擠的人流,都可以說上一句:我們曾經(jīng)有過一個里爾克。
      
      詩人,以及所有健康的人、向上的人,他們怎么會孤獨。
      
      在他的呢喃低語之中,我們會生出一種共享的幸福。
      
      
  •     “《給年青詩人的十封信》是一本很薄的書,你可以在任何一個行囊里塞下它而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遠行的時候,你在陌生的房間,陌生的床單被套里,或許在某個不同的時區(qū)失眠的時候,把它取出來在床頭的燈下,思考這次旅行的意義?!?br />   ——好友去歐洲之前,我送了這本書給她,寫下這段話,不知道在所有人憧憬的世界名校會遇見什么,祝福面對未知實在太空洞。在她不斷更新博客里,時?;貞泧鴥?nèi)的生活,在努力中不斷地受挫折,在眼淚里愈挫愈勇。她的孤獨我們無法救贖,但是她可以牽著自己的手走出來,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寂寞和成長是同一棵樹上的果實,它們相依相靠,纏繞成我們青春時共同的記憶,這才是我想告訴她的。
      一百年來,它早已被無數(shù)詩人、準(zhǔn)詩人或熱愛詩歌的人們拜讀過,很多大學(xué)文論課教參之一??墒沁@本小冊子,我用了六年慢慢讀到現(xiàn)在。對我來說,它是一本成長的教科書,一個詩人撫摸著自己身上的傷,緩緩告訴我生命的意義和成長的修煉。
      他一生寫過無數(shù)比這十封更親切、更美的信。但是這十封信卻渾然天成,向在人生中摸索前進的年青人說,寂寞又勇敢地擔(dān)當(dāng)生命。信里他論到藝術(shù)和詩,論到兩性的愛,嚴(yán)肅和冷嘲,悲哀和懷疑,論到生活和職業(yè)的艱難——這都是青年人心里時常起伏的問題??墒撬宦读俗约耗晟贂r的迷惘,所經(jīng)歷過的挫折,把這些曾經(jīng)走過的路指給我們。在我看來那些文藝的論調(diào)只是這些敘述的一個切口而已,不管我們成為哪個家,勇敢地牽著自己的手成長為怎樣的人,才是第一位。
      譯者馮亦先生看完這十封信說“他(里爾克)告訴我們,人到世界上來,是艱難而孤單。一個個的人在世上好似園里的那些并排著的樹。枝枝葉葉也許有些呼應(yīng)吧,但是它們的根,它們盤結(jié)在地下的攝取營養(yǎng)的根卻各不相干,又沉靜,又孤單。人每每為了無所謂的喧囂,忘卻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對于草木鳥獸(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生物)的觀察中體驗一些生的意義,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遠往下滑下去。這樣,自然無所謂艱難,也無所謂孤單,只是隱瞞和欺騙?!?br />   喜歡看自傳,看作者描述自己美好、慘淡、積極抑或迷惘的青年時代。看過周國平先生的自傳《歲月與性情》,看到他在那個特殊時期的…………李敖曾經(jīng)回憶他念研究所那些年的“慘綠”日子,他說,寂寞到受不了的時候,就洗個澡,或者去騎自行車外出轉(zhuǎn)一轉(zhuǎn)。很多長者時常跟我們回憶他年青時的堅毅不拔,智慧天賦,很少有人跟我們講他當(dāng)年的膽怯、迷惘和寂寞。偶爾,我也自卑,懷疑不是因為自己太平凡才有這樣對生命困惑,有不知所措的感覺,其實所有人都面對這樣一個過程。
      看過一個隨筆說“里爾克其實比巖井俊二酷得多,他也知道青春期的艱難。可是這有什么?死亡和頹唐才能表示反抗?”想起關(guān)于莉莉周的一切,幾個比現(xiàn)在的我還小的孩子經(jīng)歷暴力死亡侵犯一片混亂。四月物語里愛情太隱晦,青色的果子依然澀的得無法入口?;蛟S精神上時間只是一瞬間,一百年時間我們對成長的感悟得并不超越前人。里爾克說 “天天學(xué)習(xí),在我所感謝的痛苦中學(xué)習(xí):忍耐就是一切!” 痛苦是個LV時裝發(fā)布會,下個款,下個型只有它自己知道。別拿任何痛苦壓力作為理由墮落和放縱,最后就是在這樣的清寂、孤獨中,“像樹木似地的成熟,不勉強擠它的汁液,滿懷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風(fēng)雨中,也不擔(dān)心后邊沒有夏天來到”。最喜歡著一句樹木的比喻,如樹一般充盈的內(nèi)心。
      遠方的朋友給我發(fā)來短信說:“這兩天在鳳凰,心里好寧靜的感覺,時間都慢了下來”她突然逃離了實驗室,直奔火車站,從武漢到成化,從成化到鳳凰,三天后她在回來的火車上給我發(fā)了這條短信。雖然我不贊成無故曠課,但是我贊成在某個時候去找回自己,找到活著的意義。
      
  •     里爾克的那本書《十封信》之所以推薦,就是針對青年人的迷茫,解答得非常到位。
      里爾克是奧地利人,法國雕塑大師處知道了藝術(shù)的技法,如何把思想里的美延伸到作品里。藝術(shù)是什么了?藝術(shù)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表達自然之美之情之真的工具,語言也是并列的一種,羅丹選擇了雕塑,里爾克選擇了詩歌。。。一切都是相通的,科學(xué)也是,現(xiàn)代科學(xué)是格物致知,和藝術(shù)文化并不沖突,但和偽劣謊言陰暗對立。
      那些嘲笑80后的人很無知,就是我說的那些不去思考的人。他們一點不傻,一點不是無理想或物質(zhì)化,他們是被騙著長大的,所以抱著一種什么都不在乎的態(tài)度謹(jǐn)慎地在這個變動的世界里求生。呵呵,生命都是向陽的,埋沒不了的,每個人生下來,心靈深處就存在著的。。。宇宙碎片,我這樣叫它。它總會蘇醒或發(fā)出一些光芒的
  •     
      
      
      
      看里爾克的《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面對給他寫信的卡卜斯,認(rèn)認(rèn)真真的回答了他所提到的話,前前后后通信很久,這十封應(yīng)該是里爾克從中的精選,回答的是這么誠懇,關(guān)于年青人特有的體驗和面對的狀況,都是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談人生是一種奢侈,誰能窮盡其中的意義,又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tài)?現(xiàn)在有一個詞叫“青年導(dǎo)師”,不過從沒有“救世主”,問題只能靠自己解決,獨立思考,閱歷帶來的逐漸明晰,這樣才可以。不過我認(rèn)為里爾克已經(jīng)很好的解答了年青人的問題,向他交流、探尋的是一個青年詩人,我們即便與詩不沾邊,但只要是想認(rèn)真生活、對內(nèi)心有思索的人,都可以在這里獲得共鳴,盡管他寫得這么短,但透徹。
      
      
      看過里爾克的長詩《杜伊諾哀歌》《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零星的看過一點點短詩和散文,不過很多不明白,因為我已經(jīng)太老了,并且還是個文盲。馮至在這本書的譯序里所說:"他(里爾克)告訴我們,人到世界上來,是艱難而孤單。一個個的人在世上好似園里的那些并排著的樹。枝枝葉葉也許有些呼應(yīng)吧,但是它們的根,它們盤結(jié)在地下的攝取營養(yǎng)的根卻各不相干,又沉靜,又孤單。人每每為了無所謂的喧囂,忘卻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對于草木鳥獸(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生物)的觀察中體驗一些生的意義,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遠往下滑下去。這樣,自然無所謂艱難,也無所謂孤單,只是隱瞞和欺騙。"這里就可以看出里爾克書中的主題,孤獨、愛、心靈、艱難、人生體驗等,我覺得年青人或多或少的會遇到壓力、困惑,怎么排除,自己總會解決的,以后的生活就會從這里開始。
      
      
      里爾克的看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誠懇的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順應(yīng)心里的自然,回到細微的感受和生活中來,但是怎么做到這些呢?從新思考,愛、孤獨、寂寞這些總是相伴隨。具體就是真正的對日常生活的尊重和去用心的去看事物,前面看于堅的書,也能體會到同樣的意思。怎么去思考生活,讀書是一件好事,“我們只在那些書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篤,觀察更為明確而單純,對于生活的信仰更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
      
      
      里爾克在信里的話娓娓道來,讀起來很親切,就像在耳邊說。一些很喜歡,就想抄一些,但是看起來就會顯得有些凌亂。
      
      
      “你要想念你自己和你的感覺;萬一你錯誤了,你內(nèi)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長會慢慢地隨時使你認(rèn)識你的錯誤,把你引到另外一條路上。讓你的判斷力靜靜地發(fā)展,發(fā)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nèi)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chǎn)生。讓每個印象與一種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說、不知不覺、個人理解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這才是藝術(shù)地生活,無論是理解或是創(chuàng)造,都一樣?!?
      
      “像是蜜蜂釀蜜那樣,我們從萬物中采擷最甜美的資料來建造我們的神。我們甚至以渺小,沒有光彩的事物開始,我們以工作,繼之以休息,以一種沉默,或是以一種微小的寂寞的歡悅,以我們沒有朋友、沒有同伴單獨所做的一切來建造他,他,我們并不能看到,正如我們祖先不能看見我們一樣??墒悄切┚靡咽湃サ娜藗?,依然存在于我們的生命里,作為我們的稟賦,作為我們命運的負擔(dān),作為循環(huán)著的血液,作為從時間的深處升發(fā)出來的姿態(tài)?!?
      
      “我們怎么能忘卻那各族原始時期都有的神話呢?惡龍在緊急的瞬間變成公主的那段神話;也許我們生活中一切的惡龍都是公主,她們只是在等待著,美麗而勇敢地看一看我們。也許一切恐怖的事物在最深處是無助的,向我們要求救助?!?br />   
      “在寂寞中你不要旁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內(nèi)有一些愿望要從這寂寞里脫身?!舱沁@個愿望,如果你平靜地、卓越地,像一件工具似地去運用它,它就會幫助你把你的寂寞擴展到廣遠的地方。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御,表現(xiàn)出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我們知道的很少;但我們必須委身于艱難卻是一件永不會丟開我們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為寂寞是艱難的;只要是艱難的事,就有使我們更有理由為它工作。”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zhǔn)備。所以一切正在開始的青年們還不能愛;他們必須學(xué)習(xí)。他們必須用他們整個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們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動的心去學(xué)習(xí)愛。可是學(xué)習(xí)的時期永遠是一個長久的專心致志的時期,愛就長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強而深入的孤獨生活,是為了愛著的人。愛的要義并不是什么傾心、獻身、與第二者結(jié)合,它對于個人是一種崇高的動力,去成熟,在自身內(nèi)有所完成,去完成一個世界,是為了另一個人完成一個自己的世界,這對于他是一個巨大的、不讓步的要求,把他選擇出來,向廣遠召喚?!劣趦A心、獻身,以及一切的結(jié)合,還不是他們的事,那是最后的終點,也許是人的生活現(xiàn)在還幾乎不能達到的境地?!?
      
      “大半兩性間的關(guān)系比人們平素所想的更密切,也許這世界偉大的革新就在于這一點:男人同女人從一切錯誤的感覺與嫌忌里解放出來,不作為對立面互相尋找,而彼此是兄妹或鄰居一般,共同以‘人’的立場去工作,以便簡捷地、嚴(yán)肅地忍耐地負擔(dān)那放在他們肩上的艱難的‘性’?!?
      
      “學(xué)你以為值得學(xué)的事物,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愛它們。這種愛將為你得到千千萬萬的回報,并且,無論你的生活取怎樣的途徑,——我確信它將穿過你的成長的絲綸,在你一切經(jīng)驗、失望與歡悅的線索中成為最重要的一條。”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zhǔn)備。所以一切正在開始的青年們還不能愛;他們必須學(xué)習(xí)。他們必須用他們整個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們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動的心去學(xué)習(xí)愛?!?br />   
      "要好好對待那些落在后邊的人們,在他們面前你要鎮(zhèn)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懷疑苦惱他們,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歡躍驚嚇?biāo)麄?,這是他們所不能了解的。同他們尋找出一種簡單而誠摯的諧和,這種諧和,任憑你自己將來怎么轉(zhuǎn)變,都無須更改;要愛惜他們那種生疏方式的生活,要諒解那些進入老境的人們;他們對于你所信任的孤獨是畏懼的。要避免去給那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常演出的戲劇增加材料;這要費去許多子女的力,銷蝕許多父母的愛,縱使他們的愛不了解我們;究竟是在愛著、溫暖著我們。不要向他們問計,也不要計較了解;但要相信那種為你保存下來像是一份遺產(chǎn)似的愛,你要信任在這愛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種幸福,無須脫離這個幸福才能擴大你的世界。"
      
      
      
      
      “將來會漸漸認(rèn)清,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人’里出來,并不是從外邊向著我們‘人’走進。只因為有許多人,當(dāng)命運在他們身內(nèi)生存時,他們不曾把它吸收,化為己有,所以他們也認(rèn)不清,有什么從他們身內(nèi)出現(xiàn);甚至如此生疏,他們在倉皇恐懼之際,以為命運一定是正在這時走進他們的生命,因為他們確信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樣類似的事物。正如對于太陽的運轉(zhuǎn)曾經(jīng)有過長期的蒙惑那樣,現(xiàn)在人們對于未來的運轉(zhuǎn),也還在同樣地自欺自蔽。其實‘未來’站得很穩(wěn),但是我們動轉(zhuǎn)在這無窮無盡的空間?!?
      
      “對于自己不要過甚地觀察。不要從對你發(fā)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結(jié)論,讓它們單純地自生自長吧。不然你就很容易用種種(所謂道德的)譴責(zé)回顧你的過去,這些過去自然和你現(xiàn)在遇到的一切很有關(guān)系?!?
      
      
      
       “我們要在那些為我們工作、時時置我們與偉大而自然的事物面前的情況中生活,這是必要的一切。藝術(shù)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怎樣生活,都能不知不覺地為它準(zhǔn)備;每個真實的生活都比那些虛假的、以藝術(shù)為號召的職業(yè)跟藝術(shù)更為接近,它們炫耀一種近似的藝術(shù),實際上卻否定了、損傷了藝術(shù)的存在……”
      
      
      
  •     這是我看的里爾克的第一本書,也就是說這一本之後會有第二本以及第三本。
      
      沒有人寫孤獨寫的比里爾克更加入木三分。也沒有人像他這樣用心的熱愛孤單與艱難。
      他教我們用最深的虔誠和包容去接納那些孤獨與艱難,去體會他們而不是排斥。
      他教我們?nèi)圻@些問題的本身,像是愛一間封閉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別的文字寫成的書。要讓他們自然地流入真正的自己里,讓他們成為我們的血液,目光和姿態(tài),感受到那些從我們自身升出的而不是外界向我們壓來的命運。
      他教我們真實的生活,不要不負責(zé)任地把寂寞湮滅在人群中,不拿它去換那些假言的歡笑和虛無的社交。
      他教我們像一顆樹那樣生長、忍耐,默默的等待夏天的到來。以深深的謙虛和忍耐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
      他說社會的習(xí)俗是欺騙和隱瞞的工具,我們盡可以當(dāng)它作避難所,但那卻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誰若是要真實的生活,就必須脫離考現(xiàn)成的習(xí)俗。
      
      “不能計算時間。年歲都無效,就是十年有時也等於虛無。藝術(shù)家是:不算不數(shù),像樹木似的成熟。不勉強擠它的汁液,滿懷信心地立在暴風(fēng)雨中,也不擔(dān)心後邊沒有夏天到來,夏天終歸會來的,但它只向忍耐著的人們走來;他們在這裡,好像永恆總在他們面前,無憂無慮的寂靜而廣大?!?br />   
      “人來到世上,是艱難而孤單。一個個的人在世上好似園裡那些並排的樹,枝枝葉葉或許有些呼應(yīng)吧,但是它們的根,它們盤結(jié)在地下攝取營養(yǎng)的根卻各不相干,又沉靜,又孤單。人每每爲(wèi)了無謂的喧囂,忘卻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對於草木鳥獸的觀察中體驗一些生之意義,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遠往下滑過去。這樣自然無所謂艱難,也無所謂孤單,只是隱瞞和欺騙?!?br />   
      那麼人生的真實不過是孤單與艱難嗎,還是叔本華說的難受。倘若你沒有一棵樹的隱忍,倘若你不能勇敢的走出習(xí)俗的庇護,不能真心的愛這真實,或許還不如便整個的從這生命的表面劃過。
      
      
      譯
      一向?qū)Ψg的水平極不敏銳,被別人罵得洶湧的譯本我也常常相安無事的看完,這或許是鈍感力所致,倒幫我省卻了許多麻煩。
      只是讀這本書時,我第一次體察到翻譯的妙筆,親切自然,雋永而悠遠,有一折一折的含蓄的韻味。當(dāng)即去查譯者馮至,果然不是現(xiàn)代作家了。讀的時候只是覺得這是一本有著自己節(jié)奏的書,像浪一樣,一潮一落不疾不徐。或者他更應(yīng)該是一種生命的形式,像一頭溫柔沉睡的小獸,呼吸均勻而綿長。你不能強求,只能順應(yīng)。
      
      
  •     兩個月來,太多時間花來焦慮,不曾靜下心來細細讀書,自覺渾身鄙臭,幾近文盲。
      這兩日開始重回圖書館,不特意借什么,書架前逛逛,閑翻,亦不斷有驚喜。
      今日偶遇此書,便順手借回。
      此前有馮至的譯本,頗受好評,直想借來一讀。
      此版本直接翻自德語,譯者尚不出名,采用“直譯”法,且又是節(jié)譯,語言不甚流暢、優(yōu)美,減分不少。
      翻譯真是大問題,不時有人提醒,不可讀轉(zhuǎn)譯之書,轉(zhuǎn)譯即意味著丟失之再丟失。
      直譯自德文、意大利文,卻往往喪失韻味以及文字本身之美。特以卡爾維諾的《美國講稿》為例,轉(zhuǎn)譯自英文的版本比譯自意大利語的新版本好太多。前者的文字自有美感,讀來豐盈而滋潤,后者則如雞胸脯肉,倒是肉,卻無味。
      想來,此書亦如是。但,內(nèi)容本身是真好,異常契合近來的心境,似一劑pain-healer,治愈系,忍不住摘錄下來,安撫內(nèi)心的浮躁與恐慌。
      
      1.你往外界探看,然而這正是你此刻應(yīng)該避免的,沒有人能給您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沒有任何人。……只有唯一的方法——請您走向內(nèi)心。
      走進自我,探索您生活源泉的深處。
      
      2.您要相信自己和自己的感覺。……讓您的判斷力靜靜地、不受干擾地自我發(fā)展……產(chǎn)生于內(nèi)心深處,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詷O大的謙虛和忍耐,期待新的豁然開朗的狀態(tài)到來的那一時刻。
      
      3.對一切您解不開的疑難,要多多忍耐,設(shè)法去喜歡這些問題本身……現(xiàn)在您不要去尋找那些還無法得到的答案……一切都要親身去體驗。……或許漸漸地,在不知不覺中,或在將來的某一天,您就生活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之中了。
      
      4.如果悲傷……不安……恐懼……那是生活沒有忘記您,那是它把您握在手心里,是它讓您永不失落。為什么您要把不安、痛苦和憂郁置于您的生活之外呢?……為什么您要追問,這一切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
      
      句句直中我心,仿佛為我而存在一般。
      這兩天在讀些頗令人安心的文字,漸漸覺得豁然。
      坦然接受,而盡力而為。
      
      
  •     有一些信件讓人平靜。盡管他們并不是寫給我的,卻有幸穿越百年,溫暖我心。
      
      有幸偶遇這本小書,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真好。我喜歡這些信件,也喜歡這個在詩人之外被馮至稱為書簡家的里爾克。這些溫暖有力的文字,不是我的那盞明燈,卻也確實讓我看清楚了某些困惑。讀些這類長輩寫予青年的信,多半是有益的,比如這本《給青年詩人的信》,再如《傅雷家書》。不一定字字動人。字里行間卻必有溫暖、愛護、指引。
      
      謹(jǐn)作書摘如下,與諸位共勉之。
      
      
      第一封信 【談創(chuàng)作】
      
      ——“沒有人能給你出主意,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一個唯一的方法。請你走向內(nèi)心?!?br />   
      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靜的時刻問問自己:我必須寫嗎?你要在自身內(nèi)挖掘一個深的答復(fù)。若是這個答復(fù)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夠以一種堅強、單純的“我必須”來對答那個嚴(yán)肅的問題,那么,你就根據(jù)這個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尋常最細瑣的時刻,都必須是這個創(chuàng)造沖動的標(biāo)志和證明。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原人似地練習(xí)去說你所見、所體驗、所愛、以及所遺失的事物。
      
      創(chuàng)造者必須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聯(lián)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我還應(yīng)該向你說什么呢?我覺得一切都本其自然;歸結(jié)我也只是這樣勸你,靜靜地嚴(yán)肅地從你的發(fā)展中成長起來;沒有比向外看和從外面等待回答會更嚴(yán)重地傷害你的發(fā)展了 ,你要知道,你的問題也許只是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時刻所能回答的。
      
      
      第三封信 【談成長】
      
      ——“萬一你錯誤了,你內(nèi)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長會慢慢地隨時使你認(rèn)識你的錯誤,把你引到另外一條路上?!?br />   
      讓你的判斷力靜靜地發(fā)展,發(fā)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nèi)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chǎn)生。讓每個印象與一種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說、不知不覺、個人理解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這才是藝術(shù)地生活,無論是理解或是創(chuàng)造,都一樣。
      
      第四封信 【談問題與生活、寂寞與成長】
      
      ——“你是這樣年輕,一切都在開始,親愛的先生,我要盡我的所能請求你,對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難要多多忍耐,要去愛這些“問題的本身”, 像是愛一間鎖閉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別種文字寫成的書?!?br />   
      現(xiàn)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因為你還不能在生活里體驗到它們。一切都要親身生活。 現(xiàn)在你就在這些問題里“生活”吧?;蛘撸淮笞⒁?,漸漸會有那遙遠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這些問題的境地。也許你自身內(nèi)就負有可能性:去組織、去形成一種特別幸福與純潔的生活方式;你要向那方面修養(yǎng)——但是,無論什么來到,你都要以廣大的信任領(lǐng)受;如果它是從你的意志里、從任何一種內(nèi)身的窘困里產(chǎn)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負擔(dān)著它,什么也不要憎惡。
      
      你要愛你的寂寞,負擔(dān)那它以悠揚的怨訴給你引來的痛苦。你說,你身邊的都同你疏遠了,其實這就是你周圍擴大的開始。如果你的親近都離遠了,那么你的曠遠已經(jīng)在星空下開展得廣大;你要以你的成長歡喜,可是向那里你不能帶進來一個人, 要好好對待那些落在后邊的人們,在他們面前你要穩(wěn)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懷疑苦惱他們,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歡悅驚嚇?biāo)麄?,這是他們所不能了解的。
      
      第六封信 【談寂寞、生命與內(nèi)心、神】
      
      哪有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負擔(dān),并且?guī)缀跞巳硕加羞@危險的時刻,他們情心愿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諧和的假像去交換……但也許正是這些時候,寂寞在生長; 它在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fā)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nèi)心的寂寞。“走向內(nèi)心”,長時期不遇一人——這我們必須能夠做到。居于寂寞,像人們在兒童時那樣寂寞,成人們來來往往,跟一些好像很重要的事務(wù)糾纏,大人們是那樣匆忙,可是兒童并不懂得他們做些什么事。
      
      你最內(nèi)心的事物值得你全心全意地去愛,你必須為它多方工作;并且不要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去解釋你對于人們的態(tài)度。到底誰向你說,你本來有一個態(tài)度呢?
      
      像是蜜蜂釀蜜那樣,我們從萬物中采擷最甜美的資料來建造我們的神。我們甚至以渺小,沒有光彩的事物開始(只要是由于愛),我們以工作,繼之以休息,以一種沉默,或是以一種微小的寂寞的歡悅,以我們沒有朋友、沒有同伴單獨所做的一切來建造他,他,我們并不能看到,正如我們祖先不能看見我們一樣??墒悄切┚靡咽湃サ娜藗?,依然存在于我們的生命里,作為我們的稟賦,作為我們命運的負擔(dān),作為循環(huán)著的血液,作為從時間的深處升發(fā)出來的姿態(tài)。
      
      第七封信 【談愛】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 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zhǔn)備。所以一切正在開始的青年們還不能愛;他們必須學(xué)習(xí)。他們必須用他們整個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們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動的心去學(xué)習(xí)愛??墒菍W(xué)習(xí)的時期永遠是一個長久的專心致志的時期,愛就長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強而深入的孤獨生活,是為了愛著的人。愛的要義并不是什么傾心、獻身、與第二者結(jié)合(那該是怎樣的一個結(jié)合呢,如果是一種不明了,無所成就、不關(guān)重要的結(jié)合?),它對于個人是一種崇高的動力,去成熟,在自身內(nèi)有所完成,去完成一個世界, 是為了另一個人完成一個自己的世界,這對于他是一個巨大的、不讓步的要求,把他選擇出來,向廣遠召喚。青年們只應(yīng)在把這當(dāng)作課業(yè)去工作的意義中(“晝夜不停地探索,去錘煉”)去使用那給與他們的愛。至于傾心、獻身,以及一切的結(jié)合,還不是他們的事(他們還須長時間地節(jié)省、聚集),那是最后的終點,也許是人的生活現(xiàn)在還幾乎不能達到的境地。
      
      但是青年們在這方面常常錯誤得這樣深(因為在他們本性中沒有忍耐),如果愛到了他們身上,他們便把生命任意拋擲,甚至陷入窒悶、顛倒、紊亂的狀態(tài):——但隨后又該怎樣呢?這支離破碎的聚合(他們自己叫作結(jié)合,還愿意稱為幸福),還能使生活有什么成就嗎?能過得去嗎?他們的將來呢?這其間每個人都為了別人失掉自己,同時也失掉別人,并且失掉許多還要來到的別人,失掉許多廣遠與可能性; 把那些輕微的充滿預(yù)感的物體的接近與疏遠,改換成一個日暮窮途的景況,什么也不能產(chǎn)生;無非是一些厭惡、失望與貧乏,不得已時便在因襲中尋求補救,有大宗因襲的條例早已準(zhǔn)備好了,像是避禍亭一般在這危險的路旁。
      
      
      第八封信 【談悲哀、恐懼】
      
      危險而惡劣的是那些悲哀,我們把它們運送到人群中,以遮蓋它們的聲音;像是敷敷衍衍治療的病癥,只是暫時退卻, 過些時又更可怕地發(fā)作;他們聚集在體內(nèi),成為一種沒有生活過、被擯斥、被遺棄的生命,能以使我們死去。如果我們能比我們平素的知識所能達到的地方看得更遠一點,稍微越過我們預(yù)感的前哨,那么也許我們將會以比擔(dān)當(dāng)我們的歡悅更大的信賴去擔(dān)當(dāng)我們的悲哀。
      
      我相信幾乎我們一切的悲哀都是緊張的瞬間,這時我們感到麻木,因為我們不再聽到詫異的情感生存。因為我們要同這生疏的闖入者獨自周旋;因為我們平素所信任的與習(xí)慣的都暫時離開了我們;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不能容我們立足的過程中??墒且坏┻@不期而至的新事物邁進我們的生命,走進我們的心房,在心的最深處化為無有,溶解在我們的血液中,悲哀也就因此過去了。我們再也經(jīng)驗不到當(dāng)時的情形。這很容易使我們相信前此并沒有什么發(fā)生;其實我們卻是改變了,正如一所房子,走進一位新客,它改變了。
      
      我們在悲哀的時刻要安于寂寞,多注意,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當(dāng)我們的“未來”潛入我們的生命的瞬間,好像是空虛而枯僵,但與那從外邊來的、為我們發(fā)生的喧囂而意外的時刻相比,是同生命接近得多。我們悲哀時越沉靜,越忍耐,越坦白,這新的事物也越深、越清晰地走進我們的生命,我們也就更好地保護它,它也就更多地成為我們自己的命運;將來有一天它“發(fā)生”了(就是說:它從我們的生命里出來向著別人走進),我們將在最內(nèi)心的地方感到我們同它親切而接近。并且這是必要的。是必要的,——我們將漸漸地向那方面發(fā)展,——凡是迎面而來的事,是沒有生疏的,都早已屬于我們了。
      
      我們必須盡量廣闊地承受我們的生存;一切,甚至聞所未聞的事物,都可能在里邊存在。根本那是我們被要求的惟一的勇氣;勇敢地面向我們所能遇到的最稀奇、最吃驚、最不可解的事物。
      
      我們沒有理由不信任我們的世界,因為它并不敵對我們。如果它有恐懼,就是我們的恐懼;它有難測的深淵,這深淵是屬于我們的;有危險,我們就必須試行去愛這些危險。
      
      
      第九封信【談懷疑】
      
      就是你的懷疑也可以成為一種好特性,若是你好好“培養(yǎng)”它。它必須成為明智的,它必須成為批判。——當(dāng)它要傷害你一些事物時,你要問它,這些事物“為什么”丑惡,向它要求證據(jù),考問它,你也許見它只適措,也許見它表示異議。但你不要讓步,你同它辯論,每一回都要多多注意,立定腳步,終于有一天它會從一個破壞者變成你的一個最好的工作者,——或許在一切從事于建設(shè)你的生活的工作者中它是最聰明的一個。
      
      對于自己不要過甚地觀察。不要從對你發(fā)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結(jié)論,讓它們單純地自生自長吧。
      
      
      
      
  •   之前翻到里爾克和莎美樂的bg,于是對里爾克又充滿了興趣- -
  •   bg是什么?對里爾克的興趣很可以有呀 不過我對詩的感覺差一些
  •   前一陣讀到此書,深有同感。那些真摯而誠懇的話都落在心坎上。
  •   一定要看一下。
  •   捧場~
    .^_^
  •   謝謝捧場 ^-^
  •   現(xiàn)在都買不到,網(wǎng)站上都缺貨。。
  •   好長,慢慢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